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对"社会"问题的思考,社会思想史上产生了两次分野——从古代社会抗议到现代社会的社会理论、再到社会批判理论。这也成为解释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恰当理论进路。首先,社会抗议是古典社会中思考社会方式的特质,它在中国和西方有着不同的传统与形式。其次,社会理论是现代社会中思考社会方式的特质。从社会抗议转变为社会理论呈现出直线进入、直接切换、独立发展并划界而立三种情形,相应形成了社会哲学、一般社会理论以及社会研究科学这三种类型的现代社会理论。再次,从现代社会理论转变为社会批判理论,实质上是从自由民主言述到激进左、右翼对它进行批判的演变过程。需要强调的是,先有社会理论后有社会批判理论是一个必然的历史—逻辑顺序。对这个顺序的忽略与颠倒是导致原生与后发现代国家在历史进程中产生社会理论差异的主要原因,也直接造成了中国的社会理论需求与伪社会理论相携出场的现象。最后,社会理论研究在遵循理论建构逻辑的同时,还必须具有一种关注当下现实生活的、理性的责任承诺。  相似文献   

2.
《南都学坛》2017,(6):106-111
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其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社会政治和社会生态等四个方面。全域旅游思想的形成,是完全建立在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旅游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管治理论、价值工程和价值链理论等基础之上的。全域旅游思想对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非同凡响,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我国凡是具有全域旅游发展条件的地区,可以不容置疑地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3.
增权理论与传统社会工作理论之比较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社会工作理论以实证主义为主要取向,精神分析观点、心理社会观点、认知行为观点是其代表理论。传统社会工作理论在许多方面有着自身的缺陷。增权理论在对传统的社会工作理论批判否定的基础上,进行了反思和超越。本文将增权理论与传统的社会工作理论从哲学认识根源、理论视角、处遇主题、理论层次、社会工作辅导模式、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总结了增权理论超越于传统社会工作理论之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探讨了东方社会走向"世界历史"进程的一系列的问题,所探讨的东方社会的发展问题、研究东方社会发展问题的分析方法、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三个方面开创了社会发展理论的先河.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毛泽东和邓小平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关于我国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学说,前者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后者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本文在分析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上,认为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后者对于前者来说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复归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碳税立法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税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严重威胁的客观要求。目前,碳税被认为是解决温室气体排放的比较有效的方法。通过深入研究与综合对比分析国外碳税实施情况,笔者认为:碳税是以化石燃料及相关产品中的碳含量为基础,以环境保护为目的,对导致气候变化的碳排放征收的一种环境税,广义的碳税包括碳关税,碳税的立法理论主要包括外部性理论、庇古税理论、权利成本理论、侵权行为理论、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回顾了西方教育经济学基础理论由人力资本理论到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过程,强调只有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理论等多维视角进行研究,才能更准确、更全面地把握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自我分类理论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分类理论产生的直接理论背景是Tajfel的社会认同理论,自我分类理论在Tajfel社会认同理论的基础上直接发展而来。它是针对社会自我概念、去人格化的前提条件和结果等的一系列假设,从社会认知的角度阐释个体主动将群体心理化后,集体现象与个体的社会认知和行为的联结过程。  相似文献   

9.
住宅社会政策是国家为妥善解决全体国民的住宅问题制定的原则、方针和措施,而住宅社会政策理论则是指住宅社会政策本身的理论构成及其内含的基本原理,同时,它也是住宅政策活动实践的理论升华,即对庄宅社会政策内在规律性的概括。因而,住宅社会政策理论,是制定住宅社会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它对于住宅社会政策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和住宅社会政策的贯彻实施,以及住宅社会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等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从社会发展的运行层面上系统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从人类发展和世界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社会发展,准确把握中国社会的发展性质和发展阶段,强调社会发展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重视社会的整体发展和协调发展。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的统一、理论的实践性和内容的创造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社会理论是在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理论体系是以物质生产范畴为逻辑起点,而物质生产的两个维度(一是物质生产与社会的生成和发展;二是物质生产和人的发展与解放)则构成了马克思社会理论两条相互交织的逻辑线索。在物质生产范畴基础上派生的一系列范畴的联系和转化,构成了马克思社会理论的逻辑系统。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阶段性规律(自由竞争阶段)的理论构成了马克思社会理论的科学体系。一般、个别和特殊这三重逻辑共同指向一个理论目标:社会解放与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既是对改革开放20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总结,也包含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合理预见。人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将理论、实践与发展有机结合,其中包括人本社会发展理论、市场经济理论、系统工程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科学体系,包括16个方面的理论。从反映社会主义社会不同层次的本质上看,可分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条件理论三个部分。贯穿于其中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一条红线是社会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4.
高考制度改革的政治学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作为践行社会公平、教育公正原则的重要制度设计和社会实践,关乎多方利益主体的较量与博弈。高考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实现教育的公平公正成为时代的重要课题。从政治学的视角检视和反思中国高考制度的创设、持续和变革的进程,通过对公民资格理论、公共服务理论以及协商民主理论的诠释和评述,寻求一个能够逻辑地支撑和实现高考公平公正原则的理论架构,以期为当前高考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有益的借鉴价值和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5.
领导理论演变的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时至今日,领导理论的演变已经历特质理论、行为理论和权变理论三个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取代者与被取代者之间毫无相关之处,也不意味着被取代者一无是处,而恰恰相反,领导理论演变的每一步都是对前一步的批判与继承的结果,都是历史发展与社会环境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原理,强调目标和过程统一;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关于人类社会是一个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有机体原理,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原理,强调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7.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理论具有思想、理论和现实三重逻辑。在思想逻辑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治理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理论的思想之核,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治理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理论的思想之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社会治理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理论的思想之源。在理论逻辑上,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理论的重要前提,实现不断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理论的重要表征,共建共治共享是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理论的重要精髓。在现实逻辑上,顺应时代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理论的基本要求,完善理论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理论的基本特质,助力国家治理是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理论的基本精神。新时代党和国家对社会治理理论的不断深入发展与完善,将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当代发展有着独特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总的来说,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当代发展主要体现为三种建构理路,即走向自主、自立社会理论构建,走向过程、生活社会理论构建以及走向关系、整合的社会理论构建,分别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民社会理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19.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50年代惟一可能将中国导向工业化、现代化的社会设计。新中国成立后这一理论得到大规模的实践。然而,在日益显示其价值之时,毛泽东却中断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和实践。究其原因是由于毛泽东在思考中国社会主义前途时陷入了理论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20.
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个体医疗模式逐渐发展为社会模式,从狭隘的残疾救济到体现正常化要求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通过历史轨迹梳理,论述了从古代残障者社会保障思想的萌芽,到现代社会公平论、公民权、人权观的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发展,再到当代残障者正常化、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排斥和社会融入等理论。归纳了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从传统、现代到当代的基本特征,并通过对其历史轨迹的分析,总结了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与社会保障系统理论的关系以及残障者社会保障理论与社会对残障人社会认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