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到2030年,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要基本形成,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区域,在引领和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从目前看,京津冀城市群距世界级城市群还有一定落差,应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进一步完善城市群形态,优化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了京津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结合我国"十三五"时期的规划部署,借鉴国际经验,明确提出了京津冀协同推进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区域竞争日益激烈、区域发展落差较大、商业文化基础较薄弱、区域扩散仍处于初级阶段、生态环境严峻,面对这些挑战,推进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有必要采取有效举措。近期,中央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做出重要战略部署,这给京津冀及环渤海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虽然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国内外近中期的大环境并不宽松,推进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1.构筑环渤海区域发展的核心区环渤海是以京津冀地区为核心、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经济圈。这个经济圈有密集的城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河北积极承接北京疏解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推进作用。对于河北来说,不仅要深刻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内涵,还应"精准"把握北京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河北省产业发展特点与不足,有针对性地寻求协同发展的"结合点"和"共振点",在承接"中等价值链"转移、选择产业"承接模式"、确定三次产业发力方向、确定合作投资项目功能分区等方面做到精准发力、有的放矢,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支持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措施创新发展动力和环境,抓住用好发展机遇,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促进河北省产业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5.
正策划人语京津冀,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创新能力最强、吸纳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有条件建设成为新的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京津冀区域的整体功能定位有四点: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谈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的大局,河北必须服务这个大局。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河北扮演什么角色,我们就演好什么角色,绝不以河北一地之小私损京津冀三地之大公。"小私"与"大公"的说法,一时引起舆论关注。回顾过去磕磕绊绊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地方的"小私"确实成为  相似文献   

7.
《领导之友》2014,(5):63
正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士祥接受采访时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即将出台。"京津冀三地正在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是功能的规划,京津冀要统筹研究,第二是交通问题,第三个是环境治理。国家发改委也正在研究这个规划,并已征求了若干次意见,很快就要出台。"  相似文献   

8.
正让北京制造业转移"突出重围",亟待明确路径,多维度理顺发展链条,形成上下游联动机制和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其中,明确京津冀三地制造业价值链分工成首要工作。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是问题关键。这其中,作为"重头戏"的制造业转移更是牵动人心。近期,《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京津冀三地采访时发现,自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多地都扯出了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大旗。与北京服务业面对的批发市场"疏解难"问题相似,  相似文献   

9.
服务业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又是推动京津冀主要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产业。基于服务业经济联系强度及隶属度指数、区位熵等指标测算,本文认为,目前首位城市服务业增长的溢出效应向外辐射时出现断层现象,即以北京为首都的核心腹地范围过窄,仅限于天津、廊坊一带,服务业增长的扩散效应在距离上存在断崖式衰减形态;受到高端资源集聚的影响,北京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在京津冀范围内具有绝对优势,相对而言,河北的公共性服务业具有一定优势。未来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城市群服务业协同发展,应加快京津冀服务业领域的对接协作,扩大首都服务业增长的溢出效应,加快京津冀城市群内公共服务业均等化的步伐,进一步提高各地各类服务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人才协同发展是关键。因为人才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动力源。但是,目前京津冀人才协同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突出问题。当前,我们应正视问题,并试图从体制改革、平台搭建、制度配套、人才培养、理念培树、机制创新等方面打破三地人才发展瓶颈,以便做好人力资源配置,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提升为国家战略。但在这一战略实施中,如何把握战略目标的聚焦并将其动态化分解是三地面临的共同挑战。本文基于治理经济学视角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做了更深层次的探讨,不仅分析了三地参与战略实施的交易动机与行为,而且利用"一致性"分析框架探讨了发展目标与工具组合的不同模式,从而得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可能演化的不同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14,(35):20-21
正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座谈会,确定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从7月31日到8月24日,三地互相签署合作协议18项,初步搭建完成三地间相互合作的框架协议。盘点这些协议可以发现,交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链合作、环境治理是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重点实施的主要领域,其中,交通、生态、产业将率先突破。京津冀三地相互签署的18项协议《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共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区协议》《共同推进中关村与河北科技园区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3.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4,(8):M0001-M0001
正习近平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立足现代产业分工要求、立足区域优势互补原则、立足合作共赢理念,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以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为抓手,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快发展。2014年2月26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  相似文献   

14.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首要的、也是最核心的任务,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如何破解北京的"大城市病"是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当前,北京人口过度膨胀,雾霾天气频现,交通日益拥堵,房价持续高涨,资源环境承载力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是中央重点实施的重大国家战略,战略的推动和完成需要依靠强有力的领导组织机构。立足京津冀三地组织管理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出现过的组织领导管理模式,京津冀协同发展可设计四种组织领导管理模式——总督府模式、领导小组模式、华府模式、中央局模式。其各有利弊,可为京津冀区域设计组织领导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京津冀地区人口、经济、资源、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在深入分析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现状基础上,梳理国内外协同创新成功经验,提出了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背景下进一步推动河北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为河北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京津周边罕见地分布着大量贫困县,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京津冀其他地区相比,存在着"断崖式"落差,直接制约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的形成。必须有效整合中央和京津冀地方政府的扶贫资源,以培育优势扶贫产业、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生态环境共建共享为核心路径,探索对环京津贫困县的协同帮扶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创新驱动,而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创新驱动的新方向。在探索创新创业新发展及其生态内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京津冀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基础和障碍,提出了构建生态系统的基本思路,重点搭建"研究、开发、应用"三大群落,最终形成"研发—转化—生产"良性可持续发展的京津冀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必然会涉及中央和地方多方面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需要在立法层面加以确认和调整,联合立法机制可有效满足这一要求,其路径选择可通过联合会商、分头立法的方式,也可通过构建统一的联合立法机构行使专门的联合立法权的方式;既可以通过京津冀三地享有立法权的机关协商合作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由中央指导或协调、由三地相关机关和部门共同完成的方式;既可以采用不改变现行立法体制的柔性联合立法路径,也可构建对现行立法体制进行适度甚至深度改革的"刚性"联合立法模式。总之,应以有效解决京津冀协同发展为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好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将旅游业率先发展成为区域合作的先导产业和调结构、转方式的优势产业,本文从京津冀战略全局入手,客观分析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具备的政策、交通、资源等良好发展基础和条件,深入剖析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在区域合作、部门协调、产业要素、市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障碍与难点,同时结合河北实际对深化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提出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