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宗教对当代美国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一个笃信宗教的国家,在发达国家宗教色彩最浓.其原因在于宗教在维系美国社会的道德秩序、缓解各种社会矛盾冲突、救济帮助贫困民众、稳定社会结构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美国宗教具有突出的三个特点,即新教是美国宗教中最重要的因素;美国宗教教派众多,美国宗教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美国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相结合.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政教分离的国家,美国虽然实行了政教分离,但宗教对美国政治仍然产生很大影响,宗教与政治不但从来没有分离,而且一直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共同为美国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2.
<正>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宗教一直是各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份。直至今日,许多国家和民族仍沉浸在宗教文化之中,甚至有的以宗教为精神支柱。宗教在文化史中的地位,使得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带有宗教痕迹。文字是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直接为文化服务。它的产生、发展乃至某些文字的灭亡都与文化尤其是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美国宗教政治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关注美国宗教与民主政治关系的同时,去分析宗教信仰对美国政治的影响。普遍认为不了解美国宗教就不理解美国这个国家,因为在这个国家里,处于主导地位的基督教文化长期影响美国的政治,但是我们发现9·11之后,这一传统模式正在迅速改变,其它宗教文化正在快速渗入到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之中。这种趋势对美国的政治到底有多大影响,及如何实现它的政治作用,这些甚至能帮助我们预测美国未来的政治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4.
早在中美深入而直接交往之前,美国社会就已经开启了对华认知过程,孔子形象的建构便是过程的核心环节.各类出版物显示,在18世纪后半期美国人的文化想象中,孔子思想主导着中国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但却因为中国封建政府的政治需要和国民的群体特性,其原有的宗教元素日渐磨灭,成为与基督教迥然有别的异教信仰.以此为基础,早期美国社会意识中的中国即便在众多方面表现不俗,在精神领域却是一个异教国家.如此认识带有鲜明的西方中心主义烙印,是中外学界长谈不衰的东方主义的又一表现.  相似文献   

5.
澳门存在宗教僵侧,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澳门家教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独特的地方:它保存有中国最为古老的原始宗教遗迹,又是东西方宗教文化交融最早,也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它是研究东西方宗教文化交融史的一个不可分得的范本,它所蕴含的精神文化现象是非常值得我们研究的。本文拟就澳门宗教文化身份的变化问题谈一些看法。在生在群落的精神定位中,宗教们值是民众精神凝聚的核心。澳门的宗教格局经历了从本立宗教门多元宗教演变的过程,这实际上意味着,澳门民众也经历了对不同的宗教价值进行选择和认同的过程。本土宗教的延续和加强…  相似文献   

6.
康有为是中国最早对国民意识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的思想家之一,其关于国民意识的哲学思考,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又吸纳了外国优秀文化的成分,具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内涵;从实现国民意识的实践看,由于康有为主张全体国民共奉孔教,这使他似乎显示出保守的一面,但其主张中其实暗含着国民意识问题最终体现为宗教或信仰问题,而这一重要的问题恰恰是中国在塑造现代性的国民意识中所极其欠缺的。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政治法律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是国民意识的大起大落。国民意识的起落在制宪史上表现为两个时期。本世纪上半叶是国民意识的形成与高涨时期;本世纪下半叶是国民意识的衰弱和丧失时期。国民意识的起落不仅反映出立宪思想的变化,而且反映出中国社会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许多深层次的价值观念转型问题。国民意识的衰弱和丧失是当代中国文化危机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导致国家进一步异化于社会的原因之一。重构国民意识和发展国民社会是21世纪中国宪政发展和人权保障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发展创新的时代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宗教问题.在处理宗教问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展开,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新的特点和特色:一是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认识宗教问题,二是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处理宗教问题,三是坚持从人民群众的立场出发对待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9.
《理论界》2016,(5)
慈善在美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种利他行为,同时也是一项伟大的公益事业。美国现代慈善之所以如此发达,根本原因在于其各类组织、基金会、团体、公司及个人的积极参与,而促使美国民众参与慈善事业的源动力在于其文化根源——宗教、财富分配观、志愿者精神、个人价值的实现等,这些对于美国人慈善文化及慈善理念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在慈善文化的推动下,美国的现代慈善才得以兴盛,使其在社会财富分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塞缪尔·亨廷顿在《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中围绕美国国家特性和国民身份当前所面临的解构危机,将视野聚焦在“界定美国国家特性的盎格鲁一新教文化正在面临多元文化主义盛行、拉美移民涌入、超国家认同兴起等带来的挑战”“0之上。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的纽带和灵魂.西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有利于增强全区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矛盾的化解,更有利于在西藏地区尖锐复杂的分裂与反分裂斗争形势下,在全区形成一种核心价值导向.但西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面临着经济发展滞后,宗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力的消解以及消费主义对传统宗教社会的强大冲击等现实.针对西藏社会存在的特殊矛盾和主要矛盾,提出因地制宜的理念、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12.
尽管美国人避而不谈自己的民族主义,但美国的民族主义是客观存在的,其表现形式是以美国“国家利益”和“美国精神”为核心的国家民族主义。美国的国家民族主义在其形成早期具有积极意义,但从本质上讲,美国国家民族主义的非理性因素在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种族、宗教、文化多元化和民主外延的扩大,“天定命运观”过渡到“普适价值观”,已与霸权主义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3.
“人的现代化”理论,本来是本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出现的一种现代化理论,它是国外现代化理论形成时期的诸多理论之一,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英格尔斯。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可以用英格尔斯的这样一段话来概括:“人是一个基本的因素。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的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到行为都变为现代化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国家。”作为一种理论学说,它的是非曲直在现代化理论中早有评说。  相似文献   

14.
汤唯 《文史哲》2003,1(5):48-53
当代世界各国的发展虽然以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的提升为中心 ,但国家的较量也是人心与人力的抗衡 ,国民意志与民族凝聚力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伊斯兰文化、基督教文化、佛教文化 ,都超越了国家政治控制的范畴 ,形成了世界主义的发展体系 ,必然羁束着国家与社会的历史进程。因此 ,我们不可漠视宗教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对现代社会所产生的凝聚力或制约力 ;不可希求先进的物质文明会改变所有教徒的行为举止 ,从而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必然向着消除宗教影响的方向演变 ;不可幻想宗教文化一蹴而就地被其他文化所取代。  相似文献   

15.
韩素玲 《东岳论丛》2007,(5):152-154
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集中地表述了他的社会和谐理念。他以讨论国家的"正义"理念为主线,认为在一个理想的国度中,治国者必须要有为国民大众谋福利的"正义观",必须要具备哲学家所特有的宏观视野、博大胸怀和透过表面现象准确把握事物永恒不变"理性"的气质和才能;国家必须要造成一种国民人人恪尽职守、高度和谐统一的"自制"系统;公民必须人人要有"自知"之明并根据社会的正确分工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守责;国家公务人员必须要公正选拔、精心培养并具有勤政廉明的职业操守;必须要重视普遍化的国民教育并因材施教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亨廷顿"美国国民特性"论强调,作为立国根基,文化传统比意识形态更为重要。这虽然是一个基于美国国情得出的结论,但也启示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当代中国国家认同中的文化传统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文化认同是文明根柢,意识形态认同是政治建构,两者缺一不可,相反相济、相辅相成地构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与近代体育运动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宗教进入中国,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西方近代文化。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近代体育运动,正是在这样一个社会潮流中传入中国并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的。此后,它逐步取代了传统体育活动,成为中国体育运动的主流。可以看出,体育运动的发展又和宗教的传播发生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考察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在宗教文化的传播中所产生的影响应以多角度给予评价。对于它在中国宣扬宗教文化的同时传播西方近代体育文化、促进中国近代体育运动发展的积极作用,是要给予充分肯定的。  相似文献   

18.
试析宗教文化对美国外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个实行政教分离的国家,美国国内的宗教色彩却是十分浓厚的,宗教文化在美国社会中具有深厚的基础和深远的影响力,不仅在国内政治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并且对美国的外交思想和外交决策也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和多宗教的国家,在各民族中,原始宗教与世界宗教同时存在,本土宗教同外来宗教并行不悖。作为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宗教不仅体现在寺庙教堂和神像宝塔上,而且渗透于伦理准则和社会习俗中;不仅制约着帝王将相和文人骚客的动机和行为,而且引导着善男信女和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在中国的漫长历史时期和广袤地城内,宗教历尽沧桑而依然存在,并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它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起过不可否认的深广影响。今天可以说,不了解中国的宗教,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的社会、政治、文化和历史。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  相似文献   

20.
张燕楠  温辉 《理论界》2012,(9):103-105
新批评是英、美文学理论界乃至整个西方理论界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的一些基本论点和方法已在西方文坛,尤其是美国文学批评和文学教学方法中留下了无可消除的印记。新批评与形式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既是一种形式主义研究,同时又是一种文化价值研究,具有宽广的文化视野,宗教关怀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