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友·作家·诗人(四)列美平措,藏族,1961年生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现为甘孜州文联《贡嘎山》主编。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理事。列美平措1982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自1981年始,十余年来共发表诗作近...  相似文献   

2.
校友·作家·诗人(二)章戈·尼玛章戈·尼玛,汉名廖才贤,四川炉霍县人,藏族,1956年生,1970年参加工作,先后当过营业员、土兵,197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79年考入西南民族学院中文系藏语文专业学习,1983年毕业。现为甘孜州报社主任编辑,副总...  相似文献   

3.
《民族魂·时代风(西南民族学院校友作家诗人创作研究)》序苏克明收稿日期:1997—11—12苏克明西南民族学院教授(成都610041)编者按:即将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西南民族学院校友作家诗人创作专题研究论著《民族魂·时代风》,试图从同等学历的...  相似文献   

4.
校友·作家·诗人·(三)吴琪拉达吴琪拉达,彝族,1936年10月8日(农历)出生于贵州省福泉县,1954年7月由县中学送入西南民族学院彝文班学习至1956年7月结业,1957年3月至9月,再度在我院干训班学习,现任凉山日报社副总编辑,主任记者,中国作...  相似文献   

5.
古代诗人的创作中有大量咏马写驴的作品,诗人借马以写壮怀,借驴以抒逸情.咏马写驴反映的是中国文人们的两种价值追求和不同的审美心理.诗人借马展示的是一种英雄形象,借驴实现了一种诗人的造型,从而表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对"侠"和"儒"两种角色意识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马拉美:在法兰西创立“难懂作家”概念的诗人刘翔马拉美说:“我讨厌流派。我反对一切应用在文学上的传授教导。”①可是,马拉美却是象征主义文学的首要代表,克莱夫·斯科特说:“理解象征主义首先要理解斯特凡·马拉美。”②而且,马拉美之后,一代代的诗人和批评家对...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站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汉语文学创作总体现状与未来走向的理论高度,对西南民族学院历届校友作家、诗人的文学创作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希望它不仅对这些校友作家、诗人的创作具有理论指导作用,而且也对整个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汉语文学创作也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8.
艾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9世纪美国文坛上著名的评论家、诗人、小说家及哲学家,《乌鸦》(TheRaven)是他的经典诗歌代表作。本文试图从原型批评的角度,简析诗作《乌鸦》中的主要意象及影响爱伦·坡诗歌创作主题的因素,赏析该作品。  相似文献   

9.
蒙古国作家达·纳楚克道尔基不仅是位诗人、作家,还是位优秀的学术工作者,他对历史学、语言学发展有着重要贡献。另外,他在考古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同时,纳楚克道尔基积极参与蒙古语词典的编写工作,他是蒙古国现代名词术语研究领域的奠基人;蒙古国现行官方文字基里尔文中的语法,也是基于他起草的《拉丁化规则》。  相似文献   

10.
情·象·境·神──从中国诗艺美学传统看海峡两岸儿童诗蒋风中国是一个诗的王国,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有着悠久而辉煌的诗歌传统。千百年来经无数诗人辛勤的创作实践,从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了缘情、立象、创境、入神四大诗艺美学范畴,成为一套有序、相关、完整的...  相似文献   

11.
身体是理解余秀华创作的重要密钥。先天的残疾使余秀华之于身体有着超乎寻常的敏锐与感知,强烈的身体意识贯穿于其文学创作之中,承载着作家丰富的生命情感体验。权力规训下的身体痛感体验、女性视角下的独特身体体验、情欲炙烤下的身体书写、自然体悟中的生命启示是解读余秀华身体诗学的四重空间。独特的个体身体感知成为余秀华创作的源泉和中心,但在一定程度上其又使诗人困守于有限的个体身体体验内,限制了诗人创作对灵魂与世界的深化与拓展。  相似文献   

12.
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诗人、短篇小说家。其小说《威廉·威尔逊》通过对主人公身上“异己性”的描写,将心理探索同道德探索结合起来。“异己性”是难以调和的内心矛盾、内心冲突所造成的人格分裂。作者着重从心理根源人手,运用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人格论原理,以《威廉·威尔逊》为例,分析异己性的具体表现及成因。  相似文献   

13.
山陀尔·裴多菲(1823——1849)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匈牙利伟大的民族诗人。这本介绍诗人的生平与创作的传记是匈牙利老作家安道尔·盖达斯于五十年代写成的。全书分二十四章,共二十七万字。译文是根据一九六○年俄译本转译的。今年是诗人逝世一百三十周年,这里选登传记的片断,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4.
《新少年》2011,(9):37-37
有一只红脑壳、走起路来弓着身子的毛毛虫,从图画书作家艾瑞克·卡尔的手中爬出。四十多年来,它畅通无阻地从一个国家爬到另一个国家,牵动了世界上两千多万个孩子的心。它就是艾瑞克·卡尔创作的《好饿的毛毛虫》。  相似文献   

15.
罗白特·弗罗斯特是美国现代著名诗人,也是一个复杂的、难懂的诗人,一个具有非凡力量的持久重要性的作家。他的诗具有多层的寓意,从各种角度“表示了人类生活中可怕的东西”和个人的存在体验。本文正是在该意义上来阅读他的《没有走的路》一诗的,以期取得读者、作品和诗人之间的对话与契和。  相似文献   

16.
美国现代派诗人玛丽安·摩尔的女性诗歌贯穿着一条隐蔽的寻找女性作家身份的伦理线,展现了特定时代女性的主体经验和美国父权诗学主流意识形态下的伦理机制。以文学伦理批评理论为支点,分析摩尔所遭遇的伦理困境及不同阶段对伦理身份诉求所作的种种努力。指出,热衷“男性性别扮演”的家庭伦理环境和“文学是男性领地”的社会伦理环境是诗人陷入身份焦虑的伦理根源;摩尔拒绝“天使”的身份,坚信女人要“带刺”来发起反抗与自我保护,也要如同“变色龙”合理改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摩尔晚期诗歌所彰显的谦逊与大爱是其在宏大文化语境下的自我和解,昭示出一个女诗人对个人理想、气质素养与独立自由精神追求的高度伦理指向和实践美学。  相似文献   

17.
亚·德·霍普是20世纪英文诗坛为数不多的在讽刺诗创作方面取得成就的重要诗人之一.他重视诗歌的社会功用,主张复兴讽刺诗的创作,并身体力行,创作了数量不菲的讽刺诗.霍普的讽刺诗按照其主题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具有评论时事性质,其锋芒指向人生百态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类则呈现出"以诗论诗"的特征,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本身的...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纳西族文学创作概观杨世光纳西族的作家文学,从历史留下的作品看,开始于15世纪中后期,明代诗人木泰是纳西族第一位作家。(实际可能还早,只是尚未发现作家作品。)其后直到19世纪末,相继出现了51位作家(据新版《纳西族文学史》灵载)基本上是诗人,也...  相似文献   

19.
《简·爱》是19世纪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它成功塑造了一个新型的女性形象简爱,揭示了此类新女性所具有的美好品质和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20.
走向世界的彝族诗人吉狄马加吉狄马加自从调离故乡大凉山,到成都、北京、青海担任领导职务,担子越来越重,工作越来越忙,但不论公务如何繁忙,他始终钟情于缪斯。他是"一个始终把诗歌视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命方式的人",凭着把"诗歌作为人类精神殿堂重要基石的一种坚信和肯定",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坚持写诗,而且越写越好。直到最近几年,他还在百忙之中连续推出《我,雪豹……》《致马雅可夫斯基》《大河》等长诗力作,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30多年来,他在国内外获奖28次。他的作品集除在国内用汉文和彝文出版了24部之外,在国外已有几十个国家用40多种语言文字翻译出版90多个版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