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人类学语言学的发展(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学语言学(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或称“人类学的语言学”)有时也称“人类语言学”,但是有些学者认为,anthropologicallingustics这一术语实际上指的是综合运用文化人类学和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从人类的文化模式及文化信仰的角度研究语言变异及语言使用,强调的是人类学和语言学这两个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是人类和语言  相似文献   

2.
语用·文化·翻译路东平近年来,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研究上的新分支日益受到学者重视。由于历史、地域、文化背景与风俗习惯的不同,中国人和外国人往往对同一事物的思维、理解、看法和说法上不尽相同,甚至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样就造成了交流过程中的障碍。随着语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唐都学刊》2013,(2):F0002-F0002
西安文理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依托外国语言文化研究所,形成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文化与文学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其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已产生一定影响,女性文学研究、生态文学研究以及跨文化交际研究形成了一定的特色,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实现了翻译理论与地域文化翻译的有机结合。这些研究具有一定程度的全面性、前沿性、创新性、交叉性以及地域性,  相似文献   

4.
任海棠 《唐都学刊》2006,22(5):158-160
近年来语言学被直接运用于服务经济发展与商业传播,语言学人力资源在该产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展示语言新产业———品牌命名,我国语言学研究与应用还存在不足。呼吁国内语言与语言学专家、学者对此给予关注、参与,把语言学理论及其研究成果应用到产品命名中,用语言学理论解决与语言有关的实际问题,让语言学研究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困惑是西方语言流派中科学主义思潮与汉语独特的人文性征的深刻对立。由此,作者提出,应从文化心态来加强语言学研究,即加强文化语言学的研究,重新认识汉语中的人文价值。并且,文化语言学的方法应以中国文化为参照系,向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认同,从而实现中国语言学的历史性反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中国语言学界发生的最有意思的事情,也许就是文化语言学的兴起。80年代新兴的语言学分支学科不少,为什么说文化语言学最有意思?这不仅是因为“文化”这一难以索解的“斯芬克斯之谜”的介入给人看来似乎枯燥乏味的语言学平添了几分浪漫的韵味,也不仅是因为申小龙论著中某些不无偏颇的断语或缺乏敬意的措辞可能破坏人们常识或感情方面天平的平衡,更主要的是因为申氏的搞法特殊。不少搞文化语言学研究的人,都认定文化语言学是分支学科和交叉科学,在语言和文化交叉渗透的夹缝中开辟疆场,而申小龙却偏要在汉语的人文性的本体论上立论,认为汉语语言学只能是文化语言学,这已经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语言学会第五届国际会议简介伍铁平1995年5月19日至21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图桑市由亚利桑那大学主持,召开了东南亚语言学会。会议分“音位学”“形态句法学”“历史语言学”“语言和文化”“社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等专题,共宣读了42个学术报告,加...  相似文献   

8.
萨丕尔的文化人类学观〔日〕井上京子直夫译本文探索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有关个人与文化、语言与文化的见解,看一下萨丕尔的文化学对后来的社会语言学问题多么富于预见性。一、萨丕尔的文化观萨丕尔就文化的组成问题提出了四种特征。首先,文化不是生物学产物。这不仅指文...  相似文献   

9.
索绪尔“符号任意性原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号任意性原则”是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中心内容,对于这一点,学术界正在获得越来越高的共识。然而人们忽视或误解这一原则的现象依然存在。不少学者关注于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这当然是抓住了索绪尔语言学思想的主要特色,但如果把这一区分当做其语言学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忽视符号任意性原则在其语言学理论中的地位,显然是不合适的。另外,还有的学者把符号任意性原则等同于传统语言学上的约定主义①,从而忽视了这一原则的创新意图。如果说,把语言和言语的区分看作索绪尔语言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想法还只是不合适的话,那么,…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自古即形成了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区 ,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 ,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东邻日本即属于此东亚文化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 ,有关日本人及日本文字的起源问题1 ,亦均与中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古以来 ,在日本即有“天孙降临”的典故 ,中国则有“徐福东渡”之传说 ,中日之间更有“同文同种”的说法。但迄今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民俗学等领域的研究表明 ,从严密的科学角度考察 ,此类记载与传说有些是难以凭信的。至于日本人究竟起源如何 ?国内外学者特别是日本学者进行了深入探…  相似文献   

11.
法律语言学研究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法律语言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们首先概述法律语言学的兴起,总结出国内外界定法律语言学研究对象的三种学术观点(即法律属性、语言和法律的关系、法律语言的研究素材三个不同的研究立足点),综述法律语言学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多元的学术视角即综合运用修辞学、逻辑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与方法,厘清国内外法律语言学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语料和研究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最后,从法律语言学的理论建构、研究方法、实践与应用等方面展望中国法律语言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法律语言学综观研究旨在帮助国内法律语言研究者和语言学学者了解法律语言的研究状况,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法律语言研究的最新成果,加速我国法律语言学研究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应用语言学是学术界在不同领域研究语言应用的分支学科,通常划分研究应用语言学范围为四个模块,即:语言教学、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规范。目前应用语言学发展趋势非常明显,文化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非常突出,目前语言规划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本文主要对我国应用语言学实际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并阐述现阶段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情况,以期能够实现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印度国土毗邻,大约在公元一、二世纪佛教传入我国后,两国就开始了不断的文化交流。通过中印两国使者、僧侣的互相交往,我国对古代印度文化的研究,到公元六世纪唐玄奘去印度取经时达到了高潮。但当时的研究只局限于宗教以及与宗教有关的哲学、语言学方面,对于内容极其丰富的、卷帙浩繁的文学文献则介绍不多。本文仅就“五四”运动前后直到目前为止,关于我国学者对于印度古代文化的研究和梵语文献翻译的概况作一简单介  相似文献   

14.
王化民 《学术交流》2004,(4):125-129
20世纪的语言学者们在批判传统语法的同时,却忽略了语言结构和意义之间的复杂而微妙关系,使得不同的语言学流派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案。语言中思想或意义是认识论和哲学研究的范畴。如果要恪守语言学的自主性,那么就必须排除不属于语言学研究的方面,从而摆脱这一困境。  相似文献   

15.
文化学研究在俄罗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90年代以来,文化成了俄国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文化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人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介绍的是文化学研究在俄国兴起的原因和背景,俄国文化学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比较有影响的文献,以及俄国文化学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模糊语言学是中国语言学诸分支学科中起步较晚却发展最快、影响面最广的分支学科之一。自从札德提出模糊集后,模糊在语言学领域中的研究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兴趣。从1979年至1998年的20年间,我国学者发表了数百篇模糊语言学研究论文,出版了多部模糊语言学专著,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语言科学的发展,而且对我国其他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模糊学研究初期,还存在着对模糊理解意见不一的现象,术语混用的现象仍然存在,以及由此产生的很多问题。后继研究者只有了解了模糊本质,掌握模糊内涵,才能将模糊学的研究导向深入,找到学科、概念间的切入点,实现模糊学和其它学科、概念的有机结合。鉴于此,作者认为有必要澄清模糊概念,并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主要的模糊词类。  相似文献   

17.
:“九五”期间 ,中国社会语言学稳步发展 ,语言调查成绩显著 ,语言规范和语文立法研究获得重要突破 ,文化语言学渐趋成熟 ,言语交际和称谓问题研究成为热点 ,社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开始与国际接轨。但理论薄弱、方法简单、学风粗率等等缺陷依然制约着学科的发展。文章综述并分析了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语言学的现状 ,指出了其发展趋势 ,并提出了“十五”期间应注重研究的 1 5个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三大主题刘怀玉与“语言学转向”紧密相联,20世纪西方哲学研究还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日常生活转向”性质的革命。作为这场哲学革命的重要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得到了西方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指60年代末期以拉波夫为代表的社会语言学派,而不是指从社会学出发所进行的研究(如伯恩斯坦、费希曼——即语言的社会学学派),或人类学出身的学者所从事的研究如海姆斯的《话语的人种史》,或倾向于话语分析方法的学者所做的研究(如甘伯兹)。笔者一直期待能有象海姆斯这样一位在过去的25年或更长的时间里论述过语言学史的若干问题、并撰写过一部题为《社会语言学基础》(1974)专著的学者也能在社会语言学的起因、来源及发展方面开拓我们的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语言学领域“社会文化”理论的转向,语言学研究焦点由原来的关注句法结构特点和认知特点转移到了交际的社会、文化和语用能力方面.伯恩斯坦对传统意义上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的观点的质疑和社会学意义上的修正与批判,表明其所研究的领域已从语言学范畴的“语言能力”转向社会学意义上的语言使用的“合法能力”.这一转向揭示了伯恩斯坦独到的社会文化语言观,及其对语言本质与社会文化、语言习得、语言教育等相互关系的影响.对伯恩斯坦语言能力观的解读对我国当下研究教育公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