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目的提高老年管饲患者家庭照料者的护理知识及技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以口头讲解与文字描述相结合,示教与指导相结合,理解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患者出院前对家庭照料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经过对家庭照料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和对照组家庭照料者的满意度和管饲护理行为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地对家庭照料者进行健康教育,能规范家庭照料者的管饲护理行为,减少家庭老年管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伴随人口老龄化、高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家庭照料需求日益增大,且照料者出现明显的女性化趋势.女性作为主要的照料者,被赋予了更大的照料责任.面对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强烈冲突,女性家庭照料者承受着巨大压力.为此应积极构建针对女性家庭照料者的社会支持体系,从而有效缓解女性的照料压力,促进她们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晚期老年性痴呆(AD)患者照顾者的护理技能,减少家庭护理中的并发症.方法 针对晚期AD患者易并发误吸、营养不良、压疮、烫伤和各种感染等并发症,对住院治疗的30例晚期AD照顾者进行护理技能指导.结果 护理指导后照顾者在疾病认知、安全防护、鼻饲护理、皮肤护理、排便护理及预防感染方面的知识技能明显提高(P<0.05).结论 提高晚期AD照顾者的护理技能,能有效帮助照顾者做好患者的家庭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赋能授权指导的健康教育对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焦虑、抑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43例,对照组43例。干预组给予赋能授权理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6个月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赋能授权理论指导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居家AD患者的家庭照顾者的焦虑、抑郁,提高其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料的供需矛盾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通过对341位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虽然家庭成员仍是留守老人的重要照料者,但农村留守老人的照料方式已由传统的代际照料转变为基于婚缘关系的自我照料。在产出性老龄化视角下,实证分析表明:农村留守老人自理能力越差,得到的照料越少。进一步分析发现,问题根源在于纵向远距离代际照料困难、横向自我照料风险所导致的家庭照料功能弱化。因此,当家庭照料不能满足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需求时,社区照料是一种重要的补充模式。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永久留置膀胱造瘘管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认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照顾者性别、年龄、照顾时间、抑郁情绪、社会支持等;以及其护理干预,包括参与出院计划、家庭干预、心理教育干预、完善社区服务等。提出国内针对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负担的干预性研究较少,应将其置于同等位置予以关注与干预。  相似文献   

7.
以2016年国家人社部发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为契机,对青岛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进行重点考察,从社会照料转向的视角,着重探讨长期照护制度中政府、社区、家庭与市场等多元主体责任及其协同安排,并就中国长期照护保障体系的责任主体和模式选择的多元化、社会化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目前青岛市的制度实践而言,存在制度基础、制度设计、制度执行等方面的实践限度;在医疗护理上,居家医护在4种医护形式中实际使用和业务结算均占比最高,居家安排仍是绝对主流;在生活照料上,家庭仍承担主要责任,但社会支持明显不足,严重缺乏家庭照护者支持政策,亟待长期照护保障体系向社会照料方面拓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数据,运用潜在分类模型分析方法,得出: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的平均需求率基本维持在50%~60%之间,老年日常照料需求在性别、年龄、婚姻(有无配偶)、教育、出生地(城乡)和养老保障(是否享受退休或离休制度)方面差异显著,而居住地(城乡)和区域(东部、西部和中部)差异并不显著。此外,不同照料程度和照料内容的需求率差异较大,轻度照料需求比重度照料需求比重高,不过随着年龄增加,两者的比重趋于一致;身体照料和疾病照料的平均需求率均不到30%,而家务照料和心理慰藉的平均需求率介于60%~70%之间,认知护理需求介于40%~50%之间。可见,潜在分类模型得到的数值高于低需求类指标,但也低于高需求类指标,更具有稳定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9.
社会养老欠发展使我国仍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以家庭养老为主。在当前家庭照料者的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家庭成员的照料意愿可能会影响老年人所获得照料的质与量。基于上海市失能老年人及其主要家庭照料者的配对样本数据,文章分析了家庭照料者的照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大多数主要照料者的照料意愿较强。(2)照料负担维度、责任与情感维度、主要照料者与被照料者的关系维度、社会支持维度中的诸多变量均影响主要照料者的照料意愿。(3)进一步的基于结构方程的路径分析揭示了孝道认同、是否出于爱的照料、关系质量(照料者角度)、关系质量(老年人角度)四个变量既直接影响照料意愿,也通过影响主观照料负担进而间接影响照料意愿。基于上述发现,我们应该发展社会养老以减轻家庭照料者的照料负担、改善家庭关系与提倡传统孝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阜新市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访视护理需求指标。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选择2016年12月以前在阜新市疾病控制中心数据库登记的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59例,对照组为在我市社区居住的中年(40~59岁)糖尿病患者62例。两组对象入选后均接受了"社区糖尿病患者家庭访视护理需求问卷"调查,该问卷参照其他疾病同类调查设计,包括了3方面内容: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需求、糖尿病自我管理指导需求(包括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血糖监测管理和用药行为管理)、糖尿病心理干预需求。结果社区老年糖尿病组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需求、糖尿病自我管理技能指导需求、糖尿病心理干预需求及访视护理需求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阜新市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各类家庭访视护理需求明显增加,制定有针对性的家庭访视护理计划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探讨精神患者的家庭护理的重要性及指导方法和内容。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精神症状减轻,社会功能和恢复程度明显提高,复发率显著下降。通过一系列的家庭护理指导,是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营造充满爱心和睦的家庭环境,做好家庭护理,预防复发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病患者家庭照顾者的护理知识和照顾技巧的掌握程度。方法调查60例高血压病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的家庭护理知识和照顾技巧的掌握情况,然后针对常见的家庭护理问题,进行为期3个月的系统培训,对培训前后的家庭护理知识和照顾技巧等知晓率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后照顾者家庭护理知识和照顾技巧等比培训前明显提高;本次培训照顾者均积极参加,并充分肯定了进行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论对照顾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家庭照顾者的护理知识水平和照顾技巧,提高家庭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痴呆患者出现的睡眠障碍症状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护理前后PQSI评分。结果护理后总有效率62.8%,PQSI评分中睡眠质量、睡眠紊乱、日间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睡眠障碍,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家庭照料仍是满足当前中国老年人照料需求的重要途径。基于2008—2011年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的追踪调查结果,本研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去除选择偏误影响,并进一步使用二重差分方法对家庭照料对于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的作用进行识别。结果显示,享有家庭照料对于老年人的自评健康、认知能力、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其中,配偶照料能够显著提高老人的认知功能,但却对其健康自评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来自于子女的照料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认知功能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本研究旨在为家庭照料是否能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提供实证依据,也为老年健康干预政策的制定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压力过程与社会支持缓冲理论,运用8省份1541份调研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探究非正式支持与正式支持在城市老人子代照料者的客观压力源与主观照料压力之间的调节作用,并从血缘关系和女性视角分别对比不同子代的人群差异。研究发现:老人照料需求、子女照料强度和压力评价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社会支持在子女照料强度与照料压力之间存在负向调节作用,且非正式支持的调节作用大于正式支持。在不同子代群体中,儿子更得益于正式支持的作用,女儿和儿媳等女性照料者则更加依赖于非正式支持的调节。未来应从家庭整体视角建立完善的照料需求评估制度,通过树立照料者性别平等意识,提高已有政策利用度和替代性服务获得性等方式缓解照料压力。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力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是智能损伤的综合征。目前尚无彻底治愈老年痴呆的方法,因此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为了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本文注重患者个体化的各种需求,并按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即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对30例老年痴呆患者实施有效的身心整体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前言人口老龄化对全球痴呆的蔓延造成大影响,影响着人们对痴呆的认知,并增加了服务需求。预计发展中国家将出现痴呆患者人数和比例的迅速增长,而针对痴呆所形成的卫生体系防备能力都极为有限。在世界的很多地区,痴呆的诊断仍被认为是带来耻辱和社会孤立。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约94%的痴呆患者在家中接受照料。许多地区的健康和护理系统有限,或者无法为痴呆患者或其家庭提供支持。中  相似文献   

18.
宗占红 《调研世界》2023,(12):55-64
本文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追踪调查(CLHLS)数据,采用Kaplan-Meier法、Cox回归等生存分析方法,分析居家照料与失能老年人死亡风险关系,为发展完善我国老年人居家失能照料服务提供实证研究依据。结果显示,追踪期内失能老年人全因死亡率为70.47%,平均生存时长为2.45年,居家照料特征以子女或配偶照料、轻度失能、有偿照料为主,照料需求满足程度低;轻度失能、有偿照料、照料需求满足均对失能老年人死亡风险有抑制作用。建议以满足照料需求为导向,关注弱势失能老年群体,开展照料技能培训,失能预防关口前移,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升失能老年人晚年健康福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家庭照料人员模式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为促进健康养老提供依据。方法经过培训的调查员于2019年7月至8月,对多阶段抽样产生的782名60岁及以上城乡老年人入户访问调查。结果老年人健康自评得分为(7.69±1.53)分,半数老年人患有至少1种慢性病,抑郁评分为(1.39±2.37)分。家庭中主要关注被调查老年人健康问题的责任人、身体不适照料人和心理健康照料人都是老年人和子辈共同参与的模式比例均最高,分别为45.0%、39.0%和41.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照料人员模式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相关,但与老年人自评健康无关。结论子辈与配偶仍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最主要照料人,建议多措并举推广子辈与配偶共同参与的老年健康照料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朱砂 《社区》2009,(18)
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大趋势,老年痴呆患者的人数也在与日俱增。由于疾病特征的缘故,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庭照顾者面临着来自生理、心理、社交、经济等各方面的压力。他们原本不是患者,却有可能在重重压力之下成为隐形受害者。作为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庭照顾者,该如何进行自察?社会又可以提供怎样的援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