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得好:“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修订版大纲也明确指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因此,小学生作文,虽不是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丰富的想象。想象越丰富,其语言表达往往会越生动;想象越活跃,语言表达也会越有趣。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神思飞动、文潮奔涌、浮想联施呢?  相似文献   

2.
小语新大纲明确提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这说明,对学生进行想象作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小学作文是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反映.具有极其丰富的潜在的创造性因素。新课标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是非常重要的。给学生提供一个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空间,解放其思想束缚,开阔其写作思路,使学生能在作文中尽情地倾吐自己的心声.  相似文献   

4.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总目标指出:要促使学生“创造性地思考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示自己独立的、有趣味、有创意的思考和表达方式。”还要求“拓宽写作范围,为他们易于动笔,展示写作成果,不断获得成功感和审美愉悦感创造有利条件”,建议“虚构作品应鼓励大胆想象和幻想”。基于此,想象作文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
新闻中可否允许想象成分的存在?新闻写作中可否运用想象、合理想象?自1952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通讯《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文中写到黄继光用胸膛堵敌人机枪口牺牲前一刹那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后,引发了一场对“合理想象”的讨论。之后对想象、合理想象与新闻的关系问伍仍时有讨论,至八、九十年代争论得更频繁。争论中涉及的大小问题较多,而意见归纳起来,大体有两种对立的看法:一种认为想象属虚构创造的范畴,新闻及其写作不能渗入想象成分、不能运用想象;另一种认为新闻不拉斥想象,可运用想象(再造想象)。总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窦桂梅老师说:一个有灵性的教师会告诉学生,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形象思维的结晶,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神秘的王国。我不是这样一个“有灵性”的教师。但偶尔也能在教学时,与课文中的某些汉字“一见钟情”,带领学生超越汉字本身的局限,领会到另一番天地,达到充分想象的快感,从而使学生笔下的文字随着想象自然涌出。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心理想象训练和排球技术动作结构的研究,创建了“中轴”教学法。该法为:在技术教学初期就预先在学生大脑中建立起自我能知觉到的人体“中轴坐标”,教师将这一座标与技术动作的讲解、示范相结合,并引导学生想象。通过教学实验对比和学生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结果证明排球技术“中轴”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排球技术中具有共性的主要技术环节的掌握,而且还能有效地避免常见错误动作和干扰,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正确、规范的排球技术。  相似文献   

8.
“面对作文,你最烦恼的是什么?”武汉市少儿文化艺术研究院曾公布一项凋查显示:69%的同学认为是“没材料写”。每到写作时.“写什么”成了学生最头疼的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之所以无从下笔,主要原因就是“无事可写”。而从某个角度看.扩写.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扩写是在所提供的原文基础上进行补充和扩展,通过合理的想象,进行细致的描述,使文章的内容得到扩充,变得具体生动。扩写练习.可以开阔作文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报告文学应该是“报告性”与“文学性”两味俱全。当前不应该给它排座次,认为“报告第一,文学第二”。这不是“报告文学”的内部规律。恰恰相反,打倒“四人帮”后,在实事求是精神得到发扬,在“拔高”不再是报告文学失真的主要标志的情况下,它的“文学味”应相对突出。报告文学能不能合理想象?作者认为,合理想象有两种:一种是允许虚构的合理想象,一种是在真人真事基础上的合理想象。前者为小说等文学创作采用着;后者为报告文学等新闻性作品采用着,作者举例分析了后一合理想象存在于报告文学之中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想像力的问题进行研究。文章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1、抓佳语句,诱发想象。2、根据情节,合理构想。3、开拓视野,丰富表象。4、通过写作,训练想象。  相似文献   

11.
在对学生进行“看图画,编童话”类型的想象习作练习时,前后两次教学效果迥异不由得引起了我的思考。 图画内容:长江、黄河两条巨龙腾空而起(此图颇似中国地形图),在他们的周围,到处是被砍伐后留下的树根,旁边注上文字“滥伐林木”。图画下方有两行对白:“长江,长江,我是黄河!”“黄河,黄河,我也是黄河!”  相似文献   

12.
想象在文艺欣赏中的作用张少扬狄德罗在《关于戏剧艺术》一文中指出:“想象是人们追象的机能。”他又指出:“想象是一种特质。没有它,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思想的人、一个有理性的生物、一个真正的人。”确实,科学中新规律的发现,技术中新机器的发...  相似文献   

13.
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以字词句的各种训练为主,其中的写话训练又是整个写作训练的起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赞可夫说:“兴趣作为一种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意向,是探求知识、研究创新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14.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有创作的天赋,学生写不出好的作文,是因为教师没有找到恰当的教学方法。于是,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诗人”潜能,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异彩纷呈的作文世界中,创造性地体验、感受、想象与表达。  相似文献   

15.
艺术构思是离不开想象的。诗(词)所特有的因素就是创造的想象。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想象是思理所行,无所不至的。没有想象既没有诗。诗人通过想象,可以在脑海中幻化出生动、准确的形象,甚至可以把一些零散的印象联结成集中的画面。“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①,抓住用以表现“早行”的特征性是物,巧用六个名词相对(也可分解为十个名词相对),通过“镜头”的连接、组合(有如“蒙太奇”笔法),就勾勒出了一幅荒寂冷落的山村破晓风景图:月亮了,听到茅…  相似文献   

16.
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新“课标”对小学低年级写话提出了建议:“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的认识和感想。”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形式多样的写话形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促进知识的迁移,培养写话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这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想象”又被写“想像”,用字混乱。前一段,我编辑部电话请示国家语委文字处,答复是:语委曾把“想象”作推荐字。因《现代汉语词典》把“想象”收作“想像”,我们又去函请教,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词典编辑室,该室以科学的态度,负责的精神热情地回不。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要以学生生活的实际为出发点,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想象,任由驰骋的天地。要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较为显著的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认为:只有抓住事物特点写具体,才能张扬学生个性,凸现出美好的童心!  相似文献   

20.
一、情感美 俗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最能打动人心.教师只有用充满情和爱的语言去激励和感化学生。才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情感涌动。而情感是靠语言载体来实现的.很难想象教师的语言苍白无力,平淡如水,这样的课堂会“撩人心智,启迪思路”。如在教学《雨中登泰山》时,我结合自己登山的体会,声情并茂地说:“那泰山的台阶远望像天上飘下的绸缎,仰望像一架登云的梯子。为了看日出,早上三点钟爬起来.往山上赶,汗水如雨水,真是其乐无穷啊!”这样富于抒情性的语言,学生感到亲切,很容易将这种情绪迁移到课堂之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