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建  相似文献   

2.
<正>党员干部必须认识到改革创新是一项风险大、难度大的事业,需要宽容和支持,但绝对不是鼓励犯错误,也并不意味着不承担任何责任。党员干部要避免将自己手中的"试错权"绝对化,重视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责任追究。允许试错并不意味着宽容那种不负责任的主观失误或弄虚作假。对失职、造假以及没有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等造成的决策失误行为,如对于因腐败行为导致  相似文献   

3.
刘伟 《领导科学》2020,(4):12-14
行政决策问责难以启动的堵点在于决策责任认定困难、决策失误追究标准模糊。决策失误的认定标准,一是以依法决策为标尺的法理标准,二是以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为依据的情理标准。同时,鉴于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存在的内在价值冲突,构建决策失误认定标准时,需要做出相应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4.
张金金 《经营管理者》2013,(13):68+57-68
决策是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主要形式,贯穿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始终。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在处理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务中以实现公共利益为起点和归宿,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来施行政府决策。当前我国地方政府部门决策失误的现象还相当严重,不仅使国家面临巨大经济损失,还危及到社会的安定,因此,在当前我国推行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对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无疑是一次良好的契机。行政问责制的缺失是造成地方政府决策失误的首要原因,因此,防范决策失误的最佳办法就是要强化行政责任追究,特别是行政问责机制,以建立有效地责任追究机制及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突破了时间界线,这意味着自决策之始,追责如同一把利剑,高悬于每个决策者的头上。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的着眼点,固然有事后惩戒的考虑,但更根本的是从权力源头上督促领导干部审慎用  相似文献   

6.
正责任追究与官员问责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有力地推进了政治文明进程,规范了官员的行为,促进了良好行政生态的生成。但目前在官员的责任追究中也存在一定的失当现象,使部分领导干部的行为出现了明显异化,责任追究机制的作用不能正常发挥。而责任追究内容、程序和作用失范现象的存在,又使得不当追责频频发生,这也为领导干部行为异化提供了"窗口期"。因此,现如今亟须将不当追责回归本位,实行合理追责,  相似文献   

7.
《决策》2008,(11):48-51
问责不能仅仅局限于重大灾难,伤亡事故的责任追究,理应包括行政官员的隐性失职,决策失误,用人失察和其他领域的问题与失误。  相似文献   

8.
省部声音     
《领导决策信息》2011,(28):M0002-M0002
马凯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院长 要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形成决策前有调研、决策中有论证、执行中有监督、执行后有评价、决策失误有追究的全程制约.完善决策信息系统和智力支持系统,保证重大行政决策的科学性,避免不利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出台。  相似文献   

9.
<正>《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提出,要"防止用人失察失误",明确指出"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实行责任追究。当前,部分领导干部善于做表面文章,在工作中作秀,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进行双重表演,看似完全对立的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10.
企业决策体制是企业决策的制度化、组织化支撑。企业决策体制是否健全、是否有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最早的企业决策体制是家长制集权决策,其特点是效率比较高,缺陷是受个人能力的制约,常容易导致决策失误。第二个阶段是职业经理和职业"软专家"的分权决策阶段,他们使决策向职业化分工扩展。第三个阶段是专家集团决策阶段,一方面集体决策越来越普遍化,另一方面大批的决策咨询公司、智囊团、思想库纷纷涌现,成为企业决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企业由于行业、地区、所有制结构不一,很难用一个模式来规范企业的决策行为。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决策环境、决策类型来选择和设计决策机制。笔者认为:大型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可按分散型层级决策模式构建决策体制。即:明确企业决策原则,保证企业决策的准确、高效、协调;构建科学合理的决策组织体系;建立和完善决策支持系统;制定相关的决策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08,(39):16-17
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2008年3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新一届政府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称,"要建立健全决策后评价、反馈纠偏和决策责任追究等制度;2008年要选择部分省市和国务院部门开展试点,加快实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和绩效管理制度。要把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作为问责重点。"2008年9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表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并严厉批评"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  相似文献   

12.
领导班子"多手问题"是指领导班子成员在管理工作中的责任难以精准界定的困境,其产生与科层制的集体议事和网状运行具有密切联系。领导班子"多手问题"往往伴随着责任场景复原困境与事件问责追究困境,会诱发领导班子成员责任推脱,损害责任担当的公平正义性。为此,应对领导班子"多手问题"进行积极治理,实现责任机制优化。在责任主体方面,要提升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意识,树立客观性理念;在责任制度方面,要完善责任界定与责任追究机制,保障精准问责;在责任监督方面,要强化监察部门的监督权力,减少领导班子成员责任推脱现象;在责任开放方面,要引入社会监督主体,以开放决策治理"多手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润灵环球责任评级2009~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评分》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同行业内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中庸是导致这一行为模式的原因之一。中庸思想会间接影响企业的决策行为,使之表现为"既不愿带头,也不甘落后",但在竞争性比较激烈的行业中表现出"攀比"或"传染"的特点。本文旨在结合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合理的疏导,对这种思想或者行为模式加以利用,使之可以成为改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助力,同时为公司治理提供一个新的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14.
加强地方政府行政问责体系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行行政问责制既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作为现代民主行政的重要内容,行政问责制度是一种旨在全面追究政府责任的监督机制。我国地方政府行政问责制度效用的发挥与价值的实现,最终有赖于构建一套精确、完备且有较强操作性的运行程  相似文献   

15.
江万丰 《领导科学》2004,(11):30-31
界定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说到底就是要解决何为用人失察失误、责任主体如何界定、责任主体的界定标准、承担多大责任等问题,以便为实施责任追究提供有效证据。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四个明确”。一、明确用人失察失误的内涵用人失察失误,是指在选拔任用干部中,有关组织和责任主体未  相似文献   

16.
治理违规"火箭提拔"行为,必须实行打防并举。一方面,要通过强制的信息公开和过程透明来打破"黑箱";另一方面,对于明显违反规定的"破格提拔"行为,要追究组织部门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以儆效  相似文献   

17.
重大行政决策是政府管理的核心环节。从近几年江苏南通市的具体实践来看,南通市政府在科学民主决策的制度建设、重大行政决策的规范、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等方面对重大行政决策的法治化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为推动南通地方决策向纵深发展,应该不断强化决策主体法治思维能力,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健全跟踪和评估等相关配套制度,严格权力运行,加快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将面临着各种风险,企业一旦决策失误,达不到预期目标,或决策不及时失去良机,均将受到市场的无情惩罚,为了避免决策失误,提高决策水平,必须构建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管理决策模式,这种模式是充分体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分散化和制度化原则,由信息系统,咨询系统,行政系统,执行和反馈系统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体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关于环境污染行为的违法性是否是环境污染责任的构成要件学界有不同观点,有关违法性的争论实无必要,环境污染责任适用无过错规则原则,其成立不以环境污染行为违法性为要件。  相似文献   

20.
正国家治理的本质是决策。现代公共事务和集体目标大部分是通过决策来解决的,它关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组织的盛衰成败。确保理性决策的支点有以下几个。"胆怯"原则。一项公共决策的社会投资是巨大的,其政治、文化、历史方面的影响也相当深远。一旦决策失误,再要回头,代价非常高昂。因此,要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态度审慎进行公共决策。反诘原则。反诘是指一项决策特别是重大决策必须经受社会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