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唐杂文,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现象,归根到底,不过是晚唐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社会矛盾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所以研究晚唐杂文,不得不首先研究它们的作者,研究他们和时代的关系。清人章学诚说得好:“不知古人之世,不可遽论古人文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妄论其文也。”  相似文献   

2.
杂文属于哪一类体裁?长期以来!流传着杂文属于散文的提法。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不科学的认识。第一,大而化之地把杂文从属于小品文,混淆了两种文体的概念;第二,杂文中的形象不具备文学典型的特点,它是为了逻辑思维表达观念的需要而作为材料出现的;第三,杂文的根本特点在于议论说理,而散文则通过形象体现具体化、形象化,注重于感情的表观;第四,杂文自有其特点和社会功能,在文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无须寄身于文学的篱下。  相似文献   

3.
咏物诗是诗歌创作中的一大门类,晚唐咏物诗创作尤为可观。仅就题材而论,晚唐咏物诗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第一,自然界之物居多,社会人事之物较少;自然界之物中又以弱小者居多,表现出异于传统的鲜明个性。第二,呈此消彼长之势。第三,所咏之物多为带有悲剧性色彩之物。晚唐咏物诗在题材上表现出来的对琐细之物与具悲剧色彩之物的偏好的特征,是社会时代心理与创作主体审美情趣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晚唐诗对词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晚唐诗着意刻划心境 ,笔意婉曲 ,感情深挚 ,特别是对爱情的歌咏 ,给予了词深远影响。第二 ,晚唐写景诗精美而缺乏气势 ,咏物诗偏爱吟咏细小纤柔的事物 ,特别是对女性居住环境的细致描写 ,也构成了与词类似的特征。第三 ,晚唐诗把感伤情调作为一种美自觉地加以追求 ,并配合绮艳的文采 ,构成了一种凄艳的意境美 ,影响了词  相似文献   

5.
李商隐以其独特的无题诗而著称 ,成为我国文人恋情诗的代表。然而一千多年来 ,人们往往忽略了他的政治诗 ,以为他只是一位纯情的“爱情歌手”。其实李商隐的一百余首政治诗 ,占其现存诗歌总量的六分之一。其诗反映统治阶级横征暴敛 ,同情人民疾苦 ,指出“官逼民反”的实质 ;鞭挞宦官专制及其把持军权、干预朝政 ,玩皇帝于股掌之上 ;揭露统治阶级内部党同伐异 ,深刻反映朋党斗争的残酷性 ;反对强藩割据、与朝廷分庭抗礼 ,维护中央集权与国家的统一。李商隐政治诗深刻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和政治斗争 ,他是继杜甫、白居易之后 ,我国唐代又一位杰出的政治抒情诗人  相似文献   

6.
一九七九年七月一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完整的刑事诉讼法典,一部社会主义的刑事诉讼法典。所谓刑事诉讼法,就是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规定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法律都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护和加强其统治的一种工具。因此,在人类历史上,不同的社会,就必然有不同性质的刑事诉讼法。  相似文献   

7.
杂文是一种文艺性的社会论文,以短小、活泼、锋利、隽永,能直接对社会事变作出迅速反映为特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杂文的产生是与革命斗争紧密相联的。“五四”运动前后,以《新青年》“随感录”为发端,涌现了大量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杂感随笔,这是战前杂文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三十年代初期和中期,在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中,杂文更是空前繁荣。特别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把杂文艺术发展到高峰,使之成为战斗的“阜利通”(feuilleton)。这是战前杂文创作的第二个高潮。  相似文献   

8.
晚唐小品作家陆龟蒙在长期的隐居生涯中创作出大量隐逸题材的小品。综观其内容,或借评价历代隐逸高士的事迹表达自己的高洁人格与隐逸情怀;或展现自己饮酒、读书著述、品茗、探胜、垂钓等高雅的隐逸生活情趣;或通过影射利令智昏、堕入统治阶级欺骗罗网无力自拔的利禄之徒,以彰显自己坚守洁品的隐逸之志。陆龟蒙的这类小品,兼具犀利冷峻、疏淡自然与沉郁哀婉等多种风格,不仅丰富了陆龟蒙自身小品的内容,也拓展了晚唐小品的题材领域。  相似文献   

9.
晚唐小品作家陆龟蒙在长期的隐居生涯中创作出大量隐逸题材的小品。综观其内容,或借评价历代隐逸高士的事迹表达自己的高洁人格与隐逸情怀;或展现自己饮酒、读书著述、品茗、探胜、垂钓等高雅的隐逸生活情趣;或通过影射利令智昏、堕入统治阶级欺骗罗网无力自拔的利禄之徒,以彰显自己坚守洁品的隐逸之志。陆龟蒙的这类小品,兼具犀利冷峻、疏淡自然与沉郁哀婉等多种风格,不仅丰富了陆龟蒙自身小品的内容,也拓展了晚唐小品的题材领域。  相似文献   

10.
1997年,杂文作家们依旧保持了关怀现实的姿态。在此背景下,一批中青年杂文家逐渐走向成熟,以自己的创作实绩改变着杂文创作“青黄不接”的状况;越来越多的学者积极从事杂文创作,开展舆论监督;许多作家更加注意对旧有题材作新的开掘,更好地发挥了杂文的思想灯火作用;杂文创作、杂文作品在更大范围内、更大程度上得到社会的认可、欢迎  相似文献   

11.
"晚唐体"概念至今无定论,大致有两个层面,一为时间层面,即真正晚唐时期的诗作;一为风格层面,即学习晚唐诗风的诗作。宋初"晚唐体"属第二类。其五律效法贾岛、姚合,七律效法许浑、郑谷。宋初"晚唐体"诗人分为入仕诗人及隐逸诗人两部分,入仕诗人诗风呈现典型的晚唐体特征,隐逸诗人则情况复杂。北宋诗论中尚无风格层面的"晚唐体"概念,魏野、林逋也未被当做"晚唐体"诗人。因此,对"晚唐体"的定义,应考虑时代、诗体及诗人群体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的杂文创作,历经四个时期:建国初期,处于徘徊阶段。1956年下半年到1957年上半年,出现了一个繁荣发展的局面,形成了当代杂文创作的第一个高潮。此后,杂文创作又经历了一个大波折。“文革”十年,杂文创作是一派荒凉景象。粉碎“四人帮”后,杂文创作再度繁荣,至今不衰.这“三起三落”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要繁荣杂文创作,必须对杂文有正确的认识,掌握运用好暴露、讽刺等手法,不断提高杂文作者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了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提出的读鲁迅杂文的号召,给工农兵和广大群众学习鲁迅杂文提供一些方便条件,我院中文系和杭州大学正在合作编写《鲁迅杂文词典》一书。该书编写工作拟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按词条内容作为试编本分册印出(如题解、事件、人名、书名、社团流派、报刊、语词等),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第二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工修改,汇总成册出版。  相似文献   

14.
维护社会稳定是任何统治阶级都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和宪法的价值目标。尽管不同的统治阶级追求社会稳定的目的不同。多年来中外学者对美国宪政稳定的原因持有不同的观点,但多数把“分权制衡”当作第一基石。作者通过历史考察,认为联邦党人尤其是麦迪逊的社会利益多元体制为美国宪政稳定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相似文献   

15.
杂文(essay),属于文学性的散文文体,与小说、戏剧等并称。杂文文体,就广义而论,就是各种各样的散文文体;就狭义而言,就是各种简短的文艺性的社会议论文文体。一、杂文文体的分类杂文文体可以从范围、内容和写作三个方面来分类。  相似文献   

16.
能够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发明创造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科技,第二类是服务.像光纤、网络、移动通信这些当代的发明,属于第一类;而邮政、银行、保险这样的发明则属于第二类.  相似文献   

17.
<正>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在人类历史上,法是“从人们的物质关系以及人们由此而产生的互相斗争中产生”的。(参见《马恩全集》第三卷363页)在阶级社会中,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社会主义的法与阶级社会的法的根本不同,在于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的反映,体  相似文献   

18.
鲁迅把深刻看取的社会世相与传统的文学意象有机融合 ,成功地创造出了其杂文的社会意象 ,以之作为其文学特别是杂文社会批评的重要文学因素。鲁迅杂文的这种社会意象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更是鲁迅杂文文学性的重要显现。它成功的艺术表达成就了其在思理、认知、感染、审美等多方面的艺术效果。通过对鲁迅杂文中社会意象表达的艺术效果的考察 ,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体味鲁迅杂文的艺术风采 ,从而更坚定地确认鲁迅杂文的文学属性。  相似文献   

19.
在苏联社会中,消除城乡间的社会差别是纲领性的任务。许多科学著作分析了解决这一任务的途径,但目前尚无对城乡差别的一致公认的分类。我们认为,必须作出这样的分析:一方面,城市和乡村的本质特点,会在一个不确定的时期中长久保持着;另一方面,历史上形成的农村与城市的差别,是可以消除的。受历史制约的农村不同于城市的特点,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与劳动和生产的法律、经济和社会的条件有关;第二类与特有的地区活动组织有关;第三类与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差别有关;第  相似文献   

20.
杂文散论     
1. 释“杂”杂而不纯谓之“杂”.班固《汉书·艺文志》有云:“杂之义广,无所不包.”至于杂文之“杂”,至少包含以下三层意思:第一,取材广泛.杂文家王春元同志说:“杂,是就取材和内容而说的.花花世界,人事纷纷,兼收并蓄,无所不包.”老作家林语堂说:“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因为其取材至为广泛,“无所不包”,当然就成了“杂”.第二,形式多样.随笔、小品、序跋、日记、对话、书信、寓言、杂感等等,都可以是杂文(当然不一定都是杂文),真是杂七杂八,应有尽有,光怪陆离,杂然并陈.第三,从内容上说,它一般不是系统地论述某一个问题,而是片断的感想或偶然的一得,散玉碎珠,七零八落,谓之“杂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