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和实,不但是中国逻辑学的基本概念,而且也是中国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范畴。它标志着概念和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名分(或官职)和与之相应的道德品质,实际功绩之间的关系,具有逻辑认识和政治伦理的双重意义。在先秦时期,名和实这对概念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曲折的发展过程,並在这一历史演变中,不断地丰富和充实自己的 相似文献
2.
3.
4.
先秦时期在中原地区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通行的语言变体——雅言。雅言通常被理解为夏言,但实际上是周人托名于夏、在宗周成周之区域一族群语言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具有较高声望的语言变体。雅言在王朝更替、封侯建国、族群交融等过程,起到了标举正统、凝结认同的作用。它是华夏(汉)民族共同语的源头,也是中国古代“雅正”语言认同观之滥觞。 相似文献
5.
6.
一些中外学者站在法律工具论的立场对先秦法的概念隐喻进行识解,主要立足于法被喻为“规矩”“绳墨”“斗斛”“仪表”等器物在功能上所承载的意义,而忽视了它们在性质和价值上所蕴含的意义。在隐喻的意义结构中,法在性质上的意义是基石,价值上的意义由此延伸而成,共同构成法的意义核心。而法在功用上的意义只表明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向外展示自己的一种能力。因此,法的概念隐喻主要通过对法的性质和内在价值的塑造,建立能够将包括国君在内所有人的行为纳入法的约束之中的思想理据。一方面,它暗示立法不是对立法者私意的表达,而是对社会公共认同标准的仿效。另一方面,它旨在创立“使法必行之法”,使一切治国行为依法而行。据此可以认定:先秦法的概念隐喻不是要把法律变成统治的纯粹工具,而是统治的根据。 相似文献
7.
从先秦至北宋,秦晋两地形成了密切而复杂的地域关系,古文献中的"秦、晋"并称,正是这种地域关系的体现.本文认为:事实上,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秦晋之间的地域人群关系已经上升至地域共同体的高度,而这种地域共同体的形成与维系,取决于由一种特殊的"铰合"机制的持续作用.这种"铰合"机制的构成,涉及历史渊源、地域毗邻、交通往来、政区建置、人口迁移以及由之衍生而出的文化共同性等等多种复杂的因素,其中政区建置与人口迁徙是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要素.认识与研究这种"铰合"机制,对于深入了解历史时期秦晋地域关系的内在脉络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8.
论先秦儒家道德的优先性及其功利内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儒家的道德形上学与功利主义之间一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张力,但是,若进一步观察就会发现,实际上,这里蕴涵着对儒家原始精神的莫大误解.儒家的确构筑了道德之于功利等的本体优先地位,这是儒家的伟大贡献,但是,在其原始层面上这一优先性却并不排斥相关的功利内容,相反,在表层的对立性中实际蕴涵着的是二者深层的统一性.本文即旨在揭示这一深层的统一性结构,以凸显儒家实践理性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9.
一、本体论及其原则、方法 (一)人是一种不可理喻的动物。他不满足于动物式的感官享受,向往着精神的崇高与完美;他虽生活在现实中,却始终仰望头上灿烂的星空,寻找普遍的法则;他发现自己和他人的欲念充满着邪恶,便寻觅人的理想状态;他面临终归一死的人生,便渴望不朽世界的出现。这些都深深植根于人的生命和理性之中。人的理性有一种思考整体化的需求:他生于现世,却要探求超世的东西;他身处个别的感性事物和现象,却要寻找某种普遍的本质;他体验到生死的变幻无穷,要探求某种永恒不变的规律。所以才有了基督教的上帝,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佛教的空等普遍观念。因此,现实与理想、个别与普遍、暂时与永恒之间的关系,是永远困扰着人类生存的问题。换句话说,由于这些关系贯穿于整个人类的存在之中,贯穿于个体生命的一生之中,因此,人不得不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就是一个问题。这正是人的不可理喻性所在,也是人的命运与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10.
道家以“道德”为本,“道德”的哲学化历程是一种具有深刻哲学意义的形上学建构。作为一种真正的形而上学,“道”只具有超越形名的本体、本原或本根的意义,很难理解为“规律”、“准则”、“共相”等知性思维的产物;“德”以“得道”为内涵,与“道”具有本体论上的同一性。而“道”取代“天”成为道家思想的形上根源,与其本义“道路”有关,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可以为我们指明一条“道路”,揭示一种合于“道”的在世方式。 相似文献
11.
理想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现象,是人们立足于一定的社会实际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某种反映和对未来美好事物发展目标的想象、瞻望和预见。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大凡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家,无不充满对美好理想的孜孜追求。由孔子开创、中经孟子继承、发展,后由荀子集成的先秦儒家学派的道德理想,曾丰富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宝库。先秦儒家的道德理想,实际上是他们崇尚、追求的理想人格,而这种理想人格又是其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概括与结晶。 相似文献
12.
"文"与"质"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对独特的基础的审美范畴。"文"与"质"的最初形态是各自独立的,"文"、"质"对举始于孔子。我们只有深入地了解"文"与"质"概念的形成过程,才能比较全面地理解它们各自的多重含义,才能客观地认识它们在对举时的双重意义,同时也可避免对于文质概念理解的局限。 相似文献
13.
刘方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
中国古典美学,有着与西方美学不同特点的独特的范畴和体系.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也就造就了中西美学思想的差异.这一点,已经被愈来愈多的人所意识和同认.因而研究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的独特美学范畴与美学命题,从而揭示出中国古典美学独特特征及其与西方美学的差异,就是一个必然而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15.
人文主义概念经历了从个别意义向普遍意义发展的思想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教育、人的理性、人的价值就构成其基本内容,并成为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当19世纪历史思想家用人文主义概念来解释14世纪文艺复兴思想时,这正好表明他们所具有的人文主义思想及其对科学主义的内在性批判,同时,又表明以人为本的思想与人文主义概念的形成有着历史性的意义关联.这为人们更好地理解以人为本的思想提供了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16.
“启蒙”概念及其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蒙运动是一个始于观念更新而及于自由实践的漫长过程,它唯一可以允诺的东西就是理性的自由。但它只是为现代人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而无法决定他们如何作出选择。启蒙并非自绝于西方基督教文化传统,而是这种传统中的异质因素的全面展开。"启蒙"的概念史表明,理性缺位的启蒙不叫启蒙。启蒙史乃是理性自我理解、自我裂变的历史。然而,理性本身只是一个流动的概念,它的内在矛盾与张力也造成了启蒙自身的张力。正是理性的误用造成了启蒙的偏颇。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启蒙,而在于怎样进行启蒙。启蒙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为了重续这一崇高的事业,我们需要汲取法国启蒙运动的成功经验,更要汲取它的失败教训。我们需要合理地对待传统,合理地对待信仰,合理地对待科学技术,合理地对待自然;同时,我们也需要合理地对待理性自身。 相似文献
17.
论先秦汉魏至六朝文学“抒情”概念的发展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围绕"固精"这一文化传统,考察其流变,认为汉代之前文学抒情均受其节制,而六朝文学形成抒情性特质,乃与此一先秦两汉以来悠久传统的断裂有着直接关系,为研究六朝文学特质,开辟了新视角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江西“戊戌维新”考述□汪叔子“戊戌维新”为近代中国改革的一大阶段,史界论著,林林总总。惟于赣省当时维新情形,虽零星简笔偶有涉论,而迄无专文详述,欲求全貌,于是为难。实则戊戌时期之江西,亦属全国维新改革先进省份之一。明年为“戊戌维新”一百周年,笔者有感... 相似文献
19.
“西域”的概念及其内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域,是我国汉文史籍对于我国古代西北边疆地区的专门称谓。学术界诸凡研究新疆地理、历史、民族者,多已习惯这样一种套语:新疆,古称西域,西域有广义、狭义之分等等。然而仔细分析,这里西域所指,是地理概念、政治概念、文化概念,抑或是历史概念?无论是从其内涵以及逻辑结构上都不是很清晰,从而导致概念混乱而难以自圆其说。显然,我们要拓展西域史地研究的范围,就须正本清源,先将这一称谓之概念及其内涵搞清楚。“西域”首先是一个历史概念“西域”之称谓初在汉代出现于我国史书里,迄清季为新疆替代,具有比较严格的使用时间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