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建立和谐的党际关系,可以促进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和谐党际关系是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坚实基础;党际关系是否和谐关系到政党制度发展的方向;构建和谐党际关系是新时期中国政党制度进一步发展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2.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中国共产党坚持与发展邓小平党际关系理论原则 ,把从国家战略利益出发处理党际关系作为党的对外工作指导思想。正确处理国家关系与党际关系 ,把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国际环境、以党际关系推动国家关系发展作为党的对外工作的宗旨 ,尊重政党政治的多样性和政党格局的多样性 ,把同世界各国各类合法政党建立友好关系作为党的对外交往对象范围 ,把加强对外经济交流 ,促进经贸合作作为党对外交往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党际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围绕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进行平等协商的民主形式。对这一民主形式在中国民主政治中的地位的思考,直接反映了对其的重视程度。要弄清这一问题,需要理清三种关系:党际协商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关系、党际协商民主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关系、中国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89年的风雨历程.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其政党外交的实践也由初创阶段一步步发展到了制度化阶段:由独立自主、平等互利、求同存异,到坚持党际关系四项原则、超越意识形态、使党际关系服务于国家关系,再到不扛旗不当头、尊重世界的多样性、使政党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进入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致力于构建和谐世界,致力于以人为本、外交为民,致力于树立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5.
新型党际关系是以为我国总体外交服务、不以意识形态划线、同世界各国各类政党全方位发展关系、注入了经济因素为主要特征的党际关系。新型党际关系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新局面 ,促进了国家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苏论战期间毛泽东党际关系原则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苏论战期间毛泽东对党际关系原则进行了充分的论述,提出发展党际关系要遵循独立自主、平等协商、互利合作等三个原则.毛泽东之所以强调这些原则,究其原因,与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影响、维护国家利益的考量、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探索的启迪、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的启示等因素密切相关.反思中苏论战期间毛泽东关于党际关系原则的思想,必须注重领袖个人关系与党际关系的差异性,正确理解党际关系与国家关系及其原则,以党际关系原则为指导构建和谐的党际关系.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党际交往理论的转折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旻 《江汉论坛》2007,2(10):17-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在实践中调整了党际交往的原则、内容和对象,形成了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和务实性的党际交往理论.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对国际共运史上党际交往的反思,对世界政党交往潮流的把握,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党际交往理论创新的主要依据.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大势下坚持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党际交往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对拉美的交往起步于新中国成立之初。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与拉美各国共产党及进步人士的友好往来拓展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共的对外交往陷入停滞。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与拉美各类政党和政党组织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初步形成了多渠道、宽领域、全方位的交往格局。受国际和国内局势影响,中国共产党对拉美的交往进程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独立自主、不干涉内部事务是中共与拉美政党互信的前提。互鉴共进、共同发展是新时期中共与拉美政党交流的主题。新时期中拉党际往来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9.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党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党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轨迹,在指导思想上经历了从革命外交到和平外交的转变过程,在党际交往的对象和内容上由与一种类型政党的交往发展到与多种类型政党的交往,从侧重于政治和意识形态逐步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利益、国家关系与党际关系,尊重政党政治的多样性和政党格局的多样性,促进对外经济合作,探讨治党治国经验,加强多边接触与合作已成为新世纪党际关系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这条路线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认真总结国际共运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于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各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政党的关系”的“四项准则”,从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处理党际关系原则的基本思想,为正确处理各国党相互关系指明了方向,对国际共运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丁俊萍  赵光元 《学术论坛》2007,30(12):80-86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以和谐为内在特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无论从历史、实践、理论的维度来考察,还是从制度张力和政治的合理性、包容性、协调性的角度来审视,我国的政党制度都蕴涵、践行、体现着和谐因素.这一制度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孕育着和谐,奠定了党际和谐的历史基石.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协调合作、共商国事的进程中追求着和谐,践行着党际和谐的基本理念.我国政党制度所赖以建立的基本理论蕴涵着和谐,体现着党际和谐的理论根基.党际和谐成为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在特征.这一制度由于根植制度本身的合作、和谐、协商理念,以及由这种政党制度所派生出来的运行机制和方式,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继续保持和进一步发挥我国政党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特色和优势,需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2.
略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下的政党关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的政党关系文明既依靠政党制度安排 ,更需要政党实践建构。现代世界政党关系文明的主要表征是 :以广泛的政党理念认同为基础、以强大的政党力量主导为支撑、以规范的政党体制运作为动力。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下的政党关系集中体现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 ,具有政治关系中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政权关系中的执政与参政关系、政党关系中的亲密友党关系等多重化党际关系的特点。因此 ,推进我国政党关系文明建设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领导与被领导、执政与参政、合作与监督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改善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 ,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 ,完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演进的内在理路是一个理念、政策、法理以至制度化、规范化的内在升华的过程。在这其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党际关系的良性互动,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各自的成长,更主要的是有利于中国政治文明的积极探索,它为各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提供政治保障,是中国民主政治新时期发展的亮点和增长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的最大亮点是互动与合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体现出一种新型领导观;新型领导观的权力基础是“加法”权力观。  相似文献   

14.
略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下的政党关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的政党关系文明既依靠政党制度安排,更需要政党实践建构。现代世界政党关系文明的主要表征是:以广泛的政党理念认同为基础,以强大的政党力量主导为支撑,以规范的政党体制运作为动力。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下的政党关系集中体现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具有政治关系中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政权关系中的执政与参政关系、政党关系中的亲密友党关系等多重化党际关系的特点。因此,推进我国政党关系文明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领导与被领导、执政与参政、合作与监督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改善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完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现实的政党关系文明既依靠政党制度安排,更需要政党实践建构。现代世界政党关系文明的主要表征是:以广泛的政党理念认同为基础、以强大的政党力量主导为支撑、以规范的政党体制运作为动力。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下的政党关系集中体现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具有政治关系中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政权关系中的执政与参政关系、政党关系中的亲密友党关系等多重化党际关系的特点。因此,推进我国政党关系文明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领导与被领导、执政与参政、合作与监督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改善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完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回顾中共对欧交往九十年的风雨历程,其中既出现过曲折,但更多的则是进步和成就。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下,中欧逐步建立起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党际交往新格局,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深刻的启示与思考: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是中共对欧交往稳定发展的基础;从交流与合作中互利共赢是中欧政党关系不断前进的动力;超越意识形态差异是双方政党友好往来的前提;政党外交是推进中欧整体外交工作的重要途径;超级大国的介入是干扰中欧党际关系发展的外在变量;中欧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双边党际交往的未来充满挑战。  相似文献   

17.
王建 《学术论坛》2007,2(10):53-56
构建和谐的党际关系是新时期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党际和谐这一政治概念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解读;现阶段党际和谐的构建对于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之中的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党际和谐构建需要选择正确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由孙景峰等著的《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建设前沿问题研究》一书(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通过对"中国政党制度权威"、"党内民主制度化成本"、"电子党务是和谐政党建设的网络途径"以及"中共党际关系转型的深化"等党建前沿问题的探讨,分别从制度、效益、手段和党际关系层面设计出较为合理的中共现代化的建设路径.该书对于推动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概念新颖,开拓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范畴 本书提出了一些党建研究领域全新的概念.如,作者提出了"政党制度权威"的概念,指出"相对于政党权威,政党制度权威是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政党制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是理论界新近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其研究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中国政党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障、发挥独特优势、整合价值功能等三个层面.今后,中国政党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需要在党际关系、执政党自身建设、参政党自身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层面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党际关系思想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虽然就其思想萌芽而言,至少可以追溯到邓小平担任党的总书记时期,但严格说起来,关于正确处理党际关系的思想原则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指出:“各国的事情,一定要尊重各国的党,各国的人民,由他们自己去寻找道路,去探索,去解决问题,不能由别的党充当老子党,去发号施令。这应该成为一条重要原则”。[1]实际上包括这次谈话在内,邓小平关于中国共产党同其他国家共产党相互之间关系的谈话中,都包含着各国共产党要独立自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