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从2016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地方党委进入了换届高峰,一大批领导干部走上了新的岗位。新官上任怎么干?面对这个常讲常新的话题,我不禁想到了著名作家冰心的祖父谢子修集古代先贤思想精华而成的一句家训——"有为有弗为"。"有为",源自《礼记·儒行》,"养其身以有为也";"有弗为",语出《孟子·离娄下》,"人有不  相似文献   

2.
如果风月似一道暖色风景画,政治则犹如一幅冷色幽默画。政治与风月的对决与侵蚀是古今中外各路名家写手乐此不疲的表达主题。《色·戒》中的那句近乎本能的"快走"和那声合斗争逻辑的枪响,引发太多的政治联想和情感发酵。更典型的当属《泰坦尼克号》,它将男女主人公在几乎无任  相似文献   

3.
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 官职的意思。(3)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15,(1):32+37
习近平在十八大以来的数次重要讲话中,引用经典名句、诗词阐述思想,谆谆告诫,寄意深远。本刊特辑录部分以飨读者。"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葛洪《抱朴子外篇》博喻卷——2013年3月27日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发表主旨讲话"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汉·班固《汉书·伍被传》——2014年6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5.
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1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 授予官职的意思。(3)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 而立之乎群臣之上。"(4)迂。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5)谪。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曾在1998年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第八期发表过一篇题为《官腔与民味》的杂文。18年后,退休赋闲,近读鲁迅杂文,有两句话挺刺眼球,一句是"升官不过是一种发财的途径",一句是"一阔脸就变"。细品这两句的话意,关联性很强;再咀嚼这两句的话味,寓意实在深远。那个"阔"字若指向的是升官发财,则"阔变"的过程亦即"官变"的过程。于是,就有了这篇杂文的题目。在古代封建社会,有"指腹为官"的典记,而当今的官者大抵  相似文献   

7.
李敬泽 《领导文萃》2008,(17):67-70
“萧长春没了媳妇,三年还没有续上……”这是《艳阳天》的第一句,对我来说,可与这一句相比的,只有“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百年孤独》)。  相似文献   

8.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柳亚子向毛主席“索句渝州叶正黄”,毛主席应柳亚子“索句”,即以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军用信笺手书旧作《沁园春·雪》赠之,后辗转流传、发表,一时轰动山城,传为文坛佳话。柳亚子一再赞叹《沁园春·雪》:“展读之余,叹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手,况余子乎?”  相似文献   

9.
<正>《庄子·天下》里有一句名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头,今天砍一半,明天砍一半的一半,每天这么砍下去,万世万代没有竭尽之时。寥寥数语,道出两个"无限"——空间的无限和时间的无限。这个命题引起后世的无限遐思。"一尺之棰"有限,"日取其半"则无限,这包含着有限与无限辩证统一的道理:任何具体的确定的事物,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有自己的界限。然而,由于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  相似文献   

10.
周香勤 《决策探索》2007,(13):19-20
一、民生的涵义 "民生"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表述人民的生计问题;《尚书》中说"惟民生厚",表述人民的生性.古人使用"民生"一词,大多指百姓的经济生活,而真正将这作为哲学范畴,运用到政治经济的是孙中山.  相似文献   

11.
正"使功不如使过"是中国古代用人智慧的精髓之一。《论语》中讲:"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对于下属犯的错误,不能一概论之,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甄别引导。"使功不如使过"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后又在《唐书·李靖传》中出现,其本义指使用有功之人不如使用犯过错误的人。从历史上记载的事例来看,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遵循这种用人之道很多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使过"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正>有句俗语广为人知,叫"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比喻团队中没有出众的人才,即使担当重任的人亦能力平庸。这句话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没有记载,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三回记载了"廖化作先锋"这件事,但是,这与我们今天所谓的"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含义压根就不是一回事。遍  相似文献   

13.
王恺  吴丽玮 《领导文萃》2010,(19):52-55
<正>刘备"取天下之量"刘备早年有一事能说明他的气量。张飞怒鞭督邮,是《三国演义》中一段大快人心的故事,但据《三国志·先主传》和裴松之注引《典略》记载,真正怒鞭督邮的其实并不是张飞,而是刘备。  相似文献   

14.
《易经》中有这样一句卦辞:"潜龙勿用。"其引申含义是,当自己处于弱小时,须藏锋守拙,隐忍待机,不可轻举妄动。其实,无论做大事还是小事,都要有长久的耐心。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推动我国工商管理学科发展,管理世界杂志社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定于2019年9月中下旬在北京举办首届"中国青年管理学者论坛·工商管理论坛"。一、围绕工商管理学科主题,公开征集有关学术论文。请登录《管理世界》网站(www.mwm.net.cn),在线投稿至"首届中国青年管理学者论坛工商管理论坛"栏目。截稿日期:2019年8月30日。二、组织专家评选优秀论文,推荐给《管理世界》、《经济与管理研究》接受审稿。符合要求的,优先安排发表。三、组织召开首届"中国青年管理学者论坛·工商管理论坛"。本次论坛由首都经济贸易  相似文献   

16.
正要想知道"年"的来源,首先要弄清"年"的构造,摸清"年"的本质,看清"年"的长相,掌握"年"的范围。从甲骨文上看"年"的字形,上"禾"下"人",表示"人种禾,禾养人,人禾互相赖以为生"。《说文解字》曰:"年,谷熟也。从禾千声。《春秋传》曰:‘大有年。’"从小篆字形上看,"年"也是"从禾,从千,千亦声"。禾,指五谷,千字从人从一。黄现璠在《古书解读初探》中说道:"必先有禾之种植,而后有年字之发生。""年"就是从谷禾中诞生的。《榖梁传·桓公三年》说:"五谷皆熟为有年。"《榖梁传·宣公十六年》也说:"五谷大熟为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语内容。"《标准》非常强调语言的积累,特别强调通过阅读进行积累、通过生活进行积累。  相似文献   

18.
正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随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6月29日发布了GB/T9704-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笔者就新《格式》在实现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初探,试提出如下解决方案。一、本方案前提与共识(一)拟制软件。本方案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为前提,文中所提"软件"或"Word软件"都指此软件。(二)不轻易变通。新《格式》不  相似文献   

19.
彭晓丹 《经营管理者》2013,(20):395-395
<正>《三国志·陈思王植传》记载"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这就是著名的司马门事件。"驰道"在秦汉时代,是天子专用,其他人不能行走。《史记·秦始皇本纪》应劭曰:"驰道,天子道也"《汉书·成帝纪》:"上尝急召,太子出龙楼门,不敢绝驰道。"太子没有特令也不能行走。私自行走驰道,是要受到严厉处罚的。西汉初年,大臣侯昧行走  相似文献   

20.
<正>马周的《陈时政疏》不仅得到唐太宗"称善久之"(《新唐书·列传第二十三·马周》)的激赏。一代伟人毛泽东对这篇《陈时政疏》也有极高的评价,他说这篇文章是"贾生《治安策》以后第一奇文。宋人万言书,如苏轼之流所为者,纸上空谈耳"(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35页)。一篇奏疏,何以跨越将近1400年的时空,引起中国两位杰出的政治家的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