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康德审美判断中自由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自由”是康德哲学的核心概念,它使康德“三大批判”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整体。思辨理性向实践理性的过渡就是以“自由”为纽带的,这一点在《实践理性批判》的开篇即已点明:“自由概念的实在性既然被实践理性的一个必然法则所证明,所以它就成了纯粹的、甚至思辨理性体系的整个建筑的拱心石。”①尽管这种“证明”只是在“实践”的意义上“通过一个事实证实了在思辨理性方面原来只能被思维的那种东西。’,②理论认识的价值还不明确,但是作为思辨理性的最终归宿,它仍然体现了实践理性与思辨理性二者之间本质上的超验联系。对作为纽带…  相似文献   

2.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提出的"先验自由"在实践理性中成了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实践自由"即"自由意志"了.而康德认为自由就是一个先天的自我意识,而且对于一个实践理性的自身意识与积极的自由概念是完全同一的.表明了"自我意识"在他的认识和实践中的至高地位.通过对纯粹自我意识(或先验统觉)的认识功能与实践功能的论述表明不管是它的认识功能还是实践功能都是在进行着综合统一的或建构着的我的总体意识中的,这种进行着建构与统一的意识是一种意识流.  相似文献   

3.
康德在《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中提出"理性的致命一跃",表明在恩典和理性(自由)之间存在某种张力。这种张力还表现在《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等著作中。本文首先结合《宗教》对这一术语进行文本学的考察,澄清其哲学意义;然后,文章第二部分围绕康德哲学中绝对给予、绝对自发性、先验自由等概念,阐明它们与恩典学之间的隐秘性关联。文章第三部分首先突出了决断自由之于奥古斯丁自由观的核心地位,然后重点分析"决断"(Willkuer)概念对康德自由思想的特殊意义,最后指出奥古斯丁对康德自由观的间接性影响,重点强调了他们的根本差异。如果离开恩典与自由的张力这个视域,康德思想的丰富性(甚至奥秘性质)就难以理解。  相似文献   

4.
自由是康德伦理思想的核心 ,他的整个伦理体系就是顺着自由之思建构起来的。首先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自由的可能性 ;其次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通过与道德法则的相互印证说明了自由的实在性 ,从而揭示出自由即自律这一核心 ,进而构建起他的道德自由理论  相似文献   

5.
张建宝 《理论界》2013,(7):111-113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意识到自由与道德规律之间"似乎无可逃脱的循环"。这个循环根本上关涉的是自由的实在性难题和道德规律的约束力难题。《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康德通过把我们辨析为"理智世界的成员"作为释疑之道。《实践理性批判》则把道德规律作为"理性的一个事实"而使其获得不可怀疑的地位,表现出了与《原理》的区别之处。但是这绝非部分解读者所认为的"巨大的颠倒",相反,《实践理性批判》是对《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的释疑之道的明晰和深化,最终达致"自由诚然是道德法则的存在理由,道德法则却是自由的认识理由"的完整结论。  相似文献   

6.
公共理性是当代英美政治哲学一个核心观念,它关涉着现代西方社会多元化导致的冲突之解决。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公共理性概念可以追溯到康德哲学。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主张给予人们以不同方式运用理性的自由,通过理性的批判产生公意,"批判"就象"公共意志",根据全体有理性的人的同意来进行裁决。在《历史理性批判》和《法的形而上学原理》中,康德明确了"公共理性"是法治社会所给予个人的自由权利,以及解决冲突的基本态度。康德对"公共理性"的这种理解,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政治哲学,特别是其与罗尔斯的"公共理性"观念之间的有意义的联系和意味深长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研究必须注重德国古典哲学传统,而康德无疑是不可越过的一个环节:首先,康德的“哥白尼革命”所发扬的现代主体性原则与康德体系中具优先性地位的“实践理性”,被马克思糅合成“主体—实践”概念,实际上反映了马克思对现代主体性原则的发扬,同时批判性地继承了康德“实践理性”概念,并剥离出主体的实践性维度,从而以“实践”为核心概念构建了历史唯物主义;其次,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康德的自由思想,康德认为自由存在于本体界,而马克思则把真正的人的自由诉诸社会关系的革命,所以,他们都在本体论的高度思考自由问题.  相似文献   

8.
自由的可能性论证首先开始于康德哲学的一个预设——现象与物自身的超越区分。通过区分,康德提出,自由和自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看待世界的不同视角,这样,康德在现象界之外,在自然领域之外,开拓出了自由的可能性。进一步地,通过自由这一宇宙论理念的论证,康德指出,宇宙论理念是关于"世界"的概念,这些包含着无条件者的条件序列,始于自由的理性。自由的理性是现象领域的根据和前提。最后,康德证明了自由与自然法则可以共容共存。至此,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的自由的可能性论证证成。  相似文献   

9.
哈贝马斯考察了康德的理性兴趣概念。康德为了说明自由是如何可能的而提出了理性兴趣概念,这一概念是康德从道德情感中引申出来的,然而,难以解释纯粹理性何以伴随着感性经验的因素。哈贝马斯认为,康德在解释理性兴趣和自由时处于困境的要害在于,康德割裂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仅仅强调后者优于前者而不是前者从属于后者,这是需要修正的关键环节。哈贝马斯则重新对兴趣概念进行定位和规划,来说明自由如何可能。  相似文献   

10.
康德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决然二分,而黑格尔则将这两种理性看作是同一个理性的不同发展阶段,他们两者关于理性的区别集中体现在对实践理性的不同界定上。黑格尔将实践理性分为三个阶段:快乐与必然性、心的规律和自大狂、德行和世界进程,他认为后两个阶段即是康德的实践理性,并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批评。在黑格尔看来,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这两种理性,在理性的第三个阶段——自在自为地实在的个体性——中,并最终在社会和国家中实现了完全统一,使理性获得了其真实的客观现实性,从而过渡到精神这一意识的最高环节。文章即以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为主要文本依据探讨其实践理性学说。  相似文献   

11.
杨伟涛 《学术论坛》2013,36(1):6-10
传统伦理思想中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有感性主义幸福论、理性主义自我实现论以及宗教禁欲主义,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幸福与道德相割裂的疑难。康德坚持"道德不是幸福,但道德是配享幸福的条件"。德性幸福观,是对传统物质主义幸福观的批判,也是对传统理性主义自我实现论者道德即幸福以及宗教德福轮回思想的审视和提升。康德的幸福观与其实践理性的理念是密切结合的,知性和理性、自然和自由的区分以及形而上学的道德自由指向,构成其实践理性理解的前提;德性幸福观是其实践理性的贯彻和道德自由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是康德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方面的重要文献,体现了康德的理想主义情怀.但是,康德的理想主义并不是无本之木,而是一种建基于现代主义之上的哲学谋划,在对理性的讴歌与对自由的颂扬之下,康德的历史哲学表现出明显的现代主义特质.正是在理性与自由这一现代主义精神的审视下,康德把人类的目光引向普遍法治即人类永久和平的未来,从而表现出强烈的理想主义情怀.但遗憾的是,康德的理想主义终究难以超越鲜活逼真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直觉知性是康德哲学中着墨甚少但却极其关键的概念,也是被康德后学及其研究者们所普遍误读的概念。谢林、黑格尔以及牟宗三先生都曾以此概念为突破口,对康德哲学进行了批判和扬弃,但他们对此概念的把握与康德本人的阐释之间有着重要的分歧。本文试图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入手,对涉及直觉知性概念的个别章节进行讨论,梳理康德对于该概念的界定,并再此基础上指出康德后学对该概念的误读之处。  相似文献   

14.
康德先后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和《实践理性批判》采取两种不同的策略确证自由的实在性。在前者,康德试图通过自由和道德法则的演绎来确证自由的实在性,然而,这种演绎因陷入隐蔽的循环而以失败告终;在后者,康德最终通过理性的事实确证了自由的实在性。  相似文献   

15.
康德论意志的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讨论了三个概念,即道德法则、意志和行为,并指出只有使道德法则决定意志,意志又决定行为,我们的行为才会有道德性。义务也是行为,它是出自道德法则的行为。康德分别在实践理性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中两次定义了义务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理论界》2017,(3)
"纯粹理性"作为康德批判哲学的关键概念,随着康德哲学思考的深入发展,它的内在涵义也在不断地拓展和深化。故本文以康德三部批判著作内在思路的不断深入为背景,在阐明康德思想变化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梳理"纯粹理性"这一关键概念之具体内涵的拓展和深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贺磊 《社会科学》2023,(1):44-53
《实践理性批判》中的至善学说将幸福视作至善的构成要素,并通过配当幸福的概念将至善规定为德福一致。基于康德对幸福的理解及其伦理学对质料性的幸福原则的拒斥,康德将该至善规定为“纯粹实践理性”的整全对象乃至道德的终极目的的做法面临着根本困难。在康德的后续著作,尤其是《判断力批判》的相关讨论中,康德论证至善与道德的终极目的等同的尝试亦未完全成功。但第三批判在目的论问题的视域中对世界的终极目的的思考,具有独立于至善概念的理论价值。基于对意义而非对幸福或至善的需要的终极目的概念,能够为世界性道德秩序即“道德世界”的可实现性的信念做最终辩护。  相似文献   

18.
康德的先验想象力问题是当代西方哲学中一个颇为复杂的本体论问题,海德格尔、齐泽克等哲学家都有专门论述。康德的想象力概念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与第二版中存有差异和矛盾,这一点被海德格尔认为康德从激进的维度后退到了传统的形而上学。齐泽克同意海德格尔的看法,但是认为康德所惧怕的激进维度也是海德格尔所惧怕的人本体的"自由深渊"——先验想象力的分散力。这种先验想象的分解力,在齐泽克看来,就是拉康所谓的"原质",也就是德国古典哲学中一直存在的、作为理性基础的、被压抑的否定性。  相似文献   

19.
自由问题是康德三大批判隐含的核心问题.康德的三大批判贯穿着一条体现其纯粹自由观逻辑地形成和发展的红线.在第一批判中,康德通过时间理想性学说和世界二重化理论,求证了纯粹自由在逻辑上的可能性;在第二批判中,康德通过自由和道德法则的相互佐证,求证了纯粹自由在实践理性领域的实在性;在第三批判中,康德考察了自由和必然如何能够和谐地并存,从而保护和推进了前面两大批判中求证的纯粹自由.从自由理论的角度解读三大批判,有助于深化对康德批判哲学体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7,(11):5-17
从牟宗三批判康德的"道德情感"入手,既可以为理解牟宗三与康德的哲学差异,也可以为理解李泽厚与牟宗三的哲学差异找到入口。牟宗三提升康德"道德底形上学"为"道德的形上学",李泽厚则提出了"审美形而上学"的新思想,前者让实践理性充其极,后者则以人类实践作根基,其根本思想差异在于"两个世界"与"一个世界"之别。李泽厚批判以牟宗三代表的"即内在即超越"论,质疑这种"内在超越论"如何内在?超越什么?最终超越到哪里去?李泽厚批判牟宗三"即存有即活动",最终关注"道德实践","智的直觉"通过作为神秘经验之"逆觉体证"来实现,李泽厚则是以"生产实践"为思想根基,认定"宗教性道德"对"社会性道德"形成范导,并指向"理性的神秘"。李泽厚批判牟宗三"即道德即宗教"论,批判"儒学第三期"受佛教影响而追求宗教品格,转而强调儒学思想"即道德即审美即准宗教"。透过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与李泽厚"审美形而上学"之哲学比较,可以发见未来中国儒家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