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寿山石雕艺术,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独领中国石文化之风骚.自南朝起,寿山石雕艺术历经千余载的起落荣衰到今天这一古老传统的艺术又勃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并以其特有的意蕴融汇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语言,构成了独特的寿山石文化.寿山石雕是立足中华文化沃土之上的一朵奇葩,是中国传统艺术宝藏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2.
小议"国石"     
近几年,我国拟展开评选“国石”的活动,全国有6种石矿产品参加评选。对于这6种石矿产品的历史,以及在人文与艺术史上的位置,无疑是福建福州出产的寿山石及其寿山石雕艺术最为引人瞩目。本文拟从寿山石的品种及雕刻艺术的成就而小议之。寿山石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郊寿山,距市区约三十余公里的盘山路程。其叶腊石矿产隐藏于方圆十几公里范围内的田底、水涧、山洞之中,并分为寿山、月洋两大产区。若从矿位分布可知分为三大系:有高山系,有旗山系,有月洋山系,且合有百余品种。而每个品种多冠以产地名、矿洞名、色象名以及掘洞者名等。然而,当地石…  相似文献   

3.
寿山石雕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一枝奇丽的花朵 ,在《中国美术辞典》一书中是这样记载的 :“寿山石雕 ,一种民间雕刻工艺品 ,因产地在福建福州市郊的寿山而得名……”。寿山石雕是利用福州特有的名贵石材经过精心设计和巧妙的技艺加工而成的一种工艺品、在艺术风格上有独特之处 ,同时在技法和表现手法上也不尽于其他的雕刻艺术 ,故尔又称之为福州“特艺”。据考证 :福州的雕刻工艺始于汉朝至清代基本已形成了东门、西门两大流派 ,技法上有圆雕、浮雕、薄雕以及印钮等。造型上又有人物、古兽、虫草、花果等多种形式 ,是福州这个中国东南文化名…  相似文献   

4.
闽之寿山石作为中华国石的第一候选石是当之无愧的,何时受封,就在于全国人大颁布的律令了,此处暂且不表。若以寿山石的品种而言,有田坑、水坑、山坑,约近二百种,若以石之色泽而言,可谓五彩缤纷,且光彩夺目:若以石雕工艺而言,自唐宋以降,名家辈出,形式与风格各领风骚,有圆雕、薄意、透雕,有印钮、博古、山子、摆件,有人物、山水、花鸟,有神仙、古兽,如此等等,形成了中国八闽寿山石刻艺术的流脉,同时也体现了八闽寿山石刻艺术家的精神意识与审美追求。  余自幼喜欢寿山石刻艺术,每年假期回乡省亲,必抽空前往寿山一游,同时与石刻艺术…  相似文献   

5.
曲阳石雕     
<正>曲阳石雕,中国民间雕刻艺术,是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的代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曲阳盛产质地优良的各色大理石,早在汉代,曲阳一带的石雕艺人就用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石果、碑文、龙凤、雄狮、观音、佛像等各种工艺品。曲阳石雕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构思精巧,造型美观;纹饰清晰剔透,生动逼真;刀工精湛细腻,圆润光滑。料质有汉白玉、花岗石、玉石等。颜色有白、黑、黄、绿、红、灰等。还有形形色色的木雕。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上,耸立着一座雄伟壮观的  相似文献   

6.
《秘书之友》2013,(7):F0002-F0002
历史悠久、风格淳朴的黄杨木雕是以黄杨木做雕刻材料的民间工艺品,它与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主要流行于乐清市的翁洋镇南街村、象阳镇后横村、柳市镇、乐成镇一带,传播至温州、永嘉、杭州、上海等地。2008年乐清市象阳镇以黄杨木雕而复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黄杨木雕因所雕刻木材是黄杨木而得名。黄  相似文献   

7.
唐代帝王陵墓石刻以独具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昭陵六骏",它吸取了佛教雕刻艺术的减底浮雕手法,是唐代石雕艺术的珍品和华夏文明的稀世珍宝,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因此堪称浮雕石刻中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8.
当代行政伦理建设既要寻求传统文化的内源性支持,又要借鉴外部的先进理念,同时还须立足于时代境遇,探索内源支持与外部借鉴的有机结合。因此,实现传统行政伦理的现代转换,需要从三个视阈展开:一是从"仁政"到"善治"的价值观念型塑;二是从"礼治"到"法治"的治理模式变迁;三是从"德治"到"德制"的实践路径重构。  相似文献   

9.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14,(4):130-131
正《中国梦的世纪》张颐武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从纯文学到大众文化,从消费文化到中产阶层,从"全球化"到"中国梦"……著名文化评论家张颐武的关注领域总是贴近于时代脉搏和热点,又每每都引领潮头。近些年来,张颐武更高蹈于全球化语境,以自己一贯站在时代前沿的敏锐,极为密切地审视着摇曳多姿、绚烂多彩的当下文化,关注着令人期待的"中国梦"议题。他试图看清当下文化在全球化时代之下的特征,总结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处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现代设计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传统艺术设计所反映出来的各种艺术形态和形式及传统精神,在现代设计中都将有旺盛的生命力;我们总是生活在传统文化构筑的世界里,使我们有亲近感归属感,反之则让人感到盲目很难接受;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中,传统文化恰恰为现代设计指引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宋平  邓志强 《决策探索》2014,(18):93-94
从旅史陈列馆到连队文化长廊,从橱窗石雕到文化沙龙,从荣誉战斗故事到身边英模典型……这里,到处弥漫着文化的气息,处处播撒着铸魂的种苗。济南军区某防空旅充分运用自身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着力培育官兵战斗精神,把铸魂育人的文化基因植入官兵践行的强军梦中,促进部队上战场“能打仗、打胜仗”。  相似文献   

12.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主要论述了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给艺术领域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它把艺术人从一向被人们所崇敬的"神坛"上拖了下来,在摧毁了传统的同时使现代艺术具有了新的特点、价值和接受方式。本文就艺术品的机械复制与光晕的消失结合目前艺术市场情况做了自己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国石——田黄,是一种珍贵而稀有的叶腊类宝石。其出产于福建省福州市郊寿山乡内、外泽的寿山溪坑头友流两岸。其成因可追溯到数百万年前的地质运动,当时寿山南坡矿系中的纯洁叶腊类的地开石因地质变迁, 从矿床中分离后流入寿山溪底,又顺溪水滚动而散落到  相似文献   

14.
《领导文萃》2012,(4):142-143
崇武镇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突出部位,被列为首批闽南沿海开发区工业卫星镇,全镇面积19.6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本地人口73896人,外来人口近3万人。崇武镇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石雕之乡和历史文化名镇。崇武镇被誉为"海滨邹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融  相似文献   

15.
东坡与赏石     
宋代是文人的时代,经过文人的播扬,中国的多种文化艺术在这一历史时期都达到了高峰。而对奇石的赏玩,这种需要人与自然在静默中交流的文化行为,无疑与宋代文人那种内省的细腻的审美取向更加趋合,因此,赏石艺术在宋代也同样进入了它的第一个高峰期。在宋代,玩石赏石成为文人士大夫的普遍爱好,其中涌现出了不少赏  相似文献   

16.
广告文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代产物,是人类不断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果。在文化多元并存的现代文化生态环境中,广告文化同样呈现出多元态势。现代社会的广告文化中呈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共通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积极文化与消极文化并存的多元态势。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文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微电影"作为电影艺术与品牌传播在网络平台下的一次创新联姻,迎合了碎片化时代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成为营销新宠,帮助品牌阐释内涵,宣传知名度。本文试图从微电影广告的产生发展说起,分析微电影广告相对于传统广告的营销优势,展望微电影广告的未来。  相似文献   

18.
汪名旵 《决策》2008,(4):79-80
今日的"怀宁"二字,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元素,即"怀抱天下,宁静致远",这更多地折射出当今怀宁干部、群众的人文精神新貌。一着妙棋,全盘皆活《决策》:从老县城的偏居一隅、默默无闻到新县城的大气靓丽、活力四射;从曾经的农业主导到如今的工业强县;从昔  相似文献   

19.
<正>蜀地四川,人杰地灵。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让古琴成为独树一帜的文化奇葩。从西汉的司马相如、清末的张孔山,到近现代的裴铁侠、龙琴舫、侯卓吾、俞绍泽,都在中国古琴音乐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大手笔。而制琴能手精湛的制琴艺术,铸造了斫琴巨匠雷威、雷宵,以及雷氏家族的雷讯、雷文、雷盛等,他们所  相似文献   

20.
刘可雕 《科学咨询》2006,(11):62-63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品味高雅.作为一门艺术,它承载了丰富的中国传统精神文化.而本文着重讲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的精神文化内涵.这是我们时代文化和艺术宝库的一部分,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珍贵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