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如何管党治党始终是必须严肃面对的重大课题。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6年"七一"前夕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下简称《问责条例》),这是继2015年修订《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之后,我们党制定的又一部重量级党内法规。《问责条例》全文仅13条1900余字,但言简意赅、简明实用,  相似文献   

2.
正"事必有法,然后可成。"《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下简称《问责条例》)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一起,构成了以党章为遵循、以责任为导向的管党治党制度链、制度群,体现了从严治党从治标到治本的转变,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的制度遵循,是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这意味着,实行了近7年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退出历史舞台,被新制定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下简称《问责条例》)取代。严格意义上说,中办、国办于2009年6月30日印发的《暂行规定》,只是相当于一个党内文件;而《问责条例》则是一部党内法规,更具有权威性、系统性。问责制度从原来的《暂行规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是中国共产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摸索阶段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也表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问责制度、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毅力。问责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事实、决策、监督等环节,这些环节看似独立但又紧密联系,任何一个环节的偏颇都容易导致问责不当,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认真归纳领导干部问责不当的表现并分析其危害及原因,对于防止领导干部问责不当情形的发生是很有意义的。一、问责不当的表现1.问责随意性大,"护短"现象屡见不鲜。问责过程中,问责主体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7月12日全文公布,《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也已出台,这是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6.
李凤 《领导之友》2014,(5):17-18
正新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不得列为领导干部的考察对象。新《条例》的出台让那些欲走入"裸官"队伍的官员重新考量,让那些想后顾无忧的"裸官"必然开始对自己的前途  相似文献   

7.
<正>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人失察,关系全局。建立和健全选人用人失察失误问责机制,真正使"问题官"淘汰出局,让好干部脱颖而出,是贯彻落实新修订《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入整治一地用人不正之风、树立风清气正选人用人导向、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公信度的治本之策。针对当前选人用人失察失误问责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中的实践和学习中的体会,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掀起了我国行政问责制发展的崭新一页。自2003年以来,我国开始大力推行行政问责制,各地纷纷出台问责办法,高举问责利剑",铁腕问责"让一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者丢掉了乌纱帽,但"问责秀"、"假问责"也时有发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行政问责办法是行政问责行为实施的依据,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内地六个省市现行的行政问责办法进行比较分析,来探讨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举措     
《领导文萃》2014,(5):136-136
正福建省:效能问责直指推诿扯皮《福建省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条例》获得通过,并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范围内首次对机关效能建设工作进行立法。条例设置了效能问责专章,机关工作人员办事过程出现六种情况将被效能问责。条例同时规定,出现八种情况,机关及其相关负责人将被效能问责。条例还对绩效管理、效能督查、效  相似文献   

10.
改革备忘     
《领导决策信息》2014,(36):13-13
正河北省近日出台《关于深化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意见》,将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绩效缺失有问责"的全过程绩效预算管理新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南宁市近日出台的《关于支持和鼓励改革创新的实施办法》,通过建立澄清保护、容错免责、考核评价、督查问责四大机制,支持和鼓励广大党员干部敢闯敢  相似文献   

11.
问责之思     
作为民主政体下有限权力和责任权力的一个重要实现途径,问责已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和政治亮点。新出台的《公务员法》在许多章节中引入了问责内容。此前,各地已尝试出台了许多问责制度,但目前来看,问责在执行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责任主体不清晰,党政之间、不同层级之间、正副职之间权责配比很不合理;责任定性不到位,常常是大责小问或一辞了之,以此逃避、隐瞒更大的责任甚至是法律责任;问责手段不全面,多他问少自问,他问又多内部问责,存在诸多袒护现象;责任追究不实,甚至瞒上欺下、阳奉阴违;问责机制不健全,往往是一阵风,紧时一顿板斧,平时轻…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湖南省岳阳市出台了《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有错与无为问责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是我国内地第一部关于领导干部无为问责的规范性文件,重点在无为问责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新视野     
《重建条例》高效出台诠释政府依法行政理念2008年6月8日,国务院公布实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这标志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这一天,离"5·12"地震发生仅短短20余天。  相似文献   

14.
吴明华 《决策》2009,(8):36-38
“《规定》的出台,使问责制真正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种惯例、常态,实现由过去的‘风暴型问责’向‘制度型问责’转变。”  相似文献   

15.
正策划人语2015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全面从严治党树立了道德高线和纪律底线。它们既是相关部门对党员干部违纪行为进行查处问责的依据,又是党员干部严于律己的法规标尺。《准则》全文共8条,300余字,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但又强调关键少数,紧扣"廉洁"主题,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  相似文献   

16.
<正>杨君在《从问责官员的复出困局审视官员问责的制度重构》一文中,对问责官员的复出困局进行了制度反思。作者指出,近年来出现的问责官员"迅速复出"、"神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具体要求,管党治党进入了全面从严的新阶段。一年后,中共中央修订和出台了新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通知中明确提出"各级党委(党组)要担当和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党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规定》的出台,不仅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也传递出公职人员队伍没有"铁饭碗"的明确信号,降级、免职将来很可能会成为官场的"新常态"。由于没有正常的退出和降级机制,一些"懒官"和"庸官"在领导岗位上熬日子、混饭吃,造成了懒政怠政的氛围。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拓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这不仅严重影响干部队伍的活力,而且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不健康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09,(21):M0001-M0001
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08,(38):12-12
9月18日,作为《劳动合同法》配套文件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正式出台。不少媒体对"解除合同"、"劳动派遣"等方面内容仍存在着一些争议。海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琳认为,《劳动合同法》亟须的其实并非某项劳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