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荀子天人相分而致心性二分,不仅是相分,性甚至是心治的对象,其思想的核心在于以后天的道德积靡养情化性,无论是化解道德世界的冲突,还是解决德得相通的悖论,他始终在道德的实践中探讨与追溯:确证人之为人的善向,更没有回避性中的恶向;确证性中无德,更没有回避人之好德的旨趣;确证知的经验意义,更没有回避知的价值理念。由于荀子继承了孔孟儒家的道义论传统,在道德与自然的冲突中不仅重义,还与黑格尔一样坚持义务的至上性,而且由于天、性、心的自然性,也把对幸福和欲利的追求作为其善恶因果律的应有之义,把化解道德世界冲突、德得悖论的困境寓于伪的道德实践中,并在知识的学习中成就道德理想而培养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2.
李宁 《探求》2004,21(2):22-25
历史总是在善与恶的交战中不断前进,人类社会也是在对善的追求中不断走向文明与进步.善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已得到世人的肯定,恶与历史发展的关系问题,则仍是伦理思想史上的一个难解之谜.今天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面对不断滋生和蔓延的"恶"的现象,遵循唯物主义辩证法,正确运用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的方法,准确把握"恶"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张继军 《求是学刊》2006,33(6):38-42
善恶是道德评价体系的基本尺度,中国传统的关于“善”、“恶”的观念在殷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生活当中还缺乏一个现实的理性基础,其形成应始于殷末周初。在西周初年,虽然善、恶作为一对范畴,甚至是作为描述价值取向的单个概念还没有被明确提出,但是“善”和“恶”的观念已经开始应用于政治生活、祭祀活动、农业生产和人格评价等方面了,构成了当时社会价值评判的内在标准。  相似文献   

4.
怀特海在其晚年的重要文本《数学与善》中明确表达了他在现代知识背景下对数学本质的判断,特别是重提柏拉图的“数学与善”显然具有深意。事实上,在现代语境中面对数学与善,不是要重回柏拉图的观点,而是要在柏拉图开创的问题中,重新讨论人们从数学的精确性中获得什么,善的理想影响了数学什么的重要问题。正如怀特海所申明的那样,这样的提问虽无具体的数学公式,但却是对数学的哲学理解。因此,今天我们揭示怀特海这一工作的形上追问,既是在人工智能时代重新理解数学的意义、省思数学教育的方式、推动数学创新必须要做的工作,又是在数学与善关系变化史中理解数学与善、正视理论创造与理想追求、建构数学与美和恶关系的前提性工作。  相似文献   

5.
国风 《学习与探索》2007,(5):229-233
先秦儒道思想秉承内圣外王道术,其理想人格也以"圣人"之名统称,两者均首重内圣,而外王则其必然推演,即所谓德合天地、道济天下。先秦儒道思想中的理想人格——德合天地、道济天下的圣人,实质上是一个至德之人,其特质为公、诚、明、善、虚、灵、应、化。这种合德完人的追求是儒道两家对理想人格的祈向,主要是针对人君或领袖人物品德修养而阐发的。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提供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间接地造成了人们伦理道德原则的失落.但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是直接导致道德"理想国"覆灭的罪魁.外部社会条件的变化、人类特殊的心理结构特点、道德认识水平的相对滞后等都是它形成的原因.为了使既"好"又"善"的生活成为可能,我们必须从自己做起,坚守良心和道德的自律,培养伦理宽容,坚持"善"高于"真","应做"优先于"能做"的行为原则,构建和谐共生的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   

7.
张锐  张谨 《社科纵横》2010,(2):117-119
道德评价是道德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评价是根据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道德规范准则体系,凭借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对社会中的个体或群体的道德活动作出善或恶、正义或邪恶、道德或不道德的价值判断,以达到道德约束的作用。道德评价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化也相应的变化,分析现阶段不同的道德局面的新变化对于我们更好地运用道德的强大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康德的历史目的论学说经常遭到研究者们的忽视或误解,然而这一学说对于全面理解康德的历史哲学和整个批判哲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康德克服世界二元论,达到全面理解人是什么的进一步尝试。康德分别考察了历史的自然目的和道德目的,最终揭示出至善乃是历史的最终目的。至善作为一个理想的目标,不是客观的知识,因此只能对它采取道德信仰的态度。这样,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拥有道德信仰的人类在至善理念的引导下不断走向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一、道德判断的内涵 1.判断是一定思维主体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凡是对事物的属性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都是判断。当某个人或群体的行为被赋予某种道德属(如善、恶、正义,非正义等)的时候,这个判断说是道德判断。用语言的形式表示出来说:A认为B的行为是善(恶)的。“A”是判断主体,“B”是行为主体,“B的行为”是判断客体,“善(恶)”是判断主体以某种道德属性对判断客体的肯定或否定。 2.道德判断是一种价值判断。价值是“指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对于一定主体的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道德”表示行为合于理,利于人,内含一种价值上的肯定。作为道德判断的客体,  相似文献   

10.
陈庆安 《唐都学刊》2008,24(1):105-109
犯罪是人性恶的外在表现,人性是极其复杂的,既有本性恶的一面,偶尔也不乏善的闪现.但人性中恶的一面,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掩盖善的一面.对于人性中恶的一面,不能寄希望于自律和道德教化,必须严密法网,建立完善、科学的制度,通过人性化的外在制约来抑制犯罪.同时,也应该尽力维护和发扬人性中善的一面以对抗和牵制恶的一面,为此,道德教化作为抑制犯罪的辅助力量,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
陶艳华 《学术交流》2006,1(2):20-23
中道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核心概念和价值追求,是判断善恶的标准、衡量德性的准则。所谓“中道”即德性,分为两类:理智的和伦理的。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就是善,过与不及就是恶,“伦理的德性即是中间性”。中道德性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对于恶与不当的情感和行为,它们的恶性质是绝对的,“不存在中间的过度,永远是罪过”。中道的实现是不易的,但是可能的,这需要行为者具有知识,且需用理智去克服欲望。中道德性论对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启发意义,中道德性论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2.
现实社会关系视域中的道德治理,其实现需要遵循强化治理目标、综合运用治理方式、保障治理动态运行等现实路径。强化治理目标既需要围绕总体性目标,又需要注重层级性目标,从而树立道德理想与价值信念和提倡道德人格与价值规范;综合运用舆论评价、风俗维系、典范教化、赏善惩恶等治理方式。需要结合治理阶段的具体特征,构建起全方位、立体性、多维度的"德网"。保障治理动态运行需要应对治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随时明确标准、纠正偏差、衡量成效。  相似文献   

13.
环境伦理在"好生活"和"正当行动"问题上遭遇外部反对和内部纷争.从最抽象意义上看,环境伦理在一种理想的冲突中进入人类道德的亲证性实践,它改变了哲学实践的方式.在与"好生活"相关的意义上,它面对"自然主义谬误"之诘难,通过秉持"生态善"的理念,扩展了"道德善"的内涵.在与"正当行动"相关联的意义上,环境伦理受到常规伦理与道德相对论之因扰,它试图改变"道德权利"的用法.一种面向生态实践的环境伦理,虽然在道德生活形式上存在着从一般性话语到具体项目之间的断裂,但不同形式的环境伦理探究共同指向道德和精神的价值轴线,而对它的探问乃是透过环境伦理论争深入到对其道德生活形式之探寻的开始.  相似文献   

14.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必须经过长期不懈的自我修养和锻炼的过程,如何处理好贡献与索取、自我设计与“社会需要”、科学价值与道德价值的辩证关系,是人们在对待人生价值观上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本文在充分阐明其辩证关系的同时,人们必须注重对崇高价值目标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唐土红 《太平洋学报》2010,18(12):10-18
权力的善恶问题很早便为思想家们所关注。但长期以来,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仅侧重在儒家政德"善"的演绎上,而在以"法治主义"为文化基因的西方,人们往往错误地认为,权力仅有"恶",并"以恶制恶"。事实上,西方思想家有关权力善恶问题形成四个流派,即以权力理想主义为代表的权力之"善"说,权力契约主义为代表的"必要恶"说,无政府主义为代表的"绝对恶"说和行为主义"纯科学"为代表的"价值中立"说。他们从各自的立场与需要出发,系统阐释了权力的善恶问题,从而构建了一道独具风格的权力德性思想的镜像。  相似文献   

16.
哲学家不仅要注意到善与恶不能并存,即对立的一面,还要注意到它们的辩证性质、一方转化成另一方的可能性与和平共处的可能性。关于善与恶的辩证思想早已出现。它们在德谟克利特、爱尔维修等人的哲学思想中已有所反映。但是,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出现之前,对深刻认识善与恶的辩证法有重大意义的,是黑格尔的伦理学思想。他反对康德伦理学的形式主义。他的一大功劳是把善置于发展中加以考察,认为善是一般和特殊的统一,恶是个别同一般的对立。黑格尔也未能摆脱为君主制度辩护,说它是真正道义的。同时他把恶看作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的形式。这一思想受到恩格斯的批判。  相似文献   

17.
好的受造物为什么会堕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上帝是至善,上帝所造的整个世界是好的,那么为何有恶?恶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是奥古斯丁一直思考的问题.恶的来源与"虚无"有关.奥古斯丁吸收了新柏拉图主义的"恶是善的缺乏"的观点,认为上帝所造的一切受造物都是好的,没有本性即恶的实体,恶来自于意志的错误的运动.但这带来一个问题,即为何上帝所造的好的意志,会发生错误的运动呢?对此奥古斯丁提供了几种答案.一是因为受造物是从"虚无"中创造出来的,因此有可能堕落.一是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是不能知道答案的,要知道其答案,就好像要"听见寂静"或"看见黑暗"一样.奥古斯丁的"虚无"说会进一步导致一个问题,就是既然受造物必定是从"虚无"中创造出来的,那它们是不是必然会堕落呢?理性的受造物(天使和人)还要不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本文考察了奥古斯丁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思索与解答,并分析了在奥古斯丁的神学哲学中,人的堕落所带来的后果及其与原罪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成文法系传统国家中,立法结果评价的对象是以文本形式存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及其体系.立法结果正当性评价是对法律文本进行的好坏、善恶评价,须同时在"真、善、美"三个维度中展开法律文本的真理性评价、伦理性评价和审美性评价.事实上,作为真理层面的法之合规律性与作为价值层面的法之合目的性不能相互割裂,立基于"真"与"善"的内在逻辑关联,毋宁应被视为,法之合规律性本身即蕴涵其对于法之合目的性的价值追求,缺失伦理正当性的法律即背离法律之"真";而法之合目的性又必须立基于法之真理性,唯有与法之"真"相互契舍的法之"善"方可视为法的正当性.由法之"真"与"善"或日法之合规律性与合道德性的相互结合而产生的就是法之"美",这是良法的形成标志.  相似文献   

19.
论道德妥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妥协是以让步为特征的策略性道德选择行为。作为一种策略,道德妥协不是对于善的根本原则的背叛,而是贯彻原则或维护原则的特殊方式。既要肯定特殊情境中让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又要尽量使得因这种让步而对义务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为此,必须给出道德妥协的限定条件,这些条件包括:(1)道德妥协必须是在只有恶的可能性或任何善的选择都是低效率时才加以考虑的行为;(2)道德妥协必须是有利于实现最终的善的目标或实现善的最大价值的行为;(3)道德妥协中所选择的行为必须是可能产生最小恶果的行为。道德妥协,作为一种策略性让步,在实际中可在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上展开。  相似文献   

20.
美德是美德伦理学的根本和核心概念。20世纪中叶,美德伦理学开始复兴,东欧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赫勒于20世纪末致力于建构“至善”和“美德”伦理学。赫勒提出“好人存在”的美德伦理学预设。但她并不是纯粹的美德或至善伦理学的现代翻版,而是在后现代境遇下吸收了康德的先验哲学和部分规范伦理学的精华,提出了辩证理性的概念,并将这一概念冠以带有存在主义色彩的“生成性”的特质。这种生成之物既是理性的,也是情感性的。在此基础上,赫勒提出了情感生成理论。这一理论揭示了道德情感和非道德情感中的新因素,偶然性的激情基础上形成的“善为先”观念。“善为先”构成了道德情感和非道德情感的区分以及道德心理化的基础。“偶然性的激情”借助于人们的移情、同情和仁慈等能力而触发人们关于“善”的体验,形成“善为先”的观念,并导致情感的“道德化”。赫勒的美德伦理学是“善为先”基础上的辩证理性与后现代基础上建构“道德新规范”的理论尝试,它融合了情感生成与情感道德化理论,以建构其“好人存在——他们何以可能?”的至善伦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