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传统的旅行信息分享大多以静态的景点介绍或BBS论坛形式.该文将旅行信息与GIS系统相结合,采用先进的GPS定位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旅行信息分享平台.该平台基于开放的GoogleMapAPI实现,用户使用GPS设备即可分享基于精确地理位置的旅行信息.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警察无司法令状使用GPS系统跟踪嫌犯获取其公开场所的信息,不侵犯隐私权;相反,如果获取的信息属于房屋等具有合理隐私期待的场所,则侵犯;如果长时间监控、并获得海量的个人行踪信息,则侵犯;相反,则否.当然也有观点认为,在嫌犯的财产上安装GPS就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通过对以上判例的分析,提出合法使用GPS跟踪技术需要考量的若干要件:即使用的性质;获取信息的地点;获取信息的时间长短和数量;犯罪类型;必要性等.  相似文献   

3.
数据信息时代下,为适应社会实践需要和契合国际化发展趋势,应对以保护信息主体权利为目的的被遗忘权予以确立.通过研究国外相关学理、案例和考察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现状,对被遗忘权宜采取广义的理解.被遗忘权具体是指在网络数据领域,为保护信息主体的信息安全,促进信息主体更好的发展而赋予信息主体在不违背例外规定的条件下所拥有的一项删除其网络数据信息的权利,是一种具有人格权属性、关乎隐私数据与其他信息数据的权利,是个人信息权在大数据时代的一种特殊表现.该权利行使方式主要为在特定条件下,信息主体有权向相关网络信息控制者申请屏蔽或删除属于信息主体的网络数据.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应加快被遗忘权的本土化研究,探索有本土特色的被遗忘权制度,以解决网络数据信息所带来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4.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探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自身所具有的无国界性、信息的高流动性等特点使得传统的合理使用制度难以平衡权利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于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环境下应当强化还是淡化的争论已成为近年来著作权领域激烈讨论的热点问题.在这种争论存续的过程中,我国的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环境下将何去何从?此乃本文拟探讨的主要问题.从宪法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制度的存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以实现权利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平衡为基础,对重构网络环境下的合理使用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海洋测绘的技术设备有了很大的改善。全球定位系统(GPS),具有全天候、高精度等特点。在海洋精密定位和水深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笔者详细论述了GPS在海洋精密定位和水深测量工作中的工作原理和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6.
被遗忘权不仅在大数据领域中存在,而且在古典的隐私权或者个人信息权(信息隐私权)领域中也存在.在大数据领域中,被遗忘权以删除权为主要内容,而在非大数据领域中,被遗忘权以禁止或者限制收集、使用为主要内容.在大数据领域中,被遗忘权的出现并没有产生一种完全独立的新兴权利,毋宁是在古典隐私权的地基上并依赖于个人信息权(信息隐私权)的保护,增加了广义的隐私权的内容.对个人信息权和被遗忘权的认知应当在古典隐私权的地基上进行.  相似文献   

7.
电子数据跨境取证模式目前主要有数据存储地模式和数据控制者模式,若两种模式不加改变,单一适用于我国司法实践皆存在种种不足.现从技术角度对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进行划分,确立"物理层"之上作为网络空间的取证管辖领域;以属人管辖为理论基础,采用网络用户及其行为作为判断取证对象的基准,确立网络最小管辖单位;在明确取证边界与取证对象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网络最小单位管辖模式".确立"数据存储地管辖模式为主,网络最小单位管辖模式为辅"的取证管辖模式,对于维护网络空间主权、消除单边取证风险、制衡数据大国长臂管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运用分析软件CiteSpace,对2004-2019年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收录的主题为网络治理或互联网治理的662篇CSSCI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辅以Excel等软件进行统计,可以从定量角度整体把握网络治理的研究脉络与现状.通过对作者和研究机构共现分析、高被引文献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及关键词突变分析等,呈现了国内网络治理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研究特点、研究主题分布等情况.国内网络治理研究的热点包括网络治理内容、网络治理主体及网络治理目标三个方面,研究的前沿集中在大数据、网络主权及"互联网+"等领域.未来网络治理研究应注重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并在网络空间发展、演进的动态过程中进行治理研究.  相似文献   

9.
隐私权在互联网时代被搜索引擎服务提供者以隐性获取、贩卖等方式侵害.首先指出隐私权在网络时代日趋隐形化且被用户忽视,分析GOOGLE引擎经营模式,指出搜索引擎免费收集和使用用户数据的方式.进而探讨在网络搜索引擎服务提供者和网络用户在用户数据上的法律关系问题,指出用户数据作为用户隐私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保护的紧迫性,并提供了几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Internet网络招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素坤  王贵忱 《理论界》2009,(5):235-236
本文通过翔实的数据对全球和中国网络招聘产业的规模与潜力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网络招聘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进行了解读,中国网络招聘产业即将迎来其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参与其中的众多网络招聘企业可以借此大势,努力营造自身发展的契机.并且分析了新环境下网络招聘企业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并给出了理念与模式、策略两个层面的解决方案,特别是社会性网络在网络招聘领域的应用,并提出了人才网站新生态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在除了设计技术以外,价格要素也会对网络的服务质量(QoS)产生影响,数据流价格的变动可以直接改变用户的接入数量,进而使服务供应商的收益发生变化,通过一些合理的假设和简化,结合多优先级GPS调度模型,对网络价格能够对网络性能以及对网络服务质量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适合网络QoS管理的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12.
马金虎 《中文信息》2003,(10):87-91
Socket就是套接字,它是网络编程中最常用遇到的概念和工具。在TCP/IP网络中,传送和接收数据就会经常使用到Socket,由于使用Socket能够在网络上处理复杂数据,所以在各种网络应用程序中,涉及到数据传送和接收,一般都会使用Socket,可见要掌握网络编程,精通Socket是非常重要。由于Socket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掌握它是比较困难的。  相似文献   

1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首次规定了初查中可以采用电子数据取证措施,但该规定未区分电子数据取证措施的强制性与非强制性。基于我国刑事初查程序禁止采取强制性取证措施的基本法律原则的要求,需要明确各种电子数据取证措施是否可以在初查中使用,即需要讨论电子数据取证措施的适性问题。讨论了网络在线提取、网络远程勘验、调取电子数据和电子数据冻结等电子数据取证措施的刑事初查适性问题,认为网络在线提取、网络远程勘验、调取电子数据的部分行为具有强制性,因此其在初查中应当有限制地使用;冻结电子数据属于强制性取证措施,不应在初查中适用。  相似文献   

14.
张万宽 《理论界》2013,(11):158-160
网络治理是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已有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网络生成和演变、网络结构类型、网络治理机制、网络管理、网络信任、网络责任、网络绩效及特定领域网络治理等方面,但无论理论还是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都不多.未来公共网络研究的方向应集中于网络结构、网络治理、网络发展和网络绩效等主题.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随着网民规模的日益增大,网络舆论撬动现实力量的发挥,网络公共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网络化时代社会成员开展公共生活的主要领域.然而,这一塑成于互联网虚拟空间的公共领域,及其与塑成于现实空间的传统公共领域的复杂交织,也同时带来了社会发展过程中新的公共性难题,如网络缺位群体的集体失声、网络公共议题的“差序格局”、网络公共性的实现困境等.进一步而言,这三个难题分别展现出了网络主体的非公众性、网络议题的非公共性以及网络公共性的实现障碍.  相似文献   

16.
网络个人数据安全刑法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凸显了“数据”的重要性,网络数据的安全随之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议题。在对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数据安全进行研究的同时,必须注意到与个人信息紧密相关的“小数据”,这也是体现数据犯罪危害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网络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的融合成为事实,这为我国现有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刑法体系在大数据时代的适用提出了新的研究问题。回顾了我国刑法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发展历程,对现有的刑法规范进行了反思,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细化和厘清,明确了网络数据的含义、范围和类型,结合《刑法修正案(九)》中相关条文的修改,提出了我国未来公民个人网络数据安全的刑法保护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17.
网络中个人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网络规模的爆炸性扩张 ,网络中个人隐私权遭侵犯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网络隐私权的主体为数据主体 ,客体是个人的所有数据 ,内容包括个人数据的控制权、知悉权、使用权和维护权。当前个人数据被多方主体非法收集、储存、使用和传播的现象层出不穷。应当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 ,以立法规制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 ,全面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  相似文献   

18.
网络技术与公共领域的衍生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京  陈旭玲 《江汉论坛》2003,1(11):46-48
网络的出现,使“公共领域”从广场扩展到了聊天室。相应地,我们每个人都将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一个是物质世界,一个是数字化数据所构成的虚拟世界。在这两个迥异的生存空间,人们之间的行为交往也从交互主体性变成了交互活动性。网络活动的交互性、开放性、全球性、自由性和虚拟性等特征,一方面直接导致公共领域内面对面的交流机会缩小,公共领域的性质也在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网络之被接纳到公共领域,拓展了公共领域研究的新视域。  相似文献   

19.
为打击跨国网络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各国积极开展双边或多边的执法合作,其中对个人数据的保护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执法领域个人数据保护的全球标准尚未形成,美国和欧盟因数据保护立法的差异性和对隐私权概念的不同理解,在致力于协调两国数据保护立法上进行了诸多尝试,美国和欧盟签订了一系列数据分享协定,比如《欧盟—美国双边法律互助协定》《旅客订座记录协定》《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协定》等,但这些数据分享协定有不同的数据保护标准.为了重建跨大西洋数据流动的信任,美国和欧盟达成了《欧美数据保护总协定》,为美国和欧盟提供综合性的执法领域数据保护框架.根据美国和欧盟的经验,我国应积极参与全球多边规则的制定、统一国内个人数据保护规则、针对执法领域个人数据保护进行专门立法、分阶段和分部门与境外执法机构订立双边协定.  相似文献   

20.
网络成瘾是指因不良或过度使用网络而对网络产生依赖,从而导致用户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引发危害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网络成瘾是个体自尊、家庭环境、社交独立、运动缺失、情感闭塞、社会关注不足等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应对个体进行正确引导并完善健全心理干预机制.实验数据表明,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加强舆论正面宣传、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加强网络安全管理、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是改善及至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