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赵云峰 《理论界》2014,(8):22-25
2013年我国钢铁行业较2012年有所好转,但供需矛盾仍然严重,产能过剩问题延续。本文通过对我国新时期工业发展现状和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我国钢铁产业要面对转型升级,要接受钢铁产业出口、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和钢铁产业环保压力等多方面的挑战。最后根据我国钢铁产业的现状和问题,从钢铁产业政策、产业集中和营销等方面提出有效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
产能过剩条件下的中国钢铁企业并购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钢铁产业低端落后产能严重过剩,部分高端优质产能也出现过剩趋势,这已成为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进一步推进钢铁企业实质性并购重组,减少过剩产能,是优化中国钢铁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宝钢、武钢、河北钢铁集团的并购绩效,提出可通过建立统一的集团管控体系、严格实行质量成本控制、建立协调利益分配机制、淘汰低端过剩产能与高端产品差异化并举等方式,以促进并购企业的深层次整合与产能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3.
郭晓杰 《河北学刊》2014,(2):193-196
中国钢铁产业在经历过一段高速发展时期之后,如今正面临过度竞争、产能过剩、行业亏损的局面。究其原因,是钢铁产业存在着过高的市场退出壁垒,其中尤以制度性退出壁垒的影响最甚。本文以河北省钢铁产业为例,利用历年统计数据对钢铁产业退出壁垒类型进行详尽分析。同时,针对钢铁产业不同类型退出壁垒的成因进行退出机制的设计,并提出一些政策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钢铁产业竞争力评析——兼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国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颁布虽然对抑制整个产业的过快投资作用并不明显,但是明显提高了钢铁产品的技术含量。形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原有小规模企业的数量虽得到一定抑制,但大、中型企业的产能扩张的势头并没有改变;这些企业的投资一般规模较大,设备更先进;这部分投资所获得的产品有较高的科技含量,这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利大于弊,不会加剧结构性失衡。借鉴欧美的钢铁产业发展经验,对投资的控制,主要应当放到低质量的产能上。可见《中国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执行,确实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产能利用率、产业集中度、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境内需求增长率四个指标对2000~2012年中国钢铁产能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整体来看中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并不突出,只是近几年过剩情况愈发严重;我们认为地方政府的推波助澜、企业投资预期的扭曲、钢企有效竞争不足以及不合理的产业政策是造成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建议政府应明确自己的职能,减少对产业发展的干预;继续深化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改革,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强产业政策的执行力,优化产业政策的针对性;逐步完善环境保护体制,为钢铁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钢铁产能利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对2001—2012年期间中国钢铁产能利用状况进行了估算,试图搞清中国钢铁产能利用究竟处于何种状态。结果表明,总体来看,在此期间中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并不严重,2004年、2005年和2012年处于严重过剩状态,其余各年基本处于相对过剩状态。建议政府应明确自己的职能,减少对产业发展的干预;继续深化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改革,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强产业政策的执行力,优化产业政策的针对性;逐步完善环境保护体制,为钢铁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7.
经验表明简单的斯密自由主义式的市场化改革和凯恩斯主义式的政府干预并不能有效解决目前中国部分行业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从“投资决策—竞争—退出”的企业行为角度考察产能过剩形成机制发现,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优惠和降低土地等要素成本诱导性地干预了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而形成过度投资;而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为了获得生存空间和竞争优势,采取规模扩张为主的被迫式竞争一方面导致了产能过剩,另一方面高资产专用性又阻碍了产能过剩企业的退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既应坚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作用,通过一体化、产能的空间转移和规制化解过剩产能。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经济复苏的过程中,一些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欧洲债务风险凸显,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国际市场需求下降,钢材出口形势严峻;国内钢材生产总量过高,产能过剩,用钢行业增长放缓,国家对钢铁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我国钢铁企业将再次面临重大挑战.文章从调整财务战略,加强成本、资金和信用管理,以及防范并购风险和外汇风险等财务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钢铁工业作为一个生产周期长的行业,其投入产出间的时滞较长,极易引发产能过剩.我国钢铁工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既与工业本身的技术经济特征有关,也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有关,还与地方政府的行为有关.要解决我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就必须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品结构升级,加强产业政策执行力,细化政策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学界多从现象和数据出发分析产能过剩,忽视了产能过剩的本质和形成机制。产能过剩与中国经济发展相伴而生,当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时,产能过剩出现的频度、强度也较高。政府干预会加剧产能过剩,但也在制止产能过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产能过剩的成因及形成机制错综复杂,既有体制因素和市场因素,也包括产业自身的因素。不同产业、不同产品的产能过剩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并与产品的供求周期密切相关,但其根本是市场因素。产能过剩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只能力促其最小化,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和错位发展理念不能解释产能过剩问题。文章根据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对产能过剩及其相关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内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现象日趋明显,但产能过剩程度有多深,与传统产业过剩有什么区别,受哪些因素影响导致产能过剩,则有待探索。为此,本文区分了新兴产业与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的评价内涵,按照光伏产业自身特点以及考虑其所处的经济周期和生命周期,构建了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多指标评价体系。针对国内光伏产业单一定性或定量研究的不足,本文采用云理论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国内光伏产业处于"比较过剩"的状态,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需要减少或调整对光伏产业的行政干预,重视内需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12.
宏观调控是中国政府自定义的四大职能之一.产能过剩是多年来困扰中国经济的痼疾.政府如何进行调控来纠正市场失灵,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实现社会公正,却知易行难.1990年代以来,针对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的产能过剩问题,中国政府先后进行了多轮宏观调控,行政权力和经济手段并用、政策法规命令兼施.然几番调控,不仅未能化解产能过剩,反倒逆向催化了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产能的扩张和跃进,陷入诸多产业普遍过剩的困境.本文以1996年以来钢铁业的宏观调控过程为个案,通过对政府调控政策、手段及效用的深入研究,分析了影响政府宏观调控的诸多变量,揭示了中国式产能过剩与调控失效的政治经济逻辑,提出了推进国家制度建设、改进和优化政府宏观调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产能过剩条件下的企业扩张行为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产能过剩的条件下企业仍然继续扩张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市场需求的持续增加激励企业不断扩大规模;另一方面,在产能过剩后,产业政策对企业生产规模的限定起了反向激励作用,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张,从而使产能过剩不断加大。最后,在研究分析基础上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并且提出了适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产能过剩与地方政府进入冲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它不仅是一种企业行为,而且也是一种政府行为。地方政府对增长速度和职位升迁的双重激励,引发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并在产能过剩形成过程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解铃还需系铃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首先要改变地方政府的进入预期,使地方政府行为合理化。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金融危机过后,中国传统产业出现明显的产能过剩,然前期调整政策在化解产能过剩方面效果不佳。通过比较中国的出口、进口和投资,结合地理区位、资源要素禀赋、政治外交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本文认为,化解过剩问题应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契机。当前提升中国传统产业效益和化解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宜采取对外投资为主、产品贸易为辅方式。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可从三方面展开:推进对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推进对中亚、西亚北非地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推进与独联体(含蒙古)之间的国家产能合作。  相似文献   

16.
在产能过剩的框架下分析了政府补贴的层级选择问题,回答了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什么层级的政府进行补贴更有利于缓解企业的产能过剩。通过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层级的研究发现,当市场规模较大时,由地方政府进行补贴能够缓解企业产能过剩;当市场规模较小时,在地方政府对辖区GDP重视程度较低的情况下,由地方政府进行补贴能够缓解企业产能过剩;当市场规模较小,在地方政府对辖区GDP重视程度较高的情况下,由中央政府进行补贴有利于缓解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凯恩斯理论,对国内经济调整时期重要经济政策的总结、未来中国经济复苏路径的可能性、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产业政策和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未来引领经济复苏的产业内容和特点、后危机时代中国产业格局的变化趋势、国际金融危机与国内产能过剩的关系、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途径、中国产业政策变化内容与变化方向及新市场的形成与新产业的发展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预测.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来,投资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然而过度投资形成的大量供给导致产能过剩,造成众多行业产品供大于求,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尤为突出。国民经济增长比例失调、地方政府追求GDP导致粗放型增长方式持续、低水平重复投资、投资产业层次低、投资过热消费不足、出口导向型的扩大外需政策和政府优惠政策都导致和助长了产能过剩。化解产能过剩的新思路及对策为:从外向型经济转为内向型经济、从投资驱动增长向消费驱动增长转型、协调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以扩大内需化解产能过剩;如果国家创新体系能够在三至五年内攻克汽车、数码相机、电脑、船舶、飞机、工程机械、工作母机、光伏发电、新能源等事关国计民生行业的关键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民族企业中都应用这些技术,建立起自主创新的民族经济体系,形成完整独立的国民技术体系,顺应中国年轻人就业意愿变化,挖掘银发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则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就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中国经济也可以继续高速发展二十年!  相似文献   

19.
《理论界》2016,(2)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失去消费需求的拉动力,投资与消费失衡,其症结在于社会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结构性产能过剩,供需错配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现阶段政策着力点应放在供给侧调整力度上,在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化解产能过剩、加大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实现供给侧的结构性动力机制优化。  相似文献   

20.
从社会资本视角研究行业产能过剩的微观基础——企业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对于推进我国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发现:在中国金融压抑与关系型治理模式并存的背景下,金融关联降低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提高了产能过剩概率。银行关联企业的银行借款越多,产能利用率越低;但券商关联企业通过债券融资影响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机制没有得到实证支持。相比民营企业,国有企业金融关联导致的产能利用率降幅更大。在金融关联内部,银行关联和券商关联之间存在替代效应。此外,企业高管团队中女性比例越高,产能利用率越低;具备市场经验的高管越多,产能利用率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