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二元论的滥用导致了社会与文化的种种分裂与对立,造成了哲学的困境.杜威哲学从多重视角、多个层面对二元论进行批判.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确立的最终理由是对经验的忽视和经验方法的缺失.原始经验是一切科学与文化研究的基础和皈依.区分原始经验与反省经验,还原原始经验的原始性与最后性,可以恢复诸多对立的二元之间的连续性、消解二元论,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间架构起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田光远 《兰州学刊》2006,12(4):24-26
20世纪是一个哲学危机和变革的时代。杜威从“哲学”作为一种文化样式的起源入手,详尽剖析了传统哲学中知行二元论产生的原因、特征及后果,指出在近代科学革命以后,哲学必须在重新理解科学的基础上改造自身,使哲学成为追求美好生活而不是终极知识的工具。杜威的这一设想在21世纪对于哲学的未来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魏建华 《北方论丛》2011,(2):119-122
杜威看到对偶然性的否定使传统哲学陷入到身心问题所导致的困境之中。他通过使哲学返回生活世界,从而肯定偶然性,使哲学问题由传统形而上学的问题转向实践问题。这一思路在现代西方哲学家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因此,理解他的有关思想有助于理解哲学问题的现代转向。  相似文献   

4.
田光远 《兰州学刊》2006,(4):24-26,18
20世纪是一个哲学危机和变革的时代。杜威从“哲学”作为一种文化样式的起源入手,详尽剖析了传统哲学中知行二元论产生的原因、特征及后果,指出在近代科学革命以后,哲学必须在重新理解科学的基础上改造自身,使哲学成为追求美好生活而不是终极知识的工具。杜威的这一设想在21世纪对于哲学的未来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方法论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经验改造之上的建构方法是其中最重要的哲学方法之一,它在某种意义上是溯源方法的反过程,与追溯事物起源的发生学方法不同,但两者相辅相成,分别扮演着分析和综合的角色,弥补了杜威方法论上的辩证法缺失。在杜威看来,建立在自然与文化之间的连续性基础上的建构方法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是一种社会性的经验方法,通过它人们可以实现在政治、伦理学和宗教等诸方面的圆满经验。  相似文献   

6.
徐陶 《学术探索》2009,(1):9-13
“探究”是杜威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可以看作是杜威思想的核心方法论,用探究概念来建构杜威的思想体系,可以把杜威在形而上学、语言哲学、知识论、逻辑思想等相邻领域的理论整合起来,这样能够比较全面地展现杜威在这方面的思想全貌。杜威的“真理观”、“发生学方法”、“经验自然主义”、“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等也可以纳入到这体系之中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孔祥田 《北方论丛》2007,46(3):120-122
厘清杜威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视域”的转换是我们理解杜威政治哲学逻辑结构的必要前提。他从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批判到建立新的“经验”哲学的思考路径,可以理解为从传统哲学所重点关注的“哲学家的问题”到“人的问题”的思考逻辑。这个问题视域的转换,是杜威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线索和总体逻辑结构。在解决了哲学问题视域论证的基础上,他才最终确立了其政治哲学研究核心问题:民主。因此,“哲学家的问题”和“人的问题”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为杜威政治哲学建立的“前问题”。  相似文献   

8.
杜威对经验概念和经验方法的重新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认为,传统哲学由于篡改了经验概念和经验方法的原始意义,导致哲学与生活世界疏离并使许多人对哲学失去了信心。要重建哲学的尊严,必须重新诠释经验概念和经验方法。杜威大大拓展了经验概念的含义。将经验与自然、生活、历史等内容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杜威认为唯一能揭示这种统一性的经验法是建立在原始经验基础上的,它给人提供的是一条不断探究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杜威从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批判到建立新的"经验"哲学的思考路径,亦即从逻辑上可以理解为从传统哲学所重点关注的"哲学家的问题"到"人的问题"的思考逻辑.只有理解了这个内在逻辑线索,我们才能够全面和正确地理解其政治哲学的总体逻辑结构.杜威在解决了哲学所应该关注和研究内容的论证基础上,他才最终确立了其政治哲学研究核心问题:民主.因此,"哲学家的问题"和"人的问题"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经验"和"民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代西方哲学家柏格森、罗素、杜威、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等人都抨击心物分裂的“二元论”,并竭力表明自己是克服这种二元论的最新哲学。这个所谓“二元论”问题,实际上是人和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即人和世界打交道过程中所产生的认识和真理问题。本文拟以海德格尔和萨特为例,阐明存在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1.
窦新元 《学术研究》2004,(12):19-24
杜威形而上学的经验自然主义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杜威的形而上学是以探究所有自然存在物的普遍特征为目的的。经验概念和经验与自然的连续性是杜威形而上学的经验自然主义的理论核心。经验方法是杜威所倡导的发现自然存在的普遍性质从而认识和把握世界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美学研究中,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美学是被误解较多的一个美学流派。提到实用主义、一般人总会想到急功近利、投机取巧、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类行径。把这种看法搬到学术上来,实用主义哲学和美学就相当然地被称之为“市侩哲学”和“俗人美学”了。事实并非如此! 让我们先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的中心概念“经验”及其方法谈起。所谓“经验”,在杜威看来,就是自然进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不定的、不断完善的有机体与环境、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相互作用。他宣称,要拿他的经验自然主义所使用的经验方法去代替传统哲学所使用的非经验方法。他认为,非经验方法是一  相似文献   

13.
在杜威看来,哲学已经彻底远离了人的俗世生活,完全沉迷于对永恒、内在、终极的狂热追求之中,而对人的现实世界熟视无睹.故此,杜威对哲学进行改造的目标,就是让其“关注人生实际事务”,将其拉回到人的俗世生活之中.杜威对哲学进行改造的方法,既包括对哲学忽略已久的价值的张扬,对似乎跟哲学完全对立的科学方法的应用,更包括对历来被人们排除在终极追求之外的工具价值以及工具主义的正名.杜威对哲学进行改造的意义,就是去除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不安全感、不舒适感,让这个世界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更舒适如家,从而让哲学成为名副其实的新世界的助产士.  相似文献   

14.
刍议杜威的建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论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经验改造之上的建构方法是其中最重要的哲学方法之一。与追溯事物起源的发生学方法不同,建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是起源方法的反过程,它与起源方法相辅相成,分别扮演着分析和综合的角色,弥补了杜威方法论上的辩证法缺失。在杜威看来,建立在自然与文化之间的连续性基础上的建构方法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一种社会性的经验方法,通过它可以实现在政治、伦理学和宗教等诸方面的圆满经验。  相似文献   

15.
"适应性主体"是复杂适应系统的理论基石,从哲学的层面理解其理论意义,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实体"和"关系"的关系及后现代哲学解构传统哲学主客分离二元论的理论意义.同时,有助于对相互作用、必然性和偶然性等事物辩证属性的深入理解,其从生成论的角度分析系统演化的方法对推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6.
"探究"是杜威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杜威哲学的主题之一,杜威哲学的目标是把科学探究的方法推广到广泛的人文社会领域.杜威分析了探究的生物性和社会性起源,并且阐述了探究的模式,他主张把科学探究和常识统一起来.杜威的探究理论与当代科学认知研究及技术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杜威把实践的观点当作其整个哲学的基本观点,其经验自然主义、真理论及其他各方面的理论都具有实践论意义。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实践转向中最有代表性的派别;西方哲学中的语言等转向归根到底从属于主要由实用主义所体现的实践的转向。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超越了实用主义等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转向,二者具有原则区别,但在强调实践转向上存在共同之处。马克思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对立统一是当代哲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8.
方法论是作为工具主义或者实用主义的杜威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建构方法是其中重要却常被人们忽视的经验方法之一。杜威的建构方法是基于他改造传统经验概念之上,也是建立在自然与文化之间的连续性基础之上的经验方法。与逆向追溯和分析事物起源的发生学方法不同,杜威的建构方法从解释学角度对事物进行面向人类经验的综合性解释,它与发生学方法相辅相成,分别从分析和综合的不同角度探究人类的经验,在一定意义上弥补了杜威方法论中的辩证法缺失。杜威广泛地运用了建构方法,尤其是在社会学和教育思想中,他认为通过它,我们可以实现在政治、伦理学和宗教等诸方面的圆满经验。  相似文献   

19.
杜威对于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在西方哲学史上独树一帜。他从历史学 -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传统哲学的起源 ,认为哲学并非起源于人类认知世界的需要 ,哲学的起源在于生活。受培根、达尔文的影响 ,杜威对传统哲学进行了改造 ,以经验、变化取代了超验、绝对 ,以关注生活取代了关注物自体 .杜威的思路和孔德有相近之处 ,但在根本点上 ,即如何解释“经验”上他与孔德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杜威的美学论述中,没有直接批判过康德,但又处处显示出对康德美学的批判。康德认为美是无功利的,美是自由,艺术是自律的。他的思想影响深远,形成了一个美学上的大传统。到20世纪后期,在美学上出现了打破艺术自律,还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的潮流,引发了康德美学的全面危机。这时,杜威美学重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杜威从改造哲学上的静观态度入手,提出了活动与实践的美学。他认为人与事物的相遇,不应该看成是主体与客体的相遇,而是一种有机体与其环境的关系。杜威主张从一个经验出发看待艺术,倡导三个连续性,提出从日常经验出发来看艺术经验的性质,将艺术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引发了美学上的革命,开创了一个新的美学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