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雅量与胆量     
事情发生在30年前,对话的双方一位是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另一位是记者莱翁·齐托纳。那是1966年6月。齐托纳作  相似文献   

2.
王航 《科学咨询》2010,(13):37-37
苏亦工先生认为中国法律要实现其现代化,“雅量”就必须从遭德层面升华为法律。但苏先生的文章顶多论证了这种从雅量到法治的必要性,对前者如何上升到后者并没有过多涉及。本文就接着苏先生的观点谈谈从雅量上升到法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道”和“德”的不同,“道”固然很容易上升为法律意志,但“德”作为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反应,似乎应该不在法律规范的视野之内。“德”的问题,还是应该回归到纯粹的道德范畴来看待。  相似文献   

3.
老板的雅量     
王小刀 《经营管理者》2014,(11):106-107
每一个老板的身边,多多少少总会出现几个“意见领袖”,其实这些“意见领袖”通常是令老板一时不爽并爱提意见的人。怎么对待这些“意见领袖”的意见,往往决定了这个老板的成败以及背后企业的成败。  相似文献   

4.
5.
阿忆 《领导文萃》2011,(Z2):62-64
北洋,本是晚清军政词汇,源自袁世凯在天津新农镇训练新军。袁世凯亡了清朝帝制,出任民国总统,他的北洋旧将和平过渡为民国要员,在中央机关工作的,是威将军,声名显赫;驻扎外省的,是武将军,兵权在握。  相似文献   

6.
古人与茶     
茶与中华民族有着不解之缘。据史籍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盛唐,而集大成于宋代。日渐月积,古人由饮茶嗜好演化出内涵丰富的茶文化。古人饮茶,讲究境界,境界高者,曰茶中见性,曰品茶酝诗,曰茶以参禅。茶中见性茶,性清纯,雅淡,质朴,生于幽谷深涧,远离尘嚣,历霜雪而质愈洁,经风雨而品不移,人称“百草魁”。极富灵性的古人把握住了茶这一自然之物的内蕴,鉴茶之美,赏茶之洁,寄寓其情操;茶与人似乎有着品格上的对应,人  相似文献   

7.
刘诚龙 《领导文萃》2011,(1):119-121
人在单位,在社会,都会碰到密友向你告密的事情吧。你的密友常常到你家里,到你办公室,把你拉到一边,神秘兮兮地对你咬耳朵:你知道吗?某某在领导面前说你坏话,某某在你背后搞你路子;或者是,你知道你职务这次没提上去,是谁捣的鬼吗?你知道你那次生意被人抢了去,是谁使的坏吗?  相似文献   

8.
13位来自基层的群众代表目前做客中南海,座谈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当温总理看到每人面前放着几页纸时,便说“不要照稿子念,我要听你们讲心里话。赞扬的话不讲,省出时间多讲意见和建议”。(见2月16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9.
雅量,度量宽宏之谓也。追根溯源,雅量自魏晋时起就是人们所推崇的一种风度。 雅量,是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大义凛然,自能以正压邪。东晋时的桓温曾想设宴杀掉谢安,然而,酒宴上,谢安却从容地走到席位上,抑扬顿挫地吟咏着嵇康“浩浩洪流”的诗句。桓温害怕他的雅量,马上撤走了甲兵。……  相似文献   

10.
古人的箴言     
《领导文萃》2010,(6):135-135
<正>箴和铭,都是古代的文体,箴言即劝诫之言。例如:子罕的箴言:不贪为宝。诸葛亮的箴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司马光的箴言:俭素为美。范仲淹的箴  相似文献   

11.
学古人喝酒     
王泽清 《领导文萃》2007,(5):172-173
中国人喝了几千年的酒了。那会儿人们喝酒喜欢在露天.不在露天,也只是在四合皆空的亭子里,或在河边的船上。很随意.喝酒的规矩都是后来异化出来的。你看白居易送客:“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氏虽被贬但还做着“九江郡司马”,是个副市长的职务。他在平民百姓级别的船上酒家饯行,这才有了与琵琶女的相遇,也才有了千古名篇《琵琶行》。  相似文献   

12.
古人怎么活     
Maple 《决策与信息》2008,(12):62-62
古人常说学富五车,五车到底能装多少书? 需要指出,这“车”是马车、牛车,而不是大卡车。这词儿是描述战国时代的名家施惠是如何勤奋好学的。他每次出门,都要带上五车竹简在路上阅读。也不知道这一路颠簸,他能不能看得进去,总之这范儿算是做足了。这五车竹简也没几本书,大概连精装版的《古文观止》也装不完。  相似文献   

13.
"坚决不允许删除、屏蔽处理网友带有批评和意见性的帖子,要敢于直面网友的建议和意见,发现问题,改进工作."这是丹江口市一位领导在各种会议上反复强调的一句话.这位领导对待网络批评的态度让人如沐春风.现今,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临督已成为社会临督中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与传统的舆论监督相比,网络批评更快捷、更直接、更尖锐.网络批评已成为党和政府"正农冠,明得失"的一面明镜.  相似文献   

14.
张敏 《领导文萃》2010,(15):108-111
面对越来越高的房价,当人们把抱怨和愤怒指向炒房人时,不应忘记一个基本事实,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炒家。  相似文献   

15.
令人胜古人     
张宗子 《领导文萃》2021,(10):123-124
清朝人说宋朝好,宋朝人说唐朝好,唐朝人觉得战国是个侠士纵横的好时代,生在战国的孟子,却对现实愤愤不平.然而再往前推,推过子思先生,直到子思的爷爷孔子那里,孔子说,他最遗憾的事,是没有生在文武周公那时候.周公圣人,生不与其同时,隔几天梦见一次也是好的.  相似文献   

16.
古人的谦辞     
一、向别人提起自己的妻子,有一个传统的谦称叫“拙荆”。“荆”指的是什么?“荆”本为一种落叶灌木的名称,这里指用荆枝做的髻钗。据《列女传》记载,东汉隐士梁鸿的妻子孟光居家生活俭朴,以荆枝作钗,粗布为裙。后人因以“荆妻”或者“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  相似文献   

17.
2月12日上午9时,在中南海国务院第一会议室,温家宝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听取13位来自基层的群众代表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当看到每个人面前都放着几页纸时,温家宝总理说:"不要照稿子念,我要听你们讲心里话.赞扬的话不讲,省出时间多讲意见和建议."(见2009年2月16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8.
2月12日上午9时,在中南海国务院第一会议室,温家宝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听取13位来自基层的群众代表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当看到每个人面前都放着几页纸时,温家宝总理说:"不要照稿子念,我要听你们讲心里话。  相似文献   

19.
20.
贿赂之行古已有之.然而,历史上许多有识之士,对贿赂之危害有着清醒的认识.我们不妨回望古时的一些清官廉吏,他们的品行和做法依然值得今入学习和借鉴.公孙仪是战国时期鲁穆公的宰相,他有一个爱好,就是特别喜欢吃鱼.于是想求他办事的人纷纷送鱼上门,却都被公孙仪一口回绝.他的弟子很不理解:您素来酷爱吃鱼,为什么不接受别人的鱼呢?公孙仪说:吃几条鱼固然微不足道,但假如我收了别人送来的鱼,就要迁就于他,就会腐败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到那时,我再想吃鱼,这些人肯定不会再送给我了,现在我不收别人的鱼,倒还可以安稳地做丞相,自己能够经常买鱼来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