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育,即审美的教育。在人与客观世界日益广泛的联系中也不断发展着人与客观世界愈益密切的审美联系,成为人“艺术的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学校里,美育就是向学生进行科学的健康的审美教育,包括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审美能力,美的创造能力和高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人为了创造更理想的生活,不但追求真和善,同时也热烈地追求着美。共产主义的社会生活和道德情操是美的,因为它们有真(合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善(合于这一规律的行为)的本质内容。具有上述的理想和道德情操,并为之奋斗的人是美的。因  相似文献   

2.
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人们就爱好美,追求美,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人类不断追求美、创造美的历史.美在哪里?就在我们周围,就在我们的生活里.可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对生活中充满着美的事物常常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什么学生的作文苍白,反映不出生活中的美或把本来是很美的事物写得不美?究其本,是学生的审美素质不高.不具备良好的审美心理,缺乏美的心灵和感受美的经验.故不能及时地发现、观察、鉴赏周围包孕着美的事物,找不到事物外形与内在的美的联系,看不清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一句话,不能用艺术的眼光去认识社会生活,当然就写不出再现美,发掘美的文章了.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本身是人类的一种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 ,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使自我和他人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愉悦。美的特征给写作思维指明了创作的道路 ,明确了创作要求 ,从而使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向美靠拢。艺术思维是对特定审美感受的理性开掘 ,是从某个角度或侧面深刻领会生活的底蕴。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要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文艺写作 ,首先要求写作的人应是美的 ,然后他才能按照“美的规律”深入生活 ,反映生活  相似文献   

4.
人类正朝着21世纪大踏步地迈进。未来的世界,人类将由为生存劳动转入为营造美的生活而劳动。具有远见卓识的未来学家预言:人类即将步入审美的世纪。人类正朝着一个注重审美趋向的未来世界奔驰。未来社会的人才,必须具有高度的审美意识,具备在各自领域中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将一切生产劳动与美的创造结合起来的能力。全人类都将用美的眼光看待世界,用美的意识去营造生活。正是在这种大趋势下,美有愈来愈受到人类社会的广泛重视。美育,是一门科学,是教育与美学结合的产物。它是“应用美学之理论干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①的科学;是…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本身是人类的一种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 ,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使自我和他人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愉悦。美的特征给写作思维指明了创作的道路 ,明确了创作要求 ,从而使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向美靠拢。艺术思维是对特定审美感受的理性开掘 ,是从某个角度或侧面深刻领会生活的底蕴。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要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文艺写作 ,首先要求写作的人应是美的 ,然后他才能按照“美的规律”深入生活 ,反映生活  相似文献   

6.
艺术美是人类的主要审美对象,它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艺术美的来源有四:一是现实中美的属性;二是现实中丑的属性;三是现实中不美不丑的属性;四是现实中亦美亦丑的属性。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观点、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与现实的美、丑、不美不丑、亦美亦丑特性在艺术形象中的结合,是艺术家创意的物化形态。它的本质,与其它美的形态一样,也是人的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内在精神的感性显现。  相似文献   

7.
人生活在世界上,除了饮食男女之外,总是要有所追求的。而人对于美的追求,是人类的追求的最高层次。这是因为人作为具有自觉意识的高级动物,不仅把客观世界,而且也把自身作为自己意识的对象。人不仅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能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因而自觉地主动地追求美,便成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追求美、创造美的历史;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相似文献   

8.
艺术的本质是人类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因为人只有通过美的东西才能获得财富。在散文诗“小小的规模中我们能看见美的本形,在短短的尺寸里也能有完美的生命。”探寻散文诗的美学特征,能使我们获得对散文诗美的把握、美的享受、美的力量,能使我们沿着一种美好的境界向往而飞升。美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我们考察散文诗的美学特征,应从散文诗的诗意美与散文美的和谐统一入手。散文诗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富于抒情性,洋溢着一种真实自然酌质朴美 如果说社会生活是文学的源泉,那么,情感则是文学的重要因素。整个文学创作的审美过程都离不开情感,它是以情感为始终的,没有情感,任何文学都不成其为文学;投有情感,也不存在真正的艺术。正是在这  相似文献   

9.
美是客观的,美的规律寓于客体之中;美感是美的反映。客观地存在着丰富美,反映到人的感觉,才形成各种各样的美感。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人就是凭藉自己的大脑,在劳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认识世界,并且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由此可见,客观存在的美与认识客观现实的心理活动是非常密切的。没有审美对象,审美意识是不能产生的。正如美学家王朝闻所说的“人对客观世界的美的主观反映,即审美意  相似文献   

10.
关于美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问题一直是美学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审美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它的培养和提高主要有如下三方面 :首先是审美性趣的培养 ;其次是审美观念的培养 ;再次是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的是人的审美创造力的培养。美学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和掌握美和审美的规律 ,更重要还在于按照美和审美的规律来促进世界的美化。要能实现这一任务 ,就必须借助于美育 ,只有通过美的人和他们的审美活动 ,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美 ,世界更美和人更美。  相似文献   

11.
“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美学观点之一。整个美学史证明 ,离开实践去谈美的问题 ,只能是一种纯粹经院式的饶舌。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诞生 ,引导美学家们把实践概念引入美学中 ,从而为美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一、实践是认识美的起点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核心范畴是“自然人化”  美学 ,“自然人化”的根本意义在于自然物与人类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发生了联系 ,成为人类生活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而才具有审美价值。自然物的社会内容是人赋予的。没有人 ,没有人类的社会实践 ,也就没有自然物的社会美。自然…  相似文献   

12.
“桃花源”是陶渊明在表现劳动美的文学创造过程中逐渐建构起来的,是其劳动美理想的最高体现。劳动美是社会美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人在自觉自愿的劳动中表现出的轻松愉悦,在观赏劳动成果时所产生的自豪自信,在劳动所带来的仍然是贫困的情况下,激起的对美好理想的构想以及日常田园生活的情趣和愉悦等,都是劳动美的体现,或者说它们共同构成了劳动美的内涵。陶渊明所发现表现的劳动美,也不例外。涉足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也只有陶渊明一个人全面深刻地发现并表现了劳动美。仅凭这点,他就足以彪炳千古:一、同魏明表现劳动英的动因…  相似文献   

13.
美的事物千姿百态,没有限数。但不同事物的美的状况,无论是艺术的、生活的还是自然的,都并不是美在同一个水平上。就美的状况美的程度说,不同事物之间有着高低上下的差异。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现实世界的一切关系都是为人而在的关系,都是属于人的关系。①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世界上千姿百态的美的事物与人的审美关系,人是审美关系体系中的主导方面。因此毫无疑问,所谓事物美的高低上下的差异,乃是对人而言的,是人见出的差异,是人的审美判断。而任何判断,都有判断的依据与标准,审美判断也是这样,于是,审美标准的问题就自然落入了美…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化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美学的视角看,主要是因为人们在美学观念上陷入了误区:以大为美,城市缺乏明确定位;以整齐划一为美,缺乏个性;以矫揉造作、人工造假为美,失去自然。其实,生态美才是城市美的核心与目标。城市的生态美应该包括直观感受形式、生活与艺术实践和历史文化积淀三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只有城市的直观形式之美、城市与人的生存发展、城市的人文之美和精神之美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融汇起来,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生态之美,才会建设一个人类宜居的美的城市。  相似文献   

15.
线条是构成书法形式的语言和主要物质材料。孤立的线条无多大实际意义,只有当它按照一定美的规律组合起来,从而形成某种美的造型时,才称得起书法艺术,才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当然,孤立的线条也有美丑差异,但欣赏中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善于从直党中作整体把握,往往忽略那些具体线段。从这个意义说,任何孤立的线段,只有放在特定的构形中才是美的;任何孤立的字,只有放在特定的章法中才会是美的,才具有真正美的意义和价值。中  相似文献   

16.
现实美的创造,即人类在现实实践活动中直接进行的创造。在本质上,它是人类关于自身生活的创造。人类的历史表明,现实美的创造是人类进行美的创造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领域,轻视和忽视现实美的创造是不应该的。只有认识和掌握创造现实美的客观规律,才能自觉地创造现实美,推动整个社会生活的美化,更加有力地发挥美学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喜欢和向往真、善、美的事物的。作为“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文学艺术,它的主要任务也就是为人们创造出更多的真、善、美的典型,歌颂真、善、美的东西,让文学艺术产生更积极的社会效果,从而鼓舞人们去为实现美好的理想而奋斗,为埋葬丑恶的东西而斗争。而生活中的真、善、美的事物是在同假、恶、丑的事物的对比中显示出来的。惟其如此,文学艺术中的真、善、美的事物,也是在同假、恶、丑的事物的对比中才放射出诱人的  相似文献   

18.
编辑审美选择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审美选择是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最完满、最充分和最自由的展现 ,是人类认识的最和谐的形式 ,和人类把握世界的最佳方式 ,在这一过程中编辑的审美选择又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这是因为 ,首先 ,编辑对社会文化的传播具有横断控制性 (横断各个学科 )和纵贯导向性 (上承作者 ,下启读者 ,起着双向疏导作用 ) ,是社会文化传播的控制中枢。其次 ,任何美的形式都有一种潜移默化的诱导、感悟作用 ,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人们的思想 ,影响人们的行为。然而 ,所有这一切首先取决于编辑主体对美的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以及编辑主体审美能力的不断发展和提升 ,只有编辑主体的审美情趣自觉地符合了美的规律和社会审美意识 ,编辑的审美选择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审美需求 ,并进而转化为广大群众改造自然与社会的有效方式和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9.
三关于“美的规律”客观性论辨诚然,具有审美属性的“对象”客体其审美价值是在审美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但它的表现必然是通过审美的实践。因为美是“对象”客体的“人化”、主体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离开“人化”和“对象化”的审美实践,便无从表现。所以,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前,因为没有作为主体的人的审美实践,也就无所谓“美”,这是无庸置疑的。但从严格意义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考察,在人类出现以前的自然界,具有审美属性的自然客体是存在的。如明月、朝阳、清溪、泉流与鲜花等等,这些具有审美属性的自然客体,也有它们…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进人现代工业社会,技术品的审美成为人类审美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功能美、结构美、肌理材质美和形式美等技术品的美的构成要素角度出发,着重讨论了这些互相联系、互相交叉的构成要素的美的特征和本质,从多角度揭示了技术美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