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浙江统计》1998,(4):27-30
自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实现小康列为本世纪末全国经济建设奋斗目标以来,时间整整过去了15年。随着2000年的临近,全省人民有理由知道:浙江省向小康目标迈进的进程如何?本世纪末能如期实现小康吗?实现小康过程中还存在什么难点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确保小康目标如期全面实现?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全省小康生活的实现程度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一、小康目标:已经实现了多少(一)测量小康实现程度的标准和依据全国小康指标评价体系包括经济总体水平等五个方面,具体如下:1.经济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无,按1990年价格计算…  相似文献   

2.
实现小康是党中央和全国人大提出的在本世纪末必须完成的历史性任务,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奋斗目标,小康这个中国人民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希望,它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激发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建设热情。那么,小康是什么?我区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到200  相似文献   

3.
江苏实现小康还有多少路程文/江苏省统计局汤明海中共江苏省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到本世纪末,全省全面实现小康,即所有的县全面达到小康的各项指标,部分地区初步实现现代化。现阶段我省小康实现进程如何?本文根据有关资料试作一综合评价,以期对江苏向小康迈进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青海统计》2004,(4):2-4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乌兰县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整体上已温饱有余,正在逐步迈向小康。我们20世纪九十年代制定的小康标准,对全县小康进程情况进行了初步测算,现将测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陈健 《青海统计》2005,(7):13-14
根据国家农调总队制定的农村全面小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我们对2004年青海省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进行了测算,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根据邓小平同志1979年的倡议,党的十二大确定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步战略部署。中国小康问题一直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课题,为此,我们就小康的指标体系、小康的量化标准、小康的进程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所谓“小康”一词原本源于《礼记》,是指仅次于“大同”理想社会的一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社会状况,凝聚着炎黄子孙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企盼。现在我们所讲的“小康”,是邓小平同志1979年提出的一个概念,自此,“小康”一词家喻户晓,成为好生活的代名词,成为百姓的追求和向往,也成为二十世纪举国上下、乃至世界都很关注的宏伟工程。令人欣慰的是,这一百姓的千年梦想,终于圆在了二十世纪之末。按照<<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规定的指标测算,到1999年我国总体已走完温饱阶段94.6%的路程,预计到2000年,全国总体平均水平将进入小康社会的初期阶段,有四分之三的人能过上小康生活。国家统计局1991年即开始研究小康问题。一本<<中国小康之路>>(已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记载了课题组成员近10年不懈努力所取得的成果。作为记者,我关注小康的进程,但又不想人云亦云,我希望知道,在新世纪,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那时,我们的生活又该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就这个话题,我采访了一直致力于小康研究的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罗建国。  相似文献   

8.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康的概念小康的概念最早源于《礼记》。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小康概念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现代条件下我们所说的小康是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以国家整体而言,居民生活质量在温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殷实但还不够富裕的一种状态。邓小平同志于1979年首先提出,到20世纪末使全国人民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构想。198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代表大会把实现小康正式列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  相似文献   

9.
珠海人住得如何?———2500户居民家庭生活状况调查系列报告之四赵来忠“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住房是一个人生活和休息的重要场所,也是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十五年来,珠海作为中国的首批经济特区之一,其经济的...  相似文献   

10.
小康不是梦     
实现小康生活,是千百年我国人民梦梦寐以求的追求,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城镇居民生活走过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不断发展的道路。特别是“九五”期间,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向好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江西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至2000年,江西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已基本达到小康标准,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1.
应澄清人们头脑中模糊的小康概念灌南县农调队李明到本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随着2000年脚步的越来越近,人们越来越关心“小康”、议论“小康”。但现在部分干部群众对小康的标准缺乏完整的了解,错误地认为只要农民人均纯收...  相似文献   

12.
一、哈尔滨市城市居民现阶段生活水平状况到本世纪末实现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从现在算起本世纪末仅有三年的时间,哈尔滨市居民能否实现或提前实现小康,是哈尔滨市经济生活中的大事。对此,我们依据国家统计局规定  相似文献   

13.
《广西统计》2003,(6):15-20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中国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如何评价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这一进程,是一件科学的、严谨的工作,如再沿用总体小康的考核标准去评价全面小康显然是不科学的。当前亟需在扬弃总体小康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科学的、符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的新评价指标体系,以监测、评价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本文就如何建立全面小康社会的考核指标体系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省20个县(市)农村跨入小康行例江苏省农调队为了反映我省各县(市)的农村小康实现进程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农村小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省65个县(市)1994年农村小康进程测算的结果表明:我省农村小康综合评价得分已达87.7分,距离小康目...  相似文献   

15.
消除体制障碍让农民"后"富起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总量实现了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1987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提前3年实现了比1980年翻一翻的目标,又于1995年提前5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翻的目标; 至2000年“九五”计划完成后,在全国总人口比1980年增加3亿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翻。闪光的统计数据不由得使穷怕了的中国人壮着胆子欢呼起来: 中国人已经小康了。然而,常识却又告诉我们: 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在我们欢呼小康时,是否该冷静地考虑一下,二十年来积聚的财富均衡地分配了吗?总量的快速增长真的使绝大多…  相似文献   

16.
加快发展苏北重点在淮阴淮阴市委政研室淮阴市统计局江苏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本世纪末在全省全面实现小康目标,苏北是关键。而苏北要达小康,关键又在淮阴。这是因为淮阴目前的水平距离"小康"还很遥远。一、差距有扩大之势,淮阴画临窘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市委...  相似文献   

17.
杨成福 《青海统计》2002,(10):10-11
贫困、温饱、小康、富裕,这是人民生活变化的描述。实现小康,这是中国人的世代梦想。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报进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回眸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历程,青海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难点和重点在农村。为全面分析和监测我区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我们依国家统计局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和监测方法,对我区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进行了监测与评价,并针对存在的难点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我区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应遵循的原则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小康社会界定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到"小康水平"和"小康社会"两个概念,当前对这两个概念的讨论很多.邱晓华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的发展不仅要有速度,还要有质量;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发展,还必须是精神文明的发展和政治文明的发展;不仅是一时的,还应是可持续的.陆学艺认为"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强调的是经济学上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畅销书推荐     
《四川统计》2009,(12):55-55
《2012心灵重生》 编辑推荐:2012是改变的机遇,是环境保护的最后关头,也是心灵等待重生的机会。如果生命只到2012,原定的人生计划还有什么意义?保险费还要继续缴吗?我还需要存退休金吗?我宝贵的时间应该拿来旅行还是拿来工作赚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