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造就了陕北民俗文化,其中民俗体育活动更是陕北黄土民俗文化血缘因子中最为重要的元素,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通过对陕北民俗体育的社会特征及功能价值的研究,挖掘其在全民健身,社会文化发展,经济旅游及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出于传教之目的,兴办教育、创建医疗卫生机构、举办社会福利成为基督教传教主要教务活动。在近代陕北地区,基督教事业尽管数量有限,对于陕北社会却有着特殊而深远的影响,为封闭落后的陕北地区带来新的理念,为近代陕北地区社会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地区近代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武术在广西地区中学体育教学内容中比例失衡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西地区的较大部分中学里出现了体育教学中武术教学内容比例失衡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广泛征求中学武术教学工作者的意见,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广西不同层次地区中学的体育教学中武术课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武术在广西地区中学体育教育内容比例失衡的成因,希望能促使武术在广西中学的教学中占有一个较好的位置,为普及武术运动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应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陕北村落体育文化的历史背景、特征、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指出陕北村落体育的文化特征为:特定的乡域性、历史性与民俗性、纵向延伸和横向的融合性、文体结合的艺术性、经济及体育基础资源的匮乏性。提出陕北村落体育文化应该走结合生产、结合文化、结合旅游、结合教育的发展模式,为陕北村落体育的推动及繁荣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陕甘宁边区政府的重视和陕北地区的战时环境,陕北地区工业获得了较快发展,在支持抗战、奠定陕北地区工业基础的同时,对陕北地区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陕北地区当地居民在物质生活、社会意识、社会风俗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处于城市边缘地区的农村中学,在学生来源、师资培训、教学条件及教育观念等多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城市边缘地区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要正视现状,形成基本的体育规范;从基础做起,训练学生基本的体育技能;因陋就简,利用现有的场地和器材,有效实施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学校体育是基础教育,中小学是教育的基础。伍绍祖同志去年讲过:“抓住了学校体育,从历史的眼光看,就抓住了全中国人的体育。”改革开放十年来,学校体育面貌大有改观,但发展很不平衡。一些地方由于有些领导的说法和做法落差很大,学校体育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中学体育的现状如何?有哪些成绩和经验,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为此,笔者近一年来借到我校实习基点学校联系工作的机会,同时在地区教委体育科同志的支持和帮助下,对我区所属三市两县中学进行问卷和实地调查。目的是试图通过了解、掌握现有娄底地区中学体育现状,为我区今后的中学体育工作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流行在侗族、壮族、仡佬族、苗等民族中的一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抢花炮”引入贵州农村中学体育课堂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分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抢花炮”引入贵州农村中学体育课堂的意义,来说明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抢花炮”引入贵州农村中学体育课堂的重要性,最后探讨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抢花炮”引入贵州农村中学体育课堂的具体方法和途径。为贵州农村中学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陕北民俗体育活动的社会性功能和价值意义的研究认为,陕北民俗体育活动具有独特的健身娱乐、教育启发、表演丰富等社会功能。将陕北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引入普通高校公体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优势的分析,其具有提高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与道德渗透,丰富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陕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根据陕北具体情况提出了实现协调发展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陕北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也是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的交接之地,更是历史上多民族融合的核心区域之一。陕北地区独特的饮食习惯、服饰、生活习性除了受自然环境和农耕文化的影响之外,也深受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保留了许多少数民族的遗风。陕北的民俗文化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体现了陕北的民族融合历史,同时也说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来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一、体育教学现状 开课率:目前全国有中小学校659504所(不含职业中学),平均87.2%的中小学校能够开设体育课.其中陕西省有中小学校37248所,平均有87%的中小学校能够开设体育课.以区域划分比例为:关中地区为91.5%,陕南地区为83.5%,陕北地区为86.5%,绝大部分城乡中小学能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3.
对陕南安康地区、西安地区及陕北榆林地区的农村居民和有关领导进行问卷调壹及走访,运用数理统计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调查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陕西农村居民体育健身现状的有关特性指标,并就如何加强农村居民体育健身活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陕北秧歌是陕北地区民间的一种群体性的大型歌舞艺术,具有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在延安时期开展的“新秧歌运动”使陕北秧歌迅速传播到全国。陕北秧歌的歌舞形式孕育出了中国第一部民族新歌剧《白毛女》,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歌舞剧的形式和发展,因而在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农村学校尤其是陕北,由于经费紧张等诸多因素,学校的体育设施和师资队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瓶颈“.通过对陕北部分农村学校的调查、分析,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对策,试图为陕北农村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点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从陕北汉画像石流行的时间、独特的雕刻手法和成熟技法以及产生的社会背景三个方面对陕北汉画像石的非原生性进行了考释,同时从陕北汉画像石的独特内容和化价值几方面与其它地区的汉画像石进行了比较与研究,进而说明,陕北汉画像石在我国同类历史化遗产中占有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中学体育课理论教学探讨郑志刚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要教育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在"中学体育目的和任务"一章中明确指出:"体育...  相似文献   

18.
陕北地区是国家21世纪最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相对艰苦以及吸引毕业生的政策等方面因素,使得人才问题一直成为制约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发展的瓶颈。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人才供需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神庙是传统中国社会最基本的物质文化景观,神庙活劝在陕北地区有其独特的生存空间和社会功能。它的衰落是历史的进步,是陕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在科学昌明的今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逐步向中学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渗透,促进了中学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本文试图就中学体育教学中信息传输问题作些探讨。  一、信息传输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  中学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一样,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既有教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教和学彼此联系,二者有机结合形成一个信息传输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师处于施控的主导地位,学生为受控的主体部分。教学中施控者(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教学任务、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