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梦 《领导文萃》2009,(17):126-126
问题207:西汉有个丞相叫丙吉,有一天他到外地视察民情.走到半路有人拦轿喊冤,查问之下原来是有人打架斗殴致死,家属来告状,而丙吉却不予理会绕道而行。走了没多远,发现一头牛躺在路上直喘气.丙吉却下轿看了很久,并问了很多问题。对此人们议论纷纷,觉得这个丞相不称职。  相似文献   

2.
看不见 汉朝有个故事,说尽了管理者的特点.宰相丙吉,有一天在都城内走,忽然前面出现了两个打架的人,头破血流,还在继续斗殴.他没有出面处理打架的事情,而是绕道走了.走了不远,发现路边的牛在不停地喘气,于是停下来看牛为什么喘气.随从很奇怪,就问宰相,为什么不管人的事,而关心牛,难道牛比人更重要吗?丙吉说人打架的事情,我也看见了,但那是都城将军的事情,他会处理好的,如果他处理不好,我就撤他的职,这也是考验那个人是否称职的机会.而牛喘气,可能是天气出现了问题,可能有灾害,事关天下的收成,这是我的职责,所以分外关心.  相似文献   

3.
汉代名相丙吉,一次外出巡视碰上一宗杀人事件,他没有理会,尔后看到一头牛在路边不断地喘气,却立即停下刨根问底,仔细询问。随从不解,问为什么人命关天之事他不管,却关心牛喘气。他说,路上杀人自有地方官吏去管,不必我去过问;而牛喘气异常,则可能发生牛瘟或其他与民生疾苦有关的问题,这些事情地方官吏又往往不太注意,因此我要查问清楚。这个故事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很耐人寻味。如果把“杀人事件”看成例行事件,那么“牛喘气”实际上就是一个例外管理的典型。因为这类“杀人事件”的处理实际上已经制度化、流程化,并有专门的机构…  相似文献   

4.
丞相管牛     
秦文连 《领导文萃》2006,(8):175-175
汉宣帝时,丞相丙吉下乡考察民情,碰到一个群殴场面,伤者无数。丙吉视而不见,令车队继续前行。又见一健牛在前狂奔,气喘吁吁,一老农在后直追。丙吉马上对卫士说:“把那老者叫过来问话。”丙吉与老农嘀咕一阵后,又若有所思地启程了。他的手下迷惑不解:“丞相,打死人那么大的事情你都不管,反而去管人追牛那样的小事?”丙吉严肃地说:“百姓斗殴,那是地方官员的管辖范围。如果他们连这点事都管不好,还要他们干什么?我堂堂一国丞相,难道要给这些地方小吏当帮手吗?”“那你有什么必要去管那人追牛的小事呢?”“现在是早春时节,这个时候应该还不算热…  相似文献   

5.
高层管理者的职责和任务是什么?先看一个故事和一个案例。古代有个叫丙吉的宰相看到有人打架斗殴出了人命却不管,却去关心一头躺在地上生病的牛。有人不理解。丙吉说:“地方上出了人命,那是地方官的事,有地方官管的事,我不能越权去管。而现在天气并没热,牛却有了不正常的反应,我担心今年会有大的瘟疫流行,这才是宰相应该管的事情啊!”  相似文献   

6.
韩国李朝时期有个名叫黄喜的宰相,在一次路过田间时,看到一位农夫正赶着两头牛耕地,便大声问:你这两头牛哪头更棒啊?农夫看了看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边吃草去了,农夫才附在黄喜的耳边小声评说道:边上那头更棒.黄喜十分诧异:你为何要这么神秘呢?农夫应道:牛虽然是畜类,心却和人一样,如果我大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行,它们就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和声音分辨出我对它们的评价.这样,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不是最棒的牛心里就会非常难过……这一历史典故的深刻寓意在于:对畜类尚且需要维护自尊、关照面子,何况万物之灵长的人呢?  相似文献   

7.
西汉丙吉是古代贤臣良相的典型代表,在参与开创"昭宣之治"的过程中彰显出良好的从政心态。他护佑皇嗣,口不言功;问牛不问人,善识大体;理解下属,宽以待人;为国荐贤,心怀社稷。这启示当今领导干部在新时代干事创业中要淡化功利,保持平常心;顾全大局,强化责任心;胸襟开阔,常怀宽容心;脚踏实地,永葆事业心。  相似文献   

8.
有个猎人外出打猎,人们劝他装上子弹,他却大为光火:“废话!打猎的地方还远着呢,装一百发子弹也来得及。”走着走着,就见一大群野鸭密密地浮在水面。此时放枪,准能收获不小。可惜,就在他匆匆忙忙装子弹时,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化过程中,青壮劳力外出打工,老人和小孩儿留在了农村,出现了许多空巢家庭,这一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各地也纷纷推出各种“关爱行动”帮助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其中,共青团四川省委在这方面的工作走在了  相似文献   

10.
电视剧《聚宝盆》里有这样一段故事:商人沈万三与皇帝朱元章一起走在街上,见市面萧条,只有两个人在沿街摆摊卖蜂蜜,朱元章走上前去询问。他听见一人货摊下的蜂箱内的发出嗡嗡的声音,另一人货摊下的蜂箱内却听不到一点声音,朱元章感到很奇怪,就问两个卖蜂蜜的人,这是为什么?一个卖  相似文献   

11.
人,走在路上     
筱陈 《领导文萃》2014,(18):126-128
正人,走在路上,这条路是人生路。在这条路上,有的人走的很顺当、很舒畅,有的人却走的很坎坷、很艰辛;有的人走的很风光、很滋润,有的人却走的很寒酸、很落魄。无论是顺当、舒畅、风光、滋润,还是坎坷、艰辛、寒酸、落魄,人踏上了这条路,都需要坚韧地走着,都需要勇敢地面对,直至生命的逝去而终结。生命有多长,这条路就有多长。珍爱生命,让人生之路走的更久远,是  相似文献   

12.
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变迁,既让人出乎意料,但似乎又在掌控之中。三个月更新一次地图的重庆,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外出打工的人们会在假期回家时找不着原来的路,运筹帷幄的决策者却时时刻刻关注着她的发展脉搏——  相似文献   

13.
三十三年的遗憾已是深夜了,郑瑞英从乡会议室出来,缓缓向大门口走去。司机李萍正等在那里。郑瑞英走近前,关切地问:“不是叫你先回吗,你还没走?”李萍打开车门,一句话也没说。这几天,为了筹建科技一条街和准备召开  相似文献   

14.
四季花开     
茨园 《领导文萃》2012,(9):129-131
迎面走过。"老苏,这阵子忙啥呢?"当上局长半年有余的小陈忽然这么问一句。小陈的笑意依然是旧时灿烂如菊花般的,但一句"老苏",却让老苏真切地感觉到自己已不再是局长了。老苏刚当局长时,小陈还是办公室的通信员,提水扫地,发报纸分  相似文献   

15.
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变迁,既让人出乎意料,但似乎又在掌控之中. 三个月更新一次地图的重庆,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外出打工的人们会在假期回家时找不着原来的路,运筹帷幄的决策者却时时刻刻关注着她的发展脉搏--  相似文献   

16.
另一善意     
佚名 《领导文萃》2006,(1):40-40
一天,美国的开国元勋富兰克林和年轻的助手一道外出办事,来到办公楼的出口处时看见前面不远处正走着一位妙龄女郎。也许是她走得太匆忙突然脚下一个趔趄,身体失去平衡,一下子就跌坐在地上。富兰克林一眼就认出了她,她是一位平时很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的职员,总是修饰得大方得体、光彩照人。助手见状,刚要迈开大步,上前去扶她,却被富兰克林一把拉住,并示意他暂时回避,于是,两人很快折回到走廊的拐角处,悄悄地关注着那个女职员的动静。面对助手满脸困惑的神情,富兰克林只轻轻地告诉他:不是不要帮她,而是现在还不是时候,再等等看吧。一会儿,那位…  相似文献   

17.
<正>天气很热。马市长戴着草帽,踩着河滩上疯长的野生植物,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后背已经完全湿透。河面上漂浮着枯枝烂叶、腐烂的动物尸体以及各种各样的袋子,在烈日的暴晒下,河水的异味更加浓烈。这是一条污染严重的河。今年,市政府出台了一个决定,要对这条河进行清污改造,打造滨水城市。马市长这是第二次来河滩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具体情况了。走着走着,马市长突然转过头来问:"咦,我记得两  相似文献   

18.
吴稼祥 《领导文萃》2005,(8):145-150
一、加法优先原则按照加法优先原则的要求,只有在加法用尽还不能解决问题时,才能选用减法。生活中多的是变竞争为合作的选择。我有一次在一个很偏僻的地方等着打出租车外出。除我之外,还有一男一女也在等待打车。他们一见我来,就朝出租车可能出现的方向走了一段路。我朝他们走过去,遇到了他们敌视的眼光。“请问你们到哪里去?”我说。“这你管不着。”“如果你们也是到地铁站,我们可以合打一辆出租车,我和你们各掏一半车费。”他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敌意变成了笑意,争夺变成了合作,相减变成了相加,你走我留变成了大家都走。与争夺相比,合作…  相似文献   

19.
小幽默6则     
《领导文萃》2012,(2):92
市场分析逛街时买了瓶可乐喝,发现一位老奶奶紧跟着我,于是我就问她:"你要干什么呀,老奶奶?"她说:"我要你手上的空瓶子。"于是我把空瓶子给了她。走了一段,发现她还跟着,就问:"奶奶,这瓶子不是给你了吗,还有事吗?"谁知道她这样回答:"小伙子,这么热的天我就不信你不再买一瓶!"  相似文献   

20.
《领导广角》2001,(9):35-35
去年12月29日,哈尔滨市清真牛羊肉类加工厂屠宰车间正式启动时,工厂启用机械化宰牛、规范化检疫流程,当天即宰杀了10头牛。而日前记者到此,却见一把大铁锁将车间紧锁。据介绍,这个哈尔滨市惟一的国有大牲畜定点屠宰厂,在开张的200天里仅仅宰杀牛45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