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利用标准普尔的C ompu st atGloba l企业数据库提供的2007-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样本,通过构建中国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活动的度量指标,研究了影子银行业务与会计师事务所选择、审计意见、审计风险以及审计费用的关系。研究发现,非金融企业参与影子银行业务越多,越有可能聘用小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这说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管理层通过审计合约来掩盖高风险的地下金融中介业务;进一步,从审计师执业风险角度出发的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参与的影子银行业务越多,审计师越有可能出具非标准的审计意见,面临的审计风险越高,同时收取的审计费用越高,这说明在我国审计市场中,会计师事务所充分识别并关注了非金融企业参与影子银行业务的高风险。最后,考察了研究的内生性、变量的度量误差和有效性问题,发现研究结果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公司内部治理框架,运用2004-200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盈余管理风险对于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存在其他变量时,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企业的股权集中程度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设置情况对审计定价存在显著影响,这一结果表明,在公司内部治理治理中,独立董事制度、高管层持股对于公司内部治理具有积极意义;加快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分离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降低企业风险,节约审计费用,改善公司内部治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模型、使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负债规模和股权集中程度、管理层持股比例之间的大致关系.我们发现在国有控股公司中负债规模与股权集中程度负相关,而在法人控股公司中二者正相关;公司负债规模与管理层持股比例呈现较复杂的曲线关系,在此基础上计算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管理层持股的最佳比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股权集中度视角出发,分别探讨了国有控股公司和民营控股公司股权集中度对上市公司择时披露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国有控股公司股权集中度与管理层选择周末披露的概率呈正U型关系;对于民营控股公司股权集中度与管理层选择周末披露盈余公告的概率呈倒U型关系。进一步,由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控制链较长,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问题严重,我们又从终极控制权,以及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角度研究了民营上市公司择时披露的影响因素。与股权集中度影响类似,我们发现在民营上市公司中,终极控制权持股比例与管理层选择周末披露盈余公告的概率呈倒U型关系,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与管理层选择周末披露盈余公告的概率呈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5.
制度环境、公司治理与股价信息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股价信息含量决定因素研究是目前资本市场领域的实证研究热点,以2000年~2005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非平衡面板教据模型的回归方法,实证分析制度环境与公司治理因素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制度环境因素包括区域制度环境和双重上市两个方面,公司治理因素包括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治理会议、管理层激励和审计质量5个方面.实证结果表明,在制度环境较好的省市,股价信息含量较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价信息含量呈倒U型关系,双重上市、股权制衡度、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规模、股东与董事会年度会议次数和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股价信息含量显著正相关,国有股比例与股价信息含量显著负相关,两职合一和审计质量对股价信息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实证结果时于如何提高证券市场股价信息含量和资源配置效率有较大的政策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当前的审计定价模式不利于会计师事务所开拓业务,面对竞争.本文探讨了审计定价市场化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具体定价应考虑的因素,并对审计定价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3~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审计师会增加审计投入、收取更多的审计费用且出具更多的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控制股东股权质押增大了审计师面临的业务风险和审计风险,进而导致了审计师的上述风险应对行为。此外,本文还发现:(1)相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审计师针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风险应对行为在国有企业里显著弱化;(2)相对于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针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风险应对行为更加明显,但主要体现在增加审计投入和收取更多的审计费用两个方面。本文丰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经济后果和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领域的研究成果,有关结论对于上市公司和监管部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1999年至2003年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回避国有上市公司的非市场因素,研究股权结构、高管持股对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显示:第一大股东绝对控股时,其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绩效越好,这时高管的股权激励无法发挥作用;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20%时,高管的股权激励也无法发挥作用;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20%至40%之间时,其持股比例和绩效呈现倒U型关系,这时高管的股权激励发挥显著的作用。不同的股权结构对股权激励和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设计公司治理机制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相似文献   

9.
王聪 《经营管理者》2014,(24):10-12
注册会计师、审计费用等审计特征会影响审计质量从而对财务重述造成影响。研究财务重述与审计特征的关系有助于企业从审计角度降低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本文以2007-2011年为窗口期,以上市公司A股数据为样本,检验财务重述与审计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事务所审计的客户发生财务重述较少,而小事务所审计的客户发生财务重述较多;发生财务重述时注册会计师更倾向于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审计费用越高,财务重述越少,但二者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上市公司中 25 家管理层收购企业为样本,就我国管理层收购与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这 25 家管理层收购企业中公司绩效与管理层持股呈非线性的三次方程关系,即当管理层持股比例在 0~7.50% 的范围内,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会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当管理层持股比例在 7.50%~33.35% 之间时,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会导致管理层对外部股东的利益侵占,增加公司的代理成本,从而表现为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与管理层持股比例负相关;而在管理层持股比例大于 33.35% 的情况下,持股比例的增加又会刺激管理者的经营行为,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绩效.这一结果证明我国上市公司中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企业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呈非单一性关系,对于我国有效地开展上市公司治理、合理地实施管理层收购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军经历影响高管行为选择和管理风格,对于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的价值。采用2004-2014年上市公司数据样本,以盈余管理程度以及审计意见类型作为反映公司治理的代理变量,本文实证分析了高管从军经历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有过从军经历的高管所在民营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以及实施盈余管理的程度相对更低,国有企业则不显著;制度环境影响高管从军经历的治理效应,表现为所在地区政府干预越弱时,高管从军经历对于完善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的作用越大;高管从军经历与MBA教育在影响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方面具有替代效应,且从军经历具有更为重要的稳定影响;管制行业民营企业高管从军经历的治理效应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对理解我国企业高管从军经历对于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以及拓展高管异质性影响公司决策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对象,从公司治理结构安排的角度,系统研究2001年管理层出台新政策后公司的股利分配动机.结果表明,降低代理成本假说和利益侵占假说都在不同程度地发挥作用,集团控股公司适合降低代理成本假说;而对于政府控制公司,用利益侵占假说解释其股利分配动机更为恰当.我们进一步发现,针对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特征及流通特征,现金股利在中国资本市场中具有"双刃剑"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治理因素与财务困境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宗军  李红侠 《管理学报》2007,4(6):803-814
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因素与财务困境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以1998~2005年被ST(special treatm ent)的公司及其配对样本共计528家作为研究样本,通过使用二元Log istic回归分析方法,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H-10股权集中指数、股权制衡度、国家股比例、最终控制人类型、独立董事持股比例以及审计意见与公司发生财务困境的可能性显著负相关,管理者代理成本显著提高了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危险性。而高管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以及CEO的双职合一对困境发生的概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ole of Chines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listed companies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both senior managers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board directors of listed companies. Our results show that, while most securities companies are passive investors, a good proportion of the active mutual funds help their portfolio companies prepare financial forecasts, standardize their operations, raise external funds, strengthen their company image in the capital markets, and sometimes intervene in corporate issues. This limited role can be attributed to a number of factors specific to the Chinese context including highly concentrated state ownership, an immature regulatory environment, inadequate transparency and disclosure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and weak corporate governance with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mselves. It could also be affected by several other factors that are considered to cause institutional passivit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conflicts of interest, monitoring costs and lack of expertise.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战略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本文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安排的现状与代表公司战略绩效的公司价值指标的关系。在105家上市公司的相关资料基础上,具体考察了公司治理结构的股权结构、高层管理人员持股、两职兼任与分任、董监事会规模等几个方面对于公司相对价值和公司价值成长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与公司战略绩效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总体相关度低。这对于从提高公司战略绩效角度认识和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大股东治理及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光荣  曾勇  邓建平 《管理学报》2007,4(3):363-372,378
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股东的出现可以解决股东分散带来的搭便车问题,减少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成本,但同时,大股东的出现又带来了另一个代理问题: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从股权集中的现状、大股东出现的原因、大股东对公司的影响、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等方面,对近年来有关大股东治理和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代理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一领域内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细分出公司中与终极控制人关系最为密切的三类股东并将其界定为上级股东的基础上,集中考察了上级股东在降低第一类代理问题方面的治理功能。研究发现,更高的代理冲突下,公司对上级股东的参与有着更高的需求,而上级股东的介入也能够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上级股东的上述监督行为符合收益最大化的理性行为框架。并且,如果按传统股权制衡研究的范式将所有非第一大股东视为一个整体,并不能观测到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18.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舞弊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5  
本文以我国证券交易所成立至2003年12月31日期间被证监会公开查处的财务报告舞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比较全面地选取了分别代表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经理层特征、股权结构等方面的14个指标对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舞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内部人控制度、国家股比例、股权制衡度与财务报告舞弊显著正相关,法人股比例、股权集中度、高级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财务报告舞弊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估计方法,对2001年至2009年中国1729家上市公司进行回归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降低了公司违规行为倾向,同时增加了公司违规行为被稽查的可能性。该结论在控制了机构投资者变量内生性的因素后仍旧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相比公司经营违规,机构投资者对信息披露违规倾向的影响更强。另外,相比证券机构投资者,养老保险基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持股的公司中违规公司比例更低。除此以外,机构投资者对公司违规的抑制与检举作用并不受其它公司治理变量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国机构投资者在预防与打击上市公司违规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也为上市公司与监管部门提供了治理和防范企业违规的线索。  相似文献   

20.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关联方占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5,自引:5,他引:50  
近年来,一系列财务危机和舞弊事件的出现,使公司治理成为全球范围内倍受关注的研究课题。随着对这一问题研究的逐渐深入,机构投资者持股等更为广义的公司治理机制开始成为实务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否有效降低我国上市公司资金被关联方占用的程度。结果表明,前十大股东中存在机构投资者的上市公司被关联方占用的资金显著少于其它公司,同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与上市公司被关联方占用资金的程度呈显著负相关。以上发现意味着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已经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对公司的经营运作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