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对于他的错误我们应当客观、科学的看待.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在我党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反对陈独秀错误路线的斗争,这些斗争是完全应该的,但其方法有缺点:一方面,没有使干部在思想上彻底了解当时错误的原因、环境和改正此种错误的详细办法,以致后来又可能重犯同类性质的错误;另一方面太着重个人的责任,未能团结更多的人共同工作.对于陈独秀的错误,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我们应当正确地看待共产国际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能把失败的原因完全归结于陈独秀个人,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实事求是的,我们应当尊重事实,尊重历史.  相似文献   

2.
<正>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大动乱的时代,也是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期。直到隋代,混乱局势才告结束,“五胡”所建的国家政权也随之消失。然而,“五胡”之一的吐谷浑却从西晋末年立国青海而延及隋唐,仍为势力较强、地域辽阔的封建王国,并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与强盛统一的隋唐频繁交往,关系友好。本文试对隋唐与吐谷浑的关系予以论述,就教于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与捻军关系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长期活动于北方地区的捻党加强反抗斗争 ,并迅速向捻军转化 ,广泛举行起义。捻军与太平天国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 ,一些学者曾经作过论述 ,但意见分歧。本文认为 ,1 851年至 1 857年是双方互有影响阶段 ;1 857年至 1 864年是两军联合作战阶段 ;1 864年至 1 868年是双方合并苦斗阶段。  相似文献   

4.
《东岳论丛》2017,(12):5-11
尹文子在齐宣王、湣王时期,活跃于稷下的舞台上,历经稷下学之兴衰,也经历了人生沉浮,乃不愧为一稷下"先生"。在稷下学宫的开放式学术组织中,存在着自律性与松散型的两种学团,后人不加区分,误将宋尹等组成的松散型学团认成所谓宋尹学派,从而混淆了两种学团之性质,需要予以澄清。尹文子之学是稷下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土生土长的稷下学之产物。这可以从尹文子学术方法分析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5.
有关明代蒙古与西域的关系,往昔论著极少涉及。由于史料缺乏,笔者只能勾画一个粗略的轮廓。至于深入探讨,恐还有待各种民族文字资料的发掘和整理。本文拟就大漠东西蒙古(主要是瓦刺)与西域的关系以及回回人在蒙古统治机构中之作用等问题试加论述[注1,下同],也许对西域史的研究有所裨益。一蒙古与哈密、沙州三卫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即挥戈西向,征服了天山南北和中亚各地,并置达鲁花赤进行统治,又命回回人牙刺瓦赤总督一切军政事宜。后西域诸地或直属元廷  相似文献   

6.
一葡国政府拒绝承认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葡国政府上下普遍担心会失去澳门。在时人看来,中国收回澳门比收回香港更少阻力,这是因为:首先,尽管民国以来的历届中国政府都不承认中英间有关香港地位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但这些不平等条约的存在毕竟是现实,英国正是以此作为占领香港的依据,这也是中国领导人考虑香港问题时必须面对的。但中葡之间自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入居澳门以来,将近3个半世纪,从未就澳门地位签订过任何条约或协议。直到1897年,才有中葡《和好通商条约》的签订,允许葡萄牙人“永居管理澳门”。1928年4月该条…  相似文献   

7.
元代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述略李治安秦汉以降,中央与地方的财赋分配关系,随着国家集权统一或分裂割据的发展大势,经历了或聚财于中央,或藏富于地方的曲折变化过程。元王朝的政治体制是蒙古草原游牧君主制与汉地传统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融合体,又兼行省、宣慰司、路、...  相似文献   

8.
刘卓 《西域研究》2006,3(2):31-33
明与帖木儿帝国都很重视与对方的关系,双方关系虽曾因帖木儿的东侵企图而有过短暂的紧张,但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冲突。帖木儿死后,沙哈鲁的哈烈国与明王朝一直保持着友好往来关系。  相似文献   

9.
陈独秀与基督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独秀与基督教徐光寿陈独秀与基督教,在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中,尚未发现有人论及。论者们大多已习惯于一种格式:民主主义——邀进的民主主义——共产主义,把“五·四”时期狂飘突进的思想家陈独秀的思想历程公式化。其实,整个新文化运动时期,基督教一直是陈独秀着墨...  相似文献   

10.
陈独秀(1879—1942年),字仲甫,安徽怀宁人.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位著名人物.同时,他更是一位一生中有过许多曲折变化的复杂人物.纵观其一生的历程,不难发现,陈独秀生命的最后五年或者说最后十年都是在抗日战争的历史环境中渡过的:就在“九·一八”事变发生的第二年十月,陈独秀被政府当局逮捕入狱;正值全民族抗日战争刚刚开始之际,即1937年8月,陈独秀获释出狱;  相似文献   

11.
12.
自汉与西域交通以来,西域很多国家都曾向汉遣派侍子,与汉建立了臣属关系。汉与西域各国的质子关系非常复杂,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质子"两属"现象,也有汉与匈奴为了在各国培植自己的亲信,进而达到控制西域的目的而展开的争质、立质活动;到了匈奴降汉,退出对西域的争夺后,才出现了各国质子潜心事汉的局面。西域质子构成了当时社会的一部分特殊人群,他们在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方面发挥着非常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谢从高 《江汉论坛》2004,3(5):65-67
三民主义对于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陈独秀对三民主义及其与共产主义的关系问题进行过阐释。陈独秀的阐述大体能够结合革命形势、服从斗争需要。但同时又存在理解比较简单的问题,这是由于多方面原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一梁章钜(1775—1849年),字闳中、茝林,号苣邻,晚号退庵,又称退庵居士。祖籍福建长乐,清初因“迁海之禁”,由长乐徙居福州;林则徐祖籍也是这时从福清迁至福州的。林则徐曾自述“同巷”,是早年梁章钜住屏山麓赛月亭和夹道坊时,与之为同巷邻居。  相似文献   

15.
十八世纪前中西文学关系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世纪前的中西文学关系以十六世纪为限分为酝酿期和滥觞期两个阶段。十六世纪前中西文学受地域阻隔的局限,只有少量口头传说经过辗转转述在两地民间流行。十六世纪后基督教传教士来华传教,一批中国文学作品、文化典籍被译介到西方。其中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包括汉学译著集成《中国通志》的出版和元杂剧《赵氏孤儿》在欧洲的改编上演。同时西方文学也渐次传入中国,代表作品是《圣经》和《伊索寓言》。这一时期中西文学的往来交流具有质和量的双重特征,即质的方面重思想资源而轻文学本体,重功利而轻审美,量的方面中国文学的西译大大多于同期西方文学的中译数量,这双重失衡的原因在于早期中西文学交流者们在接受和引进异国文学过程中所采取的实用主义心态  相似文献   

16.
吐蕃王朝时期,王室因政治斗争的需要而引进佛教。从一开始佛教就与政权结合在一起。由于遭到崇本大臣的反对,佛教曾遭受灭顶之灾。但是,佛教在后宏期又开始复兴,历朝封建统治阶级根据西藏的实际情况对佛教采取了扶持的政策,使政权与教权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同在其他国家一样,是经历过艰苦曲折的道路和尖锐复杂的斗争,它不但要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各种造谣诬蔑作战,还要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资产阶级反动思潮斗争。从五四运动以后到建党前夕,经过了几次大的论战。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2003,(2)
~~陈独秀生平陈列室和陈独秀墓  相似文献   

19.
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是中共党史研究中重大而又崭新的课题,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对这个问题研究不够。近年来,这项研究工作取得了相当成就。据不完全统计,从一九七九年到现在,已发表的论文、资料(包括资料性文章)和译文达二百五十余种(册、篇)。本文仅就有代表性的问题、观点和论文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陈独秀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沈寂 《学术界》2002,(4):255-264
该文是作者 2 0 0 2年 6月 1 5日在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第二届大会上作的报告 ,较系统地回顾了在陈独秀家乡———安徽省成立研究会以来所开展的工作、陈独秀研究的历史以及安徽研究陈独秀的特点 ,概述了当前陈独秀研究的形势、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并就陈独秀的评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认为要尊重历史 ,还是让陈独秀留在民间的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