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三世达赖、九世班禅圆寂致祭及其转世灵童的寻访玛鼐一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1933年12月17日在拉萨布达拉宫圆寂。12月20日,西藏地方政府驻京(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下同)总代表贡觉仲尼,代表阿汪坚赞、阿汪扎巴、曲批图丹向蒙藏委员会呈报了这一噩耗。...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藏史学界对西藏近现代史的研究兴趣逐渐浓厚起来,这是值得高兴的事。在研究近现代史诸多问题中,出现了惹人注目的一个讨论热点。1940年十四世达赖喇嘛坐床时,国民政府派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吴忠信究竟是去西藏主持还是“参加”抑或“观礼”坐床典礼,争论了几个春秋,双方振振有辞,各抒己见,沸沸扬扬,莫衷一是,至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十世班禅的转世认定入手,介绍了藏传佛教活佛与活佛转世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及其核心内容,突显出了作为大活佛转世根本原则的金瓶掣签制度实施的意义,强调指出了社会政治因素在活佛转世历史定制形成中的深刻影响,特别是中央政府批准在大活佛转世中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1937年12月1日,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在青海玉树圆寂。此后,九世班禅转世灵童的寻访与认定,历时12年之久。其间,西藏地方政府和班禅堪布会议厅之间纠葛叠起,斗争不断。国民政府遵循历史定制和宗教仪轨,审时度势,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始终关注九世班禅灵童转世和坐床事宜,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当机立断,批准官保慈丹继位为十世班禅额尔德尼。追寻这一段历史的轨迹,我们也许会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塔是佛教特有建筑物,起源于印度。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这一建筑形式也流布到世界的很多地区。灵塔这种建筑与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更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传,释迦牟尼圆寂后,他的遗体由弟子和信徒火化,其舍利被摩揭陀等八国的人们分别迎去,建塔共奉。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批灵塔,距今已有2869年的历史。从那时起,逐渐形成了修建灵塔的习俗。佛门弟子们为了纪念、供奉高僧大德,通常于他们圆寂后为他  相似文献   

6.
7.
九世班禅额尔德尼,1923年(民国十二年)11月自西藏出走后,在内地生活了十四年之久,尽管受到了当时中央和各地地方政府、以及各族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妥善关怀及充分信任,班禅大师也为反帝爱国、维护祖国统一和推进民族团结作了大量工作,但班禅大师每时每刻都在想念着自己的故乡,盼望早日返回西藏,为自己的同胞,为所信仰的事业效命.令人痛心的是,班禅大师回藏的宿志未能实现。抱憾离开了人间.笔者因工作关系,有幸接触大量有关档案史料.现就史料所及,对班禅大师返藏受阻及其原因试作粗浅探讨,俾与同仁切磋,并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8.
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1938—1989)是中国藏传佛教杰出的领袖,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国务活动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朋友。1989年1月9日,十世班禅大师到西藏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主持五世到九世班禅大师遗体合葬灵塔祀殿——班禅东陵扎什南捷开光典礼活动,因操劳过度心脏病突发,于1月28日在日喀则市他的新宫德庆格桑颇彰逝世。在半个多世纪的人生中,班禅大师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藏传佛教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19年是十世班禅大师圆寂30周年。文章从佛教经典和十世班禅大师著作入手,围绕十世班禅大师一生奉行的信仰自觉——"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倡导的修学方向——"精闻思修,善讲辩著"、付诸实践的目标——"契理契机,随顺世间"及其开创的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续佛慧命"等主题,追思他的功德业绩,感念他的爱国情怀,研讨他的爱国思想。  相似文献   

9.
学者在研究九世班禅返藏时多采纳档案材料,大都忽略了传媒中的各类资料。班禅返藏作为国际热点问题《申报》《大公报》《中央日报》等日报,《东方杂志》《蒙藏月报》《蒙藏旬刊》《康藏前锋》《开发西北》《边事研究》《海潮音》等期刊都及时跟踪报道,报道中央政府、西藏地方政府、宗教人士对班禅返藏的策略和态度,并介绍了达赖与班禅、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中国政府与英政府之间的交流与斗争。通过这些报刊我们可以了解九世班禅准备返藏的复杂过程,及其返藏失败的原因,把握当时的舆论导向和达赖班禅两个系统利用报刊进行斗争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李烨 《中国藏学》2005,37(2):46-51
从1926年至1935年,九世班禅大师在内蒙古活动长达10载.他先后举办5次"时轮金刚法会",为蒙古信众唪经弘法."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内蒙危急.他不顾身处逆境的危险,对蒙汉民众开诚宣化,排解民族纠纷,团结各族人民.他深明大义,拥戴中央,号召人民共同御侮抗敌,不但公开在百灵庙发表"抗日通电",而且主动协助中央粉碎日本支持的"蒙古自治"阴谋,以实际行动,体现出他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和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由于和硕特蒙古汗王和清朝的宗教分治和1751年的“政教合一”的治藏策略,为日后两大系统的不和埋下了隐患;18世纪起,随着清朝国势的衰败,英帝国主义对中国西藏侵略的不断加深,英、俄等国为侵略西藏扶植代理人而对达赖、班禅实行拉拢、挑拨和离间,十三世达赖与九世班禅政治立场上产生分歧,加之清政府治藏政策的失误和个别驻藏大臣的偾事误国和十三世达赖的“唯我独尊”,导致两大系统间发生矛盾、冲突及破裂.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是西藏政治社会当中风云变幻莫侧,急剧动荡不安的一个世纪。九世班禅罗桑图丹·却吉尼玛就诞生于这样一个时期,他遭受英、俄等帝国主义的欺凌、利诱和迫害,备尝了人间的辛酸苦辣。但他不甘为帝国主义及其西藏上层少数极端分子所屈服,倾心祖国,投奔中央政府,为民请命。继之辗转各地,呼吁和平团结,举除内乱,赈济  相似文献   

13.
英印政府分裂中国西藏的阴谋与九世班禅赴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英国外交部档案,揭露了1905年下半年至1906年初,英属印度政府策划诱骗第九世班禅喇嘛赴印会晤英王太子,拉拢、控制班禅,排斥达赖,进而控制和分裂中国西藏的一整套新政策,及其实施这一政策进行的阴谋活动情况,并对制定这一政策的背景和失败原因进行详细、客观的分析与论述。文中披露了英国档案中与过去国内传统说法不同的一些重要史实,并提出班禅赴印并非因英人以武力胁迫所致,而是受英人诱骗之故。班禅在印与印督会晤,亦非未曾谈及有关西藏的政治问题,而是向印督提出了请求给予他援助和武器,以对抗前藏等有关西藏政治的事情。作者认为,九世班禅赴印,仅是一个错误,并不影响他后来成为西藏僧俗民众反帝爱国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