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宗教作为一种理论化的世界观,不仅表明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要将这种认识化为具体的活动,这便是宗教修行。对于天台宗来说,宗教修行无疑也是其学说的重要内容。天台宗在印度佛学止观理论、中国道教吐纳方法的基础上,以三谛圆融理论为核心,提出了圆顿止观的修行方法,试图依靠止观,破无明得法性,离烦恼得菩提,弃生死而入涅里,以求解决理想人生与现实生活的矛盾。止与观——禅定与义理的统一止观是止与观的合成。止侧重于禅定,观侧重于现心、慧。慧思说:“所言止者,谓知一切诸法,从本已来,性自非有,唯是…  相似文献   

2.
苏轼提出“静故了群动”诗学观念,强调凝思静虑的禅静状态对文艺创作观察和构思的作用.认为禅静之止观状态能增强定力,开显智慧.禅定的宁静,不但能了群物之动,把握事物的动态和发展趋势,而且能观万物之理,更加清楚明白地总结事物的道理,达到胸有成竹效果.赋予诗歌以超脱之静美,宁静而不枯寂,颇富理趣.“静故了群动”既是他创作经验,也是禅宗止观禅法对苏轼诗学之影响.  相似文献   

3.
天台智的“圆融三谛”说是反二元论的佛学真理论 ;“一念三千”是在修行论方面对心法二元论的挑战 ;圆顿止观是对形而上学次弟修行方法的改造。智佛学虽然给形而上学次弟修证方法留下地盘 ,但仍不失为佛教史上第一个体系化的反形而上学学说。  相似文献   

4.
《摩诃僧祇律》之慧琳"音义"存在讹、脱、衍、倒等文字问题。今以《中华大藏经》为底本,结合《高丽大藏经》、《碛砂大藏经》以及相关典籍对《摩诃僧祇律》之慧琳"音义"进行校勘,以期对佛经音义及汉语史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五代末永明延寿禅师,其佛学思想重视佛教内部诸派的融合,《宗镜录》集中贤首、慈恩、天台三家精义,而以“一心”统摄,以此来贯通整个佛学体系;并重视从止观出发,达到无心。《万善同归集》又提倡理、行并重,大、小双弘,对后世禅教合一影响甚巨。他致力于弥合当时理论界与现实生活的各种矛盾与分歧,实为唐宋佛学思想转折时期一承上启下、集大成之关键人物。  相似文献   

6.
《洞玄灵宝三师记》是关于中晚唐天台山“上清道”的重要文献,但此文本层次复杂,不能视为一人一地之作品。其中《应夷节传》主体完成于陆甚夷之手,其他二传等内容则为杜光庭晚年之作,对这两部分材料的社会意义和史料价值当分别考量。田虚应、冯惟良、应夷节三代人,反映着这个道教团体从默默无闻走向舞台中心的具体历程。尽管司马承祯在南岳确曾传法薛季昌,薛又传法田虚应,但这个道教谱系在衡山的地位并不突出,而元和十年东赴天台使这个教团的命运发生转变。田虚应入天台后不久即羽化,十余年后冯惟良等人已积累下足够的地方权威,于是以重修桐柏观为契机,大张旗鼓地宣示对司马承祯天台上清事业的继承,此外还积极地在天台山中开创修道场所,使这一道教团体成长为天台山中最重要的道教力量。这个道教团体在发展历程中,逐渐与地方政治势力产生关联,许多政治人物都参与了此教团在天台山的权威重建活动,为接下来天台山道教向附近核心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而这些道士在山林与城市之间的游走,不断地调整着晚唐五代时期江南道教的空间场域和发展策略,使道教完成了从中古经教到近世法派的过渡。  相似文献   

7.
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我国后,又经数百年之传播,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其第一个宗派,即是中国佛教天台宗。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顗建立了庞大的理论体系——止观学说。止观学说融实践、理论于一体而盛行于世。事实上,止观不仅是佛教徒修身养性、求禅得证的不二法门,也是普通人培养心性、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任宜敏 《人文杂志》2006,(4):129-138
明代前期,由于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特别是由于大张旗鼓地归并全国寺院,三分天下僧人,严控度牒发放,限制僧伽数量,颁行《周知板册》、《寺院名册》、《申明佛教榜册》、《榜示僧教条例》等一系列严酷程度为历代闻所未闻之掌控佛教事务的规章制度,致使天台宗于罹遭元末兵革蹂躏之余,复蒙雪上之霜,迅速趋于疲弊委顿。惟赖象先真清、妙峰真觉诸位禅德深心护持、着力兼弘,方使教观之旨幸免坠堕。至万历年间,无尽传灯法师重立天台祖庭,讲经著述,弘法授徒,教观双举,信法两被,即讲即修,四十余年如一日;致使天台祖道再获中兴。  相似文献   

9.
论《坛经》的思想价值和文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坛经》即心即佛的佛性论,顿悟见性的修行观,自性自度的解脱观,无 念为宗的思维观。并从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与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与中国文化艺术的相互关 系,对现代社会和人生的现实意义等方面,论述了《坛经》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0.
天台华严的"圆融"思想是中国汉传佛教的特色。对"圆融"思想的特质理解需扎根于天台华严本身的内涵。首先需廓清"圆融"意义的背景,圆融思想是统摄"境,行,果",是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的高度统一;再则需明确圆融思想所面对的核心问题即教的问题。"圆融"的内容具体可归为教的圆融与观的圆融,教偏于理,而观偏于统一心与境。天台宗中通过龙树《中论》所提到的"空、假、中"来圆融教观,而华严宗则据华严经的"一真法界不过自体因果",通过理与事乃至事与事的方式来圆融。圆融思想难以理解与表达,天台宗中对于说理的方式认为有四悉檀和三随之说,而华严宗对圆融境主要是唯智说。  相似文献   

11.
<正>"禅"是梵语的发音,"禅那"是汉字,唐玄奘译为"静虑"。禅宗美学崇尚幽寂之美,追求简洁而朴素的意蕴内涵。日本禅宗源自扶桑僧人在浙江天台山修行临济宗,回国后创建并发展为日本禅宗主流。因此中国禅学思想对日本有着深厚影响,使日本形成了独特的"清寂拙涩"的禅宗美学观。原研哉(1958—),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巨匠,也是日本设计领域代表性人物,在武藏野  相似文献   

12.
《文史哲》2014,(1)
中国赋论史上的"赋心"、"赋迹"理论不大可能由司马相如提出。此理论的本义不关理义,仅作为一种文学的审美批评存在,但在后人的阐释中,却逐渐将其中的"一经一纬"与《诗经》学的"三经三纬"说相比附,将"一宫一商"与《风》、《雅》遗音相对接,从而以"诗迹"量"赋迹",认为"赋心"即"经术之心","诗为赋心"。赋以风雅为宗,据此引入诗教观点来审视赋体发展,将《诗经》学的"正变"学说置于赋体衍变程序中,赋体、赋风因此有了"正"、"变"之区分。"赋心"、"赋迹"理论的变奏,体现的是赋体之教化批评与审美批评的融汇。  相似文献   

13.
柳倩月 《学术论坛》2012,35(8):95-98,232
明代心学思潮及市民思潮孕育出一批在文艺上追求性灵、高扬情欲的文学家,晚明文学家冯梦龙作为开拓了明代文学由雅转俗新境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以"情教"为理论基石,构建其"情教"思想系统及文学观念,对传统"乐教"及"诗教"观进行了反拨。冯梦龙的"情教"思想在文学艺术上表现为对"真情"的艺术原则的推崇及对民间俗文学传统的重视,他所编《情史》、《挂枝儿》、《山歌》充分体现了其"情教"观及以"真情"为最高文艺标准的俗文学观,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上应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4.
谭嗣同《仁学》以群教统一的视野,表达了宗教大同理念,其中包括群教之公理的阐发,群教之关系的辨析等。《仁学》对其主题异于传统的处理方式,反映了近代儒学宗教化的认知进路。  相似文献   

15.
高永旺 《船山学刊》2008,(2):122-125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精研《地论》而知名的僧人。被称为地论师。地论师的代表人物慧光立渐、顿、圆三教与因缘宗、假名宗、诳相宗、常宗等四宗判教思想;在此基础上。自轨立五宗、耆阉立六宗等判教思想。地论师的判教思想,对于华严宗的创立,中国化佛教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语言观的哲学家之一,其《道德经》用正言若反的方式展开哲学论辩,构建了以"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并形成了独特的言语体系。佛教的语言观是中国语言学史上另一个独具魅力的系统。以永明延寿的《唯心诀》与《道德经》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在言语与存在的关系方面,两者都认识到语言的局限性和必要性;在言语的表达方式上,两者都采用了单重否定、二分否定和多重否定方法;在言语的宗旨方面,老子主张以道为宗,延寿则是立心为宗。  相似文献   

17.
"支那堪布"即吐蕃宗论中的汉僧摩诃衍。其遗教即藏传佛教中因之流衍而出或攀附于彼的种种修法。"支那堪布"在宗喀巴大师的著作中只是一个修辞符号,他的批判,除了超越自己修行过程中所受教法的影响外,主要是清理同时代藏传佛教中种种"不如法"的势力。所破之义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1)赞无分别,(2)执著住心,(3)破观察慧,(4)毁谤世俗。这四大"遗毒",以赞叹无分别为核心,依中观应成派教理而破斥。这一批判,反映了印藏佛教传统中班智达和瑜伽士修行路线的矛盾,有合理性,也有片面性。但对于导正佛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大乘起信论》这部佛教论著与中国禅宗的思想和修行的关系:一是《起信论》主张从两个方面确定“一心”的性质,即一心开二门,“真如门”和“生灭门”,而禅宗的“法由心生”,都强调心在成佛过程中的重要性;二是《起信论》的顿渐融合、止观具行的主张对以后禅宗的“悟修统一、定慧双修”有着明显的影响;三是《起信论》的“己身有真如法”和禅宗的“自性自度”,都是在讲在修行过程中,完全靠“自证自悟”,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能从生死到涅榘,从苦难到解脱,从无常到永恒。结论是:《大乘起信论》开辟了中国佛教发展的新方向,为后来禅宗的思想和修行理论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使其在中国佛教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贤首一宗,初由帝心杜顺和尚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立法界观,云华智俨尊者专业其门、创具规模,贤首法藏发扬光大、开宗立派,至“大统清凉国师”澄观和尚盛撰疏钞、精释微言、大振宗风、复兴鸿业,自是纲举目备、领挈襟张,六相五教四法界十玄门,经纬于疏钞之海,奥旨幽义,如揭日月于中天.自唐以降,千余年间,虽屡逢时世变乱,迭遭兵燹重创,复加法运衰微、祖道陵夷,然而,秉大智印、入总持门、证一真法界者,代有闻人.传至明末清初,更衍为高原、雪浪、云栖、宝通四大法系.其中,宝通法系于有清一代,可谓枝繁叶茂,学众济济,法嗣绳绳,不绝如缕,蔚成弘传贤首宗旨之主力军.尽管法脉传承大有关于慧命之所系,但长期以来,此段昭穆枝庶,却一直尘封高阁.本文以稽考《宝通贤首传灯录》、《宝通贤首传灯续录》等珍逾球璧、难获一睹之古籍为基础,提要钩玄,对“宝通四支”中耀宗圆亮、波然海旺二支法脉传承之伦序节次,作一简要梳理.  相似文献   

20.
面对宋代制度社会的挑战,宗派佛学的判教体系难以维持,天台圆教的自明性面临危机.为拯救圆教危机,宋代天台宗将限于佛教判教的"开权显实"原则施用于己身,自拘圆教形式为制度之法以参与到世俗社会中,通过对俗世的开显而实现圆教的"即权而实".在此过程中,台宗内部产生了对行忏苦行之法与持戒治心之学的不同选择,由此引发了对圆教之义的争论.台宗的圆教之争反映了宋初佛教对存在合法性的诉求,也展示了宗义再生产与制度社会间的博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