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综观有明一代的私人海外贸易,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洪武至弘治时为前期。由于明王朝厉行海禁,私人海外贸易只能在暗中艰难进行;正德、嘉靖两朝为中期,私人海外贸易得到较快发展,并出现了一些大的海商集团;隆庆至明末为后期,私人海外贸易终于冲破海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一明初,朱元璋鉴于“海疆不靖”,担心张士诚、方国珍的残余势力卷土重来和防备“倭寇”的骚扰,便  相似文献   

2.
15世纪至16世纪之交地理大发现后,西欧殖民者先后来到世界东方,各地区间封闭状态被打破,明朝遇到了如何应对即将急剧强大起来的西欧殖民者的问题。明朝应采取的正确应对措施,主要者应包括四项:迅速调查西欧殖民者的情况、努力发展本国的对外贸易、积极学习欧洲先进的科技知识、大力发展能与西欧殖民者相抗衡的国防力量。而明朝在这几方面做得有正有误,消极和积极的两种表现大体平衡。这使其时中国的发展速度低于西欧殖民者,国力对比朝着有利于后者的方向演变。只是由于明朝土广民众、原有国力相当强大,其综合国力直至该朝灭亡也没达到小于西欧殖民者的地步。后来清朝发展了明朝以上四个措施的消极面,加速了中国的衰弱。明朝的经验和教训说明,地理大发现后,各国必须在全球性的国际交往中应对得法,才能使之避免被动,保持富强;而时刻注意即将发生深刻影响的新动向,才能保证应对得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对我国封建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就其经济特点、经济结构,还是经济与社会、政治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研究领域在不断开拓,一批有影响的学术著作先后问世.在众多的有关中国封建的经济的研究著作中,《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一书(林仁川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迥异于其他的研究古代经济的著作,对  相似文献   

4.
16——19世纪初西方殖民者对澳门的争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0年,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同时也是列强对中国处心积虑侵略的一个结果。而16——19世纪初他们对澳门旷日持久、尔虞我诈的争夺,则可以说是这一结果的前奏。 一、葡萄牙觊觎澳门之得逞 14、15世纪,西欧一些国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不  相似文献   

5.
林凤,广东饶平县人,十六世纪下半叶活跃于闽粤沿海的一支海上武装队伍的著名领袖。他的海上活动,尤其是1574年到菲律宾驱逐西班牙殖民者的斗争,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林凤的战斗轶事在东南亚华侨和当地国人民中广泛流传,脍炙人口。但是,零星散见于中外史籍的林凤生平事迹,由于长期失之整理,谬传之处颇多,加之封建统治者和西方殖民者歪曲历史诬指为“海盗”,从而使林凤海上武装活动的性质,及其与菲律宾人民共同进行反殖斗争的历史作用未得到应有的评价。本文就林凤的海上武装活动及其反西班牙殖民者的斗争作一粗浅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明代沿海城镇对日贸易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明代中后期,也就是自嘉靖中期至明末,随着中日官方贸易的断绝,两国的民间贸易却出现了一个大发展的趋势。自嘉靖二十八年(1549)以后,明政府以东南沿海受到倭寇骚扰为由,中断了官方的“勘合贸易”并厉行海禁。但两国商人则千方百计冲破海禁,互通有无。特别是在东南沿海一些城镇,这种交往达到了高潮。在浙江的宁波,由于受到传统的勘合贸易的影响,两国商人往来频繁,还出现了专门与日商交往的商人团伙和店铺,尽管在官方贸易断绝之后,来  相似文献   

7.
论明代的朝贡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王朝处于十四世纪至十七世纪,这在世界史上是一个航海事业大发展、世界面貌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正是在这样一个大有作为的时代,明王朝却一反宋元以来大力发展海外贸易的旧制,将海外贸易严格限制在"朝贡贸易"的范围内,从而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这无疑是一个很重要和值得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一我们首先考察一下朝贡贸易的形态和性质.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鉴于"海疆不靖",担心张士诚、方国珍的残余势力卷土重来,也为了防备倭寇的骚扰,便厉行海禁,"片板不许下海"(《明史·朱纨传》).为此,甚至连沿海人民下海捕鱼也被禁  相似文献   

8.
易嘉 《学术探索》2012,(4):83-87
明代的中缅贸易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缅北的陆路边贸和下缅甸地区的海路贸易。明代缅甸南、北方民族地方政权在外交和经济上的相对独立性,较大程度上促进了中缅贸易的发展。得益于中缅贸易的发展,明代在中缅边境地区新兴起了数个商贸城镇。明代的中缅贸易还促使了两国间的人员和物品流动增多,促进了中缅间的文化交流,从而在历史上开启了一个中缅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更加密切繁荣的时代。在云南省加快实施"桥头堡"战略的今天,曾经在明代繁荣的滇缅商道将再次焕发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乌克兰局势动荡已持续了一年多,由此引发的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贸易战也一直持续至今,并呈现出复杂化、长期化的趋势。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根本性的利益冲突,乌克兰民族构成的历史性,以及乌克兰国内复杂的经济政治状况,决定了乌克兰危机在短期内将难以停息,且俄罗斯同西方国家的贸易战也将演变成一场持久战。中国同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一直保持着较为密切的经贸往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好中国同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的经贸关系,将是中国外贸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首先分析了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贸易战对俄罗斯的进出口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对中俄贸易和中乌贸易造成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中国外贸应对乌克兰危机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英国殖民者在实施孟加拉分割的同时,还在新省采取了一系列利诱穆斯林的措施。这些措施不仅使穆斯林对孟加拉分割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也对穆斯林民族的发展、对印穆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斯 《理论界》2008,(5):138-139
明代的抚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边防重地。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其对东北的统治,从关内迁移来大批移民开垦东北,在辽东陆续修建了著名的辽东十八城,抚顺城就是其中之一。从抚顺城建立到抚顺城被满族人(女真人)最后占领,明朝的抚顺一直作为边贸地区。抚顺的马市沟通了汉人同建州女真的交往,见证了满、汉民族的友好与冲突。从女真人社会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辽东的马市贸易,特别是抚顺马市贸易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这种贸易又使建州女真在迅速发展起来的经济基础上不断地强大,为统一女真各部,进而取代明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略论明代茶马贸易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明承唐宋旧制,并适应明初统一事业的需要,在西北地区迅速开展了较大规模的茶马贸易活动,并以此作为有明一代的始终国策,确立了空前完备的茶马贸易制度,而且不时整顿和变通,以期通过这一特殊的手段,达到“羁縻戎心,充实边厩”的目的,即企图通过内地的茶叶控制边区,而通过边马来强化对内地的统治。纵观明代茶马贸易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及其特点,大致可分作如下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洪武初至正统十四年金牌信符制度废弛为止,是茶马贸易迅速兴起和繁荣时期,其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官方强制性质;第二个时期自景泰初至弘治年间,是茶马贸易中衰和式微期;第三个时期自弘治末至正德初,是短暂的调整改革期;第四个时期自正德中至明末,是再度衰  相似文献   

13.
明代科举制度中 ,除武科举培养和选择军事人才外 ,文科科举考试中也有军事的论文考题。此外 ,孔孟儒家思想对中国军事思想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 ,科举制度对明代的军事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一、文科科举对军事的影响  明代文科科举对当时军事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第一是文科科举进士出身的人担任中央军事武职的人很多。第二是文科科举进士的部分人撰写了少数军事著作 ,形成了自己的军事思想。1 文科科举进士任武职的情况明代 ,进士出身的文人担任政府军事武职的人较多 ,具体情况主要表现在担任兵部尚书和侍郎两方面。明代文科进…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由私人捐田助学由来已久,入明之后尤为盛行,它是古代兴学育人的一种有效方式。一、郡县学之盛所引发出的突出问题明代的学校有二:一日国学(即国子监),一曰府、州、县学(亦称“郡县之学”)。对于这两种学校,明朝统治者无论是在统一全国以前的干戈百战之中,还是在皇朝建立以后的承业治国之时,都是颇为重视的。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茶马贸易延续近千年,总的说来有官营贸易和民间贸易两种贸易形式,封建时代因政治羁縻、经济隔离以及国家财政的需要往往被纳入官营体制的轨道。有明一代茶马贸易的官营化主要的是服务于其民族关系的格局,在出于主要是政治行为而不是经济行为下的贸易关系,官营茶马贸易违背了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本质,不符合我国民族间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因此,明代茶马贸易的官营体制的最终衰落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6.
吕铁贞 《中州学刊》2023,(5):146-154
明代华商出海贸易的规制置于海禁的基本框架下,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厉行海禁时,华商出海贸易被严禁;海禁松弛时,华商可以有条件地出海贸易。明代中后期随着中外环境的变迁,在不同利益主体的长期博弈下,最终促成“隆庆开海”,与之相适应出现了详细的规制。效率更高的制度对效率偏低制度的替代、转换的过程是制度变迁的实质,只是不同的制度何时变迁、如何变迁受诸多变量的推动与影响。明代华商出海贸易法制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明帝国的自我修复能力,授权地方政府因势利导私人海外贸易,缓解了内外危机,延续了明帝国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王龙 《阴山学刊》2011,(4):23-26
明代科举制度的鼎盛和完备,一方面极大地激发了整个社会的读书热情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给读书治学、乃至学术文化的发展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在这种双重作用下,明代社会也出现了无数个不为名利、一心于圣贤之学的杰出读者。  相似文献   

18.
私人领域对当代审美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春 《文史哲》2006,(3):81-87
对于我国的社会生活来说,私人领域还是一个较新的事物。就其实质来说,它是一个与公共领域,尤其是与国家权力相对的社会活动空间。它是通过对国家权力作出必要的限制,为私人个体从事经济、道德、文化和审美活动提供的一块免于权力干扰的空间。针对私人领域的这一性质,哈贝马斯曾明确地指出,如果说公共领域以平等为核心,那么私人领域则以自由为其核心。正是私人领域的自由特性使它与审美文化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后者的生长、发展与繁荣正是以自由为基础的。私人领域在不同时期的起伏变化,也因此影响并制约着同时代审美文化的发展与特色。  相似文献   

19.
李金明 《东南学术》2001,(4):167-175
1565年,西班牙殖民者开辟了自菲律宾马尼拉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把墨西哥银元载运到马尼拉,换取由福建商船载运到马尼拉的中国丝绸等商品。这条航线人们普遍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它前后维持长达两个半世纪,为世界航海史上持续时间最长且经历最多艰难险阻的航线之一,它促进了拉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扶南是东南亚的古国,是今日柬埔寨的前身。约在公元一世纪建国,七世纪中叶被真腊取代,存在六个多世纪。公元三世纪,扶南国王范蔓在位时,积极开拓疆土,使扶南成为东南亚最强大的国家。《梁书·扶南传》记载:“蔓勇健有权略,复以兵威攻伐旁国,咸服属之,自号扶南大王。乃治作大船,穷涨海,攻屈都昆、九稚、典孙等十余国,开地五六千里。”这是东南亚历史上少见的大规模的海上远征。极盛时期的扶南疆域,南至马来半岛北部(屈都昆、九稚、典孙就在这里),北抵老挝南部,东邻林邑交趾,西抵孟加拉湾,与东天竺接壤。《梁书·扶南传》说扶南属国顿逊“西界接天竺”,《新唐书·天竺传》说“东天竺际海,与扶南林邑接。”扶南不仅是陆权国,控制了中南半岛,而且是海权国,在南海称雄。东南亚地区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同它抗衡。公元六世纪,扶南虽然已进入末季,但仍然很强盛。当时南海歌营国沙门菩提拔陀经勾稚、典孙、扶南、林邑等国来到中国,据身所闻见,作出了如下的评论:“扶南国,方五千里,南夷之国,最为强大。”(《洛阳伽蓝记》卷4,永明寺条)这是决定扶南在南海交通中地位的政治条件和历史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