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她从小就“与众不同”,因为小儿麻痹症。她的左腿瘫痪,只能卧病在床,失去了儿童应有的欢乐和幸福。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与日俱增,甚至,她拒绝所有人的靠近。但也有个例外,邻居家那个只有一只胳膊的老人成了她的好伙伴。老人是在一场战争中失去一只胳膊的。老人非常乐观,她特别喜欢听老人讲故事。  相似文献   

2.
《江海纵横》2008,(4):33-33
她是一个黑人女孩,因为小儿麻痹症,只能卧病在床。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也与日俱增,甚至拒绝所有的人靠近。但也有个例外。邻居家那个只有一只胳膊的老人成了她的好伙伴。老人是在一场战争中失去一只胳膊的,她非常喜欢听老人讲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她是一个黑人女孩。她从小就"与众不同".因为小儿麻痹症,左腿瘫痪。她失去儿童应有的欢乐和幸福。随着年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与日俱增,她拒绝所有人靠近。只有一个人例外,邻居家那位只有一只胳膊的老人,成了她的好伙伴。老人在战争中失去一只胳膊,却非常乐观。她非常喜欢听老人讲故事。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哲学     
母亲87岁了。她没有读过书,在上万个汉字中,她只认识一个字,就是她的姓氏“丁”字。这样的一个老人,她的一生,却是一部哲学大书,她用她朴素的人生哲学,养育着一群儿孙。 “没有爬不过的山”,在命运不济的时候,母亲常常这样鼓励我们。她一生坎坷,从小失去父母,把弟妹拉扯成人后才成了家,生育了13个儿女,有8个先后病逝,其中两个正当中年时撒手人间,还留下了妻子儿女。反右时我三哥失言被送去改造,  相似文献   

5.
杜品华老人原住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辉山镇。两年前搬到了犍为县跟着她的养子生活,居住在县城内的一个单元楼里。老人的儿子、儿媳在县城做小买卖。记者到他们家时,只有老人和她的小孙女在。当时,杜品华老人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梳头,她一边说:“请坐!请坐!”一边把满头的白发拢在后面,用皮圈去扎。没想到皮圈断了掉在地上,记者给她拾起来,她很麻利地将皮圈接好,扎到发髻上。动作娴熟,像一位少妇。老人说,她的眼睛看不见已有4年了。4年前,她不但能下地干活,还经常上山割猪草、拾柴。前年,她还拄着拐杖到辉山镇赶集呢。记者问:“听说你会看病,…  相似文献   

6.
小笑话     
近亲 夫妻吵架,妻子愤怒地嚷道:“我嫁给魔鬼也比嫁给你强!” “这不可能”,丈夫马上反驳道:“因为你们是近亲,禁止通婚!”鸡冷了起什么疙瘩 女儿小时候在外面玩,当时正是秋天,比较凉,身上突然打了个寒颤,两只小胳膊起了一片小疙瘩,忙跑回问胳膊怎么了。  相似文献   

7.
《北方人》2006,(9)
陶婉珠开始一直拒绝丁晓兵的追求,整整两年。那时.丁晓兵是个战士.又刚刚受了伤,只有一只胳膊;而护士陶婉珠大丁晓兵两岁.当时已经是副连职干部了。最后陶婉珠犹豫是不是要嫁给丁晓兵的时候,陶婉珠的老父亲一句话说到了女儿心里:“你不嫁给他.反正有人嫁给他,更何况,他的一只胳膊,还是为国家掉的。”于是.陶婉珠嫁给他了,开始品尝作为一个英雄妻子的苦辣酸甜。苦陶婉珠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从小连个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香山脚下,离碧云寺只有100多米的地方,有一座红瓦白墙的小楼和一排平房,门口有一道铁门,旁边是几个金色的大字:“香山老年公寓”。走进院里,几个老人或走动,或坐着聊天,非常安静。 “我们这里住着170位老人”,33岁的杨燕静院长介绍道,“平房和小楼的一层住着完全不能自理或一般不能自理的老人,小楼的二层住着能自理的老人。”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社区》2005,(21)
社区老人的心理健康值得关注楚天广播电台近日播发了这样一条消息:80多岁高龄的黄太婆家住武汉市某社区,本来衣食无忧的她在老伴去世后,竟然痴迷起捡垃圾,而且她还把捡回来的垃圾堆放在家里,散发出的臭味让周围的邻居都不敢开窗。黄太婆的子女几次接她去同住,都被她婉言拒绝。黄太婆说她捡垃圾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找点事做,锻炼身体。其实,像黄太婆这样的老人在其他社区也不少见。他们并不以捡垃圾挣钱为目的,而是为了有个事做,与环境“交流”,有个收获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老人特别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沟通。为了帮助这些老人度过自己的孤…  相似文献   

10.
前几年,《老人天地》老社长、现名誉社长姚明同志将珍藏的个人照片印了《我的人生写真》,她战争年代的两位老战友陈冰、于冠西欣然题词:一位称赞她“口若悬河无所惧,心如皎月不须藏”;另一位则说:“其为人也,旷野之劲草,山向之清泉。”都只有两三句话,却极其贴切传神。姚明本人也很满意老友对她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1+1=2     
多一份帮助,多一份力量!人们只有互助,这个世界才会更美好。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快要死了,他就去问上帝:“我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上帝说“:你上天堂走一走,再下地狱走一走,你看哪里好,就到哪里去。”那个人先下了地狱,看到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有大鱼大肉,但都瘦得象树枝一样,怎么会这样?他仔细一看,原来每个人胳膊上都系着棍子,勺子绑在棍子上,食物吃不到嘴里,也不采取任何办法,只能眼巴巴地望着。他又去了天堂,天堂里的人都红光满面,他们的胳膊上也系着棍子,自己也吃不到。但他看了一会儿,明白了,他们互相把食物塞到别人嘴里,这样你一口,…  相似文献   

12.
兔子的论文     
在一个充满阳光的午后,一只兔子从她的洞里出来享受大好天气。天气好得让她失去警觉,一只狐狸尾随其后,抓住了她。“我要把你当午餐吃掉!”狐狸说。“慢着!”兔子答道。“你应该至少等个几天。”“喔?是吗?为什么我要等?”“嗯,我正在完成我的博士论文。”“哈,那是个很蠢的理由。你的论文题目是什么?”“我正在写《兔子比狐狸与狼的优越性》。”“你疯了吗?我应该现在就把你吃了!大家都  相似文献   

13.
莫言的母亲很会教育子女。她以善良教育莫言,使莫言懂得为人善良,坚守善良,成了我国文艺界的优秀人才。请看莫母是怎样用善良教子的。莫言年纪还小的时候,一个中秋节的中午,家里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他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他们家门口,莫言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  相似文献   

14.
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乡小贾村,有一位104岁高龄的老人叫刘二女,大家都说老太太能有如此高寿来自方方面面的因素。首先,儿女孝敬功不可没。特别是儿媳巧云伺候老人几十年如一日,老人爱吃什么她就做什么,擀面的薄厚软硬也只有她心中有数。至于平日生活的料理,洗衣叠被,端屎端尿,从不厌烦。当人们问她:“你这样尽心,老奶奶有没有责骂过你?”巧云笑言:“她现在是‘老小孩儿’,谁都得爱护她,让着她,只要她心里痛快,怎么都行。”巧云善待婆婆扬美名,去年被临汾市尧都区评为“十佳敬老好媳妇”。社会上的关爱也使老人心情舒畅。2…  相似文献   

15.
今年65岁的沙滨老人提起过去5年所受到的精神伤害,经济损失时,仿佛被恶梦魔住一样,她一再地说:“我实在拖不起了,60多岁的老人还能有几个5年。我只求能维护一个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只要求对方尽快履行合同。” 1995年8月间,时年60岁的沙滨老人在兄弟姐妹和子女的帮衬下,筹集了28万多元,购买某物业公司的期房,双方签订购房合同,逾期不交,每月按购房款的2%交付违约金,约定该公司于1996年6月30日前交付住房。10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1996年7月1日对沙滨老人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因为从那一天起她踏上了漫漫的讨房路,而且一讨就是几年,这是当时的她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从1996年7月1日起,她  相似文献   

16.
——刚刚结婚两个月的景姿是个疯女子,每每疯起来,都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一次她给林想发短信:老公,实在是搬不动给你的礼物啊,下来接我!等林想拉了门准备下楼时,她的两只胳膊在门口缠上他的脖子,还仰着脸说:快把你的礼物搬到沙发上  相似文献   

17.
我去台湾采访的日子里,在晨光里看着老人翩翩起舞,在公园里看着老人缓缓散步,在茶馆里看着老人悠闲地品茗,尤其是在马路旁看着老人骑着摩托车飞驰,使我产生了解台湾老人的愿望:他们如何面对人生的晚年? 乐观是无价之宝 台湾新闻界的一位朋友告诉我,老人在台湾被称作“银发族”。 台北一个老人协会,有一个“银发族”宣言,其中写到的“立身之本”非常实在,也颇有启示性:“银发族”的可贵,在老而弥健,气势如虹;与世无争,与人无怨;不以物喜,不为己悲;乐观自在,达观潇洒;“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深知计较乃烦恼之源,包容是快乐之本,心宽路  相似文献   

18.
1997年我的母亲因患脑溢血,瘫痪卧床,我的父亲也于同年患胃癌,做了胃切除手术。两位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急需有人陪侍。经人介绍,从本市农村请来一位大姐,名叫尚小蜜,我们都叫她“小蜜姐”。小蜜姐在我家一干就是8个年头,她陪侍老人似亲生父母,处处都显示了她吃苦能干、善良憨厚的本性。在2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她对老人的日常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博得亲朋夸奖,邻里赞扬。她的动人故事不胜枚举,这里只能回忆几个感人肺腑的片段。她在我家是个好管家,除照顾好病人外,还要做家务活,如:四季更衣、拆洗缝补,打扫卫生、来人接待、节日团聚,她都安排得…  相似文献   

19.
新年伊始的某日上午,电话铃突然响起,我顺手拿起听筒,电话那端传来了一个高兴而熟悉的声音,原来是王桂芝老人打来的电话。简短的新年祝福问候之后,她充满激情地说:“我找了一个老伴。”惊喜之余我赶忙说:“祝贺你,祝贺你,那你得给我们大家吃喜糖了。”王桂芝老人在电话那端高兴得哈哈大笑。王桂芝老人是我几年前在旅游中结识的。她今年74岁,虽已年过七旬,但仍看得出老太太一表人才:长方形的脸形,细腻的皮肤,黑黑的头发,唇红齿白,加上潇洒的服饰,脖子上一年四季都佩戴着一串非常合体的项链,真是越看越耐看。她说起话来文文雅雅,慢条斯理,很有…  相似文献   

20.
秦珍子 《社区》2011,(31):63-64
她是网上著名的“QQ奶奶”,在QQ上拥有13万个好友。这位七旬老人“与时俱进”,聊QQ,刷微博,写博客,办网络学堂,都是为了走近青少年。她说:“我从来没看到有坏孩子,只看到可怜的、教育缺位的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