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海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2):206-212
在世界范围内,教育人类学存在五大范式,分别是进化论范式、哲学人类学范式、历史人类学范式、文化人类学范式和美学与艺术人类学范式。进化论范式、哲学人类学范式专注于教育的普遍性,历史人类学范式、文化人类学范式和美学与艺术人类学范式则强调教育的多样性与特殊性。综合使用五种范式对于调和教育研究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教育研究和教育人类学主要是单一的文化人类学范式,难以全面处理教育研究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因此,认识、理解和运用教育人类学的多种范式对我国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类学理论史中的范式变革与议程跳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学并不仅仅是对同类问题的理论观点的不断更新,更是对不同的相关问题的连续探讨.议程跳转的发生是由于从业者们认识到对过去的问题反复进行研究意义不大,而在议程发生转换之后,许多新的理论范式又随之兴起.从历时性议题到共时性议题再到互动论议题,直至充满反思意味的后现代主义,人类学理论在跳转与变革中不断加深了对人类社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人类学在理论和方法上对灾难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人类学作为社会科学将灾难中交汇的环境、生物和社会文化三个因素纳入思考的范畴,并在研究中形成了考古与历史、政治生态学、社会文化与行为和应用与实践几种范式。这些范式之间相互关联,吸取了其他学科的灾难研究经验,以人类学整体观的视野和微观的民族志田野方法对灾难研究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人类学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燕楠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11-14
人类学应用于教育领域为教育的研究方法和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人类学认为人的本质是非专门化、非完成性的.因此,人具有教育需要性,人具有可教育性和可塑性,在教育中应发挥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设立安全舒适的教育气氛. 相似文献
5.
姜又春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6):181-185
从学术起源、互为学科性以及必要性、可行性等角度,分析了人类学与民族学、社会学作为姊妹学科的学科关系史;人类学与民族学和社会学在中国化过程中互为学科性特征;以及人类学已经成为一个成熟学科的发展现实。认为中国人类学建立一级学科的主客观条件都已具备。 相似文献
6.
孙文宪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9-26
作为一种有别于其他文学批评的理论范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特质体现在具有自己的问题意识、理论基础和由此形成的研究对象上.在哲学人类学的视域中,马克思以批判异化劳动扭曲了人的感觉和人的本性作为出发点来讨论美学问题;在这一论域中展开的思考,使马克思对审美活动及其意义的阐释有了比西方古典美学更丰富也更深厚的人学内涵和历史内涵.马克思以批判异化劳动为指向的美学思想是其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石,也是其阐释文学艺术活动及其审美价值的出发点.文学研究上的这一定位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特有的社会/政治批判维度和文学价值观.马克思的文学批评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范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李铱涵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4(6)
人类学家是热衷于研究水的,无论是视作资源和权力的水,还是赋予灵性和神力的水,都是人类学界的关注点.都市人类学可以从中走出第三条路,对更加灵动的水做一尝试.本文以水运型社会扬州为例,具体阐释了水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最后从具体到一般,提出几个可能的视角,仅对水运社会的研究范式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冶芸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3(1):123-127
社会结构决定个人能动性,还是个人能动性形塑社会结构,人类学界对此争论了很多年,成为其主要议题之一。从结构主义到功能主义,再到布迪厄实践理论等,每一个理论流派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论文通过对他们的脉络梳理,意在分析说明结构与能动性关系探讨上的理论流变。 相似文献
9.
殷学东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43-45
金林南教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一书,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依托“范式”理论,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立场;达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哲学反思,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现象、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历史演变与现实存在、学科范式与实践范式等进行深层剖析,并阐明公共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空间. 相似文献
10.
发挥广大教师的主体作用 ,使现代教育思想深入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心中。以此为前提论述了教育共同体的内涵及意义 ,并以哲学为基础阐释了建构现代教育范式的必要性 ,提出了形成教育共同体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美感研究要改变旧有的范式,可以艺术人类学作为立场,通过对社会结构、文化形式、日常生活等的分析去探究人,通过对社会、心理背景和传统习俗等的研究把握人的审美生成和发展可能。把跨文化比较落到实处;以区域性的美学研究个案,勾勒可能性较大的地缘性审美发生、发展的脉络。进而挖掘各种文化区域中的生成机制、复杂的表现方式等,并以之作为解决当下美学研究困惑的契机。 相似文献
12.
李波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4):91-95
美感研究要改变旧有的范式,可以艺术人类学作为立场,通过对社会结构、文化形式、日常生活等的分析去探究人,通过对社会、心理背景和传统习俗等的研究把握人的审美生成和发展可能。把跨文化比较落到实处;以区域性的美学研究个案,勾勒可能性较大的地缘性审美发生、发展的脉络。进而挖掘各种文化区域中的生成机制、复杂的表现方式等,并以之作为解决当下美学研究困惑的契机。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门外来学科,人类学在中国本土化发展的百年历程中,取得了长足进步,也凸现了不少问题,很多问题与人类学学科的独立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及时地对学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反思,对于人类学学科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骊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2-13
20世纪以来,人类学成为西方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艺术人类学、历史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影视人类学、教育人类学、法律人类学等研究异彩纷呈,展示出人类学的研究范式给各交叉学科带来的极大创新。那么,当人类学与文学相遇,二者的碰撞与结合可能给文学研究带来什么样的新异局面呢?下面以叶舒宪《文学人类学教程》⑦(以下简称《教程》)一书为例,谈谈文学和人类学结合的可能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杜鹏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8,(2):1-6
西方人类学对于"仪式"的研究,从早期的"神话—仪式"学派,到后来的功能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再到象征主义学派,将仪式研究从原来视野相对狭窄的宗教神话领域逐步扩展到更为宏阔的社会生活领域。在此过程中,西方人类学仪式研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人类学仪式研究的知识谱系,完成了西方人类学仪式研究范式的现代性转换。 相似文献
17.
赛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137-138,153
近年来,我国外语教育发展迅速,培养了大批外语专业人才,建立了外语教育体系。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外语教育面临挑战和机遇,本文以文化人类学的基本观点为视角,分析和探讨了我国外语教育体系在语种和学科分布以及外语教育层次和阶段划分问题,并根据我国学历教育体系提出了参照美国"5C"标准的外语学习层次划分方案,以进一步规范外语教育规划和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18.
论教育人类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苏日娜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教育人类学作为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形成于20世纪中叶。教育人类学有不同的流派。以美、英为代表的"文化—教育人类学"强调经验研究,注重田野工作和民族志撰写。在我国,教育人类学与民族教育学有密切的关系,但两者在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上有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来源于作为其学科母体的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区别。与综合运用各学科的方法对少数民族教育进行研究的民族教育学不同,教育人类学并不局限于少数民族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更注重田野工作等传统人类学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世海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09-11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思想意识领域一系列新的课题不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需要作出调整以适应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与纷繁复杂的时空境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范式,不应再仅仅局限于其社会功能或政治功能,而应更强调对人的基本的教育和素质培养功能,即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范式。 相似文献
20.
朱成科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3-18
中国教育学在百年发展历程中拥有过夺目的辉煌,也承担了太多的负担,这些负担或源于意识形态的强暴式宰制,或源于自己不能"独善其身"的尴尬.在教育学科群急剧裂变和教育改革迫切要求的双重挑战面前,作为一种理性的选择,中国教育学学科必须做出相应的范式转换,走分化与整合之路,并在"地坛教育学"、"讲坛教育学"与"论坛教育学"三者良性互动中实现路径重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