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了解成都市公立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现况。方法采用课题组自编问卷对成都市民政局所属6家公立养老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成都市公立养老机构中从护理工作的人员包括护士和护工/照护人员,从总人数情况来看,护士28名,护工196名;学历方面护士以大专及以上为主,护工以高中及以下为主。结论成都市公立养老机构护理队伍人数少,学历层次偏低,有待政府加强政策支持,进一步引导相关社会人员和专业院校毕业生从事养老护理事业,以增加养老机构护理队伍数量和提升其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成都市机构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患病情况、影响因素及其养老需求。方法以成都市6家公立养老机构中居住的1935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患病情况、养老服务需求进行分析。结果成都市公立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以80岁以上高龄者为主,完全不能自理或部分自理老人所占比例较大,所患慢性疾病中位居前4位的慢性疾病分别是脑血管病、心脏病、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所接受的养老服务主要是生活照料。结论成都市公立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年龄大、患病情况严重,养老服务内容较为单一,需从提高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状况入手改变养老机构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成都市公立养老设施的基本情况。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成都市6家公立养老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入住老年人人均可享受到的住房面积为3~28m~2。入住老人实际占用房间总数的比例分别为66.5%,72.62%,85.54%,93.75%,95.65%;养老机构均设有独立的文化娱乐室,开设的文娱项目均在3种以上,多以符合老年人兴趣特点的棋牌、影视、书刊阅读、书法等为主;6家养老机构均配专门为老年人提供饮食的厨房或食堂。结论成都市公立养老机构的基本设施目前能够满足入住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公立养老机构为老服务情况。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成都市6家公立养老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家公立养老机构基本都为老年人提供了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服务、康复训练、文化娱乐健身等服务内容;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不统一,对于自理、半自理、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收费差距较大。结论建议规范收费标准和依据,开展针对老年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需求的特色项目,提供更加完善和人性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南京市晨光医院康复护理中心为例,调查研究医生?护士?护工的基本情况?稳定性及入住者满意度,探索二级医院实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深入访谈法?随机抽样调查法,对南京市晨光医院康复护理中心的医护人员?护工及入住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t检验?结果:入住者多为高龄老人且患有多种疾病,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总体满意度为95.0%,其中对收费?医生的服务及技术的满意度均高于总体满意度(P < 0.05),医护人员稳定性较好,是医养结合模式得以有效推行的基础和保障;对伙食?护工的满意度低于总体满意度(P < 0.05),护工的稳定性相对较差?结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在二级医院开展具有可行性?政府应着重加强老年健康人才培养及护工队伍建设,确保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减弱,养老机构在未来养老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成都为样本,在对成都市养老机构总体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基础上,提出要建立多层次养老机构体系、落实民办养老机构政策、加快养老机构规范化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等对策建议,以期对全国养老机构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业出现了床位指标和床位空置率双双上升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针对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的缺位。长照制度建设将推动专业养老机构的模式转化和结构重组。基于长春、宁波专业养老机构获得的入住老人抽样调查数据,引入对入住失能老人的观察,可以将现有养老机构分为社会福利院型、部分市场化的公立机构、老年公寓型民营机构和部分护理型民营机构。这类机构在适当的大环境和政策引导下,最有可能向标准的长照机构转型。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社会老年人口不断增多,家庭养老的资源也不断萎缩,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社会化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机构养老服务将会承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家庭和老人也将机构养老作为他们安度晚年的重要选择,因此了解当前养老机构的现状,提供更为舒适的软硬件给老人们就显得尤为重要。以武汉市7家养老机构的现状为调查对象,该调查主要围绕养老机构的基本情况、资金来源和运营、人员构成身份待遇、护工状况等问题展开,为机构养老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临沂市城区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旨在探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WHOQOL—BREF,ADL,MUNSH,SDS,SSRS量表对入住临沂市城区四所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生活自理能力、幸福度、社会支持、抑郁情绪等变量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四个领域(生活自理能力对心理领域影响除外)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家庭关系、婚姻状况、参保、家庭收入、过去从事职业等因素对四个领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临沂市城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处于中等稍偏上水平,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改善现有养老机构的娱乐、医疗、心理及疾病康复的设施和条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生理及心理健康状况,发挥家庭、社会、政府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这一群体的关注和支持,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曹树敏 《国际公关》2023,(14):119-121
德州市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其中独居、空巢老人占大部分,他们经济来源单一,有的不会用现代的电子产品,跟时代脱节,无法了解实时信息,容易心理抑郁。我国现在大部分养老机构对老人心理疏通不足,也不够重视,特别是一些公办乡镇养老机构在这方面问题尤为突出。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介入民办的养老机构刻不容缓。本文以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子梅养老机构为研究对象,发现养老机构存在老人心理健康情况和养老院护工压力等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护理员对老年人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了成都市四所医养结合养老院,从其中随机抽取100名养老护理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对老年人的态度、老化知识、老化焦虑和职业认同。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96份。借助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的态度预测模型中,最终被纳入该预测模型的因素有养老护理员的老化知识、对变老的焦虑及对职业的认同,能解释53.4%的预测变量。结论根据所纳入的因素,提示干预措施应从几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对养老护理员老化知识的培训,降低其对变老的焦虑,提高其职业认同等。对规范养老护理员的照护行为,提升养老护理员的照护质量,促进养老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口老龄化加快,必然产生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公立养老机构不仅数量有限,而且满足的大多是"权贵"阶层的需求,未能有效发挥"托底"功能,百姓"进不去";营利性养老机构由于发展不充分,导致量少价高,百姓根本住不起;各种非营利性社会养老机构,虽然适合中低收入者需求,但由于发展不足,百姓经常"寻不着"。在世界日益追求包容性发展的今天,中国应该鼓励各类养老机构全面协调发展:公立养老机构需要走出权贵,走进百姓;营利性养老机构,应该放开发展,同时加强监管;社会性养老机构,则应在政府支持下,各方共举,并按照"社会企业"模式运营,以保证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充分调动护工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提高护工陪护质量。方法从长期从事神经外科的专职护工中挑选1名护工担任护工主管,护士长授权护工主管负责护工的管理和新护工的岗前培训等,护工主管对护士长负责。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于实施护工主管负责制前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提升了护工的工作积极性,陪护质量明显提升,患者和护士对护工的满意度均提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护士长领导下的护工主管负责制,是加强护工管理的有效手段,能激发护工的主观能动性,使护工的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4.
方福贵  夏斐然 《社区》2012,(6):25-25
“为老人刷牙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牙龈;为老年护理时一定要动作轻稳……”近日,云南省大姚县126名社区养老服务人员忙着进行职业道德和养老护理技能培训,培训教师耐心地为养老服务人员一边讲解,一边操作示范,养老服务人员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与热情。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发展的背景及现状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当前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服务内容单一、发展规模较小、人才引进机制建设不完善及经营业绩不突出等问题,从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通过转变养老机构的经营观念、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协调医护人员队伍建设等可以提高养老机构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6.
对南京市浦口区各养老机构及从业人员、机构上报民政局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现阶段南京市浦口区养老机构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及满意程度、从业人员配置及培训情况、机构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显示:老年人认为在医养结合服务中康复服务(16.5%)、精神慰藉(13.8%)方面较为欠缺,机构收费水平、健康体检为影响老年人满意程度的因素(P<0.05);64.7%的从业人员接受过养老相关专业培训;取得养老资格证书和业务培训为影响从业人员对医养结合了解程度的因素(P<0.05);目前养老机构获得政府支持较多,社会捐赠不足,服务形式有限。养老机构应加强专业照护人员队伍建设,医养结合服务形式有待丰富并完善,要加强与第三方社会组织的合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沈阳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沈阳市养老机构的226例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F-36测评量表评估老年人生活质量,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沈阳市老年人生活质量处于中上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育锻炼、有无慢性病、亲密度是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可解释生活质量31.9%的变异量。结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受生理、社会等诸多因素影响。养老机构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关注,并进行有效干预,从而改善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以及核心家庭的迅速增加,机构养老成为部分老年人主动或被动的选择.然而大多数入住民营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遭受了暴力虐待,这些暴力可以粗略划分为软暴力和硬暴力.机构护工个人素质不高、机构缺乏监管、老年人子女的疏忽都是导致老年人虐待发生的原因.缓解对策主要包括:一是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二是民营养老机构要加强监管和控制,三是护工要提高个人素质和技能,四是老年人的子女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关注,五是老年人要加强自我保护,寻求积极干预,六是要加强第三方的监督和评估.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是养老机构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通过对南京市相关养老机构的深入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养老机构的人力资源建设中存在着人员数量不足、人力资源配置不全、护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人力资源不稳定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政府投入不够、人们对养老服务业存在一定偏见、养老服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差、专业的人力培训的匮乏.政府切实起到牵头作用,建立坚实的为老服务的群众基础,培养和输送专业的为老服务队伍,建立工作人员的权利保障机制与构建全方位的人力资源体系,是促进养老机构中的人力资源建设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状况与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233名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社会支持各维度与生存质量各领域均呈正相关;社会支持高分组老年人生存质量得分明显高于社会支持低分组;客观支持能正向预测心理和社会关系领域,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能正向预测心理、环境和社会关系领域。结论社会支持是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存质量的重要评估指标之一,社会支持对生存质量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