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明嘉靖年间,以葡萄牙人为代表的海商,在浙东沿海进行国际自由贸易,逐渐形成了当时东亚最大、最繁华的国际自由贸易港——双屿港.但是,双屿港在明政府的剿灭下,最终被“筑塞”.从此,明代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在东海海域结束了.本文从双屿港的背景与兴起、葡萄牙的海外“理想”的拓展以及明政府海禁政策下的双屿港覆灭的认识和分析清晰地看到从那时起,中西方历史开始了分野,这种分野不仅是体现在它们的政策上,更重要地是体现观念这一时期双方的观念上,它们各自的政策和观念也分别代表了同一时期东西国家的政策和观念走向,这种分野最终导致了西方优势地位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以进步主义作为思想旨趣的现代历史观念产生于西方,随着地域性历史转向世界历史,进步主义的现代历史观念在全世界获得了主导性地位。但是,资本主义所开辟的世界历史,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普世主义的道义与西方中心的强权的矛盾,并且使发展中国家陷入传统与现代的对立,难以实现全面的进步。自上世纪初迄今,进步主义的历史观念在世界范围内遭到现实与理论两方面挑战,成为人们质疑的对象,在西方更是呈衰落之势。通过对现代历史观念演变的梳理,我们可以从中发现现代历史的根本性问题,并由此对历史与现代的关系做出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孝观念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观念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意义邹效维解保军孝观念对中国人影响甚大,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一直被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备受统治者推崇。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孝”既是处理父子关系的行为规范,也是处理君臣关系的行为规范,它明确了子对父、臣对君的绝对服从义务...  相似文献   

4.
陈新 《学习与探索》2001,38(5):116-121
在古典时代,希罗多德和波里比阿把整体、联系地阐述历史的"世界历史"观念奉献给了后人.本世纪的"世界历史"观念是基督教思想的必要组成部分,其中奥古斯丁的影响尤为重要.延展的时间、目的论、进步史观构成了中世纪"世界历史"观念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同时也表明它正处于一个新的生长点上。由于它本身是一个一般与特殊相统一的学说,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因而具有获得不断发展的内在机制。其理论本身的发展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现实的理论危机必将促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6.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得到大量事实的支持:人类在同一个全球生态环境下生存,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会影响地球上的所有国家;人类活动的全球化带来了更多的全球性问题,如难民问题、毒品走私、恐怖主义问题、传染性疾病等;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命运的共同性更深刻地显示在经济的全球化上。在一个统一的世界经济中,各国经济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当前的一些国际经济动态提醒,理论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现实中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是有距离的。现实中,存在着阻碍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实现的诸多因素,如经济利益、安全利益、战略利益以及意识形态等。因此,要真正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论历史进步     
万斌  王学川 《浙江学刊》2008,2(1):104-109
历史进步的基本内涵主要表现为历史进步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事实与价值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相对与绝对的统一.历史进步的基本形式,只有对抗和非对抗两种.它们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认真梳理了历史进步观念的演进轨迹,他们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来理解历史进步,从而深刻地揭示了历史进步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李振宇 《社科纵横》2005,20(4):116-117
法治衍生于西方的文化传统,经不断孕育、更新与发展,已具有一种成熟、多元而独特的文化品格和制度框架。追寻西方法治观念演变的历程,有助于准确把握法治的基本内涵,对我国的法治建设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六十年代末期,在西方科学方法论和科学史中产生一个新的流派,代替了已经威信扫地的逻辑经验主义和波佩尔主义。新流派在对科学方法论体系的任务和方法的理解上具有公开的反实证主义倾向的特点。这个流派的哲学观点特别反映在从1963年开始在美国出版的总称为《波士顿科学哲学研究》的多卷本丛书中。《波士顿科学哲学研究》丛书中的反实证主义路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丛书主编、波士顿大学的两位教授罗伯特·科恩和马克斯·瓦尔托夫斯基的观点所决定的。他们坚决反对新实证主义的科学逻辑观,坚持科学知识的逻辑方法论研究和历史研究的统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表示很大的兴趣和好感。  相似文献   

10.
文学即是人学,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的命运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蒙昧的人类之初与天地自然的抗争,到意识形态形成时期与社会政治的抗争;从古希腊俄狄浦斯的神谕之下不可避免的杀父娶母,到哈姆雷特自我心理斗争的复仇始末;从堂吉诃德的盲目理想主义的骑士精神,到鲁滨逊机智与理性的冒险精神:这些无不是对命运的态度和反映。从这些与命运抗争者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从对命运的恐惧、抗争,到对命运的彻底摆脱,从而把握控制自己的命运。在西方文学的漫漫长路上,一大批的作家正向我们奏响了人类在发展道路上的命运交响曲,神谕也罢,信念也好,在曲子中只不过是一些零散的音符,而作家们要表现的却是一个充满激情、斗志,富于人情、人性,却又复杂多变、亦真亦幻的宏篇乐章。本文将就西方文学中的几部重要作品——古希腊文学、《哈姆雷特》、《堂吉诃德》、《鲁滨逊飘流记》进行分析,通过文化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的代表作,来反映的西方文学的命运主题。  相似文献   

11.
儒家哲学的现代命运如何 ,很大程度取决于儒学回应现代文明挑战 ,自我更新、自我扬弃的努力 ,取决于儒学后代对它不断扬弃、有所创造的程度。只有怀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拿出深刻自省的勇气 ,认真研究儒学 ,彻底剔除糟粕 ,积极增补创新 ,儒学才能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 ,这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谈历史进步的代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谈历史进步的代价孔圣根历史进步的代价是社会发展中最常见而又最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长期以来,社会发展被等同社会进步,忘却工作为社会发展另一极的历史进步的代价。这突出地表现为人们在理论上对代价并不象对进步那样热心和关注,甚至可以说还没有系统地研究历史进步...  相似文献   

13.
《孔学堂》2015,(4)
荀子对先秦原始儒学做出了重大贡献,把原始儒学推向新的发展高峰,尤其在传承儒家经典方面功勋卓著。但荀子及其学说在两汉经学居于主流的时代地位并不高,其根本原因在于荀子学说与被奉为官方学说的董仲舒公羊学的根本对立。中唐时代由于韩愈和杨倞的推动,荀学出现了复兴的迹象。但韩愈的大醇小疵却又为荀学的发展罩上了阴影。韩愈对荀学的发展既有功也有过。宋明理学昌盛时期,荀学再次陷入低谷,因为荀子性恶论被误解,其天人相分说又与理学家们的天人合一说格格不入,这注定了荀学被理学家们封杀的命运。清代乾嘉学派的崛起为荀学的发展廓清了道路,荀学出现了空前繁荣昌盛的局面。晚清出现的短暂排荀运动不过是当时春秋公羊学回光返照的一个投影而已。  相似文献   

14.
哲学学说的多元论是为经验所确定下来的明显事实。统一与多元论是彼此制约的对立面的关系。这是哲学史过程的客观矛盾,是这个过程内在固有的动力。各种唯心主义学说之间的关系,尽管一些公设具有共同性,但毫无疑问,其特点不仅是区别,而且是对立、矛盾、斗争。各种唯物主义的学说、学派、流派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关于唯物主义史的简单化的看法低估了这些区别的存在,使唯物主义哲学问题及其进步发展贫乏化。然而,甚至在同一个唯物主义流派的范围内,它的卓越代表人物之间的区别也是很大的。例如,要证实这个结论,只要把狄德罗与霍尔巴赫、霍尔巴赫与罗比耐、拉美特利与爱尔维修加以对比就够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商品经济与妇女的社会存在、自然存在和精神存在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妇女的地位和作用的历史变迁,并分析了妇女在商品经济时代的困惑和出路。  相似文献   

16.
“美国优先”战略,动摇了因冷战而意外建立起来的统一的“西方”,使中国没有遇到共同的“西方”挤压,但2022年2月24日普京开始发动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大西洋两岸迅速整合出针对俄罗斯的统一“西方”。这种强烈反差促使我们需回到历史去观察“西方”:实际上人类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不存在“西方”,把大西洋两岸实体化为“西方”,肇始于针对苏联在二战后在东欧和第三世界扩张,美国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和组建北约,把大西洋两岸实体化为“西方”,西欧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结束“,东方”瓦解,“西方”获得合法性,在美国主导下持续存在并扩大、充实、丰富为等同于“民主“”自由“”人权”区域和价值观,而2003年之前俄联邦与北约和欧盟正常合作。拜登政府利用这场“特别军事行动”重振了“西方”,也证实了“西方”仍然是俄罗斯的敌人。可见,今天即便有“西方”,或是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概念,或是美国主导建构的理念,而非普适性概念。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以来,我们对毛泽东文艺思想提出“一要坚持,二要发展”的原则,这是一个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论,这一提法符合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但是“为了解决社会科学,……最可靠、最必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①。从特定的历史前提出发,把握基本的历史联系,在对历史的反思中引出新问题,才能更好地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适应时代历史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和反映。但是,因为历史条件和认识主体的限制,人们对真理的把握又总是具体的、相对的。从理论上说,承认真理的相对性并不困难,…  相似文献   

18.
欧陆人本主义哲学的现代命运李朝东在某种特定的意义上,以欧洲为核心的西方民族是个哲学的民族。亚里斯多德认为,西方哲学起源于希腊人的“惊讶”,按照海德格尔的看法,“一切存在者在存在中”这样的话使希腊人惊讶不已。由于希腊人的这种惊讶,哲学就有了起源。哲学就...  相似文献   

19.
发生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如何评价这个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想就洋务运动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谈几点看法,希望得到史学界同志们的指正。一、洋务运动开始转移社会风气,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又一次被外国侵略者所战败,并面临着太平天国农民革命  相似文献   

20.
占茂华 《学术交流》2006,20(7):40-43
自然法是西方政治法律文化中最具持久性的概念和范畴。作为一种观念,它源于古希腊时期,并且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受特定的政治和历史文化条件的限制,古代自然法观念具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特征:(1)以“自然”,即以隐匿于事物之中的本质属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事物的“本性”为其观念的基础;(2)以追求一种规范性的完美秩序为其“至善”的目的;(3)义务本位。古代自然法观念所具有的这些特征与古代社会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