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政治文化转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地位上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事实转型,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其执政意识仍停留在“革命党”的思维上。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冲破坚冰、在观念上向“执政党”转型的开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理论上向“执政党”的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2.
王桐 《中华魂》2012,(23):9-11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在党史党建的理论研究中,中国共产党如何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是党建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议题。很多学者都认为,我们党正在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其中有的理解并不全面,需要商榷。把西方政党制度预设为执政党"现代化"的目标,这是对中国政党制度的否定。有学者在讨论中国共产党如何实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问题时提出:"革命向执政的转变过程,其实就是传统政党向现代政党的转型。",①"以实现政党现代化为目标的‘政党再造’",②而"政党再造"就是向西方政党学习,因为"西  相似文献   

3.
"两个先锋队"的思想体现了对党的性质的最终准确界定,反映了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自身使命和自身建设思考、认识、调整的成熟程度;"两个先锋队"的思想的当代意蕴,就是要实现从一个革命党向一个执政党的真正转型;而完成现代政党转型的关键,则有待于向工农"弱势群体"和社会新兴阶层开放,此两大攻坚性问题的制度化解决。  相似文献   

4.
执政党与革命党的角色在很多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然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结束至改革开放前,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却带有浓重的革命党色彩,未能实现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角色的成功转变。要确保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坚如磐石、实现强国富民的宏伟目标,党必须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不动摇,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必须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确保党的先进性不断创新,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相似文献   

5.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在党史党建的理论研究中,中国共产党如何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是重要的研究论题,成为党建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议题。很多学者都认为,我们党正在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对有的理解并不全面,需要商榷。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时间内,均未能很好实现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角色转换.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实施为实现党的角色转换提供了现实基础并使其成为必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实现角色转换提供了广阔的理论空间,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现代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从1949年到1956年,我们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过渡;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开启执政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党的历史方位,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党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选择斗争哲学作为自己的行动逻辑,不仅是由于受到了苏俄马克思主义者崇尚斗争哲学的理论影响,也是在实践中克服中国传统中庸哲学的消极影响和改善革命行动效率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期未能将斗争哲学转换为和谐哲学,与未能成功实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角色转换和对矛盾斗争性的地位与作用的误读有关。邓小平强调安定团结与反对"大民主"的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行动逻辑上从斗争哲学向和谐哲学过渡的关键性环节。倡导和谐哲学,是中国共产党对政府公共职能问题与执政党群众基础问题进行科学认识的必然结果。和谐哲学体现了一个成熟的执政党的思维。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的成功转型--从毛泽东到江泽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过程,同时伴随着中国共产党探索自身建设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解决了革命党建设的理论问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成功地进行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理论的转型,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个代表"的理论,则是这种转型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0.
1956年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问题,毛泽东此时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创造了两类矛盾学说,给这一转变提供了理论指导。但同时,由于这一矛盾学说内在的是理论局限,也使这一转变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七大"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七大"制定了党的纲领,为中国革命事业规划了蓝图;规定了党的组织建设的路线和原则;突出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强调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问题,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加强了党的作风建设."七大"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革命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中国形成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他们也有入党的要求。这些人入党首先要解决其思想入党问题,以使我党永葆先进性。毛泽东的思想建党理论虽然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但对于今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党的建设仍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新时期处理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问题提供了依据,为保持党员纯洁性提供了方法,为党员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3.
社会整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所衍生的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矛盾显性化、政治诉求多样化以及多种价值观念的激烈碰撞,给执政党的社会整合提出了新的要求。执政党只有不断与时俱进,以社会公正为准绳,拓宽利益表达渠道,加强思想理论宣传,协调好不同的利益关系,构建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社会整合机制,才能不断扩大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型无产阶级政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进行建设的,面对许多特殊的困难。中国共产党内最本质的矛盾是无产阶级思想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成功地实施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建设了一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历史经验证明必须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党的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相结合;实行民主集中制;发扬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通过政党下乡将农民组织起来,整合到政治体系中,成为政权的支持力量,保证了国家政权的巩固和乡村社会秩序的稳定。在政党下乡过程中,党号召和派遣先进分子深入乡村开展农民运动,将贫苦农民吸收到党组织中,使之成为党在乡村的组织者,实现了乡村权力党的转变,奠定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切实加强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为党输送新鲜血液是当前高校党委及各级党组织工作的当务之急。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认真分析现有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不足,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法加强大学生党建建设,始终做好大学生的党建工作,树立党员在当今大学生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党的政治动员激发了农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并通过建立乡村政权组织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的政治整合。在这个过程中,以阶级成分、革命道德和对党的忠诚为标准录用的农民干部成为党整合乡村社会的重要力量。一旦他们的作风偏离了党的政治理念,党就直接通过垂直深入乡村的权力机关开展整党整风运动以达到干部整改的目的,由此形成了政党下乡过程中乡村政治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教育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口号下提出的,在实践与理论的探索中,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其中,延安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历史教育,突出反映了当时党领导现实革命运动的必要性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思想、进行党的建设的现实需求。在这样的语境下,延安时期的历史教育,按照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的不同,呈现出从“国史”到“党史”的变化,也体现了这时期党的历史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关联价值。   相似文献   

19.
欧美政党未能提供革命党是政党的范式,日本朝野人士把孙中山所领导的同盟会称作革命党,当时国内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以及利用会党的策略,使孙中山把同盟会称为革命党而不是政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