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他通过以“无”言“道”,展开了对生命的追溯、反思和指导。与“常”相应之“无”描述的是“道”动态的创生过程,侧重从超现象界言“道”;与“有”相应之“无”突破了静态限定之“有”,侧重从现象界言“道”;无心之“无”则进入了对人类社会精神生活和实践行为的探索,从而将宇宙和人生合一,使人体悟得于“道”真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道德经》首章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六字对于理解老子之道极为紧要。千百年来,人们对此句的解释存在严重的分歧甚至根本对立。依次辨析几种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解释,诸如"道不可言说,可言说之道非恒常之道""道可言说,但非恒常不变"等,从而可以知道,这些解释均是未得老子本意的歧解。"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仅仅是说:世人通常认为的一切可道之道(即可行之道),均属人为之道,虽其或可得一时之益,或可解一时之难,然必因人因时而兴废,皆非恒常之道。  相似文献   

3.
老子《道德经》以得意忘言或者言难及意的理论表达方式向我们开启了一种由道及德的"道-德"观。这种"道-德"观始终以通达于道为其终极的形而上学指向。德由之于道,但是德并非道德而涵摄道德。老子《道德经》所承载的实际上是以道为核心概念而以"道-德"为核心内容的哲学思想系统。  相似文献   

4.
5.
朱晓鹏 《青海社会科学》2000,(2):64-68,,90,
老子思想中本没有独立的美学体系 ,老子的哲学和美学是完全溶为一体的 ,或者说其审美观只是其哲学理论的延伸。正因此 ,老子哲学的特点也就直接规定和影响了老子美学的基本特质。譬如说 ,老子哲学的否定性方法显然也是其美学的基本方法。由于使用这种否定性的方法 ,所以老子美学并不着重于直接对“美是什么”的形上学追问和逻辑思辨 ,而是侧重于通过对世俗的或传统的“小美”、“假美”的批判否定而映衬、浮现出真正的“大美”、“至美”。实际上 ,通过这种方式呈现出来的主要是关于“美的存在形式”。侧重于对“美的存在形式”的探讨而不是…  相似文献   

6.
赵行良 《船山学刊》2004,(1):93-95,126
“道”是老子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历代学者都研究过这一问题。我认为“道”不是一个名词 ,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它是指由“无”向“有”转化的过程 ,是“无”和“有”的统一 ,类似于海德格尔的“显现”。  相似文献   

7.
论老子之道     
  相似文献   

8.
李华华 《船山学刊》2005,(2):103-105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在<老子>中,"圣人"、"有道者"、"善为道者"、"君子"、"大丈夫"等,对道都有深切体悟.他们在内心不懈地追求道;在个人修养上不断地体验道;在社会中力所能及地践行道,实际上构成了守道的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使老子不可言说之"道"显得更加真切和丰满,对人们的精神提升产生无止境的引导作用,对它们的解读,于古于今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老子》哲学中,“道”的涵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指世界的本原,二是指一种规律。检视《老子》“道”论,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创造和文明发展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老子的道深玄不可言说。但恰恰是不可言说,给世人留下了无数言说的角度。笔者以为,从“无”的角度言说更能够比较深刻地领会道的丰富内容。《道德经》第一章虽然同时用“有”、“无”两者描绘道,但从“无”的角度领会道是更佳视角。“有”是道的静态属性,“无”是道的动态属性。在老子看来,“无”比“有”能够更加深刻地反映道的实质。所以他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相似文献   

11.
审美的身体不仅是艺术的身体主题,也是日常现实中的身体主题,呈现为身体审美的实际参与性与在场性。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身体更是卷入消费的中心,呈现作为资本和偶像的身体表征,衍生出身体审美的若干误区。建构身体的审美之道,应当秉持客观冷静的反思性态度。在拨开身体审美误区的同时,应当警惕隐藏在审美操控下的身体异化本质,提出构建身心和谐的身体审美之道,有效抵制错误的身体审美意识对身体的规训和戕害。  相似文献   

12.
《老子》中的自然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主要体现在:自然在其历史的起点上是名词性概念,是对人类早期文明所形成的无为的生活状态的描绘,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来的"道",成为万物的本源以及万物按照无为的原则生存与运行的规律。如果把"道"作为真理的话,自然则是指引"道"生成、运行、发展的绝对真理。作为绝对真理的自然在其外化和现"象"的过程中又变成了一个动词性概念。其含义是:在伦理阶段,自然保持着道的素朴的真理本性;在教化阶段,自然之"道"异化为"德"与"无德";在道德阶段,自然之道回复其至善的本性,最终达到"道""德"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贡华南 《社会科学》2012,(1):124-130
在《老子》中,道路只有两条:道与盗。无心或有意偏离道者,必将归于盗。道超越了仁义智勇等人道价值,在其主导之下,仁义智勇都获得新的规定。修道者以爱而不用、守身勿失的一贯姿态立于世。盗以以己加于物、取物归于己为其基本精神结构,以径、利为具体内涵,以走出自身而迷失自身为常态。道不弃盗,扭转盗之精神方向,即可由盗返归于道。  相似文献   

14.
蔡银枝 《船山学刊》2009,(3):211-213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几千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迄今对高校在培养人才的心性修养境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赵元 《天府新论》2004,(Z2):11-12
《老子》人生哲学中的自然无为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自然,是生命的初始状态,是心灵的纯朴本性,是心性因性而行的运行方式;无为,是没有做什么和不要做什么的心态;自然无为,是纯真、自由、平淡的心灵写照,它在人生哲学养心之道中要求回归生命本真,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的最高目标,因而有利于净化和美化人类的心灵,提升人类的精神品质及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6.
王丽梅 《船山学刊》2003,(4):126-128,153
“无”是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范畴,“无”是没有任何规定性与确定性,也不能给万物和人类以任何的规定性和确定性;无是生,这种生是以化言生,即化掉机心和造作,就等于生万物;肯定,是不与否定相对待的肯定;无是超越,超越肯定与否定。无中有有,有中有无,无而不无,有而不有,万物始于无,成于有。无以有显,而从有出。老子通过“无”这一范畴,层层下贯,由无到有,由有透显出人,深刻地论述了人与万物的“观照”关系,实现了价值转换与价值重估。  相似文献   

17.
寄寓是苏轼对人生在世状态的思考。从空间维度上,他提出“吾生如寄耳”,人只是寄寓天地间,一生漂泊;从时间维度上,他提出“人间如梦”,人生如同一场梦境,转瞬即逝。不过,他并未沉沦,而是通过自然审美生发出寄寓之道——齐同“寄”与“归”,认山水最佳处为家;齐同“梦”与“觉”,化如梦人生为审美人生。苏轼的自然审美不是以自己作为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进行主客对立式观照,而是生发出注重自在自得的“寓意于物”的这种自然审美模式。从寄寓之道的角度探讨苏轼的自然审美,能够使自然审美超越审美对象的意义而获得生存哲学的意义,从而深化当代自然美学。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哲学上把老子之"道”的涵义分为三层,即本原之道、境界之道和理则之道,认为老子之"道”既是世界万物的最后根源、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凭借和根据、法则和道理,又是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理想.  相似文献   

19.
老子《道德经》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虚静在《道德经》中不仅是种状态美,而且是种境界美。以虚静为美反映了老子悟道、合道的审美理想,这是他所处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下审美思维的折射,浓缩了真善的特质,表现出他对自然、社会、人生之美的渴求,蕴含了对异化文明的批判,为后人寻求美的生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老子道德经新编》是董京泉先生站在时代的高度,在反复研读、思考和扎实的文献考证的基础上,依据自己对老子思想体系和内在逻辑的理解与把握,对通行本《老子》(王弼本)篇章结构作了大胆"重构"的一部创新性著作。全书分道论篇、德论篇、修身篇和治国篇,共八十八章(将通行本中内容不相属的七章"一分为二",因此比通行本多出七章)。新编本在每章特设了"辨析"一栏,对本章要点、难点及古今注家分歧较大的一些文字校诂和意义解读问题逐一详加分析考辨,或择善而从,或阐述己见,是该书用力最勤、最富创新价值的部分。文化元典的生命力在于与现实相接合,常解常新是使古老经典永葆青春魅力的必由之路。新编本对《老子》的重构和创新性解读必将使中华民族的这一哲学瑰宝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烛照和开启人们智慧的心灵,其价值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