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东三省 ,把东北变成了它独占的殖民地。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的残酷统治和经济掠夺 ,对华北移民的限制政策以及日人向东北的移民狂潮 ,使近代以来华北人民的“闯关东”活动被迫中断。此后 ,这一活动被纳入了日本侵略者的战争轨道 ,不能自由发展 ,其实质是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华北劳力的强制掠夺。  相似文献   

2.
耿兆锐 《理论界》2009,(4):148-149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军事上在华北策动分裂活动,经济上打着“中日经济提携”的幌子,扩张其经济实力,为继续侵华战争进行物质准备。当时执掌华北防务的宋哲元将军迫于日本的压力.被迫与日本达成华北“经济提携”协议并签字。  相似文献   

3.
1935年12月,由满铁全额出资、以华北为主要活动舞台的兴中公司设立。它虽然只是短命地存在几年,即被日本掠夺华北经济的总枢扭——华北开发会社所取代,但是从它在“七·七”事变前后所起的特殊作用,可以看出当时日本帝国主义进行大规模侵华的经济目的,和为达到目的所采取的经济侵略政策。  相似文献   

4.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九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为挽救祖国和民族的危亡。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爱国民主运动。消息传到广州,进步学生掀起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为抗日战争在广东的开展揭开了序幕。“一二九”运动前,广州爱国青年蓬勃的革命活动,已经显示着革命的新的来潮。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继“九一八”事变吞并我国东北后,又找寻各种借口向我国华北发动进攻;蒋介石一直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日本侵略采取妥协投降态度,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广东,陈济棠上台后,暗中勾结日本。日本关东军特务头子土肥原曾窜到广州活动,受到陈济棠等的盛情款待。由于陈济棠的包庇纵容,大批走私日货源源输入广东,并由此进入中国各地,广东成为日本对华经济掠夺的重要门户。  相似文献   

5.
1937年至1945年日本在全面侵华期间,对山东经济进行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掠夺活动,成为其“开发华北经济”的重要一环。本文着重从日本掠夺的方式和手段上,分析了日本殖民当局在山东实施公开抢劫、“军管理”、“中日合办”、投资设厂、垄断金融、“征发”和“征用”的过程和效果,以及对山东社会经济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正> 史学界对“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看法有分歧。这个问题关系到对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战略策略的评价,也关系到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的分期问题,必须弄清。一、“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但并未立即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九一八”事变后仅百余天,日本帝国主义就侵占了我国东北。此举是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第一步,是对中华民族的重大打击。面对日寇侵略,中国的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坚决要求抗日;民族资产阶级也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国民党营垒也发生了分化。这都表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了,国内阶级矛盾下降了。但是,中日民族矛盾并未因日本占领东北三省而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主要是因为:  相似文献   

7.
<正> “一二·九”运动到现在已经五十年了! 五十年前,中华民族正处在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继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以后,又威逼华北,制造了1935年的华北事变,妄图吞并整个中国。国民党政府继续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对日本帝国主义实行不抵抗政策。华北危急!民族危急!具有反帝爱国传统的北京学生痛切地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于是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义旗,冲破国民党政府的恐怖统治,在1935年12月9日举行爱国大示威,掀起了抗日救国的怒潮。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华北产业开发计划”与华北沦陷区经济史之分期居之芬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华北沦陷期间的经济.实质上是日本帝国主义实施绝对统制和疯狂掠夺的殖民地经济。因此.其发展或演变所呈现的阶段性特点.也是由日本对华北的经济侵略政策与在此基础上所制定的...  相似文献   

9.
(一)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武裝侵入我国东北,作为实現其蓄謀已久的独占中国、称霸世界的侵略野心的第一步。“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使我国的民族危机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整个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已瀕于危亡的边緣。可是,代表大地主大資产阶級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实行卖国投降的反动政策。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实行不抵抗主义。命令东北軍撤出东北;对全国人民轟轟烈烈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在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的纵容下,日本关东军大肆武装侵略我国东北,仅百余日,东北三省一百三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三千余万同胞,四千余公里铁路和无尽的资源宝藏,就全部沦陷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之下。直接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之害而流亡关内的东北各界民众,立即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抗日救国活动。其中,成千上万富于政治敏感的东北流亡学生最为活跃。他们深感亲人离散、家乡沦陷、经济来源枯竭之痛苦,热情赞助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号  相似文献   

11.
一、伪满洲中央银行的基本情况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我国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一九三二年日本帝国主义扶持傀儡组成伪满洲国,把东北做为它侵略全中国和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兵站基地。为达到此目的,一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国际政治"两大势力"论,指出国联为国际强权者的联合,是"反革命的大旗"."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反复揭露国联的帝国主义本质,竭力消除国民党散布的对国际联盟的幻想,号召民众起来驱逐一切帝国主义出中国.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适时调整对外政策,在独立自主原则下支持国联并促其对侵略国家实施制裁,提出在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条件下可利用外资进行国防与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3.
"九一八"事变后至"七七"事变前,日本开始大量移民至华北地区,华北日本移民人数因而快速增长.在日本实施华北政策过程中,这些日本移民以各种方式参与其中,在日本侵略华北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伴随着日本对华北的侵略步伐而至,但同时又作为日本侵华的"先锋",为日本进一步对侵略华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东北沦陷时期的戏剧是在继承了“五四”文学革命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一开始就体现了革命的内容;但是,由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强了对东北的奴役和控制,所以使其发展走着一条十分不平坦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廖大伟 《社会科学》2001,1(3):66-70
征服大陆曾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肢解中国也是它朝思暮想的追求。尽管日本曾不断地变换面目和手段 ,甚至一度还表示“亲善” ,但是它所追求的目标始终是不变的。一、企图侵吞华北 :征服大陆的又一步骤原日本驻华大使重光葵认为 ,正是由于日本对华北的贪婪 ,才“终于诱发了日中战争 ,变成了引导日本破裂的导火线”① 。事实的确如此。“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并不满足对东北的实际占领 ,它要继续侵吞华北 ,以便作为侵略全中国和征服全世界的“圣战基地”。如何侵吞华北 ,日本政府与军部存有分歧 ,大体上政府主张以政治、经济为主要侵略手段 ,掌…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武装侵略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使东北三省大好河山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英雄的东北人民没有屈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毅然拿起武器,同侵略者作拚死的斗争。这场抗  相似文献   

17.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本着它蚕食中国最后独占中国的既定方针,于1933年春侵占我山海关、热河,为越过长城侵略华北作准备。中国一部分爱国军队在长城线上奋起抵抗,曾给日军的侵略气焰以相当的打击。但由于蒋介石及国民党政府顽固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与日本妥协,最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使当时华北陷于更加深重的危机。 鉴于这一历史事件至今著述较少,本文拟结合近年来看到的一些新资料对此作一综合叙述。 一、日军深入侵略内地的开始——山海关事件  相似文献   

18.
满铁作为日本帝国主义推行殖民侵略政策的“国策会社”和经济侵华“大本营”,是日本侵占与掠夺我国东北煤铁资源的最庞大机构。在满铁的各种侵略事业中,煤铁业仅次于铁路交通运输业而居第二位。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煤铁资源,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进行的野蛮  相似文献   

19.
热河事变属于“九一八”事变的组成部分,这次事变之后,日军不仅完成了对东北的殖民占领,而且侵华力量从东北转移到华北。该事变在日军侵华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论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东北社会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在它的殖民统治之下,东北的社会形态、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关系诸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变成了一幅“血迹斑斑的图画”。 这一段历史已经过去五十年了。然而,日本的某些人至今不承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罪恶的侵略战争,甚至还极力美化其侵略战争,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