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实践的丰富和理论研究的深入,我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科学地回答了当代社会主义的新课题如果说19世纪是社会主义的准备时期,20世纪则是社会主义的实践时期。20世纪的社会主义面对着王方面的重大课题:一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探索。本世纪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一直坚持进行这种探索。但是,无论是20年代前后一些国家共产党人效仿俄国,试图用“暴力攻打冬官”的方式夺取政权,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些国家的共产党人普遍放弃暴力革…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王展飞党的十五大是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伟大号召,并把...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 ,就是关于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的评价问题。很显然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确定 ,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关系中才能得到科学的评价。这是正确评价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首先必须解决的一个认识问题。正是基于这一认识 ,中央对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的评价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央十四大提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是第一次全面和准确地阐…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个新的科学论断,更加明确地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诞生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继承了毛泽东思想的精华,但是邓小平理论不是毛泽东思想的简单重复或某一个方面的发展,而是在国际国内的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自成…  相似文献   

5.
判断是否是真正马列主义者,首先就是要看对马列主义的态度,不切实际,生搬硬套,那是教条主义;而离开马列主义理论基本原则,胡说八道,那是修正主义。只有用发展眼光,保持与时俱进,把马列主义理论同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才是真正马列主义者。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思想正确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提出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任务等 ,使它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继往开来的理论纲领、政治宣言和衡量自身先进性的坐标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在中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评《理论旗帜》卢培琪由宋士昌、于炳贵主编的《理论旗帜》一书是在江泽民同志中央党校“5.29讲话”之后出版的。在全党掀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的今天,这部著作无疑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好书,好就好在它定下了一个好题...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9.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21世纪的发展,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在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中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高度重视解决地区贫富差距的问题;必须全力抓好国企改革和党的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是以坚持和继承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基本点”的,其坚持和继承表现为,基本原理、根本方向及思想精髓上的坚持和继承;同时,邓小平理论又是以对马列主义在一系列理论观点上的创造性丰富和突破性发展为“生长点”的,其丰富和发展体现出“全面推进式”的发展、“实践结合点上”的发展及“观念更新上的”发展等特征.对于马克思主义,是继承与发展的辨证统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江泽民同志关于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论断,深入具体地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文章认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同中国第二次伟大革命进程中每个重大历史关头紧密相连的。新的伟大的革命实践,迫切需要新的伟大的理论指导;而新的伟大的革命实践,又为新的伟大的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不仅表明中国的世界经济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起点。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经济发展方向重新定位,推动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主要涉及:(1)经济发展目标的转型,由追求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增长转向人民收入增长,实现公平增长;(2)经济发展路径的转型,由引进创新转为自主创新,由跟随转向引领;(3)经济发展引擎的转型,由出口导向转向扩大内需,由比较优势转向谋求竞争优势。所有这些发展理论的转型,将会带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3.
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思想发展的新阶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阐述了企业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得出了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思想发展的新阶段这一科学结论。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文化管理思想的特点 ,并提出文化管理是企业永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十六大的重大理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弘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及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到新阶段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在坚持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承坚持和丰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江泽民同志和以他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作出的重大贡献。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创造性运用和贯彻邓小平理论,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这种丰富和发展是全面的,表现在对现实国情的认识、建设目标和大政方针、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外交政策、军队、国防建设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党的建设以及民族团结、宗教政策等各个方面,并且总起来是属于邓小平理论这个阶段的。这是党中央集体和全党智慧的结晶,江泽民同志在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是主要代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世界观,是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根本方法和世界观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最根本的要求是承认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用系统的历史的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的一切事物.正如恩格斯1887年所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滚瓜烂熟并机械地加以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刻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剖析,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他们根据当时历史的需要,在着重论述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和道路的同时,也对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作了许多有价值的科学预测,列宁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结合当时时代的特点和俄国的实际,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一理论,取得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经过反复探索,…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原则和途径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克服的问题.从邓小平理论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包括理论前提、思想前提、认识前提、主体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包括系统性原则、选择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发展性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包括: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注意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汇和整合;重视语言的民族化和表达方式的通俗化;以群众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增添新内容.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克服的问题主要有:因循守旧、保守观望等心理的消极影响;混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具体结论等认识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 ,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 ,首先是对马克思世界观的本质即他的方法的继承 ;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是以时代的需要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为基础得出马克思主义的新观点。围绕这个中心 ,文章认为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阶段和理论形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划分的标准是时代的特点。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依据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我们时代具有不可超越的一般本质和由时代特点所决定的可超越的特殊本质。时代发展主题的转换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主题的转换 ,构成邓小平理论时代意义的全部内涵。邓小平理论作为实践理性形态的马克思主义 ,它不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理论体系 ,而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的理论体系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方法的现代表述 ,正是这种现代表述引导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深化对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问题的认识 ,必须着力关注邓小平理论的思维视界、本质特色和实践价值等问题 ,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化 ,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科学化。“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明确提出 ,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内涵 ,构成了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在邓小平理论中 ,“实践主题”的明确提出源于对“生产力问题”(即“走社会主义道路以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的极大关注 ,并使“生产力问题”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 ,“生产力问题”既导引出“实践主题” ,更深化了“实践主题”。邓小平理论在“生产力问题”上的重大创新价值 ,不仅在于强调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价值目标意义 ,更在于强调了要从实践上创造性地探索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最终标志着社会主义已经开始由最初的“理论设想型”经“经验主导型”向“科学实践型”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