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文作为应用文的一种重要文体之一,具有法律效力和规范体式,是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实施管理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本文从公文写作的基本步骤、基本要求、常见问题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旨在提高公文撰稿人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平时,我们常听见有写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这项工作我都没参与过,这篇稿子该如何写?稿子要得这么急,该如何是好?这样的体裁我都没接触过,怎么写?领导都不讲,到底该写什么呢?类似的问题,常常让一些写作者愁肠百结。然而,对一个身经百战的老手来说,这都不成问题。他们在面对各种急难繁重的写作任务时,都能气定神闲,游刃有余。这离不开经过千锤百炼而获得的过人技艺。对一名志向高远的公文写作者来说,我们不只要掌握好公文写作的"看家  相似文献   

3.
公文是党政机关施政的主要方式之一,是传达政令、指导工作、管理社会的重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机关的对外形象,反映了机关的精神面貌和管理水平。机关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积极探索公文的体例格式、语言特征,把握其写作特点,对于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密切党政机关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发挥以文辅政的作用,实现公文写作与处理规范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结合多年来从事公文审核工作的实践经验,我认为,行政机关公文的写作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过去在农村生活,看见老乡们每年都要干不少移栽的活儿。比如说插秧,要提前几十天把稻种撒播在专门压平的苗田里,等插秧季节来临,便把已经长高的秧苗一棵棵地移栽到大的田块上。其实,不仅是粮农,菜农和果农也是如此。移栽是农业生产和园艺栽培中常用的方法。经过移栽的庄稼往往容易长高、长壮,收成也要高许多。这种"移花接木"的方法在公文写作中也很  相似文献   

5.
<正>无论是画中国画,还是西洋画,在有了构图之后,我们都要先行勾边打底,再分层着色,最终完成一幅画稿的绘制。完成的这幅画能否赢来一片叫好之声,一是看构图是否别出心裁;二是看着色组合是否不落窠臼,显现画家鲜明的个人倾向。实践证明,画廊里的诸多作品,也只有那些打破陈规、推陈出新的作品最能亮人眼球。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每每惊叹于写作圣手的匠心独运。一些看似平庸的素材,一旦到了他们的笔下,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为我们送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清新气息。花开花谢,潮涨潮落。生活在变,世界在变,而看似不变的却是我们"水波不兴、岁月无痕"的平静工作。我们每每慨叹于年年"炒冷饭"的无奈,常常自卑于岁岁"倒旧酒"的枯涩。我们的写作如何才能获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转机?唐代大诗人杜甫诗作《望  相似文献   

7.
正古今中外经典名作的产生,都离不开作家对相关生活的感受和体验。离开了"生活的真实",是谈不上"艺术的真实"的,遑论成为传世的精品名作了。屈原有了和楚怀王的矛盾与亡国的忧患,就有了《离骚》;杜甫有了安史之乱中的痛苦流离,就有了《北征》、"三吏三别";施耐庵深入崇山峻岭攀树观虎多日,就有了"武松打虎"的精彩篇章;曹雪芹有了大家族的破败之痛,就有了《红楼梦》;鲁迅请人讲"押牌宝""推牌九",  相似文献   

8.
正标题者,文之机杼也。一篇公文的各级标题,正如房屋的窗牖和梁柱,支起了整个构架。好的公文标题,不仅使文章的内容串珠成链,环环相扣,也使文章气韵贯通,纲举目张,赋零散的原初材料以生命。因此,精美的各级标题,犹如一盏盏明灯,能够照亮全篇,使公文写作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五把标尺"——拟好标题的要求语言要惹眼。公文的标题不一定要追新逐异,极尽辞藻堆砌之能事,但一定得字敲句打,精雕细琢,正如房屋的梁、椽、柱一样亮堂、簇  相似文献   

9.
<正>公文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在行使管理职能、处理日常事务中形成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一般来说公文具有由法定作者制发、履行法定的程序、具有规范的格式和法定的执行效用等特点。因此,在公文的写作方面也有一些具体的处理规则。一、行文应确有必要公文是一种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和处理公务的媒介工具,其发文主体是党  相似文献   

10.
<正>公文固然是因公务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定文书,但它同样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写作活动的"个人主义",使得公文写作在规范之外,必不可免地"染"上一些新气象、新元素,显现出不同的风格和创造。无数个"个人主义"的叠加,就使公文写作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获得新的发展力量,并由此不断吸收时代精华,持续向前发展,逐步实现表达效果的最优化,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1.
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公文撰写者写的代表一定机关或单位集体意志的公文,它对政策的实施和上级精神的传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就公文写作中的类比思维的运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在写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对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仁浦劝威反,教威倒用留守印,更为诏书,诏威诛诸将校以激怒之,将校皆愤然效用.——《新五代史·周本纪第十一》后汉乾祐右元年( 948)正月下旬,登上皇帝宝座不满一年的后汉皇帝刘知远病死,其子刘承祐继位,是为隐帝.刘知远临终前,以郭威、杨邠、史弘肇为顾命大臣,要他们好好辅佐年仅十八岁的刘承祐.  相似文献   

13.
在党政机关工作,公文写作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关系到工作人员的前途和发展,本文从写作前的准备到写作构思及把握公文写作的特点等方面谈一些体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所谓段首句,即通常居于文章一段之首的句子,也就是文章段落的第一句话。本文所谈的段首句,并非一切文章的段首句,而主要是指公文材料的段首句,也即公文材料每一部分或每一段落的第一句话。这是一段文章的"起笔"句,具有奠基性、定调子的意味。一、段首句的作用其一,打开场面。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则材料、一个讲话,第一句话如何写,能不能很快进入角色,吸引读者,抓住听众,赢得认同,至关重要,写得好就能抓住读者和听众,给读者  相似文献   

15.
<正>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字工作的处理变得越来越简单。人们不愿意静心思索,认真写些有深度、有见解的文章,一旦离开电脑,离开网络,需要亲自动笔写的时候,就茫然无措,不知道从何下手,这对于工作开展和个人成长都非常不利。从事机关工作的人员需要转变思想,勤学苦练,把写作公文当作一种修行,提高自身的素质。  相似文献   

16.
孙卓名 《秘书之友》2012,(12):22-24
《世说新语·文渤中记载:“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掇笔,俄得七纸,殊可观。”意思是说,东晋司马桓温领兵北征,命令袁虎速拟公文,袁虎靠着战马,运笔如风,一气写下七张纸,且写得很好。后人因此以“倚马可待”来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  相似文献   

17.
正在公文写作中,有些初学者往往存在这样的苦衷:先是担心"无米下锅",像"挤牙膏"一样写不长,等写长了又觉得"块块是肉",哪一句都舍不得删,又变成"写不短"了,等到对文章的篇幅长短满意了,可又被认为该写的没写足,写足的又被认为不该写。要解决这一系列公文写作的"两难困境",走出"语言悖论"的迷雾,就必须学会公文写作内容的"加减乘除法"。一、"加法"。所谓"语言加法",就是"博观"的方法,把当初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  相似文献   

18.
正每当我们搦管提笔,根据公务活动需要从事文稿写作时,思维的天空总是"彩云密布"、思绪纷飞,倏忽间"掠"过一个个"挥之难去"的问题,如我们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领导的要求是什么?我们将采取哪些举措?下一步我们将如何打算?等等。而随着我们"运思"之风的吹拂,这些"任性游走"的"思绪云朵",便渐渐幻化成一条明澈的溪流,引领着我们的写作活动"穿文  相似文献   

19.
<正>中学时代学习物理,我们学过的压强公式至今仍记忆犹新:压强=压力/面积(P=F/S),其中"S"越大,在"F"一定的情况下,"P"越小。这对我们写公文也有着很大的启示。我们写公文常常面临"老虎吃天,难以下口"的困境。满脑子都是材料和内容、要求,写作创新到底从哪里下手才好呢?上述压强公式启示我们,切入口一定要小,把文思集中于一点,就可以势大力沉,不断地往纵深掘进,如此一路穷追猛打下去,便能够挖掘出不一样的瑰宝来;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