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林艳 《决策与信息》2009,(2):135-136
税务筹划与实施的过程是一个征纳双方博弈的过程,只有准确把握税收法律才能达到税收筹划的目的,即合理合法地减轻税收负担,实现税收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目前学术界对利益相关者理论争议很大,对公司的治理目标更是莫衰一是,有的学者认为应该是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也有的学者坚持股东利益最大化.本文认为,基于公司营利的特性,加上股东利益的特殊性,公司治理的目标仍然要坚持股东利益最大化.由于公司所处环境的变化,公司不能纯粹地为股东利益而存在,也应该兼顾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但不能否认股东利益的主导地位,公司治理的目标应是修正后的股东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王庆忠 《经营管理者》2013,(13):126+123-126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定向机制、出发点和归宿。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应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本文论述了财务管理目标的发展轨迹,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是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并指出了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实现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权利冲突在当今社会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权利冲突就是合法正当的权益之间的冲突,用法经济学上的观点来分析,权利冲突的本质就是利益之间的冲突,解决权利冲突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权利位阶说,利益制约与利益平衡说,从法经济学的视域下对权利冲突进行分析,在成本收益最大化的理性抉择中,能对权利冲突的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从目标的构成出发来分析目前存在的几种财务管理目标,从目标的内容、环境和计量上分析了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利益相关者最大化,认为由于利益相关者最大化的不成熟和指标计量的难度,目前我国阶段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税收政策,着重分析了税收政策对公司投资活动理理财方面的影响,在企业投资理财活动中合理的运用税收政策,才能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起源于公司治理研究领域内的委托代理理论能够清晰地阐明企业股东(委托人)与经理层(代理人)之间的权利和责任界限及其冲突,并通过多种激励与监督措施促使代理人以委托人利益最大化为行为目标,以缓解代理冲突.与公司治理相比,公共治理尽管在权力运行、利益分配、组织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二者仍存在共通之处,委托代理理论能够解释政府权责形成机制,借鉴公司治理策略能够有效协调政府管理中的目标利益冲突问题,有利于形成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政府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激励从本质上说是激励者与被激励者,或者说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利益博弈。从领导者角度来说,根据员工"理性经济人"的特性,采取一定的政策来提升员工工作效率,从而提高组织绩效和领导绩效;从员工角度来说,为获取更多的利益倾向于实施迎合领导者和激励机制的策略。因此,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博弈是影响激励机制运行的重要变量,如果博弈双方都想实现利益最大化,那很有可能造成利益矛盾冲突,降低组织整体运  相似文献   

9.
股利分配政策是公司将企业的盈利在留存和支付股利之间进行分配的行为,它是公司三大财务决策之一。恰当的股利政策不仅可以树立上市公司的良好形象,而且能激发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持续投资的热情,从而能使上市公司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条件和机会。因此,如何制定合理的股利政策,既兼顾公司和股东双方利益,同时又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以吸引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司经理层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根本创造的价值,与以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为根本进行管理创造的价值之差,就是公司管理中的代理成本。这几乎存在于每个股份公司,所以差值一般为负数。差值越小说明经理层与股东的利益越趋一致,差值为零说明公司经理层的利益与管理层的利益完全一致。代理成本产生的根源是经理层的风险厌恶特性以及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经济学角度讲,其来源于“人性是自私的”这一基本假设。代理成本越小,公司和股东的价值得以最大化的实现;反之,则相反。本文通过实例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人们在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时,往往把其归咎为各种利益的冲突,而本文从冲突产生的动态过程分析出其另一重要原因是“沟通无效”。为此须在冲突双方之间搭建一座“沟通桥梁”以化解纠纷,缓和冲突。  相似文献   

12.
从寻找信息系统外包企业双方利益均衡点出发,建立了信息系统外包双方在外包过程中由于业务上、技术上相互影响时的决策模型,并给出了信息系统外包双方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条件下的内部古诺一纳什均衡解,试图从理论上对企业组织外包其信息系统活动时采取何种方式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成本与收益间的关系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3.
农敬萍 《经营管理者》2013,(13):179-179
<正>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  相似文献   

14.
企业价值最大化被认为是现代企业的终极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的所有与所为必须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即企业既要拥有一定的资源,同时还必须具有一定的能力。企业的财务决策能力,通过合理的资本结构决策,构建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使得战略性资源的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因此,企业拥有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是不够的,企业的财务政策即企业的资本结构对实现战略性资产上的经济利益,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全球范围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己经成为大的趋势。企业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目标进行了系统论述,得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现代财务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之间是协调一致的,并对现有财务目标进行了修正,提出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这一新财务目标。  相似文献   

16.
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是财权配置。财权是财务治理主体为保障其自身利益而追逐的对象。对财权的配置贯穿于财务治理活动的始终。利益相关者为实现自身的利益追求而将要素投入企业,他们在本质上是利益共同体。由于各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资源的性质不同,所以享有的财权也不同。企业根据各利益相关者投入资源的性质、多寡来配置财权,各利益相关者借此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分享相应的收益。各利益主体都以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基本目标,因此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解决冲突的唯一途径就是财权的合理配置,使权、责、利对等。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理论界对财务治理的研究尚处在一个起步阶段,理论和现实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财务治理主体的界定。而且财务治理研究的起点主要是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冲突,究竟谁是利益相关者,参与财务治理的利益相关者有哪些等等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性与失信行为的博弈分析两方面入手,找出交易双方在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双方在不断的博弈中实现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基于SHAPELY修正的PPP项目利益分配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PP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可能出现有损合作伙伴利益的行为,导致PPP项目实施的失败.因此,解决公私双方利益冲突,对各方利益进行分配和协调,是PPP项目成功运行的关键.鉴于公私双方利益冲突,基于项目利益分配基本原则,综合权衡利益分配四要素,建立了基于SHAPELY修正的PPP项目利益分配模型,以协调各方利益分配,使各方利益都实现最大化.数值分析实例表明,在最佳分配方案指导下,可使项目实现帕累托意义下的最优.  相似文献   

20.
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公司的终极目的,实践中,一些公司为达到利益最大化目的以名为自然人或股东为贷款人实为公司向其他企业贷款并为该自然人或股东提供担保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借贷行为日趋增多,笔者结合在公证工作中的体会浅谈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与公司、股东权益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