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1年武昌起义前夕,湖北新军第八镇炮队第八标三营左队部分士兵在未获批准的情况下为即将离营的战友饯行,遭到队官粗暴制止,引发双方剧烈冲突,后虽经弹压平息,但湖北新军内部暗潮涌动,一度成为舆论热点。南湖炮队事件的发生,既由新军内部官兵矛盾长期积累所致,也与保路运动发生后局势紧张有关,同时也受湖北革命党人长期组织动员的影响。南湖炮队事件的发生虽纯属偶然,但又与革命党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事件导致武昌起义消息泄露、起义计划推迟,促使湖北当局加大了对革命的防范力度,也加剧了新军的离心倾向。  相似文献   

2.
从新发现的庚戌新军起义资料谈起黄大德一最近,笔者在《时事画报》上发现了一批关于庚戌新军起义的资料,对于研究是役颇有重要价值。新军起义始于己酉年大年三十,终于庚戌正月初四。时隔仅半个月,正月二十日出版的是年第一期《时事画报》,便刊载了12幅题为《新军变...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在陕西的胜利与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前夕,全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已经达到高潮,同盟会联络新军和会党,不断地在各地发动武装起义。1905年冬,井勿幕奉孙中山先生之命回陕发动革命,1908年夏在西安成立了同盟会陕西分会,并作出了联合新军和会党的决定。为了联络哥老会,以其首领张云山在省城的“通统山”为基础,双方共立“同盟堂”,同盟会员钱定三(钱鼎,新军一际三营督队官,即营付)、张宝麟(仲仁,新军炮兵营中队排长)、邹子良、马开臣等一些人先后加入,同盟堂成了联络会党和新军的秘密组织。同年10月,同盟会召集  相似文献   

4.
赵贞 《西域研究》2006,(2):23-30
回鹘归义军是会昌二年六月唐中央为表彰嗢没斯的慕义归化之举而建立起来的,最初有回鹘士兵2600人,居所为天德军城。以后在讨伐乌介可汗的过程中陆续吸收了党项、契苾、退浑、沙陀等部族,力量有所扩大,至会昌三年二月解体时有士兵3000人;虽然它的存世时间仅有240余天,但这不失时机地增加了唐北部重镇的防御力量,并自始至终影响着唐对漠南回鹘的态度和立场,是唐朝最终解决回鹘问题的重要一环,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唐中央“分而治之”和“以夷制夷”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5.
吉林地区直到光绪九年才实行“摊丁入地”改革,在全国是最晚的。具体情况是:一、摊丁入地仅限于吉林、宁古塔、伯都讷三城所属的纳赋民地;二、民地田赋的征收是按照土地科则的高低兼收银米;三、摊丁科则。吉林地区实行摊丁入地后,人民的赋役负担有所减轻,移民的人身束缚有所放松,对吉林地区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开发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金史》卷一○三《细石烈桓端传》:“贞柏三年蒲鲜万奴取咸平、东京沈、澄诸州,及猛安谋克人亦多从之者。[四年]三月,万奴步骑九千侵婆速近境,桓端遣都统温迪罕怕哥辇击知之。四月,复掠上古城,遣都统兀颜钵辖拒战。”原文中的“三月”、“四月”与贞相三年下文连书则误,应是四年三月万奴“侵婆速近境”,四月“复掠上古城。”中华书局点校本《金史》把“复掠上古城”的古字改为“京”,并云:“惊’原作‘古’。按本书卷一二二《温迪罕老儿传》,‘蒲鲜万奴攻L京’。又卷一二八《给石烈德传》,‘蒲鲜万奴逼上京。’今据改”。此为…  相似文献   

7.
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回归日,这是一个令中国人振奋,令全世界瞩目的不寻常的日子,这一天很快就要到来了。“九七”香港回归是和邓小平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他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集体智慧,提出并制订“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五十年不变的伟大战略决策,他亲自指挥并参与中英香港问题的谈判,这是中英两国国力和政治智慧的较量。经过前后三个年头的艰苦努力,两国政府终于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同时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成…  相似文献   

8.
甲骨文中有“巴”字,其形是“妇女怀孕”之状。谷斌、刘雁二同志不同意此说,认为“巴”字与“巴蛇”有关,“巴”之本义为蛇。“巴”字字形与“蛇”形不类,字义上没有共通之处。《说文解字》对“巴”字的解释有误。殷周时代的“巴人”分三部分,即丹阳巴人、巴子国和夷城巴人。丹阳巴人是甲骨文中的“巴方”。“商榷”一文所论的是“夷城巴人”,而“夷城巴人”不是甲骨文中的“巴方”,而是殷末周初的“虎方”。他们崇拜“虎”,而不是“蛇”。故“商榷”一文所论没有中的。  相似文献   

9.
张华腾 《殷都学刊》2013,34(3):20-27
义和团时期,袁世凯新军实力大为扩张.随着他出任山东巡抚,其武卫右军全军由天津小站开赴山东.根据山东特有的形势,他又抓住机遇,创立了一支新军——武卫右军先锋队.期间,江南自强军也奉命开赴山东.山东巡抚时期的袁世凯实际领有武卫右军、武卫右军先锋队和自强军三支新军,兵员总数达二万多人,其军事实力大为扩张,而军事实力的膨胀,为其应对山东局势,保持山东一方的稳定和随后对山东的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新军残酷镇压了山东义和团,同时也阻止了列强尤其是德国进一步向山东的进犯.  相似文献   

10.
一、残阳何意照空城 山西作家采风团“走马黄河”的第一站是偏关。偏关,古称偏头关,因为“地形东仰西伏,似人首之偏隆”,因此得名。黄河落天走山西首先流入偏头关境内,滔滔黄河和巍巍长城在这里交汇,内长城和外长城在这里聚首,是晋蒙交界之处。偏头关与雁门关、宁武关并称为长城“外三关”,史称“九寨屏藩,三关首镇”。由于偏头关三面环山,地形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来就有“宣大以蔽京师,偏头以蔽冀晋”的说法。  相似文献   

11.
清末新军变异之成因探析仲华“练军筹饷”是晚清政府意图挽回颓势而进行的一次重要的军事方面的努力,希望通过编练新军来支撑摇摇欲坠的统治。在编练新军过程中清政府投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结果却是武昌起义湖北新军揭竿而起、权臣背叛北洋重兵反戈相逼,清政...  相似文献   

12.
一清末光绪三十年(1904年),满洲皇族为了要巩固垂危的封建统治权力,将全国新军整编为常备陆军,编成三十六镇,北京设练兵处,各省设督练公所,企图借新军兵力,把八旗绿营、巡防营等窳败腐化的旧军裁汰,重新建立武装力量,镇压国内革命。这一时期,清政府的昏庸无能和堕落成为帝国主义侵略工具的本质,已经明显地暴露在人民面前。人民再也不能继续容忍清廷的残暴统治,因而推翻清廷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使中国革命的形势,有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湘军定义的演变,大致经过三个阶段。第一,指代曾国藩以湘乡勇为基础创立的新军,湘军(或湘勇)中的湘是湘乡的简称。第二,经过《湘军志》的书写,湘军定义扩大为出身湘中的将领以曾国藩所创营制,招募湘中官勇成立的新军的总称。第三,经过《湘军记》的书写,湘军成了以曾国藩为领袖的湖南籍军官率领的军队的统称。  相似文献   

14.
100年前的武昌起义在开风气之先的内陆省份湖北发生,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政改革措施不当所导致的财政危机,即在短期内将过多的财力投到编练新军上面,同时又道德化地快速禁烟,使地方财政失去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导致湖北财政陷入严重危机.在财政危机的情况下,依靠湖北地方政府财力支撑的湖北新军军费投入的削减则助长了新军士兵的不满,促成了武昌起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西方战争文学中,“敌人”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历史事件常识,它在三个向度得到重新的考量:一是等级森严的军队建制和人的权利欲望的关系,体现出某种政治文化的利害冲突;二是人性的局限性在残忍搏杀中的变异,使得战争的残酷增加了邪恶性;三是敌对阵营士兵之间对共同命运的审视以及对生命本身的重新认识.从根本上来说,这种考量是对西方近代以来人文理性传统的特殊反思.  相似文献   

16.
歙县县城不大,只有五十万人口,却也不能小看了它。秦置县及今有2230周年,歙县人都以“城里”特指歙县城所在地。合肥是安徽的省会城市,歙县人去合肥就说“到合肥去”;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歙县人去上海就说“到上海去”。而歙县人进歙县城要说“到城里去”。谁听了也能明白个中意思。  相似文献   

17.
华夏古文明,徽州算一宗。浩瀚徽州文化,地名算一宗。展开古徽州的版图,那星星点点的村落名,无不映射出古老徽州的自然、人文景观特色,蕴藏着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安徽省休宁县的五城就是一个久破未开的地名谜,更是一个玩味不透、开掘不尽的千年古镇。五城地处县南26公里,处古徽州府通往所属婺源县的驿道上,如今依然为黄山市府屯溪或休宁县城通往江西省婺源县要道上。五城有三件宝,棕绷、米酒、豆腐干,享誉遐迩。五城,好气派的地名,望文生义即为五座城。缘乎此,自古以来,  相似文献   

18.
文天祥(公元1236-1283年),江西吉安人;陈文龙门232—1277).福建莆田人。他们都是南宋末年的名臣、儒将、抗元爱国民族英雄。丈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使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光照日月,气吞山河,成为许多爱国者的人生座右铭;与文天祥同时代的陈文龙,在保卫福建兴化城悲壮的战斗中.战败被俘后.被元军押送临安途中.也留下了“项信累囚堪衅鼓,未闻烈士坚降旗。一门百指沦青尽,谁有丹衷天地知”的诗句,同样光彩照人,气节崇高。为纪念这位‘“如水行地.如日在空”.忠贞正气,宁死不屈的乡贤.自明洪武直至清光绪年间…  相似文献   

19.
海拉尔于1934年建城,至今已有二百五十年了。当时称呼伦贝尔城,也称呼伦城。由于它位于海拉尔河附近,民间也把它称为海拉尔城。1901年东清铁路在今火车站址建成车站,定名为海拉尔站,“海拉尔”之名才被更多的人所知晓。后来由站名又演变为城市的地理名称而沿用至今。 关于“海拉尔”名称的由来,到目前为止,大家都比较赞同的一个说法,即海拉尔是由海拉尔河而得名。而海拉尔河的名称由来和含义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每年都有数百万农民流入城市,人们称之为“盲流”。我们对滞留北京的500名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回收的495份有效答卷中了解到:1、来城时间短。第一次来城寻找工作的人,占62.31%;11.32%的人从1988年开始进城工作;工作2年以上的只占26.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