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老年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入院的100例老年RA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VAS疼痛评分情况等。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天、3天、4天VAS疼痛评分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治疗老年RAU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借鉴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预防心血管内科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压疮的作用。方法在2015年12月1日至2017年3月1日间,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长期卧床老年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Braden评分情况、压疮发生率情况、护理干预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感知能力、活动能力、移动能力及潮湿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护理干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提升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保护干预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7月入院的99例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7例,共400次穿刺次数,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52例,共400次穿刺次数,加施血管保护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输液相关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输液相关事件发生率详见表1,经卡方检验后,试验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与穿刺处愈合时间≤2小时发生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血管触痛、皮下淤血与漏液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保护干预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借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微型营养评估表在长期卧床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营养不良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老年长期卧床心血管患者112例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采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评价,对比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居住地区以及不同疾病类型的评估结果,以及营养不良风险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共112例,微型营养评估量表评分在7~30分,平均得分为(20.12±5.15)分,营养不良总发生率为16.96%(19/112),营养不良风险的总发生率为34.82%(39/112),营养状况良好者为48.21%(54/112)。微型营养评估量表评分:女性比男性低,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者占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患者比低龄患者评分较低,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者所占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患者比城镇患者评分较低,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者所占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心律失常患者的微型营养评估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者及营养不良者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利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能够对长期卧床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进行监测,同时还可筛查早期营养不良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及干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100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资料,以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50例未接受营养干预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50例实施营养风险筛查及干预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术后7天营养指标变化、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结果入院第1天,两组人血白蛋白(ALB)、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与同期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较高(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较短(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8.00%,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低(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96.00%,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实施营养风险筛查及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恢复,患者满意度良好,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干预时间对高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88例高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禁食72小时后进行肠内营养干预,研究组则于禁食24小时后进行肠内营养干预,两组患者营养干预期间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康复情况,并记录常规生化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腹部疼痛缓解时间、初次排便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淀粉酶、血糖、血清总蛋白等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淀粉酶、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总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尽早进行肠内营养干预效果更佳,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特色综合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研究选择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2月1日之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共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特色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FBG,2hP,HbAlc水平,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况等。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BG,2hPG以及HbA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测量水平(t=8.623,10.526,6.289;P=0.012,0.001,0.03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6.67%,差别显著(χ~2=7.086,P=0.02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别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评分(t=9.674,9.596;P=0.008,0.01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色综合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况,为患者树立信心,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式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接收的104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n=52)给予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的常规治疗,研究组(n=52)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思维导图式认知行为干预。通过自我管理行为量表(DFS-BS)、中文版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DSE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DFS-BS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SES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SRS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式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增强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认知情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对患者的病情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门诊治疗的90例老年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口服非那雄胺片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前列腺大小及直肠指检情况等。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性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明显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大小情况组内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前列腺大小显著性小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直肠指检平均度数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直肠指检平均度数显著性小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治疗借鉴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专项干预改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身心症状评分。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10月在我院消化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85例,随机分为心理护理专项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我院消化性溃疡常规治疗及护理,心理护理专项干预组另行心理护理专项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身心症状评分(SCL-90问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身心症状各项评估指标测试结果接近,治疗结束后,心理护理专项干预组的阳性问题数、阳性症状均分、SCL-90总均分和总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心理护理专项干预可明确改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身心症状评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对住院老年患者实施优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盲选方式将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住院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例数、在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SDS和SAS评分的改善幅度、对住院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住院治疗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不良心理状态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SDS和S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住院期间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住院实施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心态,减少不良情绪对治疗产生的不利影响,缩短住院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配合行为支持对老年肿瘤患者放疗期间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老年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实施放疗期间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音乐疗法和行为支持,利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放疗前和放疗后的心理情绪进行评定。结果放疗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次放疗结束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逐渐升高,干预组逐渐降低,随着干预时间延长,评分下降越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肿瘤患者随着放疗时间的延长,其心理负面情绪越严重,给予音乐疗法和行为支持干预,可有效改善负面情绪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研究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与试验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宣教指导,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全程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对比两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以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不良饮食习惯以及不良嗜好改善更为显著,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月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指数、餐后2小时血糖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3月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其中试验组空腹血糖指数、餐后2小时血糖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更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全程糖尿病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加强患者对于自身病情的认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医生签约制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北京市东城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照是否签约社区家庭医生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8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常规组实施常规社区干预措施,试验组实施社区家庭医生签约制管理模式,两组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家庭医生签约制管理模式可改善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手术室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的影响及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HAMA与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HAMA与HAMD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HAMA与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浅析层级护理管理应用于慢性肝病护理中对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肝病患者90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5例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45例开展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PUL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肝病治疗中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可更好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前营养状态与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因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术前采用微型营养评定法简表(MNA-SF)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术后采用意识障碍评估法(CAM)对患者是否处于谵妄状态进行诊断,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谵妄,将患者分为谵妄组与无谵妄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探讨术前营养状态与术后谵妄的相关性。结果根据术前的MNA-SF评分,162例患者中营养状态正常61例(37.65%),存在营养不良风险45例(27.78%),营养不良56例(34.57%)。所有患者中,术后发生谵妄58例(35.80%),术后未发生谵妄104例(64.20%)。单因素分析:谵妄组与无谵妄组年龄、术前MNA-SF评分、MMSE评分、Hb、ALB、P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MNA-SF评分、MMSE评分是影响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营养不良和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比例较高,其术前营养状况与术后谵妄发生风险具有相关性。年龄、MNA-SF评分、MMSE评分是影响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针对康复科老年卧床患者的压疮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护理效果。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110例老年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作2组。对照组55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5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院内压疮发生率为3.6%,相比于对照组院内压疮发生率16.4%,观察组院内压疮发生率更低(P0.05),表明护理干预效果更明显。干预前两组2期压疮、3期压疮患者的PUSH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USH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痊愈时间为(9.55±0.12)周与对照组的(12.70±3.38)周比较,观察组压疮愈合更快,t=10.3654,P=0.0012,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评分为(93.2±1.1)分与对照组的(81.0±2.6)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更高,t=6.3660,P=0.0116,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科老年卧床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压疮治疗效果,缩短压疮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之间,在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疼痛评分以及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物质生活、躯体生活以及社会功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t=8.216,P=0.02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干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介入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并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给予老年COPD患者营养治疗及膳食营养指导后患者营养状态及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科老年COPD住院患者1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经纤维支气管镜取深部痰液标本送检后进行细菌学的分析。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肠内营养治疗、稳定期给予膳食营养指导。观察6个月后统计两组再次发生急性加重患者数目及深部痰液病原菌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营养指标有改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再次发生急性加重的病例数,观察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深部痰液标本病原菌、菌株数构成比有变化,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ECOPD患者除药物治疗外,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及膳食营养指导,能改善营养状态,改善免疫,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影响下呼吸道病原菌菌群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