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正管仲(公元前723—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有"法家先驱""华夏第一相""圣人之师"之称。他曾辅佐齐桓公对齐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有效的改革,使齐国很快实现了"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的目标,为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管仲的思想精华集中体现在《管子》一书中。该书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军事等  相似文献   

2.
管仲,这位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一个霸主的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在受齐桓公委任治理齐国时,特地要了三种权力:第一,要能"临贵",就是要有管理达官贵族的职权.否则,"人微言轻","名不正,言不顺",说得对也没人听.因此,齐桓公封管仲为上卿(当时文官中的最高职务).第二,要能"使富",就是管理经济的权力.经济是基础,只有具备了经济管理权,才能富国强兵.因此,齐桓公把齐国的税收大权也交给了管仲.第三,要能"制近",就是对王公贵戚的制裁权.因此,齐桓公尊称管仲为"仲父",以示信任.于是,齐国大治,称霸天下.  相似文献   

3.
正[原文]18.唯官山海为可耳。[注释]周朝时,就有管山林的官员,叫"虞",后来,将管山林和山泽等能够"出利"的地方,合在一起管理。在春秋时,齐国的宰相管仲,设立了"官山海"一职,其实,就是"山海官",控制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中国历史上主张由国家控制盐、铁及山林泽等自然资源的经济思想和政策。"管山海"一词始见于《管子·海王》:"唯官山海为可耳"。"管山  相似文献   

4.
正"近君子,远小人",既是用人之道也是交友之道,这是齐桓公留给历史的启示。齐桓公是史上赫赫有名的国君,曾称霸于春秋时期,就是这么一位"权无霸",最终竟栽在三个小人手里。宋代大文学家苏洵在《管仲论》中曾叹道:一天没有管仲,那么,三小子就可以弹冠相庆了。苏洵笔下的"三小子"就是齐国国君身边的三个小人:一  相似文献   

5.
侯琦  宋青 《领导科学》2003,(14):44-45
管仲(约公元前730~前645年),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安徽颍上)人,是春秋初期齐国著名的宰相和政治家、改革家。管仲在40余年的宰相生涯中,将满腹经纶付诸实践,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把处于东海之滨的小小齐国治理得民殷物阜,国富兵强。他为政“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史记·管晏列传》),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记录管仲言行的《管子》一书,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被称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今天治国平天下借鉴”。一、“立政为公”的…  相似文献   

6.
《吕氏春秋·顺说》篇中记载,齐桓公知道管仲有匡世之才,想得到他,而管仲这时在鲁国,齐国和鲁国在经过一番交涉后,鲁国便派差役把管仲捆绑着用车送到齐国去。差役唱着歌走着,管仲想尽快到达齐国,于是说,我为你们领唱,你们跟着我唱。管仲所唱的歌都是适合赶路的,差役也就不觉得疲倦了,因而走得很快,不久便到达了齐国。这则小故事给我们一个启示:人只有在精神愉悦、心情舒畅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创造出一流业绩。因此,领导者在做好科学决策、总揽全局等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为下属提供适合工作、适合发挥聪明才智的良…  相似文献   

7.
正人世间,人与人相处,都难免会有冲撞、过节、恩怨。如果领导者因为与下属闹了点儿别扭,就视这样的下属为自己的"仇人",并寻机打击报仇,给他小鞋穿,或者要好好收拾他,那么这样的领导就不是一位好领导者。如果能够做到豁然大度,敢于大胆重用自己的"仇人",则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效益,创造出令人称颂的丰功伟绩来。春秋时期齐桓公大胆起用管仲的事例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春秋时,齐国国君齐襄公不幸被杀。襄公当时有两个兄弟可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春秋时期,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当时齐国有一位非常有影响的人物叫管仲,在辅佐齐恒公期间,推行了许多富国强兵的经济政策,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从一弱小之国跃居五霸之首。管仲还曾以商战为武器,配合其他措施,不战而使鲁国、梁国屈服。  相似文献   

9.
鲁、梁两国和齐国接壤,战略地位重要,是齐国潜在的最大威胁.齐桓公一心想吞并这两国,但又不想动用武力,心里很是纠结。管仲想了个很好的办法:经济殖民。  相似文献   

10.
荐贤贤于贤     
正偶翻《韩诗外传》,看到孔子与子贡的一段对话,颇有发人深思处。子贡问孔子:"什么样的臣子算是贤臣呢?"孔子回答:"比如说齐国的鲍叔牙、郑国的子皮。"子贡表示不理解,说:"齐国不是有管仲,郑国不是有子产吗?他们的名气更大呀。"孔子说:"子产是由子皮推荐的呀。"子贡有点理解了。子皮即罕虎,郑国上卿。鉴于子产的才能,子皮把上卿的职位让给了子产。子产起初考虑到郑国是处在大国夹  相似文献   

11.
<正>管子(前723—前645),名夷吾,字仲,春秋时期著名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其思想和改革举措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辅佐齐桓公大力推行改革,使齐国逐渐强盛而跻身霸主之位,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子因其丰功伟绩而被后人誉为"华夏第一  相似文献   

12.
正管仲是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以辅佐齐桓公治国理政、强国富民的成功政治实践为基础,总结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国家治理体系,形成了富有鲜明特色和独特价值的领导素质与领导艺术思想。特别是《管子·牧民》中集中提出的"无私、审时、察用、备官"这几项关键素质,对当今领导者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管子云:"一人之治乱在其心,一国之存亡在  相似文献   

13.
管仲和晏婴,同为齐相,管先晏后,时间跨度大约是100年上下。二人同为齐相,但是,做为史学家的司马迁对二贤臣各自的态度,从《史记·管仲晏婴列传》中,多少是能看出一些来的,对于管仲的某些方面,司马迁用了"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的评价。意即孔子对管仲颇有些微词,就是说做为世所谓"贤臣",管仲是有缺点的。比之管仲,司马迁对于晏婴是赞赏有加,  相似文献   

14.
齐桓公现象     
史天元 《领导文萃》2013,(15):116-116
齐桓公在治国上依靠管仲,率先成就霸业,这是他明智的一面。然而,他还有另一面鲜为人知——他喜欢溜须拍马抬轿提鞋的小人。第一个小人名叫竖貂,此人原是桓公的"幸童",就是"男宠"。第二位叫易牙,桓公一次戏言,不知人肉何味,次日,易牙就杀了自己3岁的儿子,亲手蒸给桓公吃。第三个叫开方,本是卫国的公子,齐伐卫,卫国派来做人质的。当管仲病重卧床时,曾特别警告桓公,说他死后一定要驱逐这3个人出宫,不然他们必然为乱。管仲死后,齐桓公听从管仲之言逐3人出宫。但离开小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积淀了丰厚的领导思想。研究总结历史文化中的领导思想特点,领会其精神内涵,以史为鉴,古为今用,赋予其现代价值,是建设中国特色领导文化、构建中国特色领导理论体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经之路。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领导思想“以人为本”,“民为邦本”。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最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他在《管子·霸言》中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尚书》也指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则提出“君以民为本”,认…  相似文献   

16.
《管子·戒》记载,一次齐桓公准备外出巡察,对管仲说: “我这次外出,准备东起之罘,南至琅邪.司马提出建议,让我像先王那样出游.不知何意?” 管仲回答桓公: “先王之游也,春出,原农事之不本者,谓之游.秋出,补人之不足者,谓之夕.夫师行而粮食其民者,谓之亡.从乐而不反者,谓之荒.先王有游夕之业于人,无荒亡之行于身.”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上有准确的资料,齐桓公名小白,照旧历史的习惯,叫公子小白,他有个哥哥,叫公子纠。彼此同胞,生在帝王的家庭中,当然,命运往定是有问题的家庭。等于后来历史上的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哥哥弟弟争权夺位是同样的翻版。管仲和他的好友鲍叔牙,同时被分别任命辅佐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齐国发生内乱,他两兄弟的哥哥襄公无道,被逼流亡出走。管仲和召忽辅助公子纠逃到鲁国。鲍叔牙  相似文献   

18.
另眼看管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英雄不怕出身低小时候,曾看过一本《某某某的青少年时代》,于是便认为,大凡"伟人"。在孩提时代都是有"异秉"的,说话都是豪言壮语,做事都能惊天动地。然而也有例外。譬如管仲,年轻时的表现就实在不怎么样。据汉代刘向的《说苑·尊贤》记载,"管仲故城阴(似应作"城阳")之狗盗也,天下之庸夫也,齐桓公得之,以为仲父。"说管仲少时没有嘉言懿行倒也罢了,将管仲说成  相似文献   

19.
民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核心概念.先秦诸子百家重民生、知疾苦的述著非常丰富,有大量轻徭薄赋、养护民生的主张良策.成书于战国至西汉,被顾颉刚先生称为“稷下丛书”的《管子》记载了管仲的言行事迹,其中谈到管仲任相40年,推行“九惠之教”的国策.“九惠之教”是个相当完整的民生管理和社会保障方案.其内容之具体、措施之完整、规制之得当,堪为中国古代民生关怀之大成,对于今天的民生建设有诸多启迪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长达5000年的历史画卷中,秦皇、汉武等开明君主,以及管仲、商鞅等优秀官吏占据着主要篇幅。在文人墨客甚至史官的笔下,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对家国的兴衰产生着巨大影响。他们就是本文中要谈论的"贤者",他们在传统中是治国的关键环节,必不可少。这种思想我们称为"贤者治国"。本文首先介绍儒家传统的治国思想"贤者治国",然后分析其弊端,最后讨论了"贤者治国"这一思想对当代现实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