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阅读主体的阅读者与阅读对象,最积极并具有创见的视觉阅读活动,都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对阅读对象进行复制与再现;这就是主客体间天然的一种距离,恰恰这一距离造就了整个艺术创造过程。就电视文艺晚会来说,晚会编导对节目材料与观看者之间的“误读”与距离的认知程度和调节程度,就决定了节目材料视觉效果和剧场效果。  相似文献   

2.
胡宗池 《中文信息》2013,(10):60-60
物理规律是物理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结合物理教学规律,总结了中学物理规律课教学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把直觉作为证据是当代分析哲学中的一个主要预设。从哲学史上看,理性主义重视直觉知识,经验主义重视知觉知识。直觉和知觉都可以作为知识的基础或来源。当代分析哲学中的概念分析哲学把普遍存在的哲学直觉作为理论获得辩护的证据,而实验哲学从经验调查入手对哲学直觉展开调查,这两种不同的进路可以看作是一次新的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争。然而,在这个争论中,关于直觉本身的特征并没有得到充分讨论。直觉和知觉在诸多方面存在相似之处,通过二者的类比,可以发现,直觉的特征甚至可以视作是知觉特征的一个拓展,此外,直觉和知觉具有类似的辩护作用,直觉可以为某些哲学理论或命题提供一定的支持。与索萨基于德性的理性主义直觉辩护进路相对照,本文支持一种薄版本的经验主义直觉辩护进路。  相似文献   

4.
唯理主义与经验主义的争辩使知觉研究进入唯理主义的理性视野,对知觉重要性的认识使鲍姆加登以“知觉的科学”的名义倡导创立美学学科,但作为“知觉的科学”,美学并不将其对象指认为一般的知觉,而是指认为诗、艺术和美。经验主义哲学家夏夫兹伯里虽然没有提出“美学”之名,但他对艺术(美)的特征的强调和对艺术知觉的重视促使了美感与道德感的分离,从而为美学的独立奠定了根基。作为唯理主义与经验主义相融合的结果,鲍姆加登与夏夫兹伯里所奠定的美学,内容基本一致,即艺术和美。  相似文献   

5.
张中 《江淮论坛》2013,(1):86-92
知(直)觉是梅洛-庞蒂美学的出发点,也是审美的重要环节。身体美学强调“互逆性”,使我们形成新异性直觉。我们可以重新组织知觉和布置空间,从而实现审美自由。语言是知(直)觉的首要目标与中介,也是感知世界、通达他人的必然之途。通过语言的中介和迂回,我们瞬间直觉事物本身。语言直接给予形象,它让我们生成艺术和审美自由感。对梅洛一庞蒂来说,艺术是一个关于自由的秘密。这一秘密会在审美知(直)觉和身体运作中被唤醒,而其全部意义也将被感知和体验。知觉是与“意义”的相遇,艺术作品的意义就在于知觉的发现、配置和构造。艺术是审美知觉的再创造.它是身体一主体运作的结果。进入审美,我们直接参与知觉和身体的交互融通、交相反馈过程:在这种互逆性的知觉与身体中,我们能够察知艺术的秘密。  相似文献   

6.
论道德知觉     
道德知觉是人际交往中的道德印象和留影。它虽然是交往双方各自对对方的初步成像,但良好的道德印象为交往疏通渠道,增殖交往价值,留下思念和回忆,产生人际关系的亲和力,从而提高交往频率,成为社会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成分。因此自觉整饰自身的道德面目,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是必不可少又极有意义的“修身”课题。道德知觉概念在人际交往中,个体由于受交往情境影响而产生的关于对方的道德印象,就是道德知觉。人在交往中总会对他人产生某种印象。关于高矮、胖瘦、面孔等可以产生自然特征方面的印象,关于言语、动作等可以产生行为特征方面的印象。道德知觉关注的是他人行为的道德意义方面。行为状况只有在能说明其人的道德属性时,才成为道德知觉的对象。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而是积极的探索和创造。以实践为基础发生的这种探索和创造性活动,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由此,人的每一认识成果都不可避免地有主观能动性的影响渗入其中。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仅影响着以理性为主的高级意识过程,而且也影响着以认知为主的初级意识过程。能动作用对高级意识过程的影响,历来受到重视。但能动性对初级意识过程的影响,却不大为人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舒适,功能组合的把握、意境创造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高科技的应用,面向世界,创新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展览会设计的发展趋势,并论述了展览会设计的7项原则。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西方关于艺术和审美经验中的知觉特性的研究中,美国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可以说是最负盛名的一部美学著作。阿恩海姆很注重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他本人即是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格式塔心理学家把现象的经验看作是整体式的格式塔(Gestalt),即“完形”,认为知觉经验不是感觉元素的集合,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知觉本身显示出一种整体性,一种形式,一种格式塔”。这种整体性是在任何部分中找不到的,也不是各部分相加的总和。不仅知觉经验是一种格式塔,整个心理现象也都是格式塔。“因为人的诸心理能力在任何时候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活动着,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  相似文献   

10.
11.
郑斌 《云梦学刊》2002,23(6):74-75,79
良好的艺术观察能力的培养,是精细的、有顺序的、分清主次的。知觉能力的深化与发展,是以比较、分析为基础的有组织、有深度、有创造性的一种艺术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多媒体课件模块化设计思想 ,在实现过程中就模块化设计开放式多媒体课件方面进行了分析 ,同时将模块化设计思想在《外国音乐欣赏》的课件中得到了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关德强 《理论界》2007,(8):244-245
媒体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同样它也是企业,是企业都要有产品,媒体的产品是精神产品,作为精神产品的制造者,这些从业人员如果管理,如果发展,不仅关系到精神产品的质量,也决定着媒体的命运,人力资源如何运用,已经是地方媒体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学媒体是利用现代技术储存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本文主要论证了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现代教学媒体应用于教学中,不但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还对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思维发展,促使其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构建个别化教学环境,增强教育辐射效应以及转变教师观念等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语文教师对现代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意义,认识上还存在着不足:教育手段与素质教育思想脱节,滥用甚至误用多媒体教学;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淡化甚至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回归传统教学,完全否定多媒体的辅助作用等等。在使用现代媒体技术教学时,广大中小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其辅助教学的性质,以语言和文字为本,教学设计要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同时还要精心设计和合理、适度运用多媒体课件。  相似文献   

16.
媒体与和谐     
陈俊秀 《南方论刊》2008,(1):20-21,97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新闻媒体特别是作为主流媒体的党委机关报提出了新的历史任务和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新闻媒体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展示平台。  相似文献   

17.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 优化英美文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永芳 《云梦学刊》2005,26(2):129-131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形势,现代化、多元化和规范化的英美文学教学是势在必行的教改之途,要从现在做起,逐步发挥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为高校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一从一般系统论和系统哲学的研究中发现的适用于一切系统,一切事物的规律,并不是“一条规律”而是一组规律或一个规律系统。我们从中概括出五条基本系统规律,它构成系统哲学的基本思想或基本公设。 1.事物的系统性和描述事物系统性的系统元素相互作用规律。所谓系统,就是处于相互作用中并与环境处于相互联系中的元素的复合体。由  相似文献   

19.
中日关系发展经历许多波折的原因很多,但两国国民之间感情亲近感缺失是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根本性因素.而中日国民之间亲近感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中日双方的不了解和历史偏见.因此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应重点关注和增进两国国民间的相互了解和感情.  相似文献   

20.
潘智彪 《学术研究》2004,(12):140-142
审美知觉对象的特性决定了审美知觉的特性。审美知觉的对象具有社会性, 它体现为审美知觉具有互动性、主观性、解释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