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代化呼唤健康的人格。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 ,只有有效地调适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上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 ,完善和提高自身素质 ,才能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尊重、情感融洽、团结协作的人际关系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两个文明的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理论求索与人格完善具有互动性。人们在真理的求索中总是蕴含着对善与美的渴望。真、善、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三个基本层次,三者相伴而生,不可分割。理论求索是人格完善的前提,人格完善对理论求索也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求知、为善、达美是培养理想人格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人格美是人的美的灵魂。传统儒家思想的理想人格观片面求“善” ,道家思想的理想人格观片面求“自由” ,二者都没有完全体现出人格美的真正内涵。人格美应以“善”为立足点 ,以自由即个体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其中“善”与“自由”的内涵需要重新界定 ,“善”应最终有利于个体自由 ,“自由”也应当体现“善”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从叶剑英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到邓小平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再到江泽民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再到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即“四个文明”,最后到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今天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发展变化,对于新时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礼仪之邦”,我国早在商周时代就重“德”尊“礼”思“孝”,崇尚“天下文明”,以此为基形成的对人类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以“德”、“仁”为核心的传统精神文明思想,在世纪之交的精神文明建设中仍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总的要求,弘扬传统精神文明精华,继承革命精神文明法统,吸收国外精神文明成果,致力于反腐兴廉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迎接中华精神文明的再度辉煌。  相似文献   

6.
“天时”“地利”“人和”是一个人成功所需要的重要条件。一个企业的成功也是如此。在客观条件相当的情况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使企业获得成功,而内耗严重的人际关系却使企业遭致失败。人际关系状况是衡量企业精神文明状况的一个重要尺度。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文明形象的自我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学生文明形象的基本标志所谓文明形象,是指摆脱了愚昧、野蛮、落后状态的开化、进步、有教养的人格的外在显现,即人格的文明形象。文明形象的基本内涵,是真、善、美的统一。当代大学生应该是什么样的形象?一般地说,应当具有与当代文明相适应的文明形象。既然文明形象是真、善、美的统一,那么大学生文明形象的基本标志,也必然表现在真、善、美三个方面。首先,必须有真才实学。也就是说,必须要有扎扎实实的学识,有用的才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一个不学无术、腹内空空的大学生断然不会被认为具有文明形象。在…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教育中贯彻实施美育教学,是新时期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学生本身的社会人格和个性人格的发展,是塑造人灵魂的有效途径。教师是审美教育的贯彻实施者,他通过对受教育者个体审美素质的培养,给受教育者实现人格的完善,心灵的和谐和培养高雅的素质,注入了灵气和活力。语文教师在学校的美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历来被人们所重视。一千多年前后代教育家韩愈就提出过“文以载道”,其中的“文”就包含了美学教育的内容。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美学理论,掌握美…  相似文献   

9.
教师是学生走向社会、通往科学宝库的引路人。传播文明、塑造人格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孔子重视“诗教”,是因为诗有“思无邪”的道德价值和“兴”、“观”、“群”、“怨”的功用。韩愈把“传道”作为“师者”的根本任务置于“授业”之前。柳斌的《教育的意义在于塑造人》中反复强调“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塑造人。”教师参与学生的人格建设。是我国教育的宝贵传统,也是许多现代教育家已经达成的共识,更是当今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需要。  相似文献   

10.
论道教美学人格理想潘显一当人为宗教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宗教之神和上帝形象的时候,最高神和上帝必然集中了真、善、美,必然是宗教美学人格(即神性)理想的最高代表。在西方神学美学中,这种宗教美学人格理想被表述为“真、善、美统一于神”,“美在上帝”,“上帝是美...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立一种符合社会主义文明和道德规范的人际关系。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人际关系的缩影。家庭人际关系表现为夫妻之间、年轻一代和老年父母一代之间以及中年父母一代和青少年子女一代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的正确模式是什么?西方社会的样板是否值得仿效?或者说我国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有感于社会转形期文化的无序状态与精神文明的萎缩,试图探讨礼乐精神中某些合理因素,以裨新的人际关系与新的人格之形成。“情”与“理”、“灵”与“肉”的矛盾与生俱来,永远困扰着人类。神人之别、人兽之关由是而生。作为文化调适手段的“礼”与“乐”亦由是而出。礼乐精神的核心是“和而不同”、多元融合、灵肉一致、情理相成,俾人格完美、生命不息。自然生态的破坏,危及人的物质生命;文化生态的破坏,危及人的精神生命。时至当今,应有新的礼乐精神,形成新的、平衡的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3.
中专学校要结合自身教育的根本任务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就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层次而言 ,可分为“基础精神文明”与“理想与信仰”两大层次。中专生基础文明教育的内容 ,包括法制文明教育 ,职业文明教育和环境文明教育。基础文明教育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把它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深入研究人类文明交往的历史进程,科学回答文明形态的划分依据、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本动力和未来图景等问题,提出文明发展路径的多样性、世界文明交往与冲突的必然性等观点。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的引领地位,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将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同发展多样的精神文明相结合,提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和鲜明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平等对话、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绿色发展、共建共享”的新文明理念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以“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文明共存”的新发展理念搭建“一带一路”实践平台,以“共善”凝聚“共识”,形成“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世界文明体系,重塑人类文明格局,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创新人类文明共存方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进入全新历史阶段,为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注入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规化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这三个“重要”全面地阐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使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跨世纪宏伟蓝图的顺利实现,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因此,两个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而生产力的发展,就是两个文明结合的产物。物质文明建设无…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文明的最基本内容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把握了这两个文明,就抓住了社会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的最基本的方面。资本主义首先开创了市场经济,建立了“以利为本”的社会模式,但同时带来了现代性的精神退化和精神迷失。邓小平总结了中外发展经验,提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不属于资本主义的专利。同时,社会主义又要重视精神文明,提升人的道德。所以说,所谓社会主义,就是重视精神的物质主义。  相似文献   

17.
一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这就充分地肯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并且把它作为一个国家是否搞社会主义的一个衡量标准。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它有利于我们坚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有利于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实现,使社会稳定、和谐地向前发展,最终实现我们的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当前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  相似文献   

18.
鲁迅和邓小平在本世纪始、末遥相呼应的关于两个文明建设的论述,乃是两位最杰出的思想家所发出的关于社会和文化重建的最伟大的世纪的回响。文章认为中国现代文化重建的核心应是作为文化主体的中国“人”的重塑和完善,并以此作为基本价值标准,从鲁迅精神文明观的产生背景和本体内涵,全面揭示其历史的、现实的和哲理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9.
误区之—:以“(?)”统摄“真”与“美”。 儒家所设计的理想人格是一种理想的道德人格,这种人格代表了一种“至善”的价值取向。在真、善、美人格三要素中,儒家过于强调了“善”这一要素,把它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上。而“真”(原始儒家没有提出“真”这个概念,他们所讲的“信”和“诚”可以说是与“真”相近的概念,信、诚是指道德上的真诚,是一种价值判断而非事实判断)和“美”则被“善”所涵盖和统摄,从而丧失了独立的价值和地位。用现代人的眼光看,这样一种人格设计显然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它已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当前贯彻全教会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实施“两课”新方案,确保学校稳定的形势下,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更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学校党委要进一步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以提高师生员工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以文明工程为抓手,掀起一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高潮,推动学校整体发展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