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发生数量和频率都在不断上升,群体性事件已成为一个让政府和学者都深感复杂的话题.在所有群体性事件中,涉及“三农”问题的群体性事件更是层出不穷.面对与日俱增的农村群体性事件,我们不得不追问:农民为何要通过体制外的集体行动与政府对话,而不诉诸体制内的利益表达渠道?农村群体性事件的频发与农民话语权的式微有何关联?如何才能有效地控制农村群体性事件的频发?  相似文献   

2.
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加速转型,各种不安定因素日益突出。本文从近年来社会上发生的几起恶性群体性事件入手,客观分析了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并从建立完善三个机制等方面对群体性事件的防范与治理提出了拙见。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面临社会矛盾凸显与公民权利意识日渐觉醒的双重交织,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最突出问题。近几年,群体性事件发展态势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突出地表现在:参加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化,表达方式从无组织走向组织化、平和化、法律化,表达平台是现实与虚拟交融,表达诉求交叉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对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治理,那就是治理理念应该从"管制思维"走向"法治思维",治理重点要从"应急处理"走向"常态管理",治理模式要从"政府包揽"走向"社会共治",治理桥梁要从"封闭媒体"走向"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范式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学界和政府机构对此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回顾学界已有研究和政府机构的已有做法,其最大特征在于用公共危机管理的视角和思维去审视群体性事件,集中体现于2007年8月颁布并于当年11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虽然公共危机式的治理对于群体性事件的科学治理有一定的功效,但这仅仅是一种治标的模式,只能使我们在群体性事件发生时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在一些地方频繁发生,防控形势十分严峻。群体性事件通常是由偶然的因素引发,蔓延速度很快,绝大多数参与者与最初引发事件的原因并没有直接利益关系,往往是为了发泄对一些长期积累的问题的不满。也正是这些无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使原本就难于处理的群体性事件变得更加难以收拾。因此,防范无直接利益相关者参与群体性事件对于防止群体性事件的恶化升级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矛盾和敏感问题多发的转型期,群体性事件,尤其是环境冲突类事件层出不穷,严重阻碍社会发展、影响社会秩序。本文以地方政府治理领域中一组重要的关系:政府和民众关系作为切入点,探究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应急处置和善后反思。民众利益表达疏导机制的缺乏以及政府管理功能不健全,导致双方未能形成良性运转系统,这是事件酝酿爆发的本质原因。政府处理能力有限、与民众的沟通方式方法失当,使敏感性事件加速升级,因此预防、化解的治理之道在于政府同民众的沟通协作和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伴随中国经济转型、社会转轨进程的不断推进,利益矛盾与冲突日益加剧,因各种因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数量不断攀升。由于与公众接触最为直接与频繁,地方政府是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体力量。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同时地方政府公信力是影响其防治群体性事件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探究群体性事件背景下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对提高地方政府防治群体性事件的能力,确保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群体性事件是对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的一种反应。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基础,加强社会基础建设是解决的根本之道。现阶段的群体性事件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呈上升趋势,本文试时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发展核电项目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邻避型群体性事件是核电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核电项目引发的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具有风险认知的"心理台风眼效应"、冲突的非直接利益性和风险的窗口期效应三个特征。可从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加强风险沟通机制和构建信息公开机制方面入手,预防和治理由核电项目引发的邻避型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0.
公共冲突与基层政府治理密切相关,不仅是推动基层政府治理创新的重要动力,而且是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鉴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群体性公共冲突事件频发的现状,文章主要探究了目前我国基层政府在群体性事件治理方面的症结,并提出了公共冲突视角下基层政府治理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1.
耿瑞珍 《领导科学》2012,(23):34-36
近年我国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群体性事件表现各异,原因复杂.笔者认为,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利益失衡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原因;群体性事件虽然无法完全杜绝,但也并非不可控制.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在应对群体性事件时一定要有正确的思维进路,一方面做到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对已出现的问题要应对有序.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事件须明确以下几点. 一、明确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根由 对于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学术界存在很多不同的说法,比如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渠道的不畅、公共决策的失误和不当行政、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冲突、社会分配不公、官员腐败、制度缺陷等.笔者认为,利益失衡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原因.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一定程度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运动是一定的人群(阶级和集团)为了自身利益而进行的一定条件下的选择,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追求利益是人们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所以,利益问题是引发人们行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需要和谐稳定的社会治理秩序,群体性事件频发需要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社会参与扩大需要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化。《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把"社会管理"改为"社会治理",为基层政府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提升群体性事件治理能力指明了方向。一、当前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伴随着我国政治及行政管理民主化、法治化改革,  相似文献   

13.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来源于整体参与人群感受的非常态化,美学强调对感官的感受的研究,减少群体性事件甚至杜绝群体性事件的和谐社会就是追求一个感受美的社会。在美学内涵中,所有美的事物都必须具备和谐的属性,都强调中和之美。中性美学中的和谐处于秩序(制度、规范、公利、简单)与无序(混乱、自由、自利、复杂)之间。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在这个过程中总是存在着制度缺陷暴露、公平规范缺失、私利牺牲、矛盾升级。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是用有序的制度公利规范自由的无序自利的过程,强调在审美观念上注重预警与应急的统一,两者约以中和;美感体验上注重道德修养,理性调解;审美趣味上注重功用、人工与现实。利用中性美学倡导的中庸之道探索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群体性事件”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突出表现,其产生有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政府管理等多方的原因。本文试图从利益关系的角度分析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很多旧的利益矛盾日益显现,新的利益矛盾也不断产生,致使突发群体性事件数量不断上升。研究分析近年来我国的群体事件及其高发原因,有益于决策者更加深入地了解群体性事件,从原因入手来预防、处理、减少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入转型期后,社会矛盾也日益突显。据统计,由各种矛盾冲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快速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到了社会的稳定。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很多,本文主要是以征地拆迁为例,浅要分析征收人与被征收人利益博弈的过程中产生矛盾冲突,继而又成为群体性事件导火线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群体性事件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由利益要求、观念主张相同或相近的群众形成群体,聚众以非法的形式或手段来主张合法权益表达意愿的,有较大社会危害性应依法妥善处置的事件。目前我国社会中的群体事件的性质是非政治的,大多数是利益诉求型矛盾。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社会结构重组的时期,因利益诉求渠道不畅而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处在第一线直接面对群体性事件的基层政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考验。在积极构  相似文献   

18.
王峰 《领导科学》2015,(6):22-24
<正>一、导语群体性事件是我国转型期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对经济社会都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通常情况下,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减少各种损失。但是,这种短期的善后处置只能是短期效应。如何把这种短期效应变成一种社会治理的长期绩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浙江省湖州市"10·26"织里镇事件的处置以及  相似文献   

19.
群体性事件不绝于耳,作为农村群体性事件的范本,感城事件的特点在于主体是农民、是基层政府,原因在于最基本的社会治安问题。感城事件的发生让我们不得不去想该怎样去解决中国广大农村的相关社会问题。群体性事件,是近一段时期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城镇化为背景,从利益受损、利益诉求受阻、无利益相关者参与、利益博弈渠道不畅等四个利益视角分析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与机理,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两个预防预警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途径,以期对有可能转化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因素及时做出判断,提前准备,减少损失,对于快速城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