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正逐步显现出高龄化的特征,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需求急剧增长,但目前却没有良好的途径和渠道能够加以满足。因此,亟待建立起一种制度化的可持续的长期照护保障。本文在分析了当前家庭照料模式、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模式和高福利的政府包揽模式的利与弊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长期护理社会保险模式的优势及可行性,提出长期照护社会保险模式是有效满足我国老年人急剧增长的长期照护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现实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积极人口老龄化建设需从切实保障老年人健康水平出发,为应对健康养老服务挑战,社会保障、长期照护及养老服务等体系已作为国家优先发展策略。医养结合既与政策、环境及经济水平相关,又与照护服务水平以及医保及保险体系相关。应针对性优化医养结合服务,改善老年人的健康及医疗、康复、照护等各方面保障,促进积极老龄化建设。积极老龄化建设研究包括健康养老服务挑战及需求、政策法规、医疗保险、社会服务、医养结合及商业保险等内容及体系研究,积极人口老龄化建设中加强医养结合与医疗保险的需求研究,可加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保障研究,引导我国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模式及保障方式进行合理选择,优化补偿及保障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演进,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服务与保障问题日益凸显。为此,本刊特邀邓微、张云英、成志刚教授就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展开笔谈。邓微认为,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未富先老”问题突出,农村老年人社会服务及保障水平低,公共产品及服务供给欠缺,养老需求难以满足,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挑战。为此.应基于“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新型养老模式,推进城乡养老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健全责任分担机制,强化政府、社会、市场、家庭“四位一体”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功能。张云英基于农村老年人长期照护的现实和潜在需求日增,而长期照护资源短缺、养老机构服务能力不强的现实,提出完善农村老年人“四位一体”长期照护体系、应对银色浪潮的构想:以政府为主导、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多方联动和合作提供包含经济供养、医疗照护、日常护理、精神慰藉的多重服务和保障。政府主导资金筹措和政策制定,社区作为服务体系和链接资源的主要载体,机构提供专业服务,家庭承担具体服务。成志刚基于湖南的调查,分群组和项目就参保农民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满意度进行了评估和比较,发现身体状况好、高中文化程度、养老担忧度低、新农保政策认知度高等群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群体。参保农民对新农保中的中央财政补贴、地方财政补贴、捆绑政策、政策宣传、养老需求满足程度等项目满意度普遍不高。为此提出了修正捆绑政策,优化筹资机制,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基层宣传,提高政策认知度;培养经办队伍,提高经办服务水平等策略。  相似文献   

4.
我国老龄化具有城乡倒置的典型特点,并且与快速的城镇化交织在一起,农村空巢老人增多,因此我国农村老年人具有迫切的照护服务需求,而目前我国农村老年照护服务的现状是严重滞后。为了推动城乡老年照护服务的均等化,政府应在财政投入、政策保障上加大对农村的倾斜力度;重视农村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加快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农村养老服务产业;同时推动老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长期照护: 概念框架、研究发现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建立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的指示精神,通过“中国长期照护保障需求”课题的调查研究,得到了10项研究发现:从城市老年人及其家庭的人口学特征、经济学特征和社会学特征看,都难以满足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保障需求。因此,城市老年人对社会化的长期照护服务和长期照护保险大多表示认可。以调查统计结果为基础,提出了与长期照护服务与筹资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长期照护养老服务市场的发展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由于参与主体之间的职责定位认识模糊及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因而协调长期照护养老服务供给主体之间的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以福利多元主义理论为分析框架,构建以家庭、政府、社会、社区力量共同参与的四维度分析框架,可以发挥各主体优势,克服单一主体供给“失灵”的问题。在以协同治理为核心理念的思路指导下,以长期照护各养老服务主体达成供给关系协同、供给内容协同、供给过程协同与供给目标协同为出发点,实现农村长期照护养老服务供给主体从“碎片化供给”到“协同性治理”,打破各服务主体碎片化运作的局面,增强服务供给的协同性,以期提升农村长期照护养老服务能力,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孝道传统下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确立于儒家孝道思想下的以子女为义务主体的传统老年人照护模式,因日益严峻的人口情势而难以维系,亟待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基于此,一方面要积极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业已形成的、成熟有效的相关制度,另一方面要继承在我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儒家孝道思想.在不动摇传统子女赡养模式的前提下,通过将子女和国家共同作为老年人长期照护的义务主体、积极推进国家出资保障长期照护底线、设立强制性的专门的长期照护保险金制度等制度构建,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  相似文献   

8.
长期护理保险核心问题之辨析:日本介护保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护保险作为日本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的一项制度措施,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方面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本文基于日本介护保险的实践,通过对长期护理保险的地位、方式、责任、主体及服务等核心问题的辨析,认为长期护理保险是一种独立的社会保险而非从属险种,强调服务供给而非现金给予,注重共同承担保险费用而非单方面支付,支持引入市场机制的竞争性服务而非政府包揽服务,是一种生活照料与健康照护并重的服务模式。因此,对中国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启示是,需要设定科学的护理等级认定流程与内容标准,重视老年人护理的预防服务,实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的动态平衡,建立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长效互动机制,多方共同参与护理保险筹资和护理服务递送。  相似文献   

9.
在快速老龄化背景下,慢性病并发症使得残障失能老人数量快速增加,而从事长期照护养老服务的专业人员十分短缺,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亦将愈加突出。运用年龄移算法预测未来老年人口规模结构,并通过年龄别残障率测算未来失能老年人口变动状况,进而得到全国未来长期照护养老服务需求量。测算结果表明:2016~2050年,中国失能老年人口将从652.02万人增至1 643.43万人,年均增加29.16万人;如果采取专业机构进行长期照护,2050年所需长期照护养老服务人员150万人;在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过程中,大幅增加养老服务人员配置量将给未来劳动力供给带来严峻挑战,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增长。针对长期照护养老服务供需失衡问题,有必要采取如下4个方面措施:一是坚持长期照护服务社会化,体现长期照护服务规模效应;二是提高服务人员素质,有效提升长期照护服务效率;三是鼓励低龄老人从事长期照护服务,有效开拓养老服务渠道;四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从根本上减少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实现长期照护服务资源供需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相关保险和福利及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围绕如何建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当前政界与学界是共识与分歧共存,分歧的核心是长期照护中的个人、家庭、政府及社会的责任边界问题。在需求溢出理论的基础上,认为老年人长期照护的主体责任顺序应该是"个人—家庭—政府和社会"。依据国外经验和我国现阶段国情,认为我国长期照护保障应该重视个人和家庭在照护中的作用,积极建构维护和支持家庭功能的政策;政府应关注弱势群体的照护需求,同时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而且当前适合采取补缺型的照护津贴制度。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形势十分严峻,中央高度重视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并进行积极的社会政策设计。考虑当前总体现实国情以及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就地老化"是当前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社会政策的总体目标;基于社会政策的设计理念,应该构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社会政策的基本框架:采用合理的长期照护模式、培育长期照护机构和人才、构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制定长期照护津贴政策。老龄化背景下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社会政策设计既要坚持制度取向的应然,也要兼顾政策效果的实然。  相似文献   

12.
需求评估是连结护理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的重要环节,是获得长期护理保险赔付的依据,而目前在我国护理服务的需求评估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研究通过访谈等质性调查方法及政策文本分析方法,比较分析德国长期照护保险、日本的介护保险以及韩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中需求评估的实施,对比研究我国残疾人护理补贴的实施办法,探索需求评估在老年长期护理保险中的作用及实施策略。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中需求评估不能沿用养老服务需求评估的办法,在现有制度下,养老服务需求评估结果对于中等以上收入的老人没有明显的意义,仅仅只是政府发放补贴的工具。最后,从需求评估角度对老年长期照护保险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首先,应借鉴残疾人评定的办法,加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规范性结构研究,明确各方责任。其次,解决财务分担及服务输送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国内外文献梳理,我们发现老年人认知障碍已逐渐成为一个公共卫生政策议题。如何提高老年人认知障碍的检出率,保证认知障碍老人长期照护的持续有效是中国认知障碍老人照护支持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挑战。根据我国国情构建以政府政策统筹为主,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多主体共同参与、实现无缝衔接的照护支持网络是应对这一风险的主要政策选择。这需转变人们对于老年认知障碍的观念,提供充足的精神卫生人力资源保障,并主动将老年认知功能纳入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当中,来提高老年认知障碍的检出率。在照护方面,应建设专业的照护人才队伍,提高照护的专业性,并完善支付保障,同时政府、家庭、机构和社区组织的照护服务要建立分工合理、合作高效的应对机制,来共同应对我国认知障碍老人照护支持的风险挑战。  相似文献   

14.
失能老人长照服务体系构建与政策精准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老龄化和高龄化速度加快,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服务体系构建成为民生重要议题。尤其在健康老龄化战略推动下,更成为照料模式变革的难点。从人口结构危机、家庭照护功能弱化的客观现实出发,通过生存脆弱性和制度适从度,分析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需失衡困境,以及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并基于老年照护与医疗服务关系重构视角,提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包容性发展路径以及养老政策精准衔接、服务管理精细化等具体机制设计,以提升失能老人的生存质量和健康福利。  相似文献   

15.
焦阳 《新天地》2016,(8):62-63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快速增长,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比例将增长至29.9%的高水平,与此同时,失能老人比例也将迅速上升,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建立完整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初步建立起长期照护保险为核心、服务机构为主体、服务标准和规范为准绳,辅之以家庭成员、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共同参与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成为整个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外国的月亮并没有比较圆,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护士、护工的压力一点不比中国的少。  相似文献   

16.
"东亚福利模式"是指在东亚地区形成且普遍存在的,区别于西方福利模式的一种具有独特发展视角的新型福利供给类型。作为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长期照护体制的建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与社会制度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并受到传统文化、政治理念和制度、经济结构和政策安排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中日韩老年人长期照护体制发展的社会背景、历史过程和初始条件不同,但是三国在福利支出、覆盖率、家庭主义、国家中心主义方面的趋同性、相似性和一体化趋势明显,于此为依据对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制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OECD长期照护现状的考察和分析,为构建我国长期照护体系提供参考。由于OECD国家长期照护经费支出逐年递增,几乎所有成员国根据自身国情制定了与长期照护相关的政策和相关服务项目。许多国家通过提供现金服务、因特网等信息传播系统、供方之间的市场竞争增加受益者的选择范围,并加大对社区及居家照护服务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支持照护者,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让家庭充分发挥照护亲属的责任;对长期照护资格审查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主要包括评审程序、受益范围及服务项目等,调整服务供给量以满足不同目标人群的需求;在保证照护服务质量的前提下由护士委派照护任务给低技术照护者,以减少人力成本。OECD国家根据自身国情出发构建了各具特色的长期照护体系,通过持续的发展与不断的改革,长期照护模式已相对健全。  相似文献   

18.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由于传统家庭照护的弱化,社区照护保障尚未完善,使得人们对机构照护的需求增加。目前我国养老机构长期照护服务仍存在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利用率低、专业服务人员短缺、服务质量不高、机构管理不完善等问题。本研究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以养老制度的完善、养老资金的筹集、专业照护人才的培养等为切入点,针对养老机构长期照护服务所存在的供需不平衡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上海和湖北两地农村老年人长期照护意愿的抽样调查,得到如下结论:(1)家庭照顾仍是农村老年人养老的主体性方式,但以非亲属为照顾方式的长期照护体系逐渐纳入农村视野。(2)不同型地区老年人长期照护意愿呈现梯次变化,由发达地区向发展中地区逐渐减弱。(3)发达地区更愿意选择直接支付方式获得长期照护服务,发展中地区愿意"以服务换取服务"。(4)农村老年人养老意愿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程度越低、从事有收入的劳动、家庭收入越少、已婚且和老伴同居者越愿意接受家庭照顾;而拥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者愿意接受专人上门照顾,也更愿意进养老院或护理院。  相似文献   

20.
国外发达国家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随着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重,已经成为继养老、医疗、失业后的又一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在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的供给上,无论从体制还是从政策上都十分落后,但是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却是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通过介绍目前国外对于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研究的现状,并从老年人正式照护与非正式照护的关系的角度对国外的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的文献进行综述,阐述了目前国外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研究的最新趋势,指出家庭已经不能独立的解决养老问题,而应由家庭、政府、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共同承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