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证明劳动具有商品的性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证明了劳动具有商品性质之后就能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市场,就能说明按劳分配原则及其实现形式,就能说明自主劳动,就能说明劳动者的劳动权,就能说明如何才能做到尊重劳动;证明了劳动具有商品性质之后就更新了商品范畴,就丰富了劳动价值论,就奠定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依以建立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能不能作为商品?有的学者说劳动能作为商品,但是很多学者都反对这种观点。马克思得出了劳动不是商品的结论,学者们说劳动不能作为商品就都是从马克思的结论出发的。但是学者们基本都误解了马克思。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没有作为商品,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现实出发得出劳动不是商品的结论是正确的,但是教条式地把它运用到社会主义现实就是不正确的了。  相似文献   

3.
关于劳动商品的观点我们是从现实经济生活中概括出来的,但是它又有深远的理论渊源。不仅古典经济学家提出过这样的观点,马克思也曾涉及过这个问题。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现实出发认为劳动不是商品,但是他又认为劳动者实际让渡的是劳动;马克思在讨论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时曾经推论社会主义本质上就是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关系。当然,他们限于历史条件或理论局限对于劳动的商品性质都不可能做出科学的证明。前苏联和东欧的某些学者也曾探讨过劳动的性质问题,他们认识到通过市场配置劳动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要发挥工资、市场的作用,但是他们对于劳动的商品性质也没有做出科学的证明。我国学者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探讨劳动的商品性质问题,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研究还是比较深入的,比如赵履宽、杨体仁、林子力等一些学者就曾证明过劳动的商品性质,但是他们的证明还不科学,有些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劳动商品的观点还有待于进一步科学的证明。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马克思创造性地通过劳动力商品范畴,科学地阐释了剩余价值理论,进而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并为无产阶级进行剥夺剥夺者的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可以说,证明了劳动力商品范畴就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就从理论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问题。那么,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这样的经济范畴?我们能否证明这样的经济范畴,并从它出发而反映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的种种问题呢?关柏春研究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劳动商品范畴就是这样的经济范畴,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相结合就能证明劳动具有商品的性质,这也是当代经济学家应当自觉承担的责任。但是,他也深深地知道,证明劳动的商品性质又谈何容易?劳动的性质问题是政治经济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历史上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都曾研究过这个问题。斯密、李嘉图认为劳动是商品,马克思恩格斯则批判了劳动商品的说法。改革开放之后,林子力、王岩、王建民、黄正山、秦风白等一些学者又曾研究了劳动的商品性质问题,但是当他们遭遇卫兴华、马庆泉等学者提出同义反复问题的责难时却没能做出有说服力的回答,结果功败垂成。然而,这仅仅说明了证明劳动商品范畴会遇到理论难题,而并没有说明劳动商品范畴是不能证明的。可以肯...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从多方面论述过劳动的性质问题,在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时他认为劳动不是商品,而在说明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时又认为劳动是交换的对象。马克思的劳动交换理论是广泛而又深刻的,是全面而又统一的,他关于劳动性质问题的论述都是从一定的生产关系出发的,他在论述劳动的性质问题的同时也就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关系。所以,他对于劳动的性质问题的论述对于我们认识现实中劳动的性质问题以及揭示现实社会的本质关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劳动与商品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必然创造商品的价值,形成社会的财富.高等教育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起不起作用?起什么样的作用?如何起作用?人们对此重视不够,研究不多.面对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改革的实际,有必要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实质进行再认识,运用劳动价值理论分析高等教育劳动与商品价值形成、丰富社会财富的关系,这对发展观代高等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教师的劳动具有一般劳动最基本的特征 ,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 ,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的 ,符合马克思对劳动力价值量的分析。承认教师的劳动是生产性的劳动 ,有利于在教师中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有利于重新构建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教育体制 ,有利于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方针。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实际上说明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判断和重要目的。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阶段,正义是规范人们交往行为的根本伦理原则,市场经济发展应遵循正义原则。马克思指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交换实质是劳动交换,应以劳动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马克思商品理论说明了商品交换正义的实质是正义的劳动交换,劳动正义是市场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伦理实质,是超越市场逻辑的根本伦理依据,是节制资本逻辑的基本价值遵循,劳动正义就是建设人民共同富裕市场经济体制的伦理基石。  相似文献   

9.
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这个问题,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劳动产品,社会主义劳动力归个人所有。马克思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个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  相似文献   

10.
论劳动创造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劳动与商品价值的关系经典作家曾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劳动创造价值;另一种说法是劳动表现为价值。在有关劳动价值论的争论中,人们经常提到的是劳动创造价值问题,并难以取得共识。如果说劳动表现为价值,或许将有助于取得共识。本文将要讨论的问题仅仅限定在商品价值上而不涉及其他学科的价值内容,即商品价值指的是在商品的交换价值或交换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共同东西。这种共同东西就是一种能反映商品交换关系的经济学量。商品价值就是这样一种经济学量,只是不同的经济理论对这种量本身的性质和量度有不同的说明,从而对商品价值的定义也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一具体劳动的性质决定了商品使用价值的永恒的自然性质马克思把商品使用价值看为具有永恒的自然的性质,把价值看为具有历史的社会性质,这并不是随意规定的,而是由他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所必然引伸出来的科学论断。马克思指出,每一个商品的使用价值都包含一定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或有用劳动,“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26页)(四)既然具体劳动具有永恒的自然性质,那末商品使用价值亦必然是具有永恒的自然性质,马克思  相似文献   

12.
劳动力的特性和劳动的商品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理论要素,结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变化的情况,对劳动力的特性和劳动的商品属性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从而阐述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与资本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关于商品的所有权“表现为直接从商品占有者的劳动中生产的所有权”的思想,是我们探求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原因的理论基石。因此,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不仅供劳动者消费的消费资料要实行按劳(有效劳动)分配,而且用作扩大再生产的生料也应实行按劳分配,实现马克思所预想的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要实现这一点,应区别各企业生产资料的性质和使用方式的不同,根据现实劳动者的累积劳动价值量采取不同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工资是劳动力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综合反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也是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之后,关于社会主义工资的界定,理论界存在着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两种不同观点。本文将在分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基础上,阐明工资是劳动力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综合反映。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后,工资只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这种观点直接导源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虽然没有违背逻辑一致性原则,但是,如果工资只是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会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造成不良的后果。为了使问题得到比较全面的认识,我们将从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平均(必…  相似文献   

15.
理论是现实的反映。任何经济理论都是一定社会阶段生产关系的反映,同时经济理论又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阶级对立的社会,经济理论又代表了一定阶级的利益。任何社会都在发展过程中,一定社会开始时处于上升阶段,到一定时候就处于下降阶段了,其中的统治阶级在社会的上升阶段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下降阶段则具有反动性和落后性,与阶级性质的变化相适应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一定阶段,它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和社会利益相一致,和社会的发展要求相一致时就具有积极意义,相反就具有消极意义。在工业化阶段,资本主义经历了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斯密和李嘉图都处于资本主义向上发展的阶段,是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的经济学家,他们关于劳动商品的观点在他们所处的年代具有相对的合理性。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充分暴露出来之后萨伊再坚持劳动商品的观点就是不正确的了,萨伊的劳动商品观点不符合资本主义下降阶段的实际,具有辩护的性质,是一种庸俗理论。再后来,社会进入后工业阶段,资本主义通过自我调节又具有了相对的适应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时候萨缪尔森又把工资和劳动联系起来了,他的工资理论虽然缺乏价值论基础,但是它说明了当今时代后工业阶段的现象,是有其存在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16.
《文史哲》1975,(3)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生产的原因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劳动的性质和产品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是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强制劳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劳动,是劳动人民为自己阶级的利益而进行的自觉劳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是私人的事情,劳动是私人的劳动,产品归资本家私人所有。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私人产品必然以商品的面貌出现,而且只有通过交换证明生产出来的商品确实是社会所需要的时候,劳动和产品的社会性才能表现出来。马克思和恩格斯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因为它直接涉及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陈秀华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劳动力具有商品性质(见《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85年第10期).本人对此有相反的看法,提出来与陈秀华同志商榷.一究竟什么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条件是否消失?这是弄清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否商品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略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关系梁文星,陈利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关系的特点劳动关系一般指劳动者与录用者(企业或其它单位)在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劳动关系的性质与生产关系一样,取决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相似文献   

19.
深入研究劳动力这一商品的特殊性,正确认识和处理因其特殊性而产生的各种矛盾,是确保劳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健康发展的关键。与一般商品相比,劳动力与其所有者的劳动者具有不易分离性;劳动力的生产具有分散性;劳动力生产过程具有复杂性;劳动力的质量具有可变性。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劳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建立和强化劳动合同制度;制定和健全就业条件法规;改革和完善工资管理制度;改善和加强劳动组织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资本论》第1卷,第89页)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的论述,揭示了价值的本质是被物的外壳掩盖着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阐明了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存在条件,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精华,而且概括了商品经济的共性。我国现阶段还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既然凝集在产品中的劳动仍需通过商品及其价值形式来体现,那末,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难道就不存在某种拜物教性质吗?它的拜物教性质难道不随着它所反映的社会关系的根本变化而具有新特点吗?长期以来,我们回避或者否认这个事实,现在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