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新时期电影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试图通过此文章,引起社会,尤其是学校的共鸣,在我们的课堂上能够将电影教育摆上位,有了这种强大的、轰动的、深入人心的教育内容,我们的教育功效会有一个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以来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通过对历史与民间传说的演绎,在重温大一统的集体记忆的同时,体现出了较为自觉的族群身份追求.新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还通过对新中国建立后各族人民共同奋斗与同舟共济事件的表现和新时代民族英雄人物的树立,丰富和稳固中华民族统一体.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他者话语则因立足点的不同而显得漂移不定.导演的民族身份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尽管人们似乎普遍都对新时期电影颇有微词,但对其稍作研究就会发现,新时期电影在革新电影语言、探索电影样式、追求导演的个性化风格和致力于表现手法的创新等方面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由此推动着新时期电影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影纪实美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至世纪之交,电影理论界对它的研究经历了“探索争呜期”和“反思建构期”两个重要阶段。“第四代”“第五代”以及“第六代”(“新生代”)导演的创作分别在不同时期体现了纪实关学对于中国电影的渗透与影响。综合这两个阶段纪实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将其概括为四种研究视角和话语形态:电影基础关学范畴、电影现代思潮、中外影像传播理论、正面关注纪实美学的现象及理论等。这四种研究视角丰富了中国电影纪实美学理论体系,对电影创作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以来社会话语生成的多元性趋向和权威性理念走向对话的文化语境使得反讽修辞受到充分重视,电影编导们对原作中的言语反讽和情景反讽进行借鉴创新,进一步扩充反讽修辞的展现视阚和表达深度,但同时也因文本样式的差异而出现无奈割舍和流于表层的错位现象,因此正确认识和积极发挥反讽以解构和超越权威的价值立场游走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审美场域之间的表达优势,仍是文学和电影创作的重要艺术生长点。  相似文献   

6.
从战争题材、个体知识分子的精神剧变、群体知识分子的"位移"几个方面来探讨抗日战争与战时电影对战后电影在美学、文化、心理及现实主义认知深度上的影响,以此揭示二者之间的深刻关联。  相似文献   

7.
8.
李琳 《东方论坛》2013,(6):121-126
在倡导生产伦理的主导政治的影响下,新时期电影中的女性情欲话语依然内含着某种变形后的政治动员机制,它们或以情欲展演完成政治神话的表述,或以情欲规划引导观众的利比多流向。然而,新时期电影所获得的半自律性生存空间,使得越轨的银幕女体情欲展演亦拥有其存活土壤,它们与主导政治文化之间既有共谋亦有背离。  相似文献   

9.
多元视野下的台湾电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台湾电影的研究一直是大陆和海外华语电影研究中较为薄弱的部分。台湾学者、大陆学者、海外学者对台湾电影研究的方向大致可分为史料整理、电影史建构、历史文化批评、艺术形式分析等。其中,台湾学者的研究主要偏向于历史文化经验的书写,大陆学者主要从电影艺术形式、美学特征方面对台湾电影进行探讨,而海外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后大多以台湾新电影作为研究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0.
对当代文学尤其是新时期文学的评价,已成为中国新文学评价中的热点与焦点问题。仅从传播方式而言,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海外传播做出最大贡献的是以第五代导演为代表的新时期电影。张艺谋认为第五代导演的成功与新时期的文学繁荣分不开,正是中国新时期文学成就了新时期电影。实质上,中国新时期文学经历文学现代化洗礼后已逐渐进入成熟期,取得了较高的文学成就。然而,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中国社会,长期处于价值取向的茫然与混乱中,导致无法建立起公正的文学与电影评价系统和体系。只有冷静分析中国新时期电影和文学,才能真正发现新时期电影和文学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我国人道主义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时期我国人道主义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马克思主义同人道主义的关系、人道主义的层次性、人道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等问题,并在研究中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同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上,主要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马克思主义是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存在人道主义的成分但不是人道主义的观点。在人道主义层次的问题上,主要有“一个层次论”、“两个层次论”、“三个层次论”的观点。在人道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问题上,主要有: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原则;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原则的统一;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交集”关系等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电影疗法对于治疗这些心理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观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将身外之事暂时抛到九霄云外,观众的心情会陶醉于电影所呈现的虚拟世界里,并且情绪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文章从电影的题材类型、画面情节、产地、色彩、景别以及声音出发来揭示电影疗法对人身心的影响,旨在通过推介电影疗法,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传奇是中国古代文学多种文体的整体叙事范式,这种叙事范式在中国电影中也得到了承续。在中国早期电影中,传奇叙事呈现出明显的旧式伦理道德审美的特征。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历史语境的迭变,这种前现代性叙事范式在审美和表意上也呈现出明显的现代性转换。结合思想史和文化史的语境,考察中国当代电影的传奇叙事在重视历史书写的中国叙事诗学中的流变历程,并从这种流变中探寻某种现代性症候。  相似文献   

14.
四川藏族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中国近现代史上是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富有全国反帝传统的四川藏族,虽然地处中国西南边隅,在国将不国、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与国家民族共命运同呼吸,全国之心未敢后人,在抗日前线浴血奋战,在后方积极备战、营建基地以及开辟物资运输线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日军攻占缅北,滇缅唯一陆路交通线被阻断后,四川藏挨克服艰难险阻,动用了数以万计的骡马,开辟了一条从印度──拉萨─-成都(或昆明)的国际骡马运输线,从而保障了战时物资的供给和大后方经济的复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影》是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出版的唯一一本电影学术刊物,具有鲜明的专业性与权威性。内行办刊的编辑理念、“电影抗战”的编辑立场、灵活的编辑策略成为《中国电影》的编辑思想。在这种编辑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电影》刊发了大量关于电影的功用、电影的国策、中国电影应走什么路线、农村电影的制作、纪录电影的价值、如何借鉴苏联电影经验等为主题的讨论,成为匡助大后方建构抗战动员话语的重要介质和战时“电影救亡”的缩影。  相似文献   

16.
海外华侨为祖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们无私捐款、支援前线;回国参战,血洒疆场;抵制日寇,经济打击;宣传抗战,争取国际援助.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早期电影中,从20世纪20年代的家庭伦理片、30年代初国片复兴运动的悲情伦理片到左翼电影、国防电影、抗战电影、40年代的战后电影,其结局整体上呈现出从“天良发现”到“寻找出路”再到“根本解决”的演化路径。电影结局的演变、发展路径脱离不了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和时代诉求。在这条演化之路上,有一个法则主导着思想观念的选择。中国早期电影表现出与理学如出一辙的重伦理道德、轻科学知识的人文理性取向。无论是“天良发现”,还是“根本解决”,具体时代的行为规范固然大不相同,但那个“万物一理”的普遍原则仍然成为它们本性的源泉,人的“善”与社会的“善”,都来自那个普遍的形而上的“善”。无论是“天良发现”建立起来的“立人立家”,“不解决的解决”自觉或不自觉地探索出的“破家立国”,还是“根本解决”对现代国家的构想,都饱含中国早期电影对一种新的国民、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一个新型国家的期待、设计和想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元文化盛行的今天,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在对照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少数民族电影辉煌的基础上,认为当下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只有在突出自己特色的基础上,借助类型电影的创作手法,积极走市场化的道路,才能再铸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辉煌。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文学的人道主义话语主要是以无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或者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面目出现,同时也有人把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其他人道主义思想作为批判武器,力图冲破思想局限把问题论争引向全面而深入,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道主义思想资源,人们却采取漠视的态度,没有人在论争中发掘它的现代价值,这不能说不是一种历史缺憾。在中西古今的对比考察中可以发现,新时期文学的人道主义话语对道家思想不是只有拒斥的一面,实际上也有融通的一面,在诸多方面可以相互引证和阐发,由此可以看出道家思想的人道主义内涵具有现代性转换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子冲突是社会矛盾的缩影.张杨是以家庭题材、父子关系读解转型期中国社会文化第六代青年导演的代表.对张杨电影研究,评论界普遍认为其通过父子关系从叛逆到认同的过程,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回归.实则"认同"只是现象,其实质是张杨以传统、现代、后现代的多重文化视野,在展示多元文化景观下父与子关系丰富性、生动性的同时,反映了艺术家的深刻矛盾与艺术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