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论隋与突厥关系的发展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后,我国西北地区的突厥族强大起来,统东北西域诸民族与中原抗衡,形成两雄对峙的局势。此时,隋与突厥的关系成为诸民族关系中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影响着隋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与否,而且左右着隋代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所以,无论从中国民族关系史还是隋代社会发展史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隋与突厥关系的发展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开皇元年至四年(581—  相似文献   

2.
隋代的南方政治集团是以江南士族为骨干组成的政治团体.其发展壮大逐渐改变了隋朝的政治格局,成为隋朝后期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根据历史事实,我们研究分析了南方政治集团的构成、形成发展的状况和深层次原因以及对隋代政治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赤峰市是多民族分布地区的典型代表。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出现了对当时和后世产生较大影响的民族,如商族、山戎族、东胡族、匈奴族、乌桓族、鲜卑族、契丹族、库莫奚族、霫族、女真族、蒙古族、回族、满族、朝鲜族和汉族等,以上诸族对赤峰地区的文明形成和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赤峰地区古代民族的发展历史,充分证实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4.
五岭以南地区(含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自秦朝设置三郡、迁谪戍卒屯守以来,汉族便陆续移居岭南,和当地的越蛮俚僚等族一道,共同开发祖国的南疆。秦汉是开拓的初期。魏晋南北朝至隋代,中原汉族大量迁入长江以南,也有一部份人进一步南迁岭南,形成汉族与岭南各土著族交错杂居,使岭南继续得到开发;但进展较迟缓。迄于隋代,“自岭以南二十余郡,大率土地下湿,皆多瘴疠,人尤夭折”,当时的岭南地区交通偏僻、生齿不繁,经济文化还相当落后。  相似文献   

5.
唐宋之间,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日渐南移及诸多割据政权的兴起,南方地区在全国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与影响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与扩大。基于这一宏观把握,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南唐政权在五代后期统一进程中的具体活动,以为南店先主统一方略的制定与中主对南方诸地的规划标志着这一进程的开始,从而给所谓当时南方地区的“政治自觉”这一论题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证明。  相似文献   

6.
中南地区的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诸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南方民族的重要聚居地,现今居住着苗、瑶、畲、土家、壮、侗、仫佬、毛南、京、黎以及水、仡佬等众多民族。中南诸族的先人,很早就共居在这片广阔的地域内,彼此结成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密切关系,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从远古时代起,中南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主要有湖北郧县猿人,郧西猿人和大冶章山石龙头洞穴遗址。郧县猿人和郧西猿人,统称为“郧阳猿人”,距今约六十万年至一百万年。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主要有马坝人和长阳人。马坝人距今约十  相似文献   

7.
从客家服饰看其文化与南方民族文化之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大支系。自秦汉以来 ,尤其是西晋以后 ,客家先民大量从中原不断向南迁徙 ,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 ,与百越诸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 ,形成独具特色的客家族群。客家人的服饰不仅保留了中原汉族服饰之特点 ,同时体现出南方民族服饰之特征。客家文化与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 ,使两者的服饰呈现多元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8.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三代延及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特殊的统治制度。这种制度尽管曾广泛存在于中国南方诸省区,但主要又是存在于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其中以云南地区的土司制度最具有代表性。土司制度在云南存在了约七个世纪(1253——1956年),它是与一定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的,其产生、发展及消亡是与各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军事、政治、文化发展的客观历史条件,以及中央政权依据各民族地区的客观历史条件所采取的基本政策紧密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的黑色人种屡见于中国史籍 ,研究者认为黑人早在史前时期可能还分布于中国南部。学界普遍认为南方蒙古人种由蒙古人种与黑色人种混血形成 ,那么 ,在南方蒙古人种广泛分布的东南亚及中国南部 ,过去应该分布有黑色人种。把黑色人种与南方蒙古人种的早期历史综合起来考察 ,有助于认识该地区诸民族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盘古,是华夏族开天辟地的老祖宗;盘瓠,是南方苗瑶畲诸族的祖先神。对于二者的源流,学术界多有著述,但难满笔者之意。对二者的源流及相互关系,试作一简要地考述,以求教于诸大方之家。一、盘古、盘瓠不是一个神为说明这一命题,我们先客观地对二者作求同性研究。其一,从神性角度看。盘古出自三国徐整《三五历纪》、《五运历年纪》。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相似文献   

11.
宋真宗、仁宗时期,为了对抗辽、夏,北宋竭力经营甘青藏区吐蕃诸部,与恩信稳边、“联蕃制夏”的迪地民族基本政策相适应,在法律上,政府制定了许多针对甘青藏区蕃部诸族的民族法律规范,内容涉及行政、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此法律规范对当时民族地区社会稳定起到了应有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先秦到曹魏,羌、氐等少数民族政权一直与中原政权处于相互攻伐的军事状态,曹魏时期民族关系方有较明显的改善。十六国时期,羌、氐诸族在长期的军事斗争中逐渐发展壮大,各政权之间又展开了新的攻城掠地的争夺。隋统一后,羌、氐诸族走向了衰亡。洛阳现存石刻中的姓氏资料提供了羌、氐诸族与汉族融合及中原民族构成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13.
“骆越”、“西瓯”是汉文史籍中,与古代壮侗语民族有关系的族称,这些族称在一定程度上蕴藏着古代壮侗语民族的历史文化特点,对研究古代壮侗语诸民族的起源、发展和分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一直为南方民族史学者所关注。但是,由于这些族称的记音用语与其标志的民族语言不尽一致,再加上年代的久远和文献材料的局限,因而很难确定它们的语源,以致在史学界形成了纷繁的解释。这种情形表明,“骆越”、“西瓯”的语源仍难于取得一致的看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以求得人们的共识,为此,本文运用语言、历史、文化等材料,对“骆越”、“西瓯”的语源进行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哈萨克族宗教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相比较而言,学术界对哈萨克族原始信仰包括对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信仰以及原始社会后期的萨满教的研究较为充分,也涉及了哈萨克族曾经信仰的佛教、祆教和基督教的研究。关于哈萨克族伊斯兰教信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中传播、发展及特点,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文字、教育和法律诸方面的关系,哈萨克族伊斯兰教信仰现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秦汉通南越要道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越是我国南方广大地区的古老族群,《吕氏春秋·恃君览》有“扬汉之南,百越之际”的说法,证明古代长江和汉水以南都有越人居住。春秋战国时,由于楚国在南方的扩展,至秦汉时,越人虽仍居于东南沿海及西南部分地区,但主要已移居于五岭一带及其以南地区了。此时期中,汉族与岭南百越的关系,构成了我国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原的华夏、汉族与五岭南北的越族交往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人们一般都认为庄子的浪漫主义受楚地诸族文化的影响,但很少有人进行过具体的论述。本文拟结合汉文古籍有关记载和南方少数民族活形态文化,从庄子的生平、处世态度、自然观、人生观、艺术表现等方面入手对此作一番尝试,并从这个角度对庄子的一些"奇思妙想"作一点阐述。  相似文献   

17.
清水江流域系我国南方人工营林基地之一,明末以来,这一地区林木贸易大盛,留下了一大批山场买卖、山场租佃、山林管护、林木买卖诸内容的林业契约,逐步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20世纪中期以来收集、整理蜂起,研究成果颇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拟对近六十年来清水江流域林业契约收集、整理、研究诸类成果进行梳理,以服务于当前我国西南史地之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湘鄂川黔毗邻地区已认定识别了一百多万土家人的民族成分,至此,分布在这一广阔区域的土家族近二百万之多。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其族源、历史和社会发展诸问题当然应成为民族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1983年,在进行民族调查时,使我们颇受启发的是,这一地区,重岩叠嶂,溪流纵横,以酉水、沅水、清江、澧水及乌江流域为主而形  相似文献   

19.
汉代南方民族关系刍议李干汉朝是我国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时期。是时,在我国南方广袤的土地上,“百越”诸族中的南越在今广东、广西一带建立南越王国;东瓯分布在今浙江南部、福建北部沿海一带;闽越分布在今福建一带;湘、鄂、川、黔四省边境散居着“蛮族”;西南方居住...  相似文献   

20.
秘鲁是美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克丘亚族、阿伊马拉族和莫奇卡族等部落很早就散居于安第斯高原,他们先后在这一地区建立了各种不同程度的文明,特别是克丘亚族的印加人的文化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在宗教上,他们已从原始宗教过渡到多神教,对他们的宗教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古代多神教发生和发展的理解,正如摩尔根所说:“美洲印第安人诸部落的历史及经验,或多或少地代表处于与代们相应状态的我们远祖的历史及经验.构成人类记录之一部分的美洲印第安人的制度、技术、发明以及实际上的经验,实具有超越印第安人种族本身界限的一种特殊的高超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