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势"关系即道统与政统、教与治、德与位以及吏与师之间的对立、统一。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作为中华文化主体———儒学的开创者,在春秋战国时期"道势"关系离合、消长的曲折情势下,如影随形地、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富有时代精神的君臣论,为秦汉以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整体构建和完善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内迁及其首领在北方筹建政权,对两晋王朝造成巨大政治压力,夷夏之辨得以强化,"夷狄不足为君论"应运而生。该理论宣扬少数民族首领为君自古未有,为臣则有先例,"夷狄"根本不具备称帝的资格。"夷狄不足为君论"从君臣关系的角度对少数民族与两晋朝廷进行关系定位,既受到传统夷夏君臣观的影响,又具有魏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的鲜明时代特征,并对两晋政权和少数民族首领建国称帝、争夺天命及宣示正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党政分开     
在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者夺取全国政权后,怎样处理党组织和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既棘手又极端重要:的问题。这在迄今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解决好或者解决得不好。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按照党政分开来理顺党纪织和国家政权之间关系的基本构思。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党政关系的新概括。  相似文献   

4.
翁有为 《东岳论丛》2011,32(10):67-75
古今中外历史一再昭示:得民心者得天下。而要得民心,关键是执政者必须处理好与人民的关系,尤其是与人民关系最为密切的民生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在决策重大政治、军事和外交等问题的同时,基于其政治信仰,对城市失业者的救济和就业、灾民的救助、疫病的防治这类关系到人民基本生存、生活状况和基本权利的问题,给予了密切的关注和重视,并提出了直接而具体的处理意见,对解决和处理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生问题,正确与妥善处理新政权的执政者与人民的关系问题,从而取得人民对新中国政权的支持和拥戴,对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具有巨大而深远的意义。可以说,其维护民生的意义,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剿匪、镇压反革命、三反和五反等重大军事和政治运动是一致的,他领导进行上述重大军事和政治运动的同时,也在领导着进行不是"运动"的维护民生的"运动"。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6,(12):117-126
在整个东晋南朝时期,南方政权一直延续着设立顾命大臣的举动,所挑选的均为当朝重臣,用以辅助新君。皇帝临终此举,却给新帝登基后造成了极大隐患。这些先帝朝的股肱大臣,在新朝时却几乎都站在了皇帝的对立面,限制乃至威胁皇权的行使,由此引起的君臣冲突直接影响了政权的稳定,使新帝的朝政危机重重,甚至导致皇帝的退位乃至身死。顾命大臣成为南朝政治中最不安定的因素,南朝皇帝频繁更替、建康政权的风云突变,都与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范睢评议     
在秦昭王时,洞察了兼并战争发展方向的范睢离魏奔秦,并投身到秦国的政治活动中,这对秦国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范睢不仅以其丰富的中央集权思想影响了秦昭王,结束了魏冉集团的专权,促进了秦国中央集权制的发展,而且为秦国制定了“远交近攻”的战争方略,使秦国摆脱了兼并战争之累,加快了统一全国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官僚的腐败是体制性腐败,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君臣之间是典型的交易关系,因而做官发财的理念成为君臣双方的共识。但是古代官僚的薪俸普遍不高,只能腐败致富是古代中国的一般状况。不过,从经济学角度看,让官僚通过腐败实现发家致富,相当于给予官僚剩余索取权也即腐败的权力,更有利于解决君臣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符合中央集权的需要。当然,中央集权导致的产权残缺,也为官僚腐败提供了经济基础。中央集权体制与官僚腐败属于典型的共生关系,在传统政治体制下,官僚腐败是不可避免的,任何反贪仅具形式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共在两次革命和两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结合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这两次飞跃,都包括了理论飞跃、实践飞跃和社会飞跃三大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都是通过认识和解决"中国问题"而实现的。由此产生的"中国理论",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结构,即一般原理与特殊原理、理论(理论理性)与道路政策(实践理性)和"理论核心—原理群—具体论断"。由于认识的历史性,以及"中国问题"的结构和演化,决定了"中国理论"的阶段性和不同历史形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经产生了三个历史形态,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今后必然还将产生新的阶段性成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的历史形态。  相似文献   

9.
王一夫 《理论界》2012,(3):93-94
技术是人改变世界的重要手段、工具和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从对技术的"控制"变为"从属"技术的状态,人已把技术作为在世的信仰。技术信仰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对技术的顶礼膜拜造成了诸如唯技术论、效率崇拜、物质至上、道德沦丧等自然社会问题。解决技术信仰导致的诸多问题,就要重塑人对天地人神的敬畏之心,规范技术行为,推进技术民主化,进而达到降格技术信仰的目的,使技术和人的关系达到内在自洽的合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王贤俊  黄金声 《理论界》2013,(2):190-193
高校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内化和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是回答这一重大问题的根本路径和根本要求。文章从高校认识和践行以生为本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出发,从以生为本的时代价值、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和大爱传递等五个方面,阐述了高校以生为本的着力点,文中关于思政课教学的"问题为纲"、"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性化和个性化"、学业有成的"二能三会"、"创新品质和创新教育"、"大爱传递的三个方面"等,都提出了一些目前高校在怎样培养人上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这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建设高水平大学具有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试论市场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徐志辉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人们对市场的功能和作用、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市场经济的利与弊、市场经济产生的客观必然性等重大问题,都有了更加深人的认识。然而,由于传统习惯、传统思维方式以及利益...  相似文献   

12.
宋初论体文以徐铉、田锡、王禹偁三家最为重要.现存徐铉论体文几乎全部是关于君臣关系的讨论,他以"赤心"作为君臣彼此相处的准则,强调儒家伦理,推重士臣作用,为宋人重建儒家君臣秩序及防止皇帝专断提供了一定借鉴,而其中关于朋党及君子、小人之辩的内容也为宋人导夫先路;由于宋初皇帝好文、重谏的政策影响了当时的君臣关系,故田锡的论体文多与科考、论谏活动有关,并塑造了田锡致君为用的精神,以及好直敢谏的政治个性,并进一步影响到了其论体文的创作与品格;王禹偁的论体文与其史观有相通之处,他作史注重"君臣事迹",强调"善恶鉴诫",并善于史实辨正,这在其论体文尤其关于君臣关系的论述中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13.
中共“六大”对苏维埃政权建设问题给予空前重视的原因,主要是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以及根据现实斗争需要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六大” 苏维埃政权理论的提出有重大现实意义,也存在许多左的错误;“六大” 苏维埃政权理论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战国后期 ,秦国在统一巴蜀前后与巴蜀民族始终发展着不同的关系。统一之前 ,秦国与巴、蜀两国虽说很友好 ,却存在领土争夺与统一对方的问题 :秦国为从蜀国收复失地而暗中努力 ,巴国依附于秦国 ;统一之初 ,秦在两地推行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的政策 ;30年后 ,秦国完全废除了蜀侯在蜀地的统治 ,直接统治蜀地 ;在巴地 ,秦国仍然施行“蛮夷君长”制。这与两地民族之历史、社会现状有密切关系。秦国的做法为后代王朝整合、统治南方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5.
蒙元际君臣政治关系从"父子"隐喻为主转向以"主奴"隐喻为主,主要表现在社会和政治运行以及君臣对待等诸多方面。这一转向在实质上实现了类似制度变迁的结果,导致了中国古代历史脉络的断裂和模块嵌入型的秩序接续。转向之后,"主奴"关系成为社会交往的"一般等价物"和差序格局的跃迁通货,而既有的专制共治结构也倾斜失衡。  相似文献   

16.
钻进内部 梦想复辟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过程中,六国的一些反动儒生,眼见本国的奴隶制割据政权的崩溃,他们怀揣着孔老二的复辟经,先后进入秦国,特别是秦国奴隶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吕不韦,为了篡权复辟,编写《吕氏春秋》时,曾招徕大批孔孟信徒。秦始皇统一中  相似文献   

17.
周孜正 《兰州学刊》2011,(10):169-173
1949年,中国共产党获得政权后,"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具备了实现的政治基础。解放初,为帮助建设新生政权,中共在各大城市迅速成立了各级工会筹备委员会,工作目标为:协调劳资矛盾、提高工人待遇,树立工人"主人翁"地位,并引导工人理顺"当家做主人"与"恢复经济"的关系,使两者目标一致,相得益彰。文章以刚解放的工商名城无锡为例,中共通过对工人、工会多层面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铺设了"当家做主人"的道路,团结了广大工人,为建设新无锡提供了坚实的阶级支持,再现了党在建国前后的一段"治天下"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是掌握和领导国家政权的党 ,是执政党。周恩来围绕着“怎样实现党的领导、怎样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一重大问题 ,对党的领导的内涵、党政关系、党群关系、党与各民主党派关系、党内民主和党的自身建设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观点和主张 ,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秦朝文化专制制度与其说是出于韩非和李斯的操作,不如说是来自于《商君书》和秦国固有文化模式的影响。商鞅法治思想和由其门人弟子编撰的《商君书》以及秦文化不仅使秦国走向富强和统一,也成为秦朝和后世封建君主在思想领域内实现专制的理论依据,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六朝的民族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朝的民族政策钱国旗民族政策是一个国家或政权用来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准则和策略,是多民族国家的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所必须优先考虑的重大政治决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政治分裂动荡、民族迁徙融合、文化多元碰撞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